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打針就大哭大鬧的娃,用遊戲來搞定!

2020-12-25 媽媽圈微報

一說要去醫院打針,寶寶就大哭大鬧,特別排斥,哪怕事後自己也覺得其實只是一點點痛,一說到去打針就不願意去。面對這樣的孩子,要如何用遊戲的方式來搞定他?

遊戲的力量

遊戲一:做「假」實驗

用水攪拌麵粉輕搓成鬆散的小疙瘩,再裝入密封袋中灌滿水,紮緊收口,顯得飽滿,但千萬不要搖晃它。再往針筒裡灌帶顏色的水(可用繪畫顏料兌點水)。

告訴寶寶,「我們人體就像密封袋,生病時,細菌、病菌就像水裡的白色小顆粒,把我們的身體搞得不舒服。來,我們用武器去消滅這些壞蛋。」

然後指導寶寶用針筒給密封袋打針,把顏色水全部打進去後,再拼命搖晃,把水中小疙瘩搖得儘可能小或者消失,「看,水變成墨藍色了,小顆粒也沒了,壞蛋被消滅了,身體健康啦!」

遊戲二:打針遊戲

讓寶寶玩角色扮演遊戲,寶寶當護士,給布娃娃打針,教寶寶安慰布娃娃,「娃娃不哭,打針只有一點點痛,不哭,乖,很快就好了。」

或者給媽媽打針。寶寶準備下手之前,媽媽故意大喊大叫地躲閃,「疼呀,疼呀!」假裝要哭,等「針」打進去時,媽媽又笑:「咦,不疼了,原來沒有想像的疼啊!打針能把壞蛋打跑,值得!」

遊戲三:轉移注意力

打針的瞬間,有意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問他一些話,好讓寶寶回答,「今天媽媽好像把一個重要的東西放家裡了,你猜是什麼?」「猜不到啊,是我想帶出來給你吃的草莓呀!」此時寶寶的大腦被草莓的形象佔據了。

