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雲:以交際活動理論為指導開展作文教學

2021-02-19 小學語文教師雜誌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執行主編、國家語委普通話審音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

以交際活動理論為指導開展作文教學

春節後不久,收到吳立崗先生與楊文華主編合著的《小學交際活動作文理論與實踐》書稿,囑我作序。

吳立崗先生是我的老朋友,因為同在全國小語會擔任工作,多年來交往甚密,志趣相投。在我眼裡,他是一位學識淵博、待人寬厚的前輩,又是一位治學嚴謹的學者。在近四十年的時間裡,他對小學作文教學研究孜孜以求、博採眾長、融匯中外、自成體系,為我國作文教學理論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楊文華主編曾是吳立崗先生的研究生,跟隨吳教授攻讀小學語文教學論專業,畢業後就職於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教師》雜誌編輯部。多年來,他潛心研究吳立崗作文教學思想,長期深入教學實踐,開展作文教學實驗研究,積極推廣作文教學研究成果。影響全國的「新體系作文研究共同體」就是他發起成立的。該研究團體成立六年來,先後組織了五屆「新體系作文青年教師作文教學評比暨名師作文教學論壇」活動、三屆「童話體作文教學」研討活動,出版了《小學生交際活動作文》一至六年級實驗教學用書全套十二冊,並以《小學語文教師》雜誌為平臺,先後組織了幾十次「新體系作文進校園」活動,成果極為豐碩,引起業界廣泛關注。

《小學交際活動作文理論與實踐》是吳立崗教授、楊文華主編對小學交際活動作文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最新總結,是小學交際活動作文體系走向成熟的標誌性成果。通覽書稿,發現以下三個特點尤為突出:

一、將作文教學研究建立在教育學、心理學理論基礎之上

吳立崗先生一直認為,作文教學研究僅僅依靠語文教學法理論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積極吸收借鑑現代教育學、語言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成果,特別是活動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小學交際活動作文理論與實踐》一書正是吸取了世界各國教育學、心理學研究成果,將作文教學研究建立在深厚的理論基礎之上。

首先,吸收了活動心理學和語言心理學的理論精髓。蘇聯教育科學曾對我國教育理論與實踐產生過深遠影響,對我國語文學科建設更具有不可忽視的促進作用。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吳立崗先生就將蘇聯作文教學以及心理學研究成果引進到國內,對我國作文教學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小學交際活動作文」的主要理論來源,就是蘇聯維果茨基學派的活動心理學和語言心理學理論(其代表人物是維果茨基、列昂節夫、拉德任斯卡雅、達維多夫、瑪爾柯娃、斯卡特金等)。維果茨基學派認為,語言活動的本質是人類的交際工具,掌握語言的各種交際功能是社會生活的需要。語言活動是交際和概括的統一。交際需要概括,而人的思維可以實現這種概括。這一理論為交際活動作文提供了重要心理學依據。維果茨基學派主要成員列昂節夫根據活動和意識相統一的原則創立了活動心理學理論。這一理論認為,人類的活動決定了語言的功能和形式,研究兒童語言的發展不能離開他們的活動。根據這一原理,交際活動作文強調:兒童語言的發展必須以現實的交際活動為背景,重視在真實的交際情境中激發學生的作文動機。蘇聯心理學教授瑪爾柯娃深入研究了維果茨基學派的語言心理學理論以及教學論研究成果,認為培養語言的交際功能應該成為語文學科的主線。並且以此思想為指導,編制實驗教材,開發「語言表達課程」,在語文學科體系構建上進行了積極嘗試。這一研究為交際活動作文的體系建構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

其次,從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提取心理學依據。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兒童智力發展是分階段的。在連續發展的每一階段都有主要行為模式作為標誌,前一階段是後一階段的基礎和準備。這一理論揭示了兒童心理發展與年齡階段的關係。依據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交際活動作文根據不同學段兒童的認知活動及思維發展特點,構建了與之相適應的年段訓練序列。

