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專訪丨林德福:鄉村振興的另一種選擇:外聯+內造

2021-02-18 鄉見兩岸

 

【每周專訪】第12

 

2020年4月3日,對林德福老師的在線專訪於鄉見兩岸沙龍交流群裡展開,本次專訪主題為「鄉村振興的另一種選擇:外聯+內造」。專訪期間,林德福老師給大家剖析了鄉村振興的另一種選擇:外聯+內造,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回顧當時的精彩內容吧!

 

鄉見人物簡介

 

 

 

·1·專訪時刻


主持人:各位下午好,林老師下午好!

林德福大家好!

 

主持人:去年的鄉村振興論壇上,有幸聽了您的演講,受益頗豐。如今這個群內也增加了許多新的面孔,感謝您抽空接受本次專訪,再次與大家分享您在廣東韶關做的實踐經驗。您之前說過鄉村振興做農村不能只關注農村,必須在城鄉之間找到一個機會,共同發展。所以您開始在韶關做了個「外聯+內造」的實驗,這裡的「外聯」指的是什麼?「內造」指的又是什麼?

 

林德福在介紹廣東韶關經驗之前,先聊聊當下城鄉發展的現狀。

 

主持人:好的。

 

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新龍村村民


林德福當下城鄉發展的現狀是在工業化與城市化的現代進程中,尤其是在體制性教育及城鄉資源配置不平等這雙重推擠下。所以,今日鄉村的低度發展是城鄉不均等發展中鄉村處在結構弱勢位置的結果。也就是當前廣東韶關地區大量青壯人口流向廣州、深圳。致使仁化的鄉村處在當前38、61、99為主的社會結構。


主持人:老師,請教一下,「38、61、99為主的社會結構」指的是?

 

林德福農村就只剩婦女、小孩、老人了。38/婦女節,61/兒童節,99/重陽節。

 

現下的仁化農村發展已不能與世隔絕,也不能沒有獨立人格。今天農村的低度發展是城鄉不均等發展的結果,因此要轉變農村的弱勢地位,便需以城鄉互聯關係為整體發展思考,其中,人員與資源的流動是為轉變的起點,這便是「外聯」。

 

不過,如果「外聯」忽視村莊、簡單地操作為招商引資時,是我們不願採用的方式,並不是我們出於基本教義派地反對招商引資式的「外聯」,而是「外聯」必須與「內造」並舉,才能形成具有可持續性的包容性社會,才有合力可言。

 

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新龍村


林德福:「內造」是發掘和強化鄉村內生組織與動力。村莊的實體是人,只有越獨立的人格、越能有綜合性的知識技能,才越能與人合作,並越能釋放內在力量,走向正向發展。

因此,為使「外聯內造」作為一個整體,我們嘗試在廣州、深圳地區尋找願意進入仁化的夥伴們一起,還算有幸,但也很艱苦,經過快一年的努力。我們已邀請了:華僑大學、廣東美院、城鄉匯、綠耕、鳥獸蟲木、悅享、還有牧野等團體,願意作為仁化與珠三角地區的橋梁。

  

主持人:明白了。「外聯+內造」的模式非常贊。這個實驗您之前訂的實驗周期是三年,目前已進入第二個年頭了,現在的進展如何?有什麼變化嗎?


林德福:在農作物自然農法及有機培育、農村自然及生態環境調查研究、鄉村旅遊培育和試驗,鄉村整體環境規劃設計、改造,以及民宿試點等工作。在韶關鄉村振興基金會的支持下,逐步在嘗試之中,在去年的農村豐收節,我們爭取到在其中的一個村:新龍村成為了主會場。進行了:第一批主動參與村民具有接待、解說能力,提供吃、住、行、休閒的基準能力的陪力和試做也初步引起當地村民對農村旅遊的可能性和期望。


內造主要是要激發村民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所以最簡要的核心:讓想做的人先動起來或做起來。


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韶關仁化生態農業博覽會

鄭敬夫:能不能具體分享一些"內造"化的工具,或者小品案例?內造可能會比較不好推動。鄉村民風有樸素的一面。同時,很多致力鄉村的人也發現,其實鄉村小社會有時也很棘手。「內造」的工具很重要。或者說,很多鄉賢在外面是大老闆,成功企業家,但對於回鄉做事,經常也束手無策,這需要大智慧。

林德福:例如這張照片的地點,就是當地建築師及村民一起設計施工出來的,重點在:在過程中找出積極主動的村民(尤其是年輕人),而不是設計方案的精美度。所以,需要借「事件」和村民一起設計行動方案,是村民可以做的(必要時需要陪力)。


「龍溪井」參與式修復分享會


主持人:顯而易見,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是促進農村農民增收的重要手段,豐收節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除此之外,您還有什麼好的思路與建議?

