港股早班車:博傻心態成個股最大支撐 市場趕頂跡象明顯

2020-12-13 騰訊證券

【市場觀點】

1、醫藥教育繼續大漲,這樣的上漲卻基本沒有公司股價創新高。這時候基本面是沒有辦法解釋這樣的上漲了,本周是美聯儲大概率加息,還有端午節假期之前的特殊時期,預計資金也是為了避險。只是如果避險板塊交易太過擁擠,不禁讓人很懷疑是否還是有避險的能力。雖然本刊非常認同這兩個行業,並且認為部分公司非常優秀,只是目前博傻或者盲從心態可能是這些股票目前最大的支撐。市場趕頂跡象明顯。

【公司要聞】

1. 中興通訊(00763)與BIS達成和解支付14億美元罰款 6月13日復牌

2. 海隆控股(01623)鑽井服務合同獲客戶延長2年 總值最多2800萬美元

3. 中國軟體國際(00354)與法國ESI在虛擬仿真等領域開展合作

4. 興業太陽能(00750)2.04億元出售甘肅光伏電站 賺344.7萬元

5. 第一視頻(00082):第一視頻通信傳媒申請重續許可證尚未獲廣電總局批准

6. 滙豐控股(00005)6月11日耗資3.17億港元回購415.62萬股

7. IGG(00799)6月12日耗資8139.98萬港元回購726.6萬股

8. 華地國際控股(01700)於6月12日耗資1428.1萬港元回購696.7萬股

9. 利福中國(02136)6月12日斥1058.36萬港元回購281.7萬股

10. 裕元集團(00551)6月12日耗資175.95萬港元回購7.65萬股

11. 英皇鐘錶珠寶(00887)6月12日耗資106萬港元回購200萬股

【財報速遞】

1. 江山控股(00295)前5月太陽能發電量同比增長68%至87.9萬兆瓦時

2. 中國燃氣(00384)預期年度股東應佔淨利潤同比增逾45%

3. 創維數碼(00751)年度股東應佔溢利減少近6成至5.41億港元 每股派息9港仙

【行業信息】

1. 【核電工業獲政策性支持 每年千億元級新增投資可期】根據國家核電發展規劃,2020年之前,我國至少還要新建3500萬千瓦的核電機組,平均每年開工6臺-8臺,每年新增投資約1000億元左右。我國目前正在實行《AP1000設備國產化實施方案》,通過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以及依託目前四臺機組的製造,全面掌握AP1000設備的設計和製造技術,從第五臺機組開始,我國AP1000設備可以基本實現國產化,未來3年-5年將是我國核電設備國產化的黃金期。

2. 【中國民航今年前5個月運送旅客2.47億人次 同比增長12.3%】中國民航局12日披露,2018年1至5月,民航業共運送旅客2.47億人次,同比增長12.3%。今年1至5月,民航業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485.6億噸公裡,同比增長13.1%,完成全年計劃值的40.2%,增速及完成進度與去年同期基本一致。

3. 【今年指紋晶片出貨量預計下降一成】6月11日,市場調查機構群智諮詢(Sigmaintell)發布的報告顯示,受全球終端需求低迷以及前期庫存影響,指紋晶片廠下訂單偏謹慎保守,預計2018年全球指紋晶片出貨量約9.7億顆,同比下降約11%。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指紋晶片出貨量約2億顆,同比下降約26%。

4. 【國內有機矽下遊企業紛紛發布漲價函】隨著有機矽巨頭陶氏、漢高同時上調有機矽產品價格,國內有機矽下遊企業紛紛跟進,先後發布漲價函,宣布上調矽酮膠價格!廣東快事達稱從6月20日起所有矽酮膠、免釘膠產品價格上漲5%;佛山翔榮精細化工稱從6月5日起,所有產品單價上調6-10%;廣東長鹿精細化工稱,從6月16日起,除高級酸膠外其他產品受原材料漲價影響將執行新的價格。

【資金流向】

上一交易日

港股通(滬)每日額度420億元剩餘411.68億元,佔比98.0%;

