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苗語分析說文道字

2020-12-11 封面湘西

作者:武陵人

人類早期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大約公元前幾百年才出現字母,那是外來者的產物。我國的文與字是有區別的,最初的刻畫符號、獨體字叫"文";後來由獨體字發展組合的才叫"字",字是由偏旁部首構成的,今天混稱為文字。(這和姓氏的發展規律是一樣的)。所以,古時文和字是不同義的。甲骨文,陶文之所以叫文,今天的漢字之所以叫字,就是這個道理。

中國最早的文字出現於裴李崗文化,磁山文化時期。(仰韶文化是一種後期的融合文化)。文字的出現是與遠古的巫濮人的生產、生活習習相關。春秋戰國由於政治丶哲學諸方面術語的需要引申、假借才至使字義不斷擴大,使用範圍就越廣,形成了官方語言。今天,古音古義仍存在於民間方言之中,猶其是苗語最為突出。有人把古語尋根引向廣東,愚以為那是一個誤區。中華文化尋根要走西南苗族這條路才是正確的,文字也一樣。

湘西苗族刺繡。龍治安 攝於1959年

文字早期是一字一義的,後來不斷引申、假借才出現多音多義,甚至找不到原義。持別是西北民族入主中國,對字義不理解,在早期官方文獻中多是記音不表義的現象很突出,至使今人學古文十分困難。文獻中半苗半漢的詞句比比皆是。所以,古文獻只有文字學家才能破譯。而文字學家不懂苗語,義譯出了,但他不知這是苗音苗義字。大一統兩千多年了,歷代對文字雖有規範,但一些習慣了的錯誤(如諧音等)還是沿襲下來,不造字,也不作更改,美其名也通假。

如:漢字中的我、吾、予、爾、餘、汝這些人稱代詞中沒有一個字原義是指人的。而苗義人稱代詞,偉(我),孟(你),仵,物(他,其它),從古到今,一直未變。

貌,漢義用作人的臉部形態,面貌。而苗義是和古文相通的,貌和貓都是指同一種動物。

帥,今漢義為元帥,帥哥。帥表示高低區別,帥是裝飾用的垂絲。而苗義指的是絲線,理清的束絲。

苗族服飾。資料圖

農,漢義為農業,農民,農村。農業是幹什麼的呢?而苗義就是吃,從事吃的事業叫農業。音義一致。

我,各種版本的字典,各有各的說法,漢義代表自己。我,是禾十戈。其苗義是割禾的農具,"我"就是割的意思。

由於西北人入主中原,融入華夏,當政者少數統治多數,必然用中原文字才能服眾,以利於統治土著,如鮮卑,滿清。(大秦帝國橫掃六合,天下第一次實現統一,為什麼立國十六年就滅亡?因為,他急功近利,急於書同文,車同軌。他的文字又落後難寫,推行政令,都是以法治國,強制性策略,沒有給東方六國一個過渡或者適應期。反之,弱小的周國就比他做得好,自覺同化於中原)。但他們對文字的字義不熟悉,文獻記錄只是記音而己,所以,今人對古文百思不得其解。五-四新文化運動後,苗文逐步廢棄,而後簡化字又把表義不同的兩個字"合併"為一個字,說是由甲簡化為乙。從而,破壞了"某字之所屬皆從某"的造字規則。

·END·

監製/角角

責編/麻麻

編輯/王向遠 李艾家

審核/尚欣 黃沙沙

更多資訊

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東部苗語方言現狀,苗語對武陵山區33個縣的稱呼
    其東部苗語非常純正,能和湘西苗族直接對話。湘西(中部)方言標準語基於湘西州花垣縣吉衛鎮臘乙坪村苗語。有大概三分之一人不會說圓範的苗語,很大一部分已不能用苗語順暢地交流,他們也很少用苗話交流了。可以說,30歲以下的苗族人群,對於苗語的傳承令人堪憂。50、60歲的人們很快老去,那麼,苗話的消失的時間也就不遠了。現在50、60歲這個年齡段的苗族人,會唱苗族古歌的,屈指可數,40歲以下的苗族年輕人,連一首簡短的苗族情歌都不會唱。
  • Google翻譯支持70多種語言:苗語也有啦!
    今天,Google翻譯中又加入了5種新的語言:波士尼亞語、宿霧語、苗語(如今世界上依然有許多國家的人說苗語,其中包括中國、越南、寮國、泰國以及美國各地)、爪哇語、馬拉地語,全世界使用這5種語言的人口總量超過了1.83億。目前,Google翻譯支持70多種語言。
  • 黃平苗語支系苗文教學04 第四節講解:6個韻母io-ee的基本認讀
    一、基本概念       黃平支系苗語,顧名思義,是指黃平支系苗族的基本母語,就像黃平支系的傳統苗裝一樣,具有支系普遍性和統一性,得到本支系苗族同胞的普遍接受和認可。黃平各鄉鎮、各村寨之間的苗語口音有細微差異,也有各自的特點,但不影響大家的日常交流,還能從口音判斷出發此口音者大概是什麼地方的人。
  • 東部苗語零基礎第十五課1
    培訓內容:石金書老師針對不會說苗語同胞編寫的苗語零基礎教案
  • 苗疆63縣用苗語都是怎麼稱呼的?這個整理全了
    當然苗疆的範圍遠遠不止這63縣,不過有的地方因為苗語消失或者資料搜集整理不足,暫未搜集到苗語縣名,所以這裡就不列入了。 苗語是苗族人使用的語言,在語言學上多數專家認為屬於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也有人認為屬於其他語系。中國苗族人口接近1000萬,國外有數百萬人。
  • 備考故事|MBA大使苗語: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苗語2020級河北工業大學MBA206班(全日制)學生首屆MBA推廣大使關於自己:30+,倆娃媽,三本生,備考45天,初試175分,很幸運被河工錄取供稿|苗語排版|姚媛審核|張琳
  • 備考故事 | 河北工業大學MBA大使苗語: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苗語2020級河北工業大學MBA206班(全日制)學生首屆MBA推廣大使
  • 陳建攝影作品《蠟染的魅力》供大家欣賞分析
    亙藍母圖」系苗語音譯,意為」蠟染」,是三都水族自治縣苗族婦女張義瓊開辦的民族民間蠟染布藝。該公司立足於非遺文化民族民間布藝和蠟染的保護和開發,在古法植物染創意上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並在民間織布技藝和蠟染技藝基礎上研發生產融合現代審美及天然環保植物染的產品,成功地打造並樹立了知名的民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