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你需要學會這四招

2020-12-13 寶寶知道

講一個我女兒以前上幼兒園的真事。

女兒所在幼兒園是當地唯一一家公立幼兒園。

當初選擇這個公立幼兒園,有三個因素。

一是老師更加固定。

二是夥食更有保障。

三是不過早教小學知識。

進園後,除了第三點還比較符合我的期望,以動手教育為主外,其它兩項都不及格。 

不過,今天主要說說老師的情況。

孩子入園三年,換了三個老師,基本上每年一換。

小班下半學期換的是跟班老師,據說調到別的事業單位去了。

中班換了班主任,這個班主任在園內多年,多次評為優秀教師,但由於沒有編制,終於另謀高就。

大班換了個還有兩三年就要退休的跟班老師,正是這個老師,讓我不顧他人非議,讓孩子轉班了。

為啥呢?

因為這個老師教學方法老舊,把大班小朋友當小學生使,不僅要求小朋友上課坐姿端正,還經常性地拿著軟物打孩子、大聲訓斥孩子。

一開始,家長們對這位老師教學方式說法不一,在微信群內掀起熱烈討論。

有的家長叫好,認為嚴師出高徒,甚至認為是挫折教育的一種。

我卻不敢苟同。

小學老師尚且不能打罵孩子,何況是幼兒園孩子。

把小學那套做法放到幼兒園孩子身上,豈不嚴重違反身心發展規律?

不說那些被打罵的孩子,就是看著老師這種行為的孩子,不會對學校產生恐懼,甚至厭學嗎?

我觀察到女兒總是不願去上幼兒園,這位老師如此教學風格,不能不算是原因的一種。

甚至有一次在和女兒玩遊戲時,女兒也學著這位老師,答不出問題就打手心。

終於有一次,一位家長發現孩子的脖子上有被硬物打傷的痕跡,孩子說就是這位老師用玩具響環砸的。

家長們憤怒了,強烈建議該家長去向園長反映。

事件的結果是,該老師是正式資深員工,不可能開除,也沒有調班,只是行為略微收斂了些。

大班下學期開學,女兒說想去教她舞蹈的老師那個班,我稍微詢問了幾句,便去找園長換班了。

換的這個班,人數比前一個班少十人,也是三個老師,其中班主任也是更年輕,配班老師年紀較大。

配班老師教學方法也有待改進,但比起以前那個,算好多了。

女兒上這個班後,很快認識了新朋友,每天高高興興上學。

接女兒放學時,總要經過以前的班,每次看到門口圍著一大群家長,而教室門關得緊緊的,我就慶幸自己做出了換班的決定。 

遇到以前女兒班上的同學,他們也會說:「你真是做了個明智的決定,我孩子經常說,為什麼你女兒就能去大三班?」

不過,退一步講,幼兒園老師還真不好當。

除了個別喪失道德水準,做出沒有良心事的幼教老師,大部分幼兒園老師工資低,事務多,編制少,不僅身累,還心累,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保護孩子在園安全。

而孩子活潑好動,怎麼可能沒有一點摩擦?

有人說,孩子上學,重要的不是選擇學校,而是選擇老師。

這是有道理的。

遇到好老師,我們應該慶幸。 

遇到不好的老師,則需要家長審慎判斷,幫助孩子應對,及至轉班轉學也在所不惜。

父母怎麼讓孩子快樂健康地渡過幼兒園階段呢?

1.留心孩子喜歡上幼兒園嗎?

如果孩子在幼兒園沒有夥伴,不願提及幼兒園發生的事、常常從噩夢驚醒或哭泣,情緒多變等,父母就應該留心觀察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情況,多與別的家長交流,從側面打聽老師情況。

如果發現異常情況,家長要審慎判斷,在事實的基礎上,作出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決定。

2、和孩子一起角色扮演遊戲。

幼兒年齡小,表達能力差,辨別能力也不好,如果跟孩子玩角色扮演遊戲,家長扮演寶寶,讓寶寶來扮演老師,家長就能體會到孩子在園中是怎麼度過的。

比如,女兒和我一起表演上課場景,女兒學著老師要拿東西打我手心,說明老師的教育方式是有問題的。

3、家長養成觀察孩子的好習慣。

一是放學接孩子時觀察孩子的情緒和行為,如果孩子一見到家長就緊緊抓住不放手,身體緊繃或有些發抖,或無緣無故的哭泣,體溫莫名其妙的升高、腹瀉,此時可以向其他小朋友問問緣由。

