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彈彈客家喜粄 一人能吃6個 過年做多少都不夠~

2020-12-22 烘焙圈

快過年時就特別喜歡全國各地帶有歡樂祥和氣質的小點心,比如這款客家喜粄,算是傳統的味道,第一次吃,很難描述它的口感,有點像包,像饅頭,又有點像粿的口感,有點怪,但是又覺得挺好吃的。

跟我們之前做乳山喜餅一樣,喜粄也是客家人嫁女生孩子時家家必備的糕點,特別是家中新添男丁,做滿月時一定要有。

起初想著沒有包料的喜粄如何入口,做好後竟然一口氣吃了六個(一半分量) 。非常容易做,口味也可以不斷變化,春節可以試試哦~

南 瓜 喜 粄

by Bakericious

材 料

分量 12個中筋麵粉 125g (過篩)糯米粉 125g(過篩)細砂糖 75g 即溶乾酵母 3g清水 115ml 南瓜泥 100g~130g(蒸熟壓泥,放涼待用,根據麵團的乾濕情況調整)玉米油 15g 香蕉葉 12片(墊底用,沒有可用別的墊底)變幻不同的顏色和味道的喜粄

★南瓜泥可以換成香蕉泥/紫薯/馬鈴薯/,水分請適量調整。

★水分也可以換成蘇打汽水或者香蘭葉汁。

做 法

酵母溶於清水內,拌勻。

麵粉,糯米粉,白糖,南瓜泥及酵母水混合攪拌搓成團(水份慢慢加入)。

再把油分次加入,揉勻。

把麵團直接分成份50g的小團,在掌心抹上少許油,用滾圓法,把小麵團滾圓。

將滾圓小麵團放在蕉葉上,用掌心輕壓按扁,在28度的溫度環境下待發25-30分鐘。(或至表面有彈性,約1倍大的樣子。)

用中火蒸12分鐘,在鍋蓋打開小縫約5分鐘,才取出喜粄放置涼架待涼,表面調點紅色色素,用福字或者喜字蓋章蓋上圖案。

斑 蘭 蘇 打 喜 粄

By 廚苑食譜

所需材料:中筋麵粉 125g、糯米粉 125g、細砂糖 70g、速發乾酵母 4g、濃縮香蘭汁 50ml、蘇打汽水 125g、玉米油 15g、香蕉葉 10(墊底)

紫 薯 喜 粄

By 愛的心靈之約

所需材料:紫番薯泥 100g、清水 135 g、糯米粉 85 g、中筋麵粉 200g、細砂糖 100 g、即溶酵母 3g、粟米油 50g

香 蕉 喜 粄

by Bakericious

所需材料:中筋麵粉250g過篩、糯米粉 250g、白砂糖 120g、香蕉泥 225g、乾酵母 6g、清水 150g~200g、玉米油 30g、香蕉葉(墊底)

