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2019年春運正式啟動,面對12306官網一票難求的情況,許多消費者轉向各大提供代購服務的在線旅遊平臺。
2019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簡稱「電商法「)實施。其中第19條、第77條,對電商平臺默認搭售問題,作出了明確的禁止規定。
第十九條 電子商務經營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不得將搭售商品或者服務作為默認同意的選項。
第七十七條 電子商務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提供搜索結果,或者違反本法第十九條規定搭售商品、服務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此前,默認搭售問題是在線旅遊行業的痼疾。
截至2019年1月31日,聚投訴累計受理消費者對各大在線旅遊平臺默認購買加速服務的有效投訴2027件,其中1938件已獲得解決,投訴解決率達95.6%。
相關平臺的應對策略是,投訴了就給退款,但設置不變。畢竟,知道投訴的用戶比例,只是九牛一毛。
而今,電商法落地後首個春運季,各大旅遊平臺是否嚴格依照電商法規定,杜絕了默認搭售問題?
我們體驗了包括攜程、智行、飛豬、美團等平臺的訂購火車票服務,發現仍有部分平臺訂票服務存在貓膩。
體驗結果:攜程系平臺無一合格
體驗時間:2019年1月22日下午
體驗渠道:各平臺的iOS版APP、微信小程序
搶票車次:2019年2月10日 14:10 上海虹橋至廣州南 G99列車 二等座
體驗結果:攜程,智行、鐵友、去哪兒三家攜程系平臺,以及高鐵管家仍存在貓膩。
差評:智行、鐵友
存在問題:仍有默認選擇加速包問題
智行、鐵友均為攜程旗下的購票平臺,二者在購票流程、界面等方面的設計十分相似。
從以下截圖可以看到,填好搶票信息,進入最後的提交訂單頁面時,智行、鐵友均自動選擇了「按出發時間段搶票」「接受臨近車次」等選項,用戶一不留神,沒有取消這個選擇的話,最終買到的可能不是計劃時間的車次。
二者都默認選擇了50元/人的加速包服務,頁面標註價格的字體顏色並不明顯。
對比電商法實施前的設置,智行和鐵友所做的改動是:
·加上了無需額外付費的「低速搶票」的按鈕,但字體較小、顏色較淺,稍不留神就會忽略;
·「開始VIP搶票」的按鈕,最為顯目,很像常規的頁面首選的提交按鈕。但這是付費的,且只是在下面用最小的字號非常簡略地註明「50元/張」。這與電商法強制要求的「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恰恰相反。
點擊「開始VIP搶票」,選擇支付方式後,智行和鐵友均直接出現了付款頁面。
貓膩在此再次展現:顯示的付款金額,實際包括了火車購票款與給智行的加速包費用,但該頁面對此並無說明。
2019年1月,在聚投訴平臺上,智行涉及默認購買加速包服務的投訴共計520件,鐵友共有15件。
1月18日,智行公關對上述設置問題回應聚投訴稱,目前的設置並不違法,但用戶誤操作可以退款。該回應後續也獲得攜程公關的確認。
中評:攜程、去哪兒、高鐵管家
存在問題:將默認購買加速服務的提交按鈕作為顯著選擇項
從下列截圖可以看到,進入提交訂單頁面,攜程、去哪兒、高鐵管家三個平臺的加速包服務都是默認設置為0元的「低速搶票」。
但在提交按鈕的設置上,三個平臺和智行、鐵友如出一轍。包含了40至50元不等價格加速服務的「光速搶票」「極速搶票」按鈕,設計得非常顯著,且只有底部一行小字提示了加速服務的價格。在高鐵管家小程序,甚至沒有對加速服務價格的提示。
不包含加速服務的「低速搶票」按鈕,在字體大小、顏色及界面設置上的設計非常容易讓人忽略。
同樣地,點擊「光速搶票」或「極速搶票」按鈕後,三個平臺均直接跳轉至了支付頁面,頁面未有顯示完整的訂單明細讓用戶確認。
1月24日,去哪兒回應聚投訴稱,頁面已顯著提醒消費者加速服務,若出現誤購買情況,消費者可於發車前致電客服無理由退訂。
高鐵管家未有回應。
合格:同程、藝龍
從下列截圖可以看出,同程和藝龍在各自APP上的訂單頁面均未出現默認同意選項,搶票速度均默認為免費的「低速搶票」。
點擊「開始搶票」按鈕後,同程、藝龍APP和小程序頁面均出現彈窗提示用戶選擇購買提速服務。但其小程序出現的彈窗,將加購了提速服務的按鈕設計得對比「維持低速」按鈕更顯著。
在心急訂票的情況下,按照正常使用習慣,用戶很可能不知情選購了加速服務。
1月31日,同程藝龍回應聚投訴稱,後續將改進小程序的「維持低速」選項的顯示方式。
好評:美團、飛豬、途牛、馬蜂窩
無默認選擇、默認搭售問題
從截圖可以看出,進入美團旅行、飛豬、途牛、馬蜂窩等平臺的購票提交訂單頁面,沒有默認選擇其他行程,加速服務默認選擇的是0元的低速搶票服務,且未設置包含加速服務的提交按鈕,均為「提交訂單」等「乾淨」選項。
點擊「提交訂單」按鈕後,途牛的頁面彈出購買加速服務的小窗,由消費者自主選擇是否需要選購買加速服務,相關提示較為明顯,小程序上則直接進入支付頁面。
美團旅行、飛豬、馬蜂窩三家平臺在點擊提交按鈕後直接進入支付頁面,均未出現提示選擇加速服務的頁面。
智行等平臺是否違法?
對智行等平臺在購票頁面上的設置問題,兩位律師給聚投訴提供了不同的意見。
廣東法制盛邦律師事務所武傑律師認為,智行、攜程等平臺通過技術手段的處理,導致消費者容易不小心中招,但在認定違法上存在爭議。
知名公益律師、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新年認為,智行等平臺對加購了加速服務的購買選項的展示方式,不屬於「以顯著的方式提醒消費者注意」,構成違法。
對於「顯著」的標準,張新年律師認為,根據合同法解釋二第6條,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對格式條款中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內容,在合同訂立時採用足以引起對方注意的文字、符號、字體等特別標識,並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格式條款予以說明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符合合同法第三十九條所稱「採取合理的方式」。而智行APP上述截圖上,很明顯可以看出,並無此類標識以提醒消費者可以選擇免費的搶票功能。
加速包有用嗎?鐵路總局:沒有
各大平臺的購票加速服務是否真正能夠提高搶票成功率,令人心動的超高搶票成功率的展示是否符合事實,一直存在爭議。甚至有網友反映,遇到了購買加速服務反而沒搶到票,未購買加速服務卻買到票的情況。
1月27日,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節目記者向鐵路總局證實,搶票軟體的相關機器特徵已經被識別並被實施限制措施。也就是說,即使用戶花錢購買了加速服務,購票的成功率也絕不會像各個搶票軟體顯示的一樣。
鐵路總局建議:為出行安全,最好不要通過第三方代購網站和手機客戶端購票。
相關報導:
賣張火車票默認勾選多收30元,2年了,攜程與智行要不要臉?
在線旅遊2018:智行搭售「加速包」投訴最多丨聚投訴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