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營企業職工和集體企業職工退休待遇是否一致?

2020-12-25 人事通

導讀:

作為一名國有企業負責退休管理工作的HR,經常接觸很多國營企業和大集體退休的職工。實際上:國營企業職工和集體企業職工,退休待遇差距很大。我們通常說的退休待遇,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養老金待遇;二是統籌外待遇。總體上:國營企業職工的退休待遇普遍要優於集體企業職工。下面結合問題,做具體分析,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一、國營企業和集體企業職工退休以後,可以享受哪些退休待遇?

1.養老金待遇。養老保險繳費累計滿15年及以上,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即可辦理退休,按月領取養老金。該筆費用主要由社保基金支付。國營企業和集體企業職工,只要滿足上述條件,就可以享受養老金待遇。

2.統籌外待遇。主要包括:採暖費報銷、體檢、房屋提租補貼、洗理補貼、獨生子女補貼、生活補貼等。該筆費用主要由企業支付,待遇標準主要由企業根據實際情況,自主設定,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待遇就高一些;經濟效益差的企業,待遇就低一點。

二、國營企業和集體企業職工,退休待遇是否一致?

1.國營企業養老金待遇高於集體企業。

(1)國營企業職工的繳費基數高於集體企業。很多廠辦大集體,都是依附於國營企業,興建起來的,屬於國營企業的附屬品。長期以來,廠辦大集體企業依託國營企業生存。很多國營企業和廠辦大集體屬於母公司和子公司的關係。所以,在工資收入方面,集體企業職工要遠遠低於國營企業職工。

(2)集體企業職工的視同繳費年限不容易認定。廠辦大集體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為了安置職工家屬、城市待業青年、上山下鄉回城子女,在政府主導下,興辦起來的。廠辦大集體主要為國營企業提供生產和人員上的服務,與現在的勞務派遣公司的性質比較相似。但是由於當時的招工手續不健全,很多大集體職工主要以臨時工居多。一般來說,臨時工轉為企業勞動合同制工人的,其最後一次在本企業從事臨時工的工作時間與被招收為勞動合同制工人後的工作時間可合併計算為連續工齡。由於集體企業臨時工的工作不穩定,如果臨時工先後多次參加過工作,其工齡應自最後一次從事臨時工的時間開始計算。進而,導致很多大集體職工,損失了視同繳費年限。

因此:雖然養老金的計算方式是一致的,但是由於國營企業的繳費基數高,視同繳費年限普遍長於集體企業職工。所以,在退休以後,國營企業職工的養老金,相對要高於集體企業職工。

2.國營企業統籌待遇優於集體企業。

一般來說,集體企業的統籌外待遇都是參照國營企業來制定的。由於集體企業長期依託國營企業而生存,制定的標準普遍低於國營企業。尤其是當計劃經濟過渡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後,大部分國營企業機構臃腫、競爭力弱、創新力不足等弱點充分暴露,自身的經營都難以維繫,更何況作為其附屬的廠辦大集體。

因此:從統籌外待遇的制定標準上看:國營企業的標準普遍高於廠辦大集體。從支付能力上看:國營企業尚且還可以支付得起,很多廠辦大集體自身都面臨破產的邊緣,何談支付統籌外待遇啊。

寫在最後

1.無論是在養老金待遇上,還是統籌外待遇上,國營企業退休職工普遍要優於集體企業退休職工。

2.集體企業作為特殊歷史時期下的產物,在當時的確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為安置人員就業做出了突出貢獻。但是,隨著社會發展,集體企業競爭力不足、人員結構參差不齊、缺乏主營業務、設備老化、缺乏資金和技術等問題暴露得尤為明顯,時至今日,很多廠辦大集體最後都面臨著破產的風險。對於廠辦大集體的職工,常見的安置方式有以下幾種:一是解除勞動關係;二是轉變身份(多為轉入國有企業或者勞務輸出);三是辦理內退。無論選擇哪種方式,對於大集體企業職工而言,要想在養老待遇上與國營企業職工一致,難度還是很大的。

很多廠辦大集體職工,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企業因經營不善破產以後,存在欠繳職工社保的情況。好在今年退休人員社會化,很多國營企業一次性清繳了過去大集體欠繳的社保,算是解決了這一問題。但是對於大集體職工來說,退休後的養老金,也不會太高。對此,你怎麼看?