香 蘭 喜 粄

By Qi Qi in the house

相關焦點

  • 客家傳統美食,這些「客家粄」,你吃過多少?
    如今在中國的許多大城市,不難發現客家菜的「身影」 客家傳統美食,這些「客家粄」,你吃過多少?味酵粄用米漿製成的味酵粄,通體金黃,肉感十足,剛出鍋的味酵粄嫻靜地躺在小小的圓缽裡,不出一聲就散發著誘人的風情,來吃我呀來吃我呀!
  • 客家粄大全,你喜歡吃哪種?
    客家粄,濃縮了滿滿的客家情,也傳承了印刻在骨血裡的客家魂。「粄」之於客家人,是兒時的母親手藝的味道,是縈繞心頭的故鄉味道。經過百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個味道依然能勾起無數客家人濃濃的鄉愁。在客家地區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而吃蘿蔔粄則給客家人「過冬」增添了濃重的儀式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冬至倍思「粄」 ,在廣東惠州、河源等地,每逢冬至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打粉做蘿蔔粄。
  • 客家粄大全,你最喜歡吃哪種?
    在客家地區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而吃蘿蔔粄則給客家人「過冬」增添了濃重的儀式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冬至倍思「粄」 ,在廣東惠州、河源等地,每逢冬至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打粉做蘿蔔粄。吃仙人粄是客家人的習俗,祖輩傳下來說,這一天吃了仙人粄整個盛夏都不會長痱子。這種由仙人草熬成的汁液與紅薯澱粉混合凝成黑色膠凍狀的粄,清涼降火,儼然是植物界的龜苓膏。
  • 千年米粄歷史,誕生了數十種客家粄食,這些你都吃過嗎
    客家粄食種類繁多,但大體可以分為祭祀祖先以及喜慶之用。過年時節喜吃「甜粄」,清明祭祖要食「清明粄」,炎炎夏日來點「仙人粄」,慶祝豐收招待客人就用「味酵粄」。當然了,各類粄食也成為了客家人逢年過節饋贈親友的重要食材。漸漸的,充斥著喜慶與回憶的粄食文化逐漸流傳於客家地區,並延續至今。
  • 「粄」,一種具有傳承精神的客家美味,你想吃嗎?
    ,都得繼續繼承下去,而客家的「粄」,就是一種具有傳承精神的美味。許多外出的客家遊子,幾乎很難在外地吃到這樣的家鄉美味,因為比較獨特,所以只能在當地有得賣,這小小的一卷,居然也變成了客家人說不清道不明的鄉愁。儀式感滿滿在客家當地舉行婚禮的時候,我們也能在婚宴上發現粄的身影,每到逢年過節的時候,粄也會被用來祭祀祖先。
  • 史上最全客家「粄」集合!有多少是你沒吃過的!
    是客家米食中的特色喜歡吃大米的客家人創造了好多讓人慾罷不能的誘人米食客家人統稱為「粄」粄是純良淑德的客家婦女送給客家人最珍貴的禮物也是最能代表地道客家的獨特風味每到過年就會有大批的客家人奔回家中多多少少都是為了那一口「粄
  • 陸河客家九大粄,隨你挑隨你吃,總有一款合適您
    什麼是粄?粄就是客家菜中一款地道的小吃,常見的有老鼠粄、筍粄、草粄、仙人粄等,這些都是客家人最鍾愛的食物。客家粄涵蓋的種類很多,有用大米做的,也有用糯米粉做的,還有用木薯粉做,經過不同的加工手法製作出來,品種有200款之多。
  • 這些記憶中的「百年客家粄」,你都吃過哪些?
    張炳鋒 攝 傳百年文化 粄食成為五華傳統美食之一 「粄是我們客家人逢年過節的儀式感,過去只有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吃到。」高級中式麵點師古肖輝做粄已有15年的經驗。
  • 客家香蘭PANDAN喜粄
    客家香蘭PANDAN喜粄 用香蘭汁來製作的喜粄有漂亮的淺青色和濃濃的香蘭味。 6 把麵團分成12份,每份約58克。
  • 客家人的「粄」,既是美味的食物,又是客家文化以味覺的形式傳承
    不同的節日製作不同各類的粄,比如過年蒸甜粄,清明做艾粄,冬至做蘿蔔粄等,是客家人節日的儀式感。春節的甜粄快過年了,客家人又要開始準備蒸甜粄了,一般在農曆臘月二十五以後開始製作,到現在還有「不蒸甜粄不過年,沒有甜粄不成禮」的說法。
