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蠻橫不講理,卻不敢跟老師頂嘴?家長要了解「權威效應」

2020-12-16 逗兒媽媽

父母最頭痛的事情之一,就是孩子不聽自己的話,讓孩子往東走,他非要往西去,不讓孩子做什麼孩子偏要做。就是和父母對著幹,有時候父母脾氣上來,真的忍不住時,只能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動手打孩子。

楊女士6歲的女兒彤彤最近十分叛逆,不聽父母的話。媽媽要求彤彤早讀,彤彤讀了兩遍就跑出去玩了。嘴裡還嚷嚷著:「老師說了,小孩子要多運動,我得出去運動了!」,然後就跑沒影了。

中午吃飯的時候,媽媽說青菜能幫助彤彤身體變得更健康,彤彤卻不聽媽媽的說,對媽媽說:「老師說了,我應該吃雞肉,補充蛋白質。」把媽媽弄得啞口無言。吃完飯媽媽讓彤彤做數學作業,彤彤又說:「老師說,我數學挺好的,我不做數學了,我要寫英語。」

這些事情每天都在彤彤家上演,媽媽讓彤彤做什麼事情,彤彤總要搬出來老師,說媽媽和老師說的不一樣,她要按照老師說的來做。媽媽很苦惱,在彤彤眼裡老師的話像「聖旨」,老師說什麼彤彤就聽什麼,可是自己的話彤彤卻很抵抗,怎麼說都不聽。

你家孩子也有這種情況嗎?你知道為什麼孩子更願意聽老師的話嗎?

比起父母,為什麼孩子更願意聽老師的話?

1、 學校規則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校規,所謂校規,就是規定學生行為的界限,哪些事情應該做,哪些事情不能做。當孩子明確了學校的規則後,就不會肆無忌憚,會按照學校的要求來執行。並且,一旦學生沒有遵守校規校紀就會受到相應的懲罰,所以孩子在學校就會守規矩。

但是家庭中卻不一樣,很少有家庭有明確的家規,規定孩子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很多時候,都是父母口頭訓斥孩子,而且即使孩子做錯了事情,父母也不會按照要求去懲罰孩子,看到孩子哭泣就馬上哄孩子,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次數多了之後,孩子就會覺得家庭裡沒有規矩,即使犯了錯誤父母也不忍心懲罰自己,自然也就不會遵守規則,聽父母的話了。

2、 老師更能控制情緒

對於父母來講,老師的情緒更加穩定,即使看到孩子犯錯,他們也能保持平靜的心態,公平的對待學生。

但是對於父母來講,孩子是自己的親生孩子,越是親近就越容易被其激怒,容易爆發負面情緒。於是就對孩子大吼大叫,無法很好的控制自己。看到失控的父母,孩子一般會覺得害怕或委屈,就不能如實的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3、 正向榜樣

父母和孩子共同生活,在生活中很多缺點都會暴露在孩子面前。父母可能會不注意衛生,在外面光鮮亮麗,回到家臭襪子到處扔;在外面待人禮貌,在家生氣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可能會罵出髒話;在外面精神抖擻,回家可能往床上一癱……

而父母最真實的樣子,會完完全全袒露在孩子面前,但是老師則不同。對於老師來講,教師是一種職業,要保持職業形象和操守,因此老師在學生面前穿著得體,禮貌大方,談吐優雅,能在學生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形象,贏得孩子的尊重和信任。

因此學生會更願意聽老師的話,他們認為老師很厲害,值得崇拜,老師的話也比家長更具有說服力。

父母不懂運用「權威效應」的後果

父母要學會運用「權威效應」,在孩子心目中樹立權威,使得自己的話更值得信服。就比如,某天你的眼睛不舒服,然後去醫院掛號就診。有眼科專家、普通醫生供你選擇,價錢差不多,一般人都會選擇專家號。