港股通(深)每日額度420億元剩餘404.84億元,佔比96.4%。

【主要股東增減持】

中國電信(00728)於6月8日獲Templeton Global Advisors Ltd增持1187萬股,每股作價3.72元,總值4415.64萬元,最新持股數目約11.09億股,持股量增至8%;

信義光能(00968)於6月7日被摩根大通減持2399萬股,每股作價2.63元,總值6309.37萬元,最新持股數目約3.5億股,持股量增至4.71%;

華潤電力(00836)於6月7日被摩根大通減持336萬股,每股作價15.81元,總值5312.16萬元,最新持股數目約2.38億股,持股量增至4.96%;

李氏大藥廠(00950)於6月8日被李燁妮減持5萬股,每股作價12.2元,總值61萬元,最新持股數目約1.21億股,持股量增至20.57%。

【大行評級】

裡昂:重申滙豐控股(00005)「買入」評級,目標價89元

美銀美林:予潤啤(00291)「買入」評級,目標價升至42.6元

花旗:予中石油(00857)「買入」評級,目標價7.9元

高盛:重申舜宇光學(02382)「確信買入」,目標價升至205元

瑞信:將華潤電力(00836)評級升至「跑贏大市」,目標價18.5元

美銀美林:維持匯控(00005)「買入」評級,目標價88.5元

花旗:維持太古(00019)「買入」評級,目標價升至101元

高盛:予置富(00778)「中性」評級,目標價9.9元

花旗:首予新高教(02001)「買入」評級,目標價10.5元

美銀美林:予長實集團(01113)「買入」評級,目標價81元

美銀美林:予新世界(00017)「買入」評級,目標價13.6元

花旗:降華潤水泥(01313)評級至「中性」,目標價11.1元

【交易鬧鈴】

杉杉品牌(01749)、怡園酒業(08146)、維信金科(02003)、江西銀行(01916)6月13日正在招股;

