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高考終於開始了。
過去我們總愛形容高考像是在爬山,達到終點就是勝利,但今年因為大火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所以大家都不敢再用這個比喻了。
其實高考也像是做菜,種種原材料的培養、道道工序都需要時間的打磨、耐心的等待、努力的付出和辛勤的汗水。
今天新出爐的北京高考大作文「二選一」 聚焦北鬥衛星以「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寫議論文!
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衛星成功發射,整個系統55個衛星織成一張「天網」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以材料「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為話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的……蟶子這會兒正當季呢,鮮美得緊。
貝類小海鮮中,家人最常買的就是蟶子。
蟶子殼薄肉厚,相比其他以嘬味、提鮮為主的同類,它絕對是「肉彈」級別的存在。
筷子一夾,湊近嘴邊就能叼起嫩肉,咻一下迸濺出鮮汁,肥美!
一般海鮮往往吃的是原味,處理方法越清淡越佳。
這類「肉感紮實」的小海鮮卻相反,適合下重手調味,賦予它更刺激的味覺體驗。
那今天咱們就來還原下,這道跟夏日傍晚高考作文題契合的好菜!
蟶子炒起來其實很快手,但在家自己做,由於爐灶火力偏小,經常炒出來都是水汪汪的,沒有外面餐廳大火炒的那種口感。
這裡畫重點,教大家一招:在給蟶子吐沙之後,可以再在沸水裡焯燙至開口,讓貝殼裡多餘的水分、泥沙衝出,這樣後續炒就不容易出水折損風味啦。
同樣的方法,也可以把蟶子換成花甲、花螺等任何喜歡的小海鮮,或者乾脆來個大集錦,保證啖肉嘬殼,不亦樂乎!
[ 食材 ]
蟶子400g 鮑魚XO醬1.5大勺 老抽1小勺 生抽1大勺 蠔油1小勺 糖1小勺 玉米澱粉1小勺 清水2大勺 蒜末4瓣 蔥適量 小米辣(可選)2根
1大勺=15ml
1小勺=5ml
[ 步驟 ]
碗中加入1小勺澱粉,用2大勺清水調開,再加入1.5大勺XO醬、1小勺老抽、1大勺生抽、1小勺蠔油、1小勺白糖攪拌均勻。
蟶子用牙刷,刷洗外殼,再用清水衝洗乾淨。
燒一鍋沸水,將洗淨蟶子放入鍋中焯水,開殼後立刻撈出。
撈出蟶子後,若鍋底還有沙子,再次用清水把蟶子衝洗乾淨,花甲也可以用同樣的處理方法。提前焯水有助於篩選出壞的和不新鮮的蟶子。
起鍋充分燒熱至冒青煙,加入涼油,下蒜末和小米辣爆香。家庭爐灶一般火候不夠,想做出有鍋氣的小炒,必須充分熱鍋。
再下入蟶子、醬料翻炒均勻,撒上一把香蔥便可出鍋。
蟶子已提前焯熟,所以一裹上醬汁便可出鍋,炒太久肉會縮水變幹,而且醬料也容易糊鍋。
醬汁均勻地掛上蟶子內外,鮮、鹹、辣緊緊鎖住一個個嬌嫩的「兩腳怪」。
此時已顧不得燙,拈起就要往嘴裡送!
鮮香的醬汁最先攻佔味蕾,接著是唇舌與「兩腳怪」的親密接觸。
蟶子柔軟,彈韌,細嫩,在舌尖輕柔接觸,纏綿試探。你們準會一吃愛上。
這一屆高三生,錯過了所有往年會有的標誌性時刻:百日誓師,成人禮,畢業照……高考成了這半年多來唯一一次大型聚集性活動。
現在連家門口的娛樂都變成奢侈。
頂了一整年壓力的考生和家長,希望你們都能在考完的那天,好好補個覺、吃美食。
高考,無非是很多人做同一份卷子,然後決定去哪一座城。
和誰走四年,和誰走一輩子。
最終發現,錯的每一道題,都是為了遇上對的人。
而對的每一道題,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各位考生加油,人生百味,煎和熬都是在變美味!
(為了防止蛋蛋丟失,記得星標鸚鵡廚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