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4月14日報導臺媒稱,運動前做好熱身十分必要,為的是提高身體溫度及促進血液循環,並且使體內的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神經肌肉系統及骨骼關節系統等能逐漸適應即將面臨的較激烈的運動,減少受傷概率。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4月11日報導,運動前熱身可以增加關節的活動度以及提升身體的核心溫度、喚醒肌肉,讓肌肉的收縮與放鬆更為有效率。此外,熱身也會有效減少運動過程中關節、肌肉扭傷、拉傷的現象。以下是一些熱身動作,在運動前,記得先做幾組:
一、高抬腿:可鍛鍊對跑者相當重要的髂腰肌。做法是先將上半身直立,配合擺臂,左右交替提起大腿,儘量讓大腿提至與地面平行的高度,提起後隨即放鬆,讓落地的腳保持彈性,腳觸地後隨即彈起。不要為了加快雙腳交替速度而大力踏地,或利用上半身左右搖晃來抬高雙腿,否則可能造成運動傷害。
二、踢臀跑:可伸展大腿肌,幫助跑步後半段跨步姿勢有更好的延展性。可先在原地做單腳練習,利用大腿後側的肌肉將腳跟向後勾起,使其與臀部輕觸,再嘗試左右輪流或輕鬆前進,這個動作重點不在於前進速度,而在於是否有讓肌肉得到充分伸展。
三、開合跳:雙手垂直,置於身體兩旁;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略微收腹收臀。雙腳向外跳開,距離要寬過雙肩;跳起同時,雙手舉起,和肩膊成一橫線,手肘略略彎曲。落地時,膝蓋必須輕微彎曲,但不可超過腳趾尖,不然會造成壓力,傷及膝關節。
關於熱身, 也有一些注意事項:
1.補充水分:熱身運動要注意熱身前補足水分,尤其在酷熱及潮溼的天氣下,也可預防抽筋及中暑。
2.熱身程度:熱身運動時,要注意循序漸進,最好運動量由小開始,逐漸增加,達到微出汗的效果。不要太劇烈,以免引致疲勞。
3.熱身時間:熱身運動進行的時間在10-14分鐘,依據年齡、個人體質差異、季節及氣溫不同,熱身運動所需的時間也會不同。天氣冷時,熱身運動時間應延長至20分鐘。熱身至輕微出汗前不宜急於脫掉運動外套和長褲,這會妨礙熱身的效果。
事實上,熱身的每一個動作都大有學問,絕非只是隨意拉伸,而錯誤的動作甚至會造成肌肉斷裂或關節損傷,不如不做。真正的熱身,目的在於讓肌肉保持柔軟,進而提高關節的可活動範圍,使我們做出更正確的跑步或運動姿勢。想要柔韌度變好、強化平衡感,甚至不再容易跌倒,在運動前可千萬別忘了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