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中華老字號振興計劃」山東交流會在濟南舉行。圍繞老字號群體當前存在的問題與振興策略,地方老字號如何因地制宜謀求發展等議題,來自政府、全國各老字號協會、著名老字號企業、全國主流媒體、研究機構的代表人士,以及山東本地老字號企業的代表,進行了深入研討。
目前中華老字號共1128家,只有不到30%處發展壯大中
本次交流會,由參考消息報社主辦,山東省老字號企業協會、東阿阿膠聯辦。同仁堂、中國茶葉有限公司、汾酒集團、全聚德等單位協辦。
與會代表認為,在消費升級和中國經濟「走出去」的時代背景下,老字號非常適合成為「品牌強國」戰略的切入點和供給側改革的抓手。國家應當針對老字號群體的特點和狀況,出臺具體的幫扶政策,同時重點選擇、打造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帶動整個老字號群體的全面振興。
商務部原副部長周可仁表示,老字號代表著中華民族傳統價值觀,童叟無欺的商業道德,精工細作的工匠精神和無比珍貴的誠信體驗。它們是中國文明和文化的代表,是中國真正的軟實力。振興老字號必須從體制的轉型、觀念的轉變、技術創新等各方面著手,同時保存好老字號特有的文化底蘊,促進老字號企業重新走向輝煌。
「中華老字號振興計劃」的調研顯示,目前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共1128家,其中只有20%~30%處於不斷發展壯大中。老字號企業普遍存在體制和觀念滯後,產品和技術陳舊,資金短缺、人才流失,以及品牌傳播意識淡薄等問題。簡言之,缺錢、缺方法、缺知名度是老字號復興面臨的三大阻礙。
東阿阿膠秦玉峰詳解老字號「老大難」
作為山東省老字號的代表、國家非物質遺產東阿阿膠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山東省老字號企業協會會長,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對老字號企業的特點和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1.老字號的問題首先是受體制制約。
很多改革、創新舉措無法開展和實行。大多數老字號企業目前是純國有屬性,至今未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缺乏與現代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管理體系,缺乏創新發展的內在動機和能力。
2.老字號在稅費方面迫切需要得到國家政策的專門支持。
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嚴峻,市場需增長不足,導致實業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附加稅費成為許多老字號不小的負擔,如果能夠在稅費上專門給予一定的減免優惠,無疑將極大地促進老字號的發展。
3.老字號企業的創新發展更需要得到全面、細緻的指導幫助。
除體制問題外,老字號還存在缺乏資金、理念陳舊、知名度下降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企業在理念、產品等方面革新思維,具備自我創新的能力。對許多失去創新活力的老字號來說,難度極大。因此,包括中華老字號振興計劃系列活動在內的各類項目,應當從老字號的實際出發,引入資本投入,市場營銷、產品設計、公關傳播等多方面的專業資源,提供個性化的有效服務,幫助其轉變經營理念與時俱進,重獲創新能力。
適應新市場,山東籍老字號在行動
老字號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載體,在當前中國經濟文化的「走出去」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圍繞「中醫藥老字號如何走向全球」的主題,除同仁堂、胡慶餘堂等省外知名老字號企業外,山東食品界知名老字號代表也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看法。
山東德州扒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崔貴海表示,德州扒雞近年來在商業模式上以連鎖店為主,突出企業的品牌、文化價值,有效地屏蔽偽冒假劣產品,為企業的全國化發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山東周村燒餅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兆海表示,周村燒餅開創了工廠店模式,讓顧客能夠參與製作,自己選擇的不同口味,再由技師調整配方,以此來滿足不同層次消費,特別是適應90後、00後的消費需求。
備註:
目前山東食品行業部分「中華老字號」名單:
景芝、蘭陵、趵突泉、國井扳倒井、雲門陳釀、古貝春、宏濟堂阿膠、德州扒雞、通德、即墨老酒、崔字牌、福膠、張裕、東阿阿膠、周村燒餅、青島啤酒、武定府醬菜、玉兔、玉堂、玉記、德馨齋、惟一齋。
(排名不分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