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山林野趣,展現文人生活的日常片段,文點繪《溪南看山》

2020-12-24 騰訊網

文人畫家擅長描繪自己的生活片段,遊山賞水,交友雅聚都是他們喜歡描繪的主題。他們通過創作抒發自己的情感,宣洩自己的鬱悶,向世人宣揚他們的理想。作為畫家來講,畫有感而發的作品會更加自在,更能表現出自己的特點。清代早期,以四王為代表的正統山水畫佔據畫壇主流,這讓很多畫家都感覺到作品空洞,不能與世人進行交流。於是在江南一帶就開始了創作上的反思,想要從元人繪畫風格中提煉出表情達意的方法,讓山水畫變得親和,不再有距離感。《溪南看山》就是一幅探索性的作品,試圖靠抒情打動觀眾。

文點 溪南看山

清初著名畫家文點是文徵明的後代,他在蘇州一帶名氣很大,精通詩書畫。有人因為他的才學舉薦他走入仕途,不過他痴迷藝術,甘願做一名民間職業畫家。敢於捨棄傳統文人的進階之路,執著於自己的熱愛,讓文點在畫家群體中備受尊重。也由於他擅於學習前輩畫家的優點,既重視形式上的美感,又注重氣韻上的高雅,成為江南畫家的榜樣。這幅《溪南看山》是文點晚年畫的一幅精品,描繪了文人雅士在深秋時節走入山水之間,感受蕭瑟沉靜之美,體現人與自然的身心交流。

文點 溪南看山 局部

文點生活的年代,吳門畫派已經沒落,畫壇風頭最強勁的是四王正統派,面對這種情況他在創作努力調整方向,不盲從,也不排斥,從傳統中吸收筆墨變化的精妙之處。《溪南看山》畫的是文人秋遊,這樣的題材已經畫了幾百年,如何畫出屬於文點的特徵就成了創作中首要解決的問題。文點還是從他擅長的家傳技法中尋找靈感,文氏家族的頂尖畫家受元人作品影響很大,但又沒有那種發洩牢騷憤懣的情緒,而是徹底享受清風林泉,從這樣的角度進行創作比較容易引起共情。

文點 溪南看山 局部

言為心聲,畫可傳情,文點在創作中也注重詩與畫的結合。畫面上方有七言詩一首,詩句落筆在「閒看溪南八九峰」。一個「閒」字盡顯灑脫從容的情懷,在畫面上文點也抓住從容之美,進行著力描繪。無論是溪邊的小船,還是密林中的文人,都在表現空間的幽靜,只有無心旁騖的人才能來到深山密林之中,靜靜享受自然天籟,這就是文點對「閒」字的理解。有故事的畫作可以讓人駐足停留,有感情的畫作才會讓人久久不忘,對於畫家而言,當然要畫能夠留在世人心中的作品。

文點 溪南看山 局部

文點由於捨棄了入仕的機會,作為一名職業畫家,他的創作有了通俗直白的一面,《溪南看山》沒有故作深奧的拔高主題,只有細緻渲染讓作品飽含情感。這樣的作品對於世人而言更有親切感,就像一聲溫暖的問候,又像一句深情的回覆。