此外,小學交際活動作文還從人本主義心理學得到理論啟示。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交際活動作文強調:要使學生產生強有力的作文動機,就必須激發他們較高層次的社會性需要,如交往的需要、認知的需要、審美的需要和取得成就的需要,以喚醒學生真實的言語生命動機,為作文提供活動內驅力。

除了以上理論之外,交際活動作文還吸收了國內外現代教學論和語言心理學理論最新成果,努力讓研究具有更高的站位和更開闊的視野。

小學交際活動作文有紮實的理論基礎,也經歷了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而每一步都離不開實驗研究的支撐。

20世紀80年代,吳立崗先生根據兒童心理發展「最佳期理論」,針對小學低年級兒童心理特點,在上海市寶山區教科室作文教改聯合實驗組的支持下,在寶山區江灣中心小學,以二年級小學生為實驗對象,進行了童話體作文教改實驗,編制了二年級兩個學期、十八個專題的童話體作文訓練系列。這項實驗證明,寫童話體作文是低年級作文起步訓練的有效形式。這種訓練不僅能促進學齡初期兒童作文能力的整體發展,強化他們的作文動機,還可以減輕低年級兒童作文的心理負擔,有利於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童話體作文教學實驗為構建小學作文教學體系提供了實踐基礎。

為了解決中年級作文訓練問題,吳立崗先生借用美術教育中的「素描」概念,融合蘇聯俄語教學「描寫文」文體訓練理念,獨創了中年級「素描作文」教學訓練體系。他認為「課內素描」有助於發展中年級學生的觀察能力,循序漸進地落實段和篇的寫作知識和技能,又能充分發揮學生形象思維的優勢,激發他們的寫作動機,擴大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生活常識和日常詞彙。改革開放之初,吳立崗先生就與賈志敏老師一起在浦東昌邑小學進行「素描作文」實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從1979年第二學期開始,吳立崗先生在上海市虹口區第三中心小學三、四年級進行「課內素描」作文教學實驗,同樣效果顯著。1980年第一學期,上海市實驗小學也參加實驗,時任該校副校長、我國著名特級教師袁瑢老師就是此項實驗的核心成員。「素描作文」教學實驗不僅孩子們喜歡,也受到家長的普遍歡迎。參加實驗的學生家長說:「過去自己的孩子看到作文就頭疼,寫出來的東西十分空洞。現在不僅文章寫得有血有肉,回到家裡還自覺地寫觀察日記。」這項實驗後來推廣到山東、廣東、浙江、江蘇、黑龍江、貴州等地一大批學校,取得了明顯的實驗效果。

之後,吳立崗先生又開始關注作文教學的組織形式問題。長期以來,作文教學都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出題學生作」,很少有師生交流,更少見生生之間的合作。他從教育社會學研究中獲得啟發,1988年在我國率先進行了作文合作教學實驗。在上海市寶山區江灣中心小學實驗班中探索合作教學的方法、策略,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互相啟發、激勵,又相互競爭,普遍提高了作文質量。

近年來,為了構建有紮實的理論基礎,清晰的頂層設計,科學、連貫且與統編語文教材協調一致的小學作文課程新體系,吳立崗先生主持開展了「小學交際活動習作課程理論與實驗研究」課題研究。這項課題由上海師範大學小學語文教學研究中心和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教師》編輯部共同承擔,吸引了全國三百餘所實驗學校積極參與,成為「新體系作文研究共同體」的核心課題,為全國新體系作文教學研究提供了理論指導。吳立崗先生親自牽頭組織編寫的小學作文教學用書《小學生交際活動作文》(1—12冊),是交際活動作文理念的具體運用,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深受廣大一線老師和孩子們的喜愛。