林德福:我們在嘗試尋找在地有意願村民進行:三個第一批/鄉村接待員、自然農法生產者、城鄉交流者的陪力工作。在上一次的豐收節過程中或已有初步的當地村民的小群體了。

主持人:那麼,在您整個實踐過程中,出現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林德福:我的經驗是:目前參與其中的大部分人,都不太能潛下心來,而是太急燥了。不論是政府或基金會、甚至是村民,都太快希望看到成果,尤其是有型的,以致因超之過急而事倍功半

舉例:我們這一年多共試做三個村(政府原定的),其實新龍村原本是最不被重視、不看好的,但反而是自己最積極的。

豐收市集現場的「遊客」

 

主持人:是的,這點確實是通病,各方都會因為不同壓力導致操之過急。

 

林德福:所以,當我們稍加改變成:提供一樣的機會,由三個村自己爭取,反而是前半段一直不在視野中的新龍村民最主動,所以村民他們也更有活力、更願意接受外援專業建議、更有學習培訓意願。在豐收節後,也更有動力。

 

我們也在嘗試將外來團隊與三個村子的村民進行「結對子」的工作,例如:有城鄉匯與綠耕+有意願有機耕作的村民,鳥獸蟲木、悅享+有意願自然生態環境學習、旅遊的村民,牧野、廣美+有意願發揚在地文化的村民,嘗試城鄉聯結與交流。

 

主持人:都是非常寶貴且真實的實踐經驗,感謝林德福老師今日的分享,下面進入自由問答交流環節,辛苦林老師了。

·2·互動時刻


玩泥巴的小李!:林老師,外聯+內造,雙管齊下,外聯-招商引資!內造怎麼辦?內造做些什麼?開特產店,農家樂,鄉村旅遊?

 

林德福:提到內造要做什麼,我的意見是:要創造事件,讓村民有事做,尤其是讓想做的人先做,但同時我們需要做到:還權(提供必要支持與協助,但要他們自己來)、賦能(培育他們專業+公共議事的能力)、歸位(這是村民自己的事)。

 鄉村家宴 

王龍泉|集體經濟與村治:請教林老師一個問題,如何看待鄉村再生過程中,社會化服務的參與和聯合開發啟動土地資源的主體性邊界與收益平衡問題?

 

林德福:我對這方面不太熟悉但我的經驗是:如果能和村民(最好是組織化的村民)共同商議,那麼不管是主體性邊界或收益平衡,應該會有較為良性進展的可能,也叫能有持續性。

 

王龍泉|集體經濟與村治:有機會再生的鄉村,村集體組織化弱的,多會涉及到鄉建投資方介入。 所以,很關心廈門鄉建先行者引領者,如何破解這個難題。鄉建的社會化服務,有些是收費的,有些是工藝的,但都不會動搖村子的主體地位。所以,對這個服務群體,我不擔心。

 

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董塘鎮河富村的民宿項目


allen Tay個人覺得內造要先有政府公共建設及分期發展計劃,讓鄉民及企業有基礎支撐。

 

王龍泉|集體經濟與村治:動起來的鄉村,這方面大陸做得很好。

 

allen Tay政府率先示範,鄉民、企業接著回應,鄉村振興就能動起來!

王龍泉|集體經濟與村治:欠發達的湖北,納入政府名單的鄉建,普通村100萬財政傾斜,示範村500萬每年,精品村2000萬每年。

 

林德福:可能需要先行、或至少同時進行「鄉村社區營造/共同締造」,也就是我之前所提:還權、賦能、歸位(公共治理的營造),才能面對鄉村不同發展階段與需求,否則,要談主體性邊界或收益問題,經常反而會激發不同的矛盾、甚至衝突。

 

王龍泉|集體經濟與村治:還權,主要指哪些權啊,林老師?目前實際不在村集體的權,主要分散旁落在了哪些部門。

林德福:與村民日常生活相關權利,也就是村集體-村民間權利/義務關係的重建,應該也包括土地及經濟組織,不僅僅只是社會生活面。

鄭敬夫:

王龍泉|集體經濟與村治:

