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曝」字的讀音

2020-12-09 字說心與
科學

再說「曝」字的讀音

中央電視臺4套有個非常好的節目——《國家記憶》,播放的時間也很好——每天晚上20時,恰是我為自己安排的看電視的時間。所以,這是我比較常看的節目,尤其是播到一些關乎科技發展的內容的,更是一定要看。從14日連續播了三集的《揭密我國首座核電站》,其中第二集《舉步維艱》在介紹我國第一座核電站選址時,提出了曾任秦山核電廠副廠長的陳曝之先生。陳先生是最初一批參加我國首座核電站設計建造的科學家之一,是為我國的核電事業作出卓越貢獻的。1992年曾「五一勞動獎章」。節目自始至終都是將先生的名字念作「Chén Bàozhī」,但我認為這樣讀是不妥的,正確的讀音應當是「Chén Pùzhī」。其理由有三:

原子結構圖

1.陳先生生於1933年12月,當先生取名之時,「曝」字絕無讀「bào」者。這只要查一下字典就知道了。出版於1979年9月的《現代漢語詞典(試用本)》,也就是現在最流行的《現代漢語詞典》的初版,「曝」僅有一個讀音「pù」,1982年出版的《四角號碼新詞典》第九版「曝」字也只有一個讀音,兩詞典所收「曝」字頭的詞語僅有一個「曝光」,且前者為其注音作:「pùguāng」。《現代漢語詞典》的第二版(1983年出版)中,「曝」字仍只有一個讀音「pù」,只是「曝光」詞條下多出了一句「也說暴(bào)光」。當然,今天所有的字典、詞典中,「曝」字赫然收錄了兩個讀音,即「pù」和「bào」。可是到《現代漢語詞典》第三版時(1996年),陳先生已經63歲了。若查一下與先生取名年代比較接近時的工具書比如1915年出版的《中華大字典》和1936年出版的《詞海》,其注音均只為步木切,屋韻。其對應的聲紐應當是並母。(《廣韻》為蒲木切)根據反切注音與今音的對應規則,改為漢語拼音注音就是「pù」,這是沒有疑問的。

2.即使現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曝」字讀bào音,僅限於「曝光」一詞中。所以先生的名字也不應當讀作「Chén Bàozhī」,而是應當讀作「Chén Pùzhī」的。

3.我們中國人取名都是講究有一定的含義的,若依節目所讀「Chén Bàozhī」,是毫無意義可言的。因為那是一個不存在的讀音。不知陳先生可有表字,若有,就可以參照而定其取名的用意了。