易鑫集團(02858)、樂嘉思控股(08415)、齊家控股(08395)、常滿控股(08523)、量子思維(08050)6月13日公布業績。

相關焦點

  • 個股「冰火兩重天」現象日趨嚴重
    近期指數方面大起大落周,總體重心還是相對平穩的,這主要是來源於權重股的穩定,對指數護盤,而且是一種交替的模式,金融權重跳水,白酒權重支撐,這樣形成了明顯的指數與個股的背離。實際上,個股分化極其嚴重,機構抱團大市值醫藥、消費、新能車等品種;而大部分個股則是走弱的跡象。
  • ...A股:高位白馬股補跌!機構投資者的心態曝光市場走牛的基礎還在嗎?
    今日(11月29日)A股三大股指小幅低開之後,股指一路震蕩下行,盤中滬深兩市一度有短暫的拉升動作,可惜的是拋壓再現,股指再次下探,午後維持弱勢震蕩,尾盤股指再現弱翹尾跡象。因無逆回購到期,當日公開市場實現零投放零回籠。至此,央行已連續八日暫停逆回購操作。熱點板塊:整體上來看,正如天信投顧所述,短期市場依舊是比較關鍵的時間周期,高低切換,藍題切換,個股的止跌跡象會比較明顯,基本上快到了「輕指數,重個股」的時間階段。
  • 港股復盤:中美貿易談判成隱患 內銀內房拖累大盤
    中美貿易談判不明朗因素成隱患,加上美元在美聯儲會議後進一步上升,更令投資者態度審慎。美股三大指數紛紛收跌,今早港股市場三大指數紛紛低開。盤中中資金融股和內房股繼續走低,拖累大盤。截至收盤,恆指報30313.369點,跌1.34%;國企指數報12018.860點,跌1.43%;紅籌指數報4461.900點,跌1.44%。大市全日成交1010.9億港元。
  • |a股|外資|港股|港股通|滬股通|深股...
    另一方面,騰訊控股每天均出現在港股通的前十大活躍成交個股中,中芯國際、美團、小米、舜宇等的上榜次數也較多,說明資金也十分青睞港股中新經濟的代表,尤其是港股中具備稀缺性的核心資產。  ——未來展望:明年有望吸引3000億左右資金南下,助力公募基金增厚α。港股公司盈利與大陸關聯緊密,隨著我國經濟在全球率先復甦,2021年港股基本面景氣向上。
  • AH股溢價研究及港股通最新展望
    在港上市的內地企業一共有1254家,佔港股市場的近半數。包括289家H股公司、790家中資民營股及175家紅籌股。這三類企業的港股市值共佔香港市場總體市值總值的53.77%。從市場層次上看,香港股票市場包括主板和創業板兩個層次。在總體市場規模和籌資方面,主板佔有主導地位。
  • 李湛:AH股溢價研究及港股通最新展望
    ;從投資者結構來看,A股以個人投資者為主,專業機構佔比持續提高,港股以海外投資者與本地金融機構投資者為主,機構化專業化趨勢明顯;從與海外市場的相關性來看,與A股相比,港股和海外市場的相關性顯著更強,A股與海外市場相關性較弱,走勢相對獨立,受內地流動性影響更大;從估值來看,港股估值長期低於A股,目前兩地估值差距整體呈收窄態勢,隨著中概股陸續回歸,港股市場結構逐步改善,長期來看港股低估有望改變。
  • 時隔三年蘋果再辦Red Friday 港股IT股提前狂歡
    港股大盤在連漲四個交易日後於周三表現牛皮偏軟,恒生指數4日高低波幅僅150多點,收盤時仍能企穩在22000點大關之上,顯示大市的回吐壓力未見明顯加劇。市場分析指出,港股大盤連漲四天後出現反覆震蕩的態勢,但是恆指仍能守穩在22000點整數關以上,回吐壓力未見明顯加劇。
  • 「血淋淋」的港股上市潮:新股7成破發,千億市值蒸發
    )北京】7月10日報導(文/張鵬會)2018年上半年的港股市場熱鬧非凡,一面是喜迎「上市潮」,IPO數量全球第一;一面是慘遭「破發潮」,新股七成破發。最重要的是調整心態,把公司做好」。除了小米港股上市首日破發,今年上半年赴港上市的中資公司裡,包括獵聘網、雷蛇、天源集團、天平道合、匯付天下、欣融國際、杉杉品牌和雅生活服務等都遭遇了上市首日的破發窘境。
  • 港股收評:恆指跌0.63%,建材水泥集體重挫,港口航運、生物醫藥B類股...
    從盤面上來看,港口航運股全天強勢領漲,大連港飆升10%;生物醫藥B類股反彈明顯,康寧傑瑞與康希諾均漲超6%;航空股走高;建材水泥股集體重挫;黃金股、乳製品、特斯拉概念、中資券商股板塊普跌;恒生科技股多數下跌,恆騰網絡大跌超16%領跌,京東跌3%,美團、阿里均跌超2%,小米跌超1%。
  • 我們常說的滬股通、深股通、港股通到底是什麼?
    01滬股通和港股通   A股和港股是兩個相互獨立的股票市場,在沒開通互通機制以前,兩者毫無交集。   簡單理解就是內地投資者可以通過上交所買港股,香港投資者也可以買上交所上市的股票。   後來2016年深港通也開通了,同樣內地投資者可以通過深交所買港股,香港投資者則可以買深交所股票。   因為滬港通和深港通都涉及到資金的一來一往兩個方向,所以又誕生了滬股通、深股通、港股通這三兄弟。