鄉見兩岸主題沙龍是鄉村振興長效交流平臺、展示平臺和信息樞紐,致力於服務兩岸政商學界與鄉村振興有關的個人及團體(部門、企業、協會、學校等),努力將自身建成國內首席鄉村振興主題的產學研交流平臺。

相關焦點

  • 林德福 | 臺灣桃米社區農民與知識共舞的故事
    在當今強調鄉村振興戰略以促進農村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如何使農村中下階層得以發展則是至關重要的。他們是農村的主要建設者和實踐者,又是發展中的「短板」,如果得不到發展,農村乃至整個農村社會的發展水平就會受到制約。
  • 鄉村振興新答卷——浙江發布鄉村振興十大模式
    (可在文章尾部查看)「示範生」的鄉村振興新答卷——浙江發布鄉村振興十大模式10月29日,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推進會在德清縣舉行,會上發布了「浙江鄉村振興十大模式」。2018年8月,農業農村部和浙江省共同籤署了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合作協議,浙江省成為全國唯一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為了當好「示範生」,浙江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在鄉村振興工作體系、推進機制等方面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創新實踐,各地湧現一批有思路、有打法、帶動效應強的浙江經驗,形成了「浙江鄉村振興十大模式」。
  • 鄉村圓桌 丨 理解鄉村振興,學者不能想當然
    在關乎自身利益的討論中,農民卻集體失語了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將「鄉村振興」擺在國家重大戰略的位置。在此背景下,關於鄉村振興的討論成為焦點。這體現了社會各界對中央大政方針的認真關注和積極參與。
  • 一把手訪談丨安樂鎮:鄉村振興 裡坊復興 助力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
    一把手訪談丨安樂鎮:鄉村振興 裡坊復興 助力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 2020-05-31 0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鄉村振興丨借鑑學習同分享,經驗交流促發展
    為開闊視野,借鑑學習裏水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進經驗,3月7日,丹灶鎮委委員何錫輝帶領鄉村振興工作辦公室成員一行人赴裡水宏崗村和赤山村參觀學習,借鑑裏水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進工作經驗,感受鄉村振興工作成果,進一步開拓工作思路,助力推進丹灶鎮鄉村振興工作。
  • 鄉村振興在商丘丨產業興旺指的到底是什麼?
    文丨穀雨(方塘傳媒《重新發現商丘》主編)鄉村振興戰略明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也就是說這20個字概括了鄉村振興的總體目標,其中產業興旺為根本,只有產業興旺,農民才能實現生活富裕,這是處於第一位的,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則是對鄉村內部或外部人員營造鄉村具有吸引力的幾個基礎方面
  • 韓俊:鄉村振興戰略五處發力
    要充分發揮農村資源、生態、文化等優勢,加快發展鄉村產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不斷縮小城鄉收入差距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王健君截止到目前,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已近兩年,頂層政策設計持續完善。其中,省區市每年向黨中央報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展情況的制度已建立,並延伸建立市縣報告制度。到2019年底,省區市建立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制度。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丨平順縣西溝村的鄉村振興路
    《中國婦女報》4月15日報導【中央媒體深入平順西溝大型主題採訪】「紅色基因」引領發展「勞模之鄉」美麗嬗變山西平順縣西溝村的鄉村振興路記者在山西平順縣西溝村駐村採訪期間了解到,隨著西溝村產業布局的不斷優化,生態效應的持續釋放,以及文明鄉風的逐步形成,作為太行精神和紀蘭精神的重要發源地,西溝,這個曾經因為全國勞模李順達、申紀蘭而聞名大江南北的太行山小村莊,正在成為鄉村振興的排頭兵。
  • 推進城鄉融合 實現鄉村振興丨中國鄉村振興高峰會議暨第二屆縣(市...
    12月5日上午,眾多「三農」領域的領導,來自部分推進鄉村振興舉措有力、成效顯著的縣(市、區)黨政負責人,「三農」領域著名專家學者和助力鄉村振興的知名企業家代表齊聚成都市郫都區,共同參加由成都市郫都區會同清華大學、農民日報社在四川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聯合舉辦的中國鄉村振興高峰會議暨第二屆縣(市、
  • 德國鄉村,為何是中國鄉村振興的標杆?
    1000-2000人規模的鄉村。另一家人屋前種的櫻桃花很美。建設單位、運營商、規劃設計機構、投融資企業及相關產業鏈董事長、總經理等核心高管參加(大會400人規模)【主辦單位】:北京壹方城智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壹方城眾創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峰會特色】:實操專家講解+案例分析+模塊總結+實地考察「健康中國2030」「鄉村振興