拓展閱讀

性格磊落豪放,人生經歷大起大落,清代羅聘繪《竹溪山居》

山水優雅,人物俊逸,明末清初張風繪《寒林觀瀑》

行筆灑脫,筆觸細膩,擅畫清幽山林,蕭雲從繪《山青秋霽》

通俗題材也能畫出古樸高雅味道,吳昌碩繪《清供圖》

相關焦點

  • 蘇州文氏家族後人,擅畫清潤明淨山水,文點繪《茅亭敘舊》
    文氏家族以書畫傳家,如果從文徵明算起傳承到文點這一代已經是第六代了。這樣的家族式傳承在畫史中十分少見,從一個側面也展現了文氏家族成員淡泊名利,痴迷藝術的清正門風。文徵明的作品有個特點,通俗而不低俗,他畫的山水都是日常出遊訪友的片段,欣賞起來沒有絲毫障礙,畫作中蘊含著濃濃書卷氣,賦予作品高潔脫俗的意境。文徵明作為文人畫發展中的重要畫家,這種通俗化的創作手法被很多名家學習。文點也不例外,他在作品盡力減少構圖的繁瑣,所繪畫面居於畫幅中間,上下都有留白,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 盛世太平,才能安心垂釣,清代畫家文點繪《垂綸圖》
    文點 垂綸圖 清代畫家受四王風格的影響,很重視形式上的美感,畫山水特別強調視覺美。由此畫家們總結了一套描繪祥和悠閒生活的細節元素,比如漁夫泛舟江湖之上,比如文人在江中垂釣。他出生於書畫世家,他的祖上就是明代吳門畫派的領軍人物文徵明,文氏家族的繪畫技法傳到文點這裡,已經是六代了。近百年的傳承加持在文點身上,讓他在表現文人情懷方面更加得心應手。文點畫這幅《垂綸圖》是為了贈送給好友,所以很重視畫中的美好寓意。文點畫文人垂釣,不是像姜子牙那樣等待賢明君主來訪,也不是像漁夫那樣盼著釣上來一堆養家餬口。
  • 杭州靈隱附近有個即將爆紅寺院,不是法喜寺,極富山林野趣!
    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在靈隱寺和法喜寺的中間,還有一座即將爆紅寺院,不是法喜寺,極富山林野趣!這個寺院就是杭州下天竺寺,也叫法鏡寺,距今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是天竺三寺中創建最早的寺院!它離靈隱禪寺最近,名勝古蹟最多,整個寺廟在同一平面建造,有別於上天竺寺和中天竺寺。歷史上,法鏡寺在清鹹豐十一年(1861)在兵火中化為灰燼,光緒八年(1882)再次重建。
  • 野趣鐵山寺小資山莊裡
    遊走其中,體驗靜謐可散步其中,細品這奇山秀,盡情呼吸清新空氣,若是想尋一絲驚喜,那可以探秘山林間,這裡有最早的奇山古剎、最原始的森林野趣、最詭秘的植被巖石、最幽深的山谷湖泊…… 玩累了,就在山腳下,就有一處隱於山林很私密的天泉山莊度假村。鐵山寺國家森林公園以其神奇、靜美、天然、原始著稱。獨特的氣候環境、特殊的地質地貌、秀美的山水景致獨領風騷,堪稱一絕。
  • 大坑山林野趣 氣氛超迷人
    華夏經緯網10月27日:據臺灣媒體報導,大坑,臺中市的後花園,有登山步道、人文、生態、溫泉、休閒農場、傳統小吃和精緻的美食,每到假日都會有數萬名登山客體驗大坑的山林野趣 大坑另一種休閒型態,是下了班後浴著晚霞,開車緩步前進大坑,在山區挑間合意的咖啡館,在星光閃爍的夜空中來杯香醇咖啡、嘗烤肉、看夜景,氣氛格外迷人。
  • 從文人書房,看古代人的雅趣生活!
    唐代劉禹錫雖只有一間簡陋的書房,但「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古有陸遊,將他的「老學庵」築於鏡湖之濱,開門臨水,啟窗見山,心遊神馳,好不自然,「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  今有梁實秋,將書房修於半山腰。
  • 孟夏谷主節|嗨Five溪谷美好生活
    浮名浮利,光陰彈指易過,其實無妨,在花樣年大溪谷,有約3萬畝的生態景觀,讓每一棵樹、每一座山、每一片溪雲,都融入建築,讓風聲拂過山林、樹梢,捲動窗簾,撩起髮絲再輕輕入耳、入心。繪成一幅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有四季景觀的美好生活畫卷。
  • 回歸大自然庇護的野趣清涼
    ——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閒話》 夏日盛暑的山谷 滿山皆是生機盎然,繁華盛開,處處清涼 若能在此山中擁有屬於自己的閒適悠然生活, 該是何等美好?
  • 乘興而來,踏雪尋梅,明代傅崟繪《尋友探梅》
    在明代,整個社會都有重文輕武的觀念,由此文人的行為活動也成為畫家喜歡創作的主題。在眾多的繪畫作品中,「踏雪尋梅」這個主題深受畫家的喜愛。梅花高潔,書生文雅,尋芳踏雪是多麼美好的畫面。明代早期的宮廷畫家就創作過相關題材的作品。傅崟畫的這幅《尋友探梅》也是這樣一幅描繪讀書人高雅情懷的作品。傅崟是明代嘉靖年間的畫家,關於他的生平經歷已經湮滅在歷史之中,無人知道他的故事。