用理論支持學術觀點,以實踐驗證,再由實踐提升、完善自己的觀點認識,形成富有特色的理論和操作體系,這是交際活動作文研究最顯著的特點。

三、以作文訓練序列研究為突破口構建小學作文教學新體系

多年來,我國作文教學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但始終沒有形成科學化的訓練體系。運用課程與教學論原理,借鑑世界各國教學改革的理論與經驗,密切聯繫我國作文教學實際,構建小學作文教學新體系,這是吳立崗先生最突出的研究成果,也是他對我國小學作文教學的重要貢獻。

吳立崗先生認為,傳統的小學低年級作文教學的弊病之一,就是不要求兒童獨立地進行意思完整的表達。他大膽地提出:作文起步訓練不是培養表達的個別技能,而是培養寫完整文章的能力,小學生書面語言訓練最好從寫相對完整的童話故事起步。從整體入手進行作文訓練,不僅有助於激發兒童學習書面語言的動機,更有助於形成完整的作文能力。作文訓練應該從寫完整的文章起步,是吳立崗先生作文教學體系的創新之處,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作文訓練的基本理念,為小學作文起步訓練開闢了全新思路。

吳先生指出,從整體入手進行作文訓練包括兩個階段。第一是產生文章思想內容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主要是教會兒童構想童話情節和敘述的內容,即讓他們打好文章的初稿。在這個階段做的主要事情是讓兒童在頭腦中湧現作文的內容,能夠暢所欲言地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以便他們打開思路、解放想像力、發展創造力,不要過多地用書寫和語法的規則去苛求他們。第二是表達文章思想內容的階段即文字修飾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教會兒童用最恰當的語言文字來表達他們所構思的思想內容,寫出前後一致、語氣連貫、富有表現力的文章來。吳立崗先生研究發現,我國作文教學研究長期以來存在著兩大缺陷:其一,離開人們的交際活動去研究作文教學,作文教學脫離社會需要;其二,離開兒童各年齡階段的主導活動和心理特點去研究作文教學,作文教學脫離了兒童身心發展需要。為避免重走作文教學研究的老路,他以活動心理學原理為指導,明確提出以發展兒童的語言交際能力作為小學作文訓練的主線,構建小學作文教學新體系,對小學低、中、高不同年段作文教學的目標、任務、訓練序列、教學策略進行科學、系統的規劃。該體系序列內容、訓練要求可以概括如下:

一、二年級以說、寫童話體作文為主,輔之以看圖和觀察實物說話、寫話和寫簡單的應用文,主要培養通過想像產生作文材料的能力和用詞造句的能力。

三、四年級以觀察作文為主,以命題紀實作文和一般應用文為輔。三年級側重「片段素描」,四年級側重「敘事素描」,三、四年級作文訓練主要培養通過觀察搜集作文材料的能力以及表現中心、組織材料的能力。

五、六年級以寫各類簡單的實用作文為主,以寫讀書筆記為輔,主要培養根據交際需要,靈活運用各種表達方式(如記敘、說明、議論、抒情)謀篇布局的初步能力。

綜上所述,這本書既是吳立崗先生幾十年來作文教學思想的系統總結,又融入了近年來小學作文教學改革的許多新理念、新經驗、

新成果,是當前國內小學作文教學研究領域又一力作,對當下作文教學改革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由陳先雲先生作序,真正以交際活動理論為指導開展作文教學的新書來了!