所以,中央電視臺所讀陳先生的名字是錯誤的。僅就陳曝之先生的名字的讀音談談,也算是對曾為祖國之建設發展作出偉大貢獻的長者的一點尊敬吧。

我之前曾寫過一篇《說「暴曬」》很詳細辨析了「暴」的兩個讀音,可以參閱。可惜沒有在任何地方發表過。

核電站

2020年9月17日晚。

相關焦點

  • 「粳」字的讀音
    有的是語音規範從來沒有改變過的讀音,其中一些字在古詩文中的民間變讀,並未進入過規範讀音和規範型詞典;有的是上一次審音(1985年)調整的讀音,已成為語文規範三十多年。為了幫助大家了解本次審音的情況並解答古詩文讀音等相關問題,我們再次為大家推送由審音課題組成員撰寫的系列文章。
  • 「殼」字讀音的古今演變
    民國以後,成書於1915年的商務版《辭源》和成書於1937年的中華版《辭海》,都承襲了《音韻闡微》的反切再加上直音,注作:「乞覺切,音確。」《辭源》和《辭海》當時在民間有著很大的影響。既然從唐代直至民國年間,「殼」字的傳統讀音一直以què(確)為正音,那麼,如果沒有其他因素的橫生枝節,很可能到今天為止,「殼」字仍然會被絕大多數人讀作què的。
  • 解讀各地「覃」字讀音及方言讀音投票統計進行中……
    「覃」姓的這種讀音,由於普通話的推廣和普及,它逐步同化和統一了各地的方言讀音,形成覃字讀音的標準化。二是作地名。《中華大字典》記載:「覃,地名。覃懷,近河地名。當今河南沁陽縣境」。覃字讀為(Qín 音秦)時,主要指生活在今廣西一帶的覃姓人。相傳,他們姓氏的讀音原為tan,與表示品嘗之意的「啖」字同音,後訛為 Qín,遂相沿成習。
  • 王彤偉|關於「粳」字的讀音問題
    據報導:「水稻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張啟發教授提出,『粳』字的正確讀音應為ɡěnɡ,而不是jīnɡ。」「包括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內的國內水稻界186名專家,聯名要求《新華字典》將現行『粳』(jīnɡ)字讀音修訂為ɡěnɡ。」
  • 「柏」字的讀音-中新網
    「柏」字的讀音 2013年01月09日 16:4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0)   杜老師:  「柏」有兩個讀音
  • 你永遠也讀不對這個字的讀音——血
    ,可是我還是依然我行我素,從來沒有一次把這個字的讀音讀正確。不過我發現不光是我,我碰到的所有人,似乎都沒有把這個字的讀音讀正確,所有人的讀法都跟我一樣,xuě,第三聲。但似乎也沒有人不知道這個字是多音字——大家都知道這個字的正確讀音,可就是沒人會讀它的正確讀音。我有幾次曾經嘗試用它的正確讀音來說話,發現好彆扭,於是便放棄掙扎,還是讀錯誤的讀音好了。
  • 「粳」字的讀音以後不用再糾結了
    遵循《新華字典》的法定讀音會念「jīng」。然而,農民、老百姓、還有眾多研究水稻的學者和農業專家長期以來一直讀「gěng」。前些年,華中農業大學生科院教授張啟發等水稻界的185名專家發起一場為「粳」字正音的活動。他們向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和《新華字典》編撰方等單位建議「粳」的正確讀音應該為「gěng」。
  • 泰州學派王艮「艮」字讀音的考證
    後來陳玉女教授還幫我搜尋到了「艮」的四種讀音。  關於「艮」的前兩種(即第四聲、第三聲)的讀音和釋義,拙文已論及,亦載各種字典、詞典,此不贅述。關於「艮」的第四種讀音和釋義,即作為「民」的異體,見秦公輯《碑別字新編》(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5—16頁:「民」字,在「隋範高墓誌」中,「民」刻作「艮」,「艮」為「民」之異體。
  • 「幵」字的讀音探求
    那麼從「一」開始,一筆一筆往上加,直到使用了全部筆畫在難檢字筆畫索引中依然沒有查到該字。嗯?怎麼回事?剛剛買的最新版詞典,難道一百多元錢白白浪費了?探索精神促使我進行實地查探,趕到公園,看到官方給出的讀音是「jian」。「幵」字,為古漢字,今不常用,字形與「開」字及其相似,新華字典給出的釋義是:1、中國羌族的分支。2、平。3、姓。
  • 庹字怎麼讀 庹的讀音是什麼?
    庹字怎麼讀 庹的讀音是什麼?時間:2018-01-07 23: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庹字怎麼讀 庹的讀音是什麼? 一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庹讀什麼?這個問題一下子連老師都搞懵了。
  • 日語中讀音最多的漢字,一個字竟有100多種讀音!
    學日語的小夥伴在背單詞時,很多人會為漢字的讀音而頭痛。日語裡的漢字讀音非常複雜,不僅有音讀和訓讀之分,而且同一個字的音讀和訓讀也有可能有好幾種,真是讓人傷腦筋。一般的漢字讀音也就2-3種,背起來還算輕鬆。
  • 為什麼某些字詞讀音被改?從「異讀字」說起
    一個漢字有不止一個讀音,我們就說它有異讀,有異讀的字我們就稱之為異讀字。這裡所說的異讀字有廣義和狹義之分。所謂廣義的異讀字,又稱多音多義字,簡稱多音字,即一個字的幾個不同讀音代表不同意義。如:好hǎo、hào。狹義的異讀字是多音同義字,即一個字的幾個不同讀音不區別意義,所表意義相同,如:血xuè、xiě。 漢字中存在大量的異讀字,歷代字典、韻書、音義書均有收錄。
  • 再說讀音問題
    感覺上好像是加上了「人民日報」四個字,就成了權威,就成了品質認定了。 這其中就有一個誤區,關於普通話讀音的事兒,可不是《人民日報》說了算,這個事兒歸「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簡稱「國家語委」)管,國家語委專門設有「普通話審音委員會」。
  • 難題:給古詩改讀音未通過審議,那麼中小學課本已改讀音的字咋辦
    19日,教育部有關部門回應稱,改後的審音表尚未通過審議,還應以原讀音為準。但是,既然「古詩詞改讀音」,還未通過審議,還應以原讀音為準,那麼為什麼中小學課本上某些詩詞已然悄無聲息的改了讀音?比如,部編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課《山行》,為了防止老師念錯讀音,還把「斜」註上了「xié」的音。
  • 也談「粳」字的讀音
    7月25日,「今日語言學」微信公眾號推送了王洪君老師的文章《「粳」字的讀音》。隨後,我們收到了學界同仁和中小學語文教師的一些反饋意見。
  • 《清平樂》「樂」字讀音誤說探析
    詞牌名中「樂」字讀音究竟如何讀,學術界對此爭論不斷,聚訟紛紜。潘盛彬認為《永遇樂》中讀yuè,較早將「樂」字讀音問題上升到學術討論,但未論及其他詞牌。金文明將《永遇樂》中讀音定為lè,《清平樂》中音yuè,把《清平樂》的讀音問題提了出來。
  • 六字大明咒的讀音和功效
    「六字大明咒」的緣起就是蓮花生菩薩祈禱西方極樂時所唱的六個字。這六個字是:唵、嘛、呢、叭、彌、吽。另外,習慣在發音末尾加一尾音「敕(chi)」。這便是「六字真言」。「唵」,表示佛部心,「嘛」、「呢」表示如意寶,「叭」、「彌」意為蓮花,「吽」,表示金剛部心。
  • 古琴譜字「搯」、 「猱」、「擘」、「撮」、「綽」的讀音
    土刀切…… 」從上面這段文字來看,我們至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那就是在古時有人將「搯」字讀作qia。(韋昭和李善就認為搯字讀作qia)換句話說,或許qia也是「搯」字的另一個古讀音或是它的一個異讀法。具體到古琴上來講,我認為在書寫時一定要寫成「搯」,因為寫成「掐」是無法取減字的。但是在讀時讀作tao或者qia均可。「猱」字的讀音近來出現不少爭議。
  • 語言讀音發展和規範的悖論
    上面這些詞的舊音分別是 呆ái板  說shuì客  坐騎jì  確鑿zuò  從cōng容  曝pù光 癌yán症  芥gài藍菜  蕁qián麻疹  唯wěi唯諾諾  簞食sì壺漿  可是如果你在最新的第七版《現代漢語詞典》上查閱這些詞條,你會發現讀音變成了這樣 呆dāi
  • 多音字:漢語中讀音最多的兩個漢字,最多的1個字有6個讀音
    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字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讀音。這種現象只有在漢語當中存在,在其他的任何語言當中可能都找不到。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當中,多音字一般都只有兩個讀音。比如說長,一般有很長(cháng)、長(zhǎng)大兩個讀音。又比如說降,一般有降(jiàng)落,投降(xiáng)兩個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