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唐山市豐南區企業職工退休人員待遇實現社保卡發放
    11月27日,65歲的張大爺在他的社保卡上收到了11月份的企業職工退休金,高興地說:「這回好了,再也不用裝著那麼多卡了,一張社保卡,又能買藥,又能買東西」。  豐南區自今年10月份以來,積極落實《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全面實施社會保障卡發放企業養老保險待遇的通知>》(冀人社字[2020]267號)基本實現企業職工退休人員待遇社會保障卡發放。為此,該區社保中心主要採取以下措施:  一是核實人員信息。為了保障待遇發放的準確性,該中心責成專人對領取企業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信息進行核實確認。二是籤訂代發協議。
  • 退休職工的住院費和在職職工的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是相同的嗎?
    退休職工的住院費,和在職職工的住院費報銷比例相同嗎?我們要知道退休職工的住院費和在職職工住院費的報銷比例相同嗎?也就是說退休職工和企業在職職工享受到的都是同等的職工醫療保險的報銷比例,那麼對於退休人員來說,還是對於企業在職職工來說,報銷比例都是完全一致的,報銷比例的不同是根據你所看病醫院等級的不同可能會有所偏差,但一般情況下都是從70%以上開始進行報銷的。
  • 失業或退休人員可以享受職工生育保險待遇嗎
    失業或退休人員可以享受職工生育保險待遇嗎?下面由人人保小編為您介紹。職工失業或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繳納生育保險費累計滿12個月的,其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或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發生符合規定範圍內的生育醫療費用,按規定享受相應待遇,不享受生育津貼,且其未就業配偶不享受生育保險待遇。職工生育保險待遇與生育醫療待遇有什麼不同?
  • 職工退休年齡認定與民法典規定是否衝突,其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原勞社部(1999)8號文件的核心意思,是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提前辦理企業職工退休,之所以會出現提前辦理退休問題,這涉及到一個辦理退休的條件。我國的退休條件主要是兩條,一條是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另一條是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最低達到15年。衡量是不是違反國家規定提前辦理退休,主要就是看年齡和繳費年限是否達到了國家法定條件。對於退休年齡的認定,由於過去沒有統一的標準出臺,導致各地的理解和在實際操作中,出現了很大的偏差,有的地方是以身份證年齡為準,有的地方是以檔案第一次出現的年齡為準。
  • 2017企業退休職工死亡撫恤金發放標準比原先提高了多少
    退休職工去世後補多少個月工資  (一)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標準和計發辦法,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財政部《關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發放辦法的通知》(民發[2007]64號)的規定執行。
  •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待遇差異原因是什麼?
    工人,有勞動保險基金或者工廠發放一部分原先的工資待遇。農民,依靠國家給予的土地,結合集體互助和子女來養老。改革開放以後,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開始推動養老保險基金制度,實施社會化養老制度改革。1986~1991年推動的改革是企業退休工人,2000年之後又推動了城鄉居民和新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從2014年10月開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目前,我們所說的養老保險制度的區別就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待遇上的區別。
  • 湖北:符合條件的企業退休職工可申領計生獎
    楚天都市報消息(記者梅軍)湖北省政府辦公廳26日轉發了省人口計生委等部門《關於落實企業退休職工計劃生育獎勵政策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規定:育有獨生子女並符合相關政策規定的企業退休職工,將可領取3500元計劃生育獎勵資金。《通知》明確了企業退休職工享受計劃生育獎勵政策的兩類具體對象。生產經營正常的企業自行落實獎勵資金。
  • 陝西省企業退休職工死亡後有哪些補助?
    陝西省的企業退休職工死亡後,能夠領到的補助金額還是不少的,一般有4筆錢。一、撫恤金我國的撫恤金標準一般是和去世前的基本養老金或者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掛鈎。目前,陝西省企業退休人員的撫恤金標準按照的是人社廳和財政廳2013年聯合下發的《關於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死亡後遺屬待遇發放有關問題的通知》,其中明確了:已退休人員死亡的,撫恤金標準以死亡前月基本養老金為基數,一次性發放20個月。
  • 職工養老保險和新農保不能同時參加,農民工能購買職工養老保險嗎