這就是權威效應的作用,更能讓人信任和影響別人。如果父母沒有做到這點,那麼會導致很多不良後果。

1、 孩子不重視父母的話

只有當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一定地位,那麼父母說出來的話,做出的指示,孩子才會重視,才會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正所謂「人微言輕」就是這個意思。

2、 孩子假裝聽父母的話

當父母一直在孩子耳邊嘮叨,但是孩子還不想聽,或者並不認為父母是對的。為了逃避這種嘮叨,孩子很可能會表面聽取父母的意見,等父母離開,他們就會「陽奉陰違」。

比如,父母給孩子留了作業,讓孩子自己做,孩子表面上答應的好好的,等父母離開後,他們就開始玩玩具或者手機,等父母回來再假裝繼續寫作業。

家長該如何運用「權威效應」?

1、 說話算數

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做到言而有信,說話算數,答應孩子要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比如,有的父母答應孩子考到90分以上就帶孩子去遊樂場,但是因為工作繁忙,就一推再推,沒有帶孩子去。這種行為會讓孩子覺得父母說話不算數,慢慢的也就不再信任父母了。

2、 孩子不守規矩就要懲罰

國有國法,才能約束民眾,保重社會的正常秩序,人民的正常生活。家庭也要有家規,只有樹立了明確的家規,孩子才知道約束自己的行為。

父母可以從孩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設立家規,比如規定孩子幾點睡覺幾點起床,每天可以看多長時間的電子產品,不可以說謊,不可以欺負小朋友等。

要明確的跟孩子說清楚,哪些事情要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並且作出規定後,還要明確懲罰方式。當孩子沒有遵守家規,父母就要嚴肅對待,給孩子一定的懲罰。

但是家長一定要注意,不用正向的東西懲罰孩子,比如孩子今天沒有完成作業,家長懲罰孩子做家務,刷碗等。這樣會讓孩子覺得,做家務是懲罰的事情,是不好的,時間長了就會變得不愛做家務,逃避家務。因此父母要選擇合適的懲罰內容。

3、 多和孩子溝通

父母學會和孩子溝通交流,多陪伴孩子,沒事的時候就和孩子聊一聊,聽聽孩子真實的想法。只有通過溝通,父母才能知道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如果,父母沒有做好,導致孩子不聽父母的話,那麼父母就要改正自己。

