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小士多竟然可以在西灣河區排名第一,莫非真的有過人之處?最奇怪是,老婆之前住在西灣河很多年,竟然從來未聽過、也都沒去品嘗過。究竟是否這家小士多之前一直只是賣汽水啤酒,近這一兩年轉型賣咖哩飯才聲名大噪;抑或真的是隱世多年而一直未被其他人發現,只是最近一年因為雜誌及網頁大吹大擂才石破天驚?
小店位於西灣河與太古城接壤處的一條小橫街內,說真的,即使經過這條橫街(太富街)街口也不會特意走進去,因為裡面真的一間特色小店都沒有,如果不是有導航,要找到「華記士多」也有點困難。
「華記士多」一邊面向太富街,另一邊是兩幢大廈之間的一條小橫巷。小鋪位的面積不夠20平方,僅僅容納一個小廚房及堆放各種雜物後,剩下的室內空間只勉強可以放置一張小摺檯。如果要做生意賣熟食,首先要主力做外賣,另外也要善用空間;所以店主就在那條小橫巷擺放了一排摺檯令人難以置信地筆者品嘗當日竟然座無虛席。時值夏季,今天天氣並不太熱,橫巷兩旁又被大廈遮擋了陽光的直接照射,店主又在露天橫巷加設了帳篷,現場環境勉強可以接受。如果在炎夏季節、又或者下大雨,真的很難想像可以坐在現場吃碟頭飯。
小店正門雖然面向太富街,但原本的水吧檯面已被堆放的雜物佔據了所有空間,水吧前面又有兩張小摺檯,已沒有空間收銀及下單。所以,靠向橫巷的廚房側門同時變成收銀及下單的地方,又一次證明香港人的生存之道、善用空間的能耐。小小的廚房內擠了三個人,兩個大男人負責熟食,一名女士負責收銀、下單以及衝調飲品,還有一名女士負責看頭看尾及洗碗。
沒有任何餐牌,相信熟客都知道吃什麼;而且,廚房這麼小,也不可能有太多變化。但為了招呼初來咋到的客人,也需要粘貼一張簡單的餐牌《是日頹飯》(頹飯是一個在2000年代初期流行於香港各所大學的學生之間的術語,成為香港大專院校文化的一部分。頹飯泛指在各大學飯堂裡售賣的簡單便宜飯食。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學生飯堂更於餐牌中採用頹飯一詞)。是日的兩個飯款是;咖喱蛋包飯及生薑豬頸肉飯,一律只賣$35,還有送一杯冷飲,而且冷熱同價!以今時今日的香港物價,可以說便宜到難以置信;也絕對貫徹及等同頹飯這個用詞的背後意義。
那杯凍奶茶真的非常一般,茶味淡、也不夠香滑。實在沒有辦法,廚房這麼擠迫,根本沒有空間長期煲滾水及衝調即拉奶茶,熱茶都是預先準備一大壺,有人下單即刻加茶進紙杯,再加奶、加糖水及加冰。
雖然是外賣,但咖喱蛋包飯($35)那一大團滑蛋依然非常工整地鋪在飯面;即使不試味,單單看賣相,已肯定知道是滑蛋。整個飯盒表面鋪了滿滿的咖喱汁,但又沒有遮蓋黃色的滑蛋,保持引人食慾的賣相。
比較起前幾日在灣仔吃的咖喱豬扒飯的港式咖哩汁,「華記」明顯是另外一種風味。咖喱汁呈現較深的深褐色、比較稠身、刺激的香料味更淡,也少了那一層薄薄的、橙紅色的咖喱油。用匙羹切開表面的滑蛋,見到滑蛋相當厚,並不是一層薄薄的蛋皮。不錯!
將滑蛋向兩邊撥開,裡面原來是雞肉炒飯。雞肉味道非常一般,雖然嫩滑,卻沒有任何雞味,肯定是急凍雞扒。以這個價錢來說,實在無可厚非,而且雞肉份量也算相當多。
試一口炒滑蛋,蛋香一般,但炒蛋火候控制得宜、只是七八成熟,的確非常滑。雞蛋並沒有下鹽調味,本來味道很淡;但配上咖哩汁,味道剛剛好;又參考了日式咖喱蛋包飯的處理方法,用較稠身的咖喱汁配襯滑蛋,確保滑蛋可以黏著咖喱汁。以現場環境來看,沒有可能自己調校咖哩,相信都是採用現成的日式咖喱磚,所以咖喱汁也有點日式風味。
更令筆者感到意外的,就是竟然用了港式豉油炒飯底。飯底炒得極之均勻,每顆飯粒都沾上了深啡色的豉油,雖然不至於炒得非常香口乾身,但以$35的價錢,有這份誠意實在是值得嘉許!炒滑蛋、豉油炒飯、日式風味咖喱汁三者掏起來一齊放入口中,大滿足。
說真的,單單講味道,不至於超級好吃,只是一般而已;但如果算上價格一齊來講:炒飯底、日式咖喱磚、大大碟、材料(雞肉及雞蛋)夠多,最重要價錢夠便宜、還要包飲品;甚至可能比學生餐碟頭飯更便宜,香港人,你還想些什麼?小店誠意實在可嘉,就算服務、環境、衛生真的不太好,反正筆者這次叫外賣,絕對是物超所值。
補充貼士:「華記士多」基本上沒有多餘人手去招呼堂食客人,也不會有人手特地走過來幫堂食客人下單。如果堅持要堂食,以求吃到新鮮熱辣的咖喱蛋包飯,客人應該親自走去廚房門口下單,而非坐在臺邊呆等。筆者經驗就證明了這一點,外賣直接下單,盒飯可以先拿走,而坐在橫巷堂食的客人比我早到很多,但還得等外賣做完才有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