相關焦點

  • 小學作文教學研究領域的新成果 ——《小學交際活動作文理論與實踐》來了!
    在近四十年的時間裡,他對小學作文教學研究孜孜以求、博採眾長、融匯中外、自成體系,為我國作文教學理論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楊文華主編曾是吳立崗先生的研究生,跟隨吳教授攻讀小學語文教學論專業,畢業後就職於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教師》雜誌編輯部。多年來,他潛心研究吳立崗作文教學思想,長期深入教學實踐,開展作文教學實驗研究,積極推廣作文教學研究成果。
  • 基於真實交際任務的課堂教學活動設計
    真實交際任務的設計,可以提升學生表達能力與英語語感。文章以真實交際任務下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為研究對象,對如何開展教學,提出建議,希望對教學活動開展提供幫助。關鍵詞:真實;交際任務;課堂;教學活動引言:真實交際任務的開展,可以為學生呈現真實有效的情景,能夠促使學生語言表達與英語思維形成。在課堂教學中,靈活設計交際任務,使學生在學習中掌握表達方法,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 南陽博雅邀請周錄恆主編開展作文指導活動
    2019年5月9日,南陽市博雅示範學校邀請《作文指導報》主編周錄恆主編開展作文指導報告會活動。此次活動旨在提高教師的作文教學水平,點燃博雅學子渴望提高寫作水平的激情。
  • 口語交際課「說說我的家鄉」教學案例分析
    這節課在這一環節中是這樣設計的:課前按興趣分成地理組、歷史組、景觀組、特產組進行小組活動,查找資料,這一活動充分體現了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的意義的主動建構。學生分組調查後帶著收穫來到課堂,再經過小組之間的交流,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建構了系統完整的知識。在教法上運用了支架式的教學方法。
  • 西平縣第二小學開展「高級教師示範課觀摩教學」活動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見習記者 馮佔華 通訊員 董霞)為充分發揮學校高級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示範、引領和輻射作用,調動全校教師參與教研教改的積極性,提高全體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促進學校教師專業化成長,12月24日上午,西平縣第二小學開展了高級教師示範課觀摩教學活動
  • 想知道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陳先雲主編來玄武做什麼嗎?讓我們一起...
    10月26日下午至27日上午,國家統編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科書執行主編、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員陳先雲老師蒞臨中央路小學參觀、指導,江蘇省教研室教研員李亮博士、南京市教研室教研員徐豔老師參與了本次活動
  • 信豐四小開展優雅課堂作文教學研討活動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劉林報導:2019年4月24日,信豐四小四至六年級的語文老師們開展以「如何上好作文講評課」為主題的教研活動。  上午,多媒體教室座無虛席,該校教學能手喻振華老師為大家呈現了一節精彩的作文講評課。
  • 從兒童語言談兒童口語交際教學
    兒童語言發展的 理論 認為,對學齡兒童開展口語交際教學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更要重視口語交際教學。因為學齡前兒童雖然處在兒童語言發展關鍵期的黃金階段,掌握了簡單的日常交談,但由於這一階段語言發展處在無意識狀態中,他們的語言在文法結構、邏輯系統和得體性方面都不很完善,不很嚴謹。
  • 強化真實性的英語教學交際活動類型之五:基於多樣性的活動
    本公眾號在前幾期推介了三種真實英語交際活動,目的在於打開交際的局面,為進入交際作些心理準備。
  • 「學作文唯有多讀多寫多改」 國內名師聚焦小學作文教學
    高屋建瓴的理論指導、系統全面的思想闡釋、結合實例的深入解讀,《賈老師教作文》主講人現場「話說作文」,帶給與會老師很多啟發。 專家巔峰對話 學術激烈碰撞 吳立崗在講座《小學作文教學科學化序列和策略研究》中,從「交際需要是習作的動力」「思維訓練是習作的關鍵」「生活經歷的習作的源泉」「表達能力是習作的目標」「讀寫結合是習作的基礎」五個方面,提出建設涵蓋小學六個年級的小學生交際活動習作體系,為小學作文課程的建立健全提供理論指導與實踐參考。