  • 【鄉村振興】深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區衛健委積極推動市級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深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區衛健委積極推動市級鄉村振興示範村衛生健康服務建設 2020-05-23 06: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振興的廣西鄉村「長」什麼樣?
    為了更好地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廣西專門成立自治區鄉村振興(「美麗廣西」鄉村建設)領導小組,並成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指揮部,下設鄉村風貌提升、現代特色農業發展2個指揮部,高位推進全區鄉村振興工作。以後廣西的鄉村要變成什麼樣?繼續深入實施廣西鄉村振興戰略,紮實推進鄉村產業振興、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生態振興、鄉村組織振興,努力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 杭情施意丨配好鄉村振興「金鑰匙」
    杭州與恩施繼續瞄準鄉村振興目標,紮實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產業振興、人才振興、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旅遊……一張張擘畫的新藍圖,正在逐步變為現實。恩施州借鑑杭州打造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的經驗,不斷完善鄉村振興體制機制,配好解鎖鄉村振興的「金鑰匙」,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蹄疾步穩再出發。
  • 慈谿新聞網丨掌起凝聚鄉賢合力助力鄉村振興
    和韓宗海一樣,鄉賢阮立平創立公牛電器有限公司後,堅守「忠信誠和」的公司文化,心繫家鄉美麗鄉村建設,數十年間陸續開展了村落基礎設施建設、文化品質提升、醫療教育和科技法律援助、村民創業增收致富等四大工程的建設,前後出資數百萬元。還有一手創立「水王國」沁園的鄉賢葉建榮,陸續為古窯浦村投入數百萬元,成立扶貧救困基金,資助困難學生,並為建設村民禮堂、村民文化活動中心和提升醫療水平等貢獻力量。
  • 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丨構建新發展格局,鄉村振興這樣著力
    大眾日報記者 毛鑫鑫 張忠德構建新發展格局,鄉村振興何處著力專家學者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貢獻智慧和力量「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在青島舉辦,專家學者共商鄉村振興事業,共話齊魯樣板打造。浙魯「牽手」話振興「眾所周知,浙江省在鄉村振興實踐方面走在前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最初的實踐地就是浙江省安吉縣;而山東省正在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也在鄉村振興實踐中創造了品牌經驗。今天我們在此實現了『牽手』!」
  • 決勝脫貧攻堅 推動鄉村振興 ——專訪甘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長 迭部...
    今天推出第五期 決勝脫貧攻堅 推動鄉村振興 ——專訪甘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長 迭部縣委書記 仁青東珠迭部古稱「疊州」,藏語意為「大拇指」,相傳是被山神用大拇指「摁」開的地方,地處秦嶺西延岷山、迭山山系之間的高山峽谷之中,總面積五千多平方公裡,人口5.6萬人,是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和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
  • 領導幹部需知,鄉村振興的七大核心點
    (可在文章尾部查看)鄉村振興戰略要求我們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旅遊能帶動農產品加工業、服務業、商貿業等相關聯產業的發展,使鄉村由單一農業經濟轉變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多元化經濟,促進農業轉型升級、農村美麗繁榮、農民增收致富,是推動鄉村振興的突破口。而發展鄉村旅遊,要把握七個著力點。
  • 基層協商丨鄉村振興怎麼幹?「三園(院)一總部」怎麼推進?這個會上...
    基層協商丨鄉村振興怎麼幹?「三園(院)一總部」怎麼推進?區規劃資源局、區農業農村委、區鄉村振興推進辦、區投促辦相關領導,區政協委員四團鎮聯絡組成員,「鄉村振興委員工作室」駐室委員,四團鎮黨政主要領導及鎮相關科室、部分村居負責人出席會議。領導講話
  • 兩會現場丨鄉村振興 我們要做模範生
    1月27日,湖州代表團的討論現場因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鄉村振興戰略熱度爆棚。「鄉村振興工作就在我們身邊。去年,我們餘村接待遊客將近100萬人次。」來自「兩山」理論發源地的省人大代表、安吉縣天荒坪鎮餘村村黨支部書記潘文革一發言,就吸引諸位代表關注的目光。潘文革說,旅遊業讓村民們的錢袋子更鼓了,也讓大家對綠水青山更為珍惜。
  • 2020金融峰會丨梁定基: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效 助力鄉村振興
    梁定基認為,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是實現戰略轉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為強化普惠金融建設,廣西農信社著力推動「四個進萬村」。一是推動金融服務進萬村,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建成了廣西唯一實現行政區域五級全覆蓋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