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子飛 - 秋水伊人 (原唱_朱妍)
03:55來自平原文藝
寓情於景寄相思
——讓人著迷的歌曲《秋水伊人》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出現一種現象,有的人不由自主地唱著一首歌,而且往往是一直重複這首歌,或者其中的一句,或者一段。其實,這個時候你一定是遇到一件事情,改變了你的心情,使你唱的歌,基本與你高興的心情有關。這種情不自禁的心情,說明了一個道理,生活中不能沒有音樂,更不能沒有歌曲。我喜歡的歌曲不少,但當我聽到朱妍唱的《秋水伊人》,讓我再次被那優美的歌聲和略帶哀怨的歌詞所感動。多年前這個歌評就寫了,並發至<人民網強國論壇>上,今天轉載【平原文藝】裡介紹給大家,以資共享。
《秋水伊人》之所以,讓我這樣喜歡,大概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歌詞——情深意厚
首先,詞出有典。《秋水伊人》這首歌曲名稱的典故是出自《詩經》。《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該歌曲的歌詞借用這個典故,應該是借用古詩曾描述秋天的景物和表達對遠方的人思念,有異曲同工的效果。所以,歌詞也是通過對秋天的描述,表達光陰似箭、歲月如歌。所以,歌唱寫得很妙,法古推新,意境宏大高遠。
其次,亦情亦景,情景交融。通篇歌詞聽完後,讓令人馬上聯想到李商隱的一首《無題》詩:「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西窗共剪影,卻話巴山夜雨時。」詩詞大意是講,一個遠方的丈夫,思念自己的妻子,借用妻子來信「君問歸期」,表達想念自己的妻子的情懷,就像秋天的雨水一樣,漲滿秋池。寫的是亦情亦景,情景交融。歌詞,從秋雨的描述開始,借景抒情,也是觸景生情、亦情亦景,情景交融。
「風兒輕輕地刮,雨兒點點地下」。
這是描寫秋天的風、秋天的雨,由此產生了想念遠方的她\他。前幾句,都是在描寫景物中,敘述人物所處環境。接著下面一段,每當這微風吹過額頭白髮,她就成了心中那揮不去的牽掛,每到這小雨淅淅瀝瀝地下,誰心中對她總有說不完的話。像是在描述自己的思念,卻又像是在指責;像是表達相思,卻又是一種苦苦的哀怨。是誰過去對她總有說不完的話,現在呢?你不但不在我的身邊,而且你見了我,什麼話也沒有嗎?這一句就像《新白娘子傳奇》「是誰在耳邊說,愛我永不變」一樣,如泣如訴,苦苦的怨婦之情,讓人潸然淚下。是真佛只講家常話。《秋水伊人》歌詞沒有親啊、愛啊,吻啊淺薄的華麗辭藻,但是人們一聽就懂,一聽就明白。歌詞用普普通通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相思之苦。
歌詞的創作手法,明顯受到中國古典詩歌的影響。從李商隱的詩歌中,也可以看出作品深受古典文化的影響。
再次,主題明確。歌曲的主題就是思念遠方的愛人。
二、歌曲——盪氣迴腸
好的歌曲,不僅要有好的歌詞,更要有與之相匹配的歌曲。歌曲一開頭,就用了中國民樂——古箏撥奏出秋天的激昂,然後一個大和弦過後,悠悠的笛子轉調奏出憂鬱的迴響。給人一個寬闊的天空,然後是柔美淡淡地秋思,把秋天無情去人隨葉落黃的情景,唱的柔柔苦苦。配器也相當好,哪個笛子吹得讓人落淚,讓相愛的人們,更加思念,從而令人產生共鳴,揚起感情的波瀾。
三、歌聲——震撼人心
過去我很喜歡聽劉紫玲演唱的《紅贊》《鏽紅旗》,也很喜歡童麗的《憶江南》。但,當我聽到朱妍唱的這首《秋水伊人》,讓我深深地愛上了這首歌。應該說唱腔柔美,聲音脆亮,感情真摯。她把作品人物感情唱得很到位、很貼切。應該說,如果有一天朱妍紅起來,一定是借著這首歌,一炮打紅的。可以說是她的成名作。現在,這首歌已被健身舞蹈的音樂,在新鄉市廣泛流傳。但,就這首歌的影響廣度深度,還不夠。其中的原因,還是傳播手段、傳播的時期(2010年)都現在的條件好。但是筆者堅信,這個歌曲、歌詞、歌譜,歌唱者的演藝,都是十分出色,十分優秀的。
同樣的名字歌曲還有一個《秋水伊人》「望穿秋水,不見伊人的倩影,羹殘樓靜,孤燕兩三聲……」,最初是龔秋霞、徐小鳳都唱過這個歌。很多歌曲大腕都唱過。李谷一、宋祖英、蔡琴等,《秋水伊人》這個歌,從歌曲的意境、從歌曲的表現力,都少遜於朱妍唱的《秋水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