  • 百年客家粄創新之旅
    傳百年文化粄食成為五華傳統美食之一「粄是我們客家人逢年過節的儀式感,過去只有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吃到。」高級中式麵點師古肖輝做粄已有15年的經驗。他回憶道,粄在五華有上百年的歷史,以前每逢長輩在家裡做了粄,總得先攔著偷吃的小孩。
  • 細說客家方言中的飲食關鍵字——粄
    故而,有學者也強調「粄」是客家族群的專用字,其他民系和民族從不使用。那麼,「粄」字真的是客家人的原創發明嗎?它背後蘊含的歷史和文化都獨屬於客家族群嗎?今天,我們便來細聊客家方言「粄」字的歷史及其代表的飲食和文化。
  • 客家的小吃憶子粄
    億子粄是客家美味可口的小吃,來客家旅遊,一定要品嘗當地最正宗的億子粄,特別的好吃。下賣憶子粄的老闆娘,就有好幾個,都賣憶子粄很多年,一年四季都做憶子粄來售賣,維持生活賺錢。一般在下午售賣去。老闆娘做的特別的好吃。全部都是騎著自行車,自行車後座,掛著兩個木桶,左邊裝著甜的憶子粄,右邊裝著鹹的憶子粄,放著大喇叭一般播放憶子粄到處售賣,人們一聽到大喇叭喊的憶子粄,就知道有賣就來買。有個賣憶子粄的老闆娘,不同的是大喇叭播放的是憶子粄燒。顧客一聽,憶子粄是熱氣騰騰的,不是冷的。
  • 客家粄裡客家情
    客家人做粄分時令。  每逢過年,家裡總要蒸上不少「碗仔粄」,有甜有鹹,打開蒸粄的鍋,飄出來的就是過年的味道。甜粄顏色微黃,口感軟韌,幾個甜粄吃下來,來年的生活都變得甜甜美美。而鹹粄中則藏了不少蝦米,一口咬下,鬆軟的口感中又夾雜著蝦米的鮮香。  清明時節,則食艾粄。
  • 客家米漿粄:飽滿彈牙層層疊加的米漿粄,具有客家特色的小吃
    之所以稱為「粄」的原因,是因為在客家地區,客家人大多數都喜歡將一些用澱粉製成的小吃稱為「粄」,就有點類似於北方的「包」字或者是潮汕地區的「粿」字,是差不多的意思。客家米漿粄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的層次感很豐富,是由好幾層米漿相互疊加在一起的,並且口感十分彈牙,一直以來都深受客家人喜愛。接下來的內容裡,就與大家分享這道客家米漿粄的製作方法,讓我們一同感受在這份特色客家小吃中,所蘊含的的客家美食文化!
  • 客家美食之「發粄」
    客家人喜歡做粄子。清明節做艾粄,八月半做花生糖餡粄,十月朝做蘿蔔釀芯粄,過年做大籠粄和發粄……發粄,是客家人的叫法,或者叫發粄子。普通話叫發糕。而廣東陸河的客家人叫它碗粄,喜粄。以前,做碗發粄時,都加上些花紅粄粉去,把粄子做成紅色的,看上去有喜慶的氣氛。發粄是用粳米粉做的。也可適量加一些糯米粉或者面去做,吃起來比較軟和,口感好。特別是放久後沒有那種粗硬難咽的感覺,但放多了或者用飯質太軟的米來做,較難發酵起來。平時裡,做的通常是發粄。
  • 不只是粄條、麻糬!客家米食文化有這些故事…
    導讀:不只是粄條、麻糬!客家米食文化有這些故事… 提及客家料理,通常會立即聯想到鹹、香、油三大特色,然而每種飲食特色勢必有其道理及文化,客家人愛物惜物,對於美食的態度也一樣,從傳統客家婦女傳承下來的一道道智慧結晶,其實背後都藏著故事!
  • 美食小科普|客家人口中的「粄bǎn」,到底是什麼?
    小編經常聽身邊的客家朋友說起,想吃粄,而這個粄還分老鼠粄、紅粄、筍粄等等等等。小編就好奇了,這個「粄」,究竟是什麼?於是小編去找了一些資料,相信小夥伴們一定也有不太清楚,那麼就由小編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吧。
  • 客家粄裡客家情 風味小吃傳承文化習俗
    來自網絡  客家人做粄分時令。  每逢過年,家裡總要蒸上不少「碗仔粄」,有甜有鹹,打開蒸粄的鍋,飄出來的就是過年的味道。甜粄顏色微黃,口感軟韌,幾個甜粄吃下來,來年的生活都變得甜甜美美。而鹹粄中則藏了不少蝦米,一口咬下,鬆軟的口感中又夾雜著蝦米的鮮香。  清明時節,則食艾粄。
  • 客家小吃——味酵粄
    每逢農曆的六月初六這天,家裡的老人就喜歡自己做一道傳統的客家小吃。相信有部分人聽過「味酵粄」,這個習俗在我記憶中一直延續到今。恰逢今天也是農曆的六月初六,給大家講講這客家味酵粄吧粘米粉倒入涼水攪拌均勻,如果想口感韌一點可以攪拌久一些,這樣的粄蒸出來更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