  • 臺南風景如畫 來溪南春休閒渡假漁村享受自然
    爬過七股鹽山之後,我們摸黑來到溪南春休閒渡假漁村。(文、圖/Kitty Chan )用過豐盛的海鮮晚餐之後回到房間,在黑暗中對這個地方還沒甚麼特別感覺。房間沒有給你奢侈豪華的享受,但踏出門口就有這樣令人著迷的風景,大自然的點綴絕對比金碧輝煌來得可貴。簡介上這麼寫著:在溪南春,你可以像小時候一樣,找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落,發發呆,釣釣魚,吹吹風,打打盹。把這裡當成你家的後院,想想在後院,做什麼好呢? 現實中的溪南春也確實給人這樣的感覺,我帶著相機和CD機,對著漁塭吃早餐,到處亂拍照。
  • 山色空濛雨亦奇,趙少昂繪《灕江煙雨》
    桂林的山美水美,一道灕江為這裡的風景增添了靈氣。遇到雨天,山水被籠罩在雲霧之中,看上起更加漂亮。這樣的美景,很容易讓人想起一句詩「山色空濛雨亦奇」。這首詩原本是蘇東坡描寫杭州山水的佳句,用來形容桂林雨景也很恰當。
  • 張岱《湖心亭看雪》:文雖「短小精悍」,亦可窺晚明文人之大貌
    晚明文人眼中,「趣」分兩類:書畫、古董、煮茶等等,皆是皮毛之趣味,是為了「趣」而擬之,倒像是一門學問,而真正的「趣」是從心而發,若孩童、若山林之人,身處無邊自然之「趣」而渾然不覺。《湖心亭看雪》一文,張岱選擇在「湖中人鳥聲俱絕。
  • 杭州海拔600米的山林秘境山谷民宿,泡溫泉、看星空、轟趴丨秘境
    把室外的壁爐點起,泡著溫泉、吃著用山泉水洗淨的水果、配著紅酒,若是碰上山裡下雪,還可以看著雪景泡溫泉。◆ 3號樓,獨棟家庭房,重拾山裡慢節奏的生活二期共有8間房,稻田裡的無邊泳池、超大露臺都在二期,院子有門禁卡,包下8間房便可以享受最私密的度假。
  • 古言種田文《安居山林當獵戶》:山民和小妻子的幸福生活
    有的讀者喜歡看宮鬥宅鬥的小說,有的喜歡科幻小說,也有的喜歡看盜墓小說,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本不一樣類型的小說,種田文《安居山林當獵戶》,山明和小妻子的幸福生活,希望小夥伴們能夠喜歡。書名:《安居山林當獵戶》作者:風雨琉璃進度:已完成 風格:穿越、種田文、溫馨、細水流長
  • 生活五味雜陳,但蘇州人「糖醋」一切
    文徵明把繪畫中寫意的理解融入到了拙政園的建設中。讓園林有了格外的意境之美。園門一關,裡面就是自己的一片逍遙天地,不出門就可以享受田園風光,山林野趣。與北方以大為美,象徵著權力的宮殿不同,蘇州園林充滿了文人階層的浪漫想像。
  • 感受野趣生活之美 「公園新地標」南溪谷公園刷屏成都朋友圈
    更有趣的是,一步入南溪谷公園,就能看到各種形態各異的熊貓趣味裝置,還能偶遇踏著音樂節奏與路人親密互動的熊貓巡遊,就連下午茶點心也都是熊貓主題…百種姿勢看熊貓,這裡儼然一座熊貓迷的天堂,既壯觀又野趣橫生它與南溪谷公園無縫連結,在這裡,珍貴的公園生活只是日常,下樓便是公園的綠色生活方式。
  • +住青城山觀景臺民宿,享雅奢山宿+早餐+機麻,過李子柒式田園生活~
    >理由2:周末及全年節假日皆不加價;  理由3:全網首發,福利空前;  理由4:入山林挖竹筍、摘野菜、觀彩林…一年四季暢玩,過「李子柒式」田園生活;  理由5:使用期長至來年開春;  常年在都市生活中沉淪  四時、節氣的界限漸漸模糊  來到青城山觀景臺民宿  教你的第一課就是:  用雙手去感知春種、秋收的奧秘
  • 韓天衡美術館開啟兩日網課,《回眸兩宋》帶你體驗宋代文人生活
    圖說:韓回之身著宋代服飾在現場 官方圖今天下午,韓天衡美術館《回眸兩宋》展廳裡,韓天衡美術館藝術總監韓回之身著宋代服飾,頭戴宋代男子盛行的簪花,在直播鏡頭前帶領觀眾走進了宋代文人的雅致生活。《回眸兩宋》以史志、詩詞及古畫為參考依據,結合文物展覽、真人展演、大咖演講等形式,全方位展現兩宋時期文人的精緻生活,讓學生和廣大觀眾跨越千年歷史,深入感受宋代文化的典雅興盛。
  • 象山洗肺之旅 在東海半邊山享受一次健康慢生活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宋人王觀早對江南有此描寫。而位於北緯30°歐亞大陸板塊最東端的東海半邊山,若想洗肺養心,完全可以躲進這個華東地區最大的生態性綜合型海洋旅遊項目,每一天都充滿著各樣的驚喜。
  • 構圖密、氣勢足、色彩厚重,張石園繪《山高雲起》
    張石園 山高雲起這幅《山高雲起》是張石園晚年作品,畫中山水已經有了自然生氣,不僅僅是單純的臨仿作品。這三個特點在《山高雲起》中都有體現。張石園用飽含力度的線條畫斧劈皴山水畫,再用色彩緩和山石結構上的硬度。讓畫中人與山水之間有了親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