二是晚上休息時觀察孩子的身體,告訴孩子,身體是不能隨便碰的,即使是老師也不能,比如頭部或敏感部位。如果發現孩子身上有青一塊紫一塊,一定要尋找原因。

4、教育孩子形成自我保護意識。 

平時家長可以通過買繪本、看動畫片、教育視頻等形式,教孩子識別壞人,認識自己的身體,隱私部位,與孩子共建「照顧者」名單等。

同時,還要讓孩子不僅具備辨別壞人的能力,更有對壞人說「不」的勇氣。

圖文轉自網絡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博士寶貝兒)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看這4大信號就知曉!
    其中一位爸爸的看法,小編覺得很有道理:如果沒有監控,我們就沒辦法知道孩子在幼兒園過得怎麼樣了嗎?我們可以和孩子談話,觀察他的情緒,來知道他過得好不好,不一定非要實時查看監控吧…… 如這位爸爸所言,監控設備不是我們了解孩子的唯一途徑。
  • 通過孩子的這幾種行為,家長可以判斷他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
    今天是開學後的第一個周末,相信很多家長都想知道孩子在學校過得怎麼樣,於是就會迫切地對著孩子提出各種問題:「今天在學校做了什麼事情呀?」「中午吃了什麼啊?」「和小朋友們相處怎樣啊?「家長們通常會發現什麼也問不出來,一是問題太複雜了,孩子還不具備回答的能力,二是因為孩子的語言總結能力還不夠,如果家長繼續追問,不僅得不到答案,還會使孩子陷入厭煩和著急的情緒之中。那麼我們怎樣得知孩子在幼兒園是快樂度過,沒有出現不愉快的事情呢?
  • 怎麼知道寶寶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這招百試百靈
    很多家長當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過得不好,甚至被欺負,畢竟網上經常會看到這方面的報導,而當孩子回家以後,直接問孩子,孩子是不會說的,那麼該怎麼辦呢,怎麼樣才能知道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呢?下面小編教大家一招,百試百靈。
  • 開學了,怎麼判斷孩子在幼兒園裡過得好不好?這4個信號告訴你
    前幾天偶然和一位許久沒見的朋友在街上遇到了,帶著她家小孩到附近的幼兒園看看,她說孩子快上幼兒園了,要給孩子選一家好一些的,自己最近太焦慮了,生怕選到不好的幼兒園讓孩子受委屈。其實,這是典型的來自父母的分離焦慮,總覺得孩子離開了自己就會過的不好,會擔心孩子吃不飽,睡不好,會不會有小朋友欺負他,會不會不和小朋友一起玩。
  • 「育兒」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看這4大信號就知曉
    其中一位爸爸的看法,小編覺得很有道理:如果沒有監控,我們就沒辦法知道孩子在幼兒園過得怎麼樣了嗎?我們可以和孩子談話,觀察他的情緒,來知道他過得好不好,不一定非要實時查看監控吧…… 如這位爸爸所言,監控設備不是我們了解孩子的唯一途徑
  • 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這3個信號一看便知,父母要多留心
    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最焦慮的就是孩子的媽媽。總是會擔心孩子的各種不可能,比如會不會獨立上廁所、會不會被其他小朋友欺負、午睡乖不乖、老師對孩子耐不耐心等等。雖然老師經常會往群裡發視頻,但是總歸還是擔心孩子的內心感受。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這3個信號一看便知,父母要多留心!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對家長來說始終是個擔心的事情。
  • 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這3個信號就能看出來,家長不用干著急
    孩子上幼兒園後,最焦慮的不是孩子,而是老母親。總是擔心孩子能不能獨立上廁所、會不會被其他小朋友欺負、午睡乖不乖、老師對孩子耐不耐心等等。雖然老師經常會往群裡發視頻,但總歸不是孩子的內心感受。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對家長來說始終是個未知之謎。
  • 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教你3招,不問孩子也能心中有數
    「這孩子,最近一去幼兒園就哭,每天半夜一點哭醒一次,五點再哭醒一次,也不知道咋了。」「後來問了老師,老師說在學校挺好的,就是吃飯慢。」不過,如果直接問孩子「你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孩子也未必能回答得很全面。這篇文章教你3招,不問孩子也能心中有數。1.角色扮演3歲的孩子就已經很愛模仿了。我們可以在休息日和孩子一起互動遊戲的時候,在輕鬆的狀態下模擬幼兒園上課的情形。
  • 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就看這幾個信號!深澤家長建議收藏!
    近年來,很多地方爆出幼兒園老師虐待孩子的新聞,雖然涉事教師都得到了相應的懲罰,但仍不免讓幼兒的家長們提心弔膽。家長們都很想知道自家的孩子在幼兒園過的好不好?如果孩子已經過了幼兒園適應期,突然某天又抗拒去幼兒園,家長就要注意了,孩子可能在幼兒園遇到困難,比如社交受挫。
  • 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這幾方面就能看出端倪,想隱瞞可不容易