多溝通可以消除親子間的很多誤會和隔閡,傾聽彼此內心的聲音讓親子關係變得更加親密和諧。

其實想讓孩子聽自己的話很容易,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吧。

相關焦點

  • 「愛頂嘴」和「不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有3大差異,父母要了解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中國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只準孩子聽著受著,如果孩子敢反駁就是頂嘴,孩子頂嘴就等於挑戰家長的權威,而這種行為家長不會允許,他們一律給愛頂嘴的孩子貼上叛逆的、難管教的標籤。孩子愛頂嘴就真的是一件壞事嗎?其實不然。
  • 我為什麼要跟爸爸媽媽頂嘴?這些孩子的心聲,家長卻不知
    我讓她往東她偏往西,越來越不聽話,而且還學會了頂嘴,真是氣死我了。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對於孩子的頂嘴現象,我們不可一味地埋怨孩子,以自己的父母權威壓制孩子,要了解孩子頂嘴背後的原因,積極引導孩子,並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
  • 我為什麼要跟爸爸媽媽頂嘴?這些孩子的心聲,家長卻不知!
    我讓她往東她偏往西,越來越不聽話,而且還學會了頂嘴,真是氣死我了。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對於孩子的頂嘴現象,我們不可一味地埋怨孩子,以自己的父母權威壓制孩子,要了解孩子頂嘴背後的原因,積極引導孩子,並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其實孩子跟家長頂嘴一般都是有原因的。看看這些孩子們對自己為什麼頂嘴是怎麼回答的吧,或許會對家長們有所啟發!
  • 孩子頂嘴,不怒懟,不迴避,冷靜處理,變頂嘴孩子為講理孩子
    朋友說:「最近,孩子不那麼聽話了,常常和我頂撞!我說個一,他偏說個二,明擺著和我對著幹!」「你說是咋回事?」「你家孩子是不是也這樣?」孩子在成長中出現頂嘴這一現象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我們家長朋友要適應。
  • 聽話的孩子不一定是講理的,聽話才是教育的最大失敗,養孩需謹慎
    平常在孩子表達不願意的時候,家長好像都習慣性的要求要聽話。不分情況,不分對錯,當下只想讓孩子遵守。並沒有讓孩子了解為什麼,直接被要求聽話,小時候太常聽到類似的話。「我說的你照做就是了。」「我是你媽媽,我說什麼就是什麼,哪有那麼多為什麼。」「要聽老師的話/這是你們老師說的,你不做,我就跟你們老師說了。」
  • 孩子的說明書丨孩子頂嘴後,家長應該做的8件事
    可只有身處其中才知道每次孩子跟你頂嘴時自己有多火大仔細想想孩子跟家長頂嘴一般都是有原因的看看這些孩子對自己為什麼頂嘴是怎麼回答的吧或許對家長們有所啟發遇事冷靜,賞罰有度作為家長無論孩子犯了多大的錯,都不要急躁,先要問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再決定處置方法,不搞連帶處罰,不翻舊帳。賞罰前,要講明道理,讓孩子徹底信服。
  • 孩子頂嘴,制服他就好了?我真正的心聲,你卻不知道
    從孩子的角度分析一下!孩子在情緒和想法的表達上並不成熟,我們需要了解行為背後的動機,給予合適的引導,然後賦予孩子正確的表達方式。孩子為什麼會和家長頂嘴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針對這個問題,這些孩子們的回答吧,或許可以給家長們有所啟發!
  • 老師剪掉孩子粘膠水的頭髮,遭家長索賠2萬,蠻橫家長害的是孩子
    目前,雙方僵持不下,已經將此事上報教育部門,老師也提出走法律途徑解決。這件事被曝光後,大家都覺得孩子家長是無理取鬧,一小縷頭髮而已,居然索賠2萬,簡直就是獅子大口開,是敲詐。也有網友理性地指出,孩子家長處理問題的方式不當,會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
  • 為什麼孩子更愛聽老師的話?中國家長,也許是你不懂「權威效應」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前段時間朋友跟我抱怨說,他的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在家裡的表現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類型。在家裡的時候,他簡直是一個混世大魔王的存在,每天不吃飯不睡午覺,怎麼說也說不聽。但是他在學校裡卻非常的聽話。
  • 百萬家長不明白的問題,孩子頂嘴了到底是好是壞?
