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思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該縣雙塘工業園區開展食品衛生安全專項行動中,查獲一起利用過期食品麵粉和添加劑生產製作麵包的黑心企業,現場扣押過期麵粉114餘袋,共計5700斤,價值2.6萬元。
據悉,貴州巨豐食品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麵食加工、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食品企業,企業位於雙塘工業園,工廠面積約200平方米,共有平房四間。其中兩間用來居住,其餘兩間分別作為生產車間和成品倉庫。在生產車間裡,執法人員現場發現烤爐、軋面機、自動揉面機、攪面機、枕式包裝機等生產機器和烤盤100個。
而進入原料倉庫後,查獲的數量讓執法人員觸目驚心,這家食品加工廠的原料庫內堆放著一批麵粉的生產日期為2017年2月14日和2017年3月17日,其保質期為120天。其中很多麵粉已經變質長蟲,經清點,現場過期麵粉114袋,共計5700斤,價值2.6萬元,均超過保質期。在加工車間的桌面上擺放著3大盆麵包,使用的麵粉均是過期麵粉。
經現場調查,該企業具有營業執照和食品加工證書等相關資質,但卻使用過期食品原料進行加工、生產、銷售,同時,數據採錄人員還在電腦上串改檢驗報告單和產品合格證書。鑑於此情況,思南縣市監局執法人員立即對企業下發整改通知書,要求企業麵包加工場所全面停業整改,並依法扣押涉案的過期食品原材料、所有的成品和半成品。相關涉案人員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據了解,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規定,經營者使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生產食品、食品添加劑,標註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市場監管部門將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並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將吊銷生產許可證。執法人員告誡所有食品生產廠(店)家,不得銷售或使用過期的食品原料、添加劑,一經發現將嚴肅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