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眾號在前幾期推介了三種真實英語交際活動,目的在於打開交際的局面,為進入交際作些心理準備。上一期,又推介了五種與時俱進符合認知規律和交際原則的活動形式,都是集中於有難度和有挑戰性,有利於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課程的主人,付諸行動,實現自主合作學習。本期繼續推介30種英語交際化教學活動類型。
1、基於情景的活動situational activities
這種活動對外語教師來說應該比較熟悉。上個世紀80年代倡導「交際法」以來,基於情境的教材層出不窮。例如,機場、商店、賓館、餐館、銀行、醫院等與衣食住行相關的英語用語和常用對話比較齊全。問題是,真實結合校園情景、聚會情景、會議情景、網交情景和人際交往情景,關注語法句法的語用功能,交際策略,文化意識,跨文化差異在不同情景中的適當應用,在學外語的過程中學思維、學文化、學交際、學公民素養,這樣的語言教學才是真正「情景化教學」的本意。
2、基於信息的活動message-based activities
如今世界進入信息爆炸的網際網路時代,信息渠道又多又快,手到擒來。教師可以利用現有條件和途徑,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布置學生圍繞課文主題、延伸思緒、關聯領域、作者背景、歷史環境、社會因素等開展檢索、搜尋,篩選、傳遞、交流、處理、利用、組合信息,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界有學者出版專著《做個會「偷懶」的老師》,就是要求老師不要大包大攬,代勞代學,許多以前全靠老師自己查資料,備課材的「活」都可以放手交給學生去做。這樣,他們才能真正在幹中學習,「自己學會找米下鍋」而不是「等餵飯」。
3、基於詞語的活動lexical activities
基於詞語的教學不等於基於詞彙表的講解或背記,也不等於脫離語境的單個生詞運用舉例,這些都是比較低效的,違反認知規律的教學。近年來比較倡導的詞語教學法是思維導圖,是以主題詞、關鍵詞、核心詞為中心,發散連接儘可能多的內容或領域相關的詞。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association ,connection思維品質。以詞語的性質或意義分類進行對比呈現,有助於培養學生comparative , contrastive思維技能 。對於一些專有詞,專業術語,新生詞,外來詞,含義深刻的詞,文化負荷詞,固定搭配詞,最好指導學生學會應用詞典、工具書、網絡檢索,掌握追溯詞源、探究定義、通過語境語篇領會理解等解詞方法。這才是有利於可持續的終生學習的教學。
4、基於句子的活動syntactic activities
句子有句法、句型、句意、句外之意、用句人之意,語境和語用目的與策略,一定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句型離不開教語法,語法並不只是一套死規則,而是有語用功能的。基於句子的活動,最好為這個句子設定語境情景,讓使用人有真實的目的,體會真實的效果。例如,舉示某一生詞的應用,不能只是把這個生詞置於一個獨立的句子,這是毫無交際意義的usage教法。創設一個能將某詞某句派上實際用場的場合,才有交際應用的效果。例如,提建議所用的虛擬語氣句型if I were you , I would do it in a different way.要求學生對上場展示作品的團隊提出建議,運用這個句型,就是真實的訓練。事實上,在真實的場合應用這個句型,才能真正領會其中的思維方式、文化比較和公民素養。
5、 基於知識的活動knowledge-gaining activities
語言教學的知識目標有內容知識、過程知識、方法知識和認知知識;也包含語言知識、文化知識、國別知識。知識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如何獲得知識,探索知識,應用知識,創新知識,「知識方法論」才是學習知識的目的和效益。單方面灌輸講解現成的語法知識、文體知識、文化知識,很難有內化和浸化效果,也很難了解內化程度。所以,知識的輸入與輸出鏈條的搭建便是教學設計的用工之處。這就是Gain the knowledge和 receive the knowledge的本質區別。
6、 基於技能的活動skill-getting activities
知識不等於技能,技能不是「懂」的問題,而是「會」的問題。「知道「不等於「做到「。學遊泳,不下水學不會。學開車,不上路學不會。學鋼琴,不下手學不會。學外語,不交際學不會。外語教學的聽力活動離不開說,閱讀的活動離不開寫,還有先說後寫,寫了再說,都是人們正常的語言活動。說(speaking) 不等於談(talking),談(talking)不僅僅是一對一的對話(dialogue)。讀不是接受信息的活動(reception),而是思想與情感以及認知的交際活動(communication between readers and the writer),所以不是讀懂文字(Comprehension) 而是讀懂作者(interpretation)。寫不是文字組合(composition), 而是思想創作(writing and creation)。外語教學中的聽說讀寫譯都是技能,而且是綜合應用才有交際意義的技能。教師設計的活動必須有聽有說,有讀有寫,有交際目的和意圖,有技能應用和效果。否則,紙上談兵,卷上答題,背記操練,都是難見效果的。
歡迎關注「課堂人生」
本公眾號主要與教師和學生分享交流
教與學的的經驗與資源
助力提升課堂人生質量和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