可能有的寶寶還是會哭,則用數數轉移注意力:「打針只是有一點點痛,但有媽媽在,什麼都不怕,很快就不痛了,不信我們數20下,1,2,3……越來越不疼了。是不是?」

專家微評

假實驗是讓寶寶形象理解為什麼要打針,觀察「病毒」「細菌」是怎樣被消滅的。雖然實驗並沒有任何科學性,但總比單純地講道理要更容易讓寶寶理解。

有些愛惡作劇的孩子,看到媽媽被打針時的誇張表情,會覺得很好玩,從而打得更起勁。把一場本該痛苦的局面變成玩鬧似的娛樂,孩子記得的只有快樂了。

對年幼的孩子來說,轉移注意力是非常奏效的。但有時也不太好操作,所以不要忘記接納孩子任何的負面情緒

相關焦點

  • 去打針就大哭大鬧的娃,用遊戲來搞定
    一說要去醫院打針,寶寶就大哭大鬧,特別排斥,哪怕事後自己也覺得其實只是一點點痛,一說到去打針就不願意去。面對這樣的孩子,要如何用遊戲的方式來搞定他?來,我們用武器去消滅這些壞蛋。」然後指導寶寶用針筒給密封袋打針,把顏色水全部打進去後,再拼命搖晃,把水中小疙瘩搖得儘可能小或者消失,「看,水變成墨藍色了,小顆粒也沒了,壞蛋被消滅了,身體健康啦!」
  • 寶寶害怕打針,大哭大鬧怎麼辦?這三招讓寶寶不再懼怕打針
    文/遠方媽媽對於父母來講,最揪心的事情就是看到孩子生病,當孩子生病或者需要接種疫苗的時候,抱著寶寶去醫院打針成了難題。父母看到寶寶因為害怕打針而大哭大鬧,真是又心疼又著急。各位父母可以回憶下每次帶孩子去醫院打針時的情景,是不是自己比寶寶還害怕、擔心。寶寶不能理解語言的真實含義,他們也不知道打針是怎麼回事,會如何操作。寶寶只能通過父母及家人的表情、語言、狀態來感知事物。當他們發現父母表情緊張,雙眉緊鎖,甚至擔憂焦慮的時候,就會收到一種信號「即將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因此他們就會害怕、恐懼,哇哇大哭來宣洩自己的情緒。
  • 爸爸帶娃去打針,娃瞬間秒變「戲精」,網友:只怪打針的前奏太長
    每次家長帶他們去醫院接種疫苗,又或者是打吊針和退燒針,都是老大不情願的樣子,更有甚者,還會為了逃避打針,而大哭大鬧,讓父母不知如何是好。視頻中的寶爸正帶著寶寶去醫院打針,寶寶則窩在爸爸的臂膀裡,一副驚恐的可憐模樣。另一邊,護士小姐姐正握著寶寶的小胳膊,然後將酒精均勻地塗抹在皮膚上,為打針做準備,不過,這針頭還沒扎進去呢,寶寶的眉頭就皺起來了,而且還使勁兒地把頭別過去,大有一種「不忍直視」的感覺。
  • 核酸檢測為啥有的孩子大哭大鬧拒不配合?
    第一個孩子就給醫生來了個下馬威,不張嘴,不管怎麼哄都拒絕把嘴張開,哄急了就大哭大鬧,拒不配合,導致所有孩子等待了很久。我先來解釋下咽拭子核酸檢測的流程,就是讓孩子張大嘴巴喊「啊~」,像在醫院看嗓子用壓舌板一樣,在孩子口腔喉嚨處,拿棉籤沾一點唾液即可完成。痛感是沒有的,少數敏感的人會稍有不適,喉嚨癢有嘔吐感。
  • 除了大哭大鬧,入園分離焦慮還有這6種表現,家長們千萬別忽視
    之前我一直非常期待娃早點去上幼兒園,可是今天下午開班會,當園長給家長們講他們將來在幼兒園要怎麼生活,可能會經歷哪些情況的時候,我突然就不受控制的淚流滿面。說好的希望他趕緊入園呢?這臉打的啪啪響!值得注意的是,一般孩子大哭大鬧,家長都知道是分離焦慮,也會注意用心去引導。
  • 除了大哭大鬧,入園分離焦慮還有這6種表現,家長們千萬別忽視
    之前我一直非常期待娃早點去上幼兒園,可是今天下午開班會,當園長給家長們講他們將來在幼兒園要怎麼生活,可能會經歷哪些情況的時候,我突然就不受控制的淚流滿面。說好的希望他趕緊入園呢?這臉打的啪啪響!剛入園的小朋友絕大部分都會出現分離焦慮。
  • 寶爸帶娃打針,孩子扒著醫院牆壁不撒手,網友調侃:求生欲太強了
    ,相信每次當要帶孩子打預防針時,家長們都要使出渾身解數,才能哄騙孩子乖乖打針,即便如此,孩子們也會哭得昏天黑地,以這樣的方式來宣洩自己的情緒,才能好點。02寶爸帶娃打針,孩子扒著醫院牆壁不撒手網上有個寶爸帶娃打針的視頻火了,視頻中這位寶寶在打針前生動形象地演繹了「
  • 孩子稍有不如意就大哭大鬧,他們實際上內心想表達什麼?
    孩子畢竟是孩子,年紀還小,心智不成熟,表達抒發自己情緒的方式也很單一,因此,作為父母,當我們面對孩子一不如意就大哭大鬧的行為時,父母應當嘗試從孩子的心理層面來剖析,而不簡單粗暴地怒喝了之。一般來說,孩子不如意時的大哭大鬧,主要會有以下幾種原因: 1.
  • 「打針」用英語怎麼說?兩個字母就搞定!So easy!