    文|秘籍君孩子上幼兒園後,寶媽們最擔心的事情可能就是娃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的問題了。畢竟孩子小,很多事情問他們可能也問不明白,也正因為孩子小,寶媽們才擔心他們在幼兒園過得不好,或者受了委屈影響了其身心健康發育。想要知道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有心的寶媽通過觀察,從這幾方面就能看出端倪,想隱瞞還是挺難的。
  • 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看這3點就知道了,新入園的爸媽看過來
    孩子進入幼兒園後,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的媽媽。總是為孩子們的各種事情而擔心,比如能不能自己去上廁所,會不會被別的小朋友欺負,能不能自己睡覺,老師對孩子是否有耐心等等。雖然老師們經常在群裡發視頻,但最終媽媽們還是放心不下。對家長而言,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好不好一直是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想到這兒,不少家長會去學校偷偷地親眼看看。
  • 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家長「九問」與「十不問」,比監控管用
    不要問:你今天表現好不好呀?好不好吃?孩子剛回到幼兒園,還處於適應期,適應期內可能食慾不佳。老師會逐漸幫助孩子獨立,適應集體生活,也會細心觀察孩子,適當的幫助孩子進食,家長完全不用擔心孩子吃不好。孩子剛開學上幼兒園可能有些焦慮,對於這樣的問題,孩子多數回答都是「不喜歡」。負面的回答對他的情緒影響也不好。我們可以多給孩子正面影響,幫助孩子儘快接受和適應幼兒園生活。
  • 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與其靠看監控,不如嘗試四個途徑去了解
    那沒有實時監控,咱們家長就沒有了辦法了解孩子在園情況了嗎?其實監控只是一種監督手段,也是最低級的知曉方式,無法去窺視孩子的內心世界的。其實要想知道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與其靠看監控,不如嘗試四個途徑去了解。
  • 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還是不好,父母巧妙問,孩子願意自己說
    ,父母都會擔心孩子在幼兒園過得不好,生怕孩子在幼兒園不喜歡吃飯、挑食,或者是和同學相處不好,被其他同學欺負。東東媽本來是想借著讓孩子去幼兒園的機會,讓孩子學會和別的孩子交朋友,改變一下內向的性格;但是,東東媽也很擔心孩子因為性格的問題被其他同學欺負,並且,以他不愛說話的性子,就算是被欺負了,東東也不會主動對家長說這樣的事情的
  • 心理學:判斷寶媽「婚後生活」過得好不好,看她的孩子就知道了
    想讓孩子擁有一個完整的人格,父母該怎樣做?其實很簡單,只需要給他一個幸福的家庭就可以了。反之,如果想要判斷寶媽婚後生活過得是否幸福,那看她的孩子就可以了,因為親子關係可以從側面反映家庭地位。還有一類母親,因為工作的原因,所以將孩子送到奶奶或姥姥那裡,但自己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當這樣的孩子去幼兒園時,他們會表現得異常淡定,形成一種「迴避型依戀」,造成了性格上的冷漠和疏遠。
  • 想知道寶寶在幼兒園過的好不好?聰明的媽媽用一招,即可知道答案
    每次接孩子放學,都會聽到其他小朋友爺爺奶奶接過孩子一頓猛問:「今天在幼兒園好不好啊一是寶寶年紀小不會表達,二是寶寶還沒有清晰的判斷能力。有時候寶寶還問反問道,什麼是「欺負」啊?之所以,想知道寶寶在幼兒園過的好不好?機智的媽媽多用這一招,非常準第一點 讓寶寶給父母講一下在幼兒園有趣的事寶寶到家了,媽媽可以這樣問,今天在幼兒園有什麼好玩的事情,給媽媽講講好嗎?
  • 開學20多天了,幼兒園老師對孩子好不好,這3招可幫你判斷
    送孩子去幼兒園,家長都比較擔心,把孩子送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交給一個自己壓根都不了解的人,能不能把孩子帶好? 一般評價一個幼兒園到底好不好,主要看其內部的管理情況;而要一名判斷老師好不好,最簡單的方式,便是觀察孩子的表現,可是,作為父母,如何才能從孩子的表現,準確判斷出老師的教育方式呢?
  • 怎麼知道寶寶在幼兒園過的好不好?這招百試百靈
    很多家長當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過的不好,甚至被欺負,畢竟網上經常會看到這方面的報導,而當孩子回家以後,直接問孩子,孩子是不會說的,那麼該怎麼辦呢,怎麼樣才能知道孩子在幼兒園過的好不好呢?下面小編教大家一招,百試百靈。
  • 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3招教你問出來
    最近,不少媽媽在留言區吐槽:自從上了幼兒園,孩子每天回家時的情緒狀態都不一樣。想問問在幼兒園裡發生了啥吧,孩子卻什麼都說不出來。越擔心,就越想追著問清楚;可越追著問,孩子就越是什麼都不肯說。」當時現場討論得很熱烈,有位媽媽就講了她非常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可又不知道怎麼辦。講到最後,她情緒有點失控,直接站起來問:「誰家孩子弄傷了我女兒?」這樣的反應讓大家有點驚訝,底下有人就說:「問自己孩子啊,她總知道的。」
  • 放學後孩子有這幾種表現,暗示在幼兒園過得不好,家長別大意
    現在大部分的家裡都是一個孩子,拿著孩子當手中寶,寵著慣著,但是孩子上學後,一般都會遠離家人的視線,和小朋友待在一起,家長難免會擔心寶寶在學校裡受欺負。想要判斷孩子在學校裡面的過得怎麼樣,這就需要家長多多關注孩子回家之後的一些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