  • A股春節前還剩8個交易日!科技股瘋漲是加速趕頂還是潛伏布局?
    今日(1月13日)科技股唱大戲,券商股錦上添花,三大股指震蕩走高,滬指收復3100點,創業板指再創階段性新高,而A股春節前還剩8個交易日。截至收盤,博敏電子、國科微、深南電路等多隻個股漲停。消息面上,粵開證券指出,A股對地緣衝突有免疫力,積極持股過節。從2001年以來春節前後的漲跌情況,可以清晰看到,A股存在非常明顯的「春節行情」效應:春節前5個交易日,A股上漲概率達84%;春節後5個交易日,上漲概率達79%,也就是說,持股過春節是一個統計意義上佔優的策略。
  • 炒港股,風險多還是機會多?
    記者昨日採訪了陽光私募龍騰資產董事長吳險峰等多位熟悉港股和馳騁兩地市場的專業人士,他們表示,未來A股投資者買賣港股不應以投機的心態參與,可重點關注港股中具備估值優勢的中型成長股。  交易制度等不同  A股的投資者大多對港股並不熟悉,因此首先要了解港股在交易等制度方面與A股的差異。
  • 港股「空頭」興風作浪:周賣空額屢超千億 H股折價破四年紀錄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港股「空頭」興風作浪:周賣空額屢超千億,H股折價破四年紀錄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麻曉超 陳鋒 北京報導股票「賣空」是成熟資本市場常見的交易方式,相比A股,其已成港股流動性的重要來源。
  • 「水利工程師」李小加卸任在即 港股市場將何去何從?
    香港和海外投資者通過滬深股通持有的內地股票總額不斷增長,由2014年底的865億元人民幣,激增至2.1萬億元人民幣。內地投資者透過港股通投資港股的持股總額持續攀升, 由2014年底的131億港元,增至1.88萬億港元。
  • 港股網際網路巨頭集體重挫!阿里、騰訊大跌 發生了什麼?
    行情數據顯示,阿里巴巴港股早盤一度暴跌超過5%,留下比較明顯的向下跳空缺口。在經過大幅下跌後,阿里巴巴港股的盤中股價離2020年12月的低位已經不遠。   1月7日早間,港股網際網路股票和科技股遭遇重挫,其中阿里巴巴港股盤中一度跌超過5%,騰訊控股一度跌超4%。
  • 24股罕見「強平式」閃崩 與港股一比A股所有下跌都不算事兒
    不要一月、不要一周,港股市場只要幾小時就足夠了。比如,中國集成控股昨日暴跌94.29%,市值從昨日的210億元,變成昨日的12億元,只用了幾小時。   摧毀一隻百億市值個股需要多久?不要一月、不要一周,港股市場只要幾小時就足夠了。
  • 港股打新丨帶B的醫藥股,後來都怎樣了?
    今天早上,和鉑醫藥開啟認購,也成為港股市場上第24隻帶B的醫藥股。在我看來,和鉑醫療-B 顯得有些雞肋,入場費高,又在諸多熱門股的撞車期,而且虧損嚴重,未來盈利不明,不如捨棄掉,資金留給泡泡瑪特和藍月亮。很多朋友奇怪,為什麼這些醫藥股後面帶上「B」?
  • 港股新股遭爆炒
    內地著名軟體品牌魯大師9月25日到10月2日公開發售6000萬股,最終定價2.7港元。該股10日上市,以4港元開盤,高開48%,隨後震蕩走高,以驚人的漲幅218.52%收盤,換手率72.22%,交投活躍。此外,德國眼科診所德視佳15日上市,大幅高開逾89%,隨後有所回落,收盤大漲近六成。
  • 港股洗衣液第一股 淨利潤超10億港幣ROE超過茅臺
    藍月亮集團(06993.HK)發布公告,公司擬全球發售約7.47億股股份,其中香港發售股份7471.3萬股,國際發售股份約6.72億股,另有15%超額配股權;2020年12月4日至12月9日招股,預期定價日為12月9日;發售價每股發售股份10.20港元-13.16港元,每手買賣單位500股,入場費約6646港元;BofA SECURITIES、中金公司及花旗為聯席保薦人
  • 2019年港股大數據出爐:市值增8萬億 產生82隻翻倍股
    82隻翻倍股,港股最大漲幅近7倍根據wind數據,港股2019年最大漲跌幅數據出爐,港股共計有82隻翻倍股。其中,港股漲幅最大的中植資本國際,漲幅高達675%。而在這些領跌個股中,大部分股票都是2019年的港股閃崩股,多數因為業績虧損、股權集中、券商斬倉以及莊家操縱而暴跌。首控集團遭遇券商斬倉,暴跌93.6%;南方能源遭遇沽空、券商斬倉,股價暴跌91%;中新控股擠兌危機,暴跌90%;豐盛控股債務危機發酵,暴跌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