    去國外旅遊能不去醫院那絕對是不要去的好,因為國外的醫療不比中國,那可真是貴得很吶!但是以防萬一,如果哪天真的需要呢?這一期咱們來說說比較常見的兩個關於打針的表達。「打針」用英語怎麼說?兩個字母就搞定!So easy!1)「打點滴」英語怎麼說?
  • 孩子經常大哭大鬧,情緒教養無法管理?「情緒小風車」來幫忙
    文丨辣媽育熊娃(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孩子在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情,或者是困難的時候,他們往往下意識會做到的事情就是大哭大鬧,對於這些小孩來說,似乎只有哭鬧才能解決事情,再也沒有別的更好的方式了。
  • 調皮寶爸帶娃打預防針,出門後用手戳孩子手臂,孩子大哭模式啟動
    調皮寶爸帶娃打預防針,出門後用手戳孩子手臂,孩子大哭模式啟動一位寶爸帶著孩子去打預防針,儘管孩子十分害怕打針,但是為了健康只得忍受疼痛。寶爸抱著孩子,當針筒扎進孩子肉肉的手臂裡時,孩子害怕得大哭了起來。寶爸一邊安慰孩子一邊讓孩子放鬆。
  • 孩子大哭大鬧,育兒師用一塊淘氣毯就給解決了?沒用,這根本就是治標不治本
    或者用治標也治本的辦法,用具體的方式,小孩子喜歡具體的方式,你用一張食物金字塔的圖片,可以解釋身體要長高高,需要哪些營養成分,身體需要各種營養成分的比例是多少啊。從小跟他傳遞什麼是健康的飲食理念。這些辦法是可行的,因為大寶小寶的幼兒園,小學一直在做這樣的事情,孩子們能理解。
  • 爸爸帶娃去打針,孩子秒變表情管理大師,網友:這是戲精上身?
    想必每個人在小的時候都有打針的經歷,對於打針不少孩子總是會感到莫名的恐懼,每當聽到要打屁股針孩子都會嚎啕大哭起來,很是不配合,其實這也不怪孩子,因為相比成年人,孩子能夠承受疼痛的能力會弱上很多,所以才有著這麼多孩子在面對打針時往往都極不配合甚至四處躲避。
  • 最「慫」寶寶火了,爸爸帶娃去打針,1歲寶寶雙手扒牆不肯撒手
    孩子的抵抗力又比較的弱,在換季的時候又經常會出現感冒發燒的問題,在這個時候,家長就不可避免地要帶孩子去醫院打針。爸爸帶娃打針,1歲寶寶全程緊扒牆壁不撒手,「慫」模樣逗笑眾人有一位寶寶發燒了,於是寶寶的爸爸便帶他去醫院打針,從進到醫院的那一刻開始,寶寶的眼神就開始左右端詳。
  • 從此不再害怕打針
    打疫苗,娃配合嗎?小哭小鬧還是嚎啕大哭?照例帶兒子去打針,前面是一個大約五六歲的男孩,該他打針了,他一直往出走,媽媽拽回來,他跑了,拽回來,他又往出跑,醫生準備完畢在等待,排隊打針的人都看著這對母子,媽媽感到難為情
  • 育兒焦慮,用遊戲來化解
    科恩博士在《遊戲力》這本書中,通過幾十個案例告訴我們,孩子的任何行為都在表達著一份合理的內心需求,只不過表達方式有時是無理取鬧,例如:事事對抗,每天在幼兒園門口粘著媽媽,遇到小挫折就大哭大鬧……與孩子有效溝通的第一步,就是及時而準確地「翻譯」出隱藏在這些表面行為背後的需求。
  • 萌娃得知要打針開心起舞,打完針後嚎啕大哭笑翻網友:終究是孩子
    但這個萌娃卻不一樣,打針前開心得手舞足蹈轉圈圈,萌翻眾人,打針後卻嚎啕大哭笑翻了不少網友,直言終究還是個孩子,怕打針是正常的。,打完針後表情笑哭眾人:變臉太快了一個小姑娘打針的全過程笑哭了不少網友,因為這娃變臉實在是太快了。
  • 壯漢抽血打針在老婆懷裡大哭,網友神回復:我也暈針
    其實,生活中有相當一部分男性,是害怕打針的,有些是害怕,有些是暈血。所以為了避免尷尬的局面出現,在生病的時候,他們寧願吃藥也不打針,就算嚴重到需要打針,他們也會極力拒絕,守住那「最後的倔強」。可是,真的還是要面對的,也逃不掉。近日,在江蘇鹽城,一名女子陪著老公去醫院抽血。
  • 鹽城壯漢打針大哭,妻子:近幾年才知道
    近日,鹽城一位壯漢,打針時大哭不止,惹得周圍群眾哈哈大笑。12月18日,江蘇鹽城一位帶著大金鍊子的大叔打針時號啕大哭,周圍的群眾哈哈大笑,一旁的媳婦一邊幫大叔捂眼睛一邊也哈哈大笑,而且還慈愛的把他的頭抱入懷中,大叔估計哭的懵了,顧不得臉面不臉面,直接扎進媳婦懷裡。
  • 為啥寶寶喜歡被抱著走來走去?一放下就大哭大鬧?主要原因在媽媽
    導讀:為啥寶寶喜歡被抱著走來走去?一放下就大哭大鬧?主要原因在媽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啥寶寶喜歡被抱著走來走去?一放下就大哭大鬧?主要原因在於媽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