    讓他看電視不能超過半小時,他說:這不公平!勸他早點睡覺,他說:我為什麼要聽你的?!孩子不會說話時,整天盼著他早開口,但沒想到孩子說話越來越溜後,老父親和老母親卻分分鐘想讓他閉嘴!這麼小就會「頂嘴」,這是要造反嗎,將來長大了還得了?
  • 孩子說出了真相!為什麼跟爸媽頂嘴?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讓孩子往東她偏往西,越來越不聽話,而且還學會了頂嘴。其實,沒你想的那麼糟。頂嘴不一定就是孩子任性、調皮,故意跟你作對。看看這些孩子們對自己為什麼頂嘴是怎麼回答的吧,或許會對家長們有所啟發!
  • 孩子叛逆不學習與媽媽炒菜不放鹽的關係,家長不能比孩子叛逆。
    1.充分了解孩子的性格特點,對症下藥。我女兒性格是慢熟型的,到了陌生的環境,自己就會有壓力,在學校不敢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過於安靜。在家裡就釋放了自己,固執,蠻橫不講理。一年級時,別的孩子體育課都成群結隊的做遊戲,只有她獨自坐在操場邊觀禮臺的角落。
  • 學校面對驕橫不講理的家長一味地退讓,學校到底怕什麼?
    有老師說,學校越來越弱勢,面對驕橫的家長毫無辦法,唯一能做的就是退讓。一個佔到便宜的家長會使清淨的學校越來越不清淨!不講理的家長有恃無恐,搞得學校老師無心教學。我不明白,學校面對蠻橫不講理的家長到底怕什麼!學校既然有理,為什麼不能理直氣壯地面對家長?
  • 孩子愛頂嘴?也可能是家長不合格!孩子頂嘴時,家長要說這3種話
    很多父母都不能容忍孩子頂嘴,特別是自己批評孩子的時候,他們總是有很多道理甚至是歪理拿來反駁。有的父母覺得,孩子愛頂嘴肯定是在哪裡學壞了。然而,孩子愛頂嘴,也有可能是家長"不合格"!也可能是家長不合格中國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很多叛逆的孩子都是被父母"寵出來"的。父母過於溺愛孩子,會讓他們變得橫行霸道,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家裡目無尊長。父母教育他們的時候,就喜歡頂嘴了。因此,父母要學會反思!
  • 你的孩子「會」頂嘴嗎?
    不過有些父母非常不願意自己的權威被挑戰,不管不顧會對孩子一通責罵,其實家長有這樣的表現都是來源於自己小時候很可能長期被父母打壓的原因,等到自己有施展權威的機會,便會大展拳腳。 我們大人本身就非常矛盾,如果孩子特別有主意的時候,覺得有些管不住孩子,如果孩子沒有主意,又覺得孩子太內向,不管是對或者不對,我們都應該更多的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 孩子愛頂嘴,多半是父母不合格,李玫瑾:這3句話讓孩子不敢頂嘴
    慢慢的家長精疲力盡,怎麼孩子那麼不讓人省心呢?怎麼自己又忍不住發脾氣了呢?為什麼你明明說的是對的,也是為他好,就是說了1000遍,可他怎麼就不聽呢?不知不覺,一場家庭親子頂嘴就發生了。家本來應該是最讓人放鬆的地方,如果孩子在家裡都不敢提出反對意見,那他又怎麼能在別的地方勇敢表達呢?所以,頂嘴的孩子,一定比那些所謂的乖乖娃,更懂得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 孩子總喜歡頂嘴,根源在這幾個原因,家長要教孩子正確表達意見
    文/思呈老師(原創),轉載請標明。一個媽媽說,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自己家的孩子居然學會了頂嘴,不論讓他幹點什麼事,孩子都是以頂嘴開始的,而且還會反問媽媽為什麼讓他幹?一次,媽媽說讓他幫助把垃圾扔出去,孩子說不去,媽媽說,你已經十歲了,早就該幫家裡幹家務活了,孩子卻說自己做的夠多了,然後就回屋裡,再也不理媽媽了。
  •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老師不敢管,家長管不了?家長快哭了
    老師不敢管家長管不了的孩子也只是極少數,大可不必憂心,更何況這所謂的管之中還有些悖論在裡面。就整體而言,題主所說的現象看起來普遍,但涉及的孩子數量應該不是太多,只是因為他們影響大所以覺得處處是,但處處是並不代表很多。
  • 孩子為什麼會跟爸爸媽媽頂嘴,孩子的心聲,有哪些家長真正了解過嗎
    孩子和家長頂嘴一般都不是空穴來風,至於其中緣由,家長應該了解一下。孩子為什麼會跟爸爸媽媽頂嘴?孩子的心聲,有哪些家長真的了解過。有次我只是想幫她分擔一點家務,不讓她很辛苦,不小心摔壞了碗。媽媽就過來向我大吼:&34;我感到很委屈,就向她頂嘴了。
  • 「爸爸,我不敢了」,女孩因為頂嘴亡,父母失控有多可怕?
    這次,是我祖父的70歲生日,我父親回來幫他慶祝生日,在家呆了幾天之後,父女倆終於有了相聚的機會,當然,6歲的孩子每天都跟父親在一起,希望他和她一起玩。然而她的父親卻讓她先做作業,但她不想每天都做。然後他合上練習本,一個人跑去拿走了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