  • 2021高考作文寫作指導:交際語境下寫作範例(附優秀範文)
    對於我們考生來說,要寫好交際語境寫作,最為重要的是改變寫作觀念。過去的寫作往往是根據作文題目中的材料確定一個立意,或議論、或記敘,不考慮讀者,不考慮寫作目的。而新的寫作觀念要求我們考生進行真正有意義的寫作,寫作時要有明確的讀者。
  • 強化真實性的英語教學交際活動類型之四:基於多樣性的活動
    本公眾號開闢「英語教學交際活動類型」以來,介紹了「破堅冰」「拉近距離」「填溝渠」三種活動,目的是強化英語教學的真實性和交際性。
  • 作文競賽口語交際賽決賽選手:比拼口語比作文賽更緊張
    東方網12月1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今天上午,「365杯」第27屆上海市中學生作文競賽口語交際比賽在民辦進華中學舉行,來自上海徐匯、虹口、楊浦、閘北、浦東、普陀、閔行、松江、金山、寶山以及崇明等區縣的40名選手參與角逐。  口語交際比賽是上海市中學生作文競賽的「最後一關」,參賽的是本屆競賽中初三和高三的一等獎候選者。
  • 語言魔術師——範縣第三小學開展作文教學教研活動
    語言魔術師——範縣第三小學開展作文教學教研活動涼風習習,細雨飄飛,在這個秋風送爽的日子裡,2019年10月23日下午範縣第三小學作文教學教研活動——《語言-----魔術師》,在三年級三班揭開了「朦朧」的面紗。
  • 立足課堂求實效 指導寫法見真章——習作教學研討活動簡訊
    為了充分發揮教研活動的引領作用,切實提高我校作文教學的課堂效益和教學質量,10月17曰下午,學校開展了習作教學研討會。
  • 敢問交際,何心也?立足理論,知行合一 ——蔡春龍名師工作室口語交際課題研討活動報導之二
    蔡春龍老師和大家分享他查閱、收集的國內外有關於「口語交際」的文獻材料, 以當前正在使用的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依託,梳理當前小學口語交際課程的三大類型:一種是側重發展口語表達能力或獨白類話題,如說趣味故事會、新聞、自我介紹、講笑話、即興發言等;一種是培養交流討論能力的對話類話題,如「春遊去哪兒玩」「該不該實行班幹部輪流制」、怎麼表演課本劇、辯論等;一種是為了更好地完成交際任務的功能性話題
  • 教師專業素養的顯示器:生活作文習作教學
    摘 要:本文追溯了生活作文教學在學校發展的歷程,反思了生活作文教學在不同層面的存在價值,探索了在集團化辦學的背景下,在信息化時代,統籌各方面力量,拓寬生活作文的教學渠道,為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礎。習作訓練序列化的程度不高,缺少對校區整體習作教學的考核,缺少對語文教師業務品質的考核,缺少對學生習作能力的定性考核,需要以課程作為引領生活作文新發展的載體,在集團內形成生活作文的頂層設計機制(課程設置)、教師研究機制(理論和課例)、學生固定練筆機制(次數和展示)。
  • 許昌實驗幼兒園開展幼兒語言教育教學活動的設計與指導園本培訓
    中新社河南分社許昌3月20日電(張培 和傑 陳碧霞)為提升全體教師語言教育教學活動的設計與指導的能力,2019年3月15日,許昌實驗幼兒園邀請幼兒教育專家邢宇老師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語言教育知識講座,該園全體保教人員參加培訓。
  • 涪陽中學:開展作文指導及批改方式探索活動
    「七年級這幾位語文老師的作文批改既注重了語句通順、錯別字、標點符號等寫作基本功,又在主題確定、選材上花了功夫,讓學生知道作文該怎麼寫。」……11月4日晚,涪陽中學常規教研活動時間,初高中的語文學科組長、備課組長帶上本年級語文教師批改的作文在會議室就如何批改學生作文進行了深入研討。備課組長們就作文批改數量、質量交叉檢查,隨後進行了交流發言。
  •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教學創新與實踐研究
    該課程是根據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試行)》 和 《3 至 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的精神要求而設置的,用來研究幼兒園健康領域 (含體育) 活動的設計與指導。通過該課程的學習,旨在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學前兒童健康觀,進一步明確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特殊意義,掌握並理解有關學前兒童健康方面的知識,熟悉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設計與組織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並嘗試用理論知識去指導和實踐教學活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