    參保人進城工作後,企業或機關事業單位會按照法律規定為員工購買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這時就出現參保人購買兩種養老保險的情況,退休後會如何發放養老金呢?參保人原則上是不能重複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
  • 每年企業退休職工的養老金是如何調整的?
    導讀:企業人員退休後,每年養老金的調整,主要是根據人社部和當地下發的指導性文件,按照定額調整、掛鈎調整、傾斜調整的模式,進行調整。與10年後退休職工的養老金相比,差距還是很大的。按照目前的月人均調整比率(5%左右),10年前的退休職工,在10年領取到的調整後的養老金,普遍要低於10年後新退休職工領取的養老金。每年養老金是根據什麼調的呢,為什麼感覺在崗職工平工資漲幅要高於養老金呢?下面結合問題,做具體分析,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一、每年企業退休職工的養老金是如何調整的?
  • 住房公積金離退休提取納入企業職工退休「一件事」辦理
    為深入推進「一網通辦」改革,高效辦成退休「一件事」,根據市委、市政府總體部署,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積極參與企業職工退休「一件事」的流程再造,配套更新服務指南,優化業務系統,紮實推進住房公積金離退休提取納入退休「一件事」辦理。
  • [權威發布]湖北省企業職工計劃生育者退休時獎勵
    荊楚在線消息(湖北日報) 記者張潔、通訊員盧繼傑、實習生李莎報導:昨日從省人口計生委獲悉,企業職工實行計劃生育者退休時可獲得一次性獎勵3500元。這是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和省人口計生委為落實省計劃生育條例有關獎勵政策聯合出臺的新規定。
  • 自由職業者和企業在職職工有什麼區別?
    什麼是自由職業者,自由職業者和企業在職職工有什麼區別呢?自由職業者跟企業在職職工最大的一個區別就是,自由職業者自身是需要全額承擔所有社保的一個交費,包括職工養老保險和職工醫療保險的全額交費。那麼我們都知道,企業在職職工在承擔自己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交費的過程中,有企業單位承擔大部分的繳費比例,個人只需要承擔小部分的繳費比例,所以說這一點,企業在職職工和自由職業者是有一個本質的區別。
  • 事業單位和國企職工退休,養老金是否有差別要由這些因素來確定
    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養老金的差別,主要還是體現在2024年9月30日之前的退休中人,2024年以後辦理退休的人員,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計算上是完全沒有任何差別的。
  • 退休時為什麼還要審核職工檔案?丟失了一段時間工資表,怎麼辦?
    很多老人臨近退休了,卻遇上一些麻煩事,那就是職工檔案不齊全或者丟失損毀一些要件。退休時要審驗職工檔案,可能一些老人不理解。為什麼退休要審核職工檔案呢?不是已經實施社保繳費了嗎?檔案的重要作用退休審核職工檔案是我國歷史性的工作了。職工檔案主要有以下幾類作用:第一,證明出生年月。很多人可能不明白,當我們職工檔案和身份證上出生年月不一致時,退休時間要按照職工檔案為準。
  • 企業退休職工去世之後,撫恤金和喪葬費應該怎麼領取?你知道嗎?
    問題:企業退休職工去世之後,撫恤金和喪葬費應該怎麼領取?因病去世屬於非因工死亡的一種。退休職工非因工死亡,一般可以領取喪葬費,一次性撫恤金或救濟金,養老保險個人帳戶餘額。遺屬如果沒有固定收入來源,沒有勞動能力或未成年,因職工去世造成生活困難的話,可以申請生活困難遺屬補助。如果企業退休職工,開始領退休金!那麼你的退休金如果說已經將,你個人帳戶當中的錢全部領完。全部領完,大約需要12年13年的樣子。然後你的這部分,個人帳戶當中的錢,就不需要做任何處理了。如果退休職工還沒有領完,那麼你個人帳戶當中,這部分錢是可以繼承的。
  • 企業職工如何領取企業年金收益?
    一是職工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和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時根據年金個人帳戶權益,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企業年金,也可以將本人企業年金個人帳戶資金全部或者部分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依據保險合同領取待遇並享受相應的繼承權。
  • 在農村交了七年社保,後面又交了職工社保,怎麼算退休養老金?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雖然是在醫保報銷時間上可以銜接,但是相應繳費年限無法銜接。職工醫保繳費年限達到當地規定年限的,可以退休後不用繳費,直接享受職工醫保待遇。
  • 六安參保職工將享同城待遇
    日前,大別山晨刊曾報導從2012年1月1日起,全市將執行統一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政策,引起市民熱議。「我是霍邱縣一事業單位的職工,前段時間聽說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將實施市級統籌。這是件好事,不知具體內容是怎麼的?」記者在本地某論壇中,也看到有不少網友諮詢。  據悉,根據新政策將實現參保範圍、繳費標準、待遇水平、基金管理、管理服務和信息系統的「六統一」。
  • 退休職工去世後,還可以領取哪些待遇?
    喪葬費又稱為「喪葬補助金」,是參保職工去世以後,其家屬可以領取的一項待遇。 這是一項法定的待遇,依據社會保險法第17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