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收入望超10億美元,歐巴馬夫人都來玩,它比短視頻還香嗎?

2021-01-21 手機鳳凰網

文/戚夢穎

看夠了乾貨或是信息垃圾,也許可以用耳朵聽聽「溼貨」?

7月29日,米歇爾·歐巴馬在全球最大的音樂流媒體平臺Spotify免費發布了她的第一期播客。

在這期49分鐘的音頻節目中,這位美國前「第一夫人」與首位嘉賓,她的丈夫、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討論了家庭關係、「黑人之死」等話題。接下來,米歇爾還將邀請她的家人、朋友、同事分別圍繞不同的話題進行討論。

這不難讓人聯想到上世紀30年代的「爐邊談話」。如今,90多年過去,音頻似乎又成為復古潮流而再次興起。

播客(Podcast)則是來源於蘋果產品「iPod」與廣播(broadcast)兩個詞語的混合體,指的是基於網際網路,使用RSS等技術發布的、可下載的聚合音頻文件。2004年美國蘋果公司發布iPodder,被看作是播客出現的標誌。

Spotify的二季度財報顯示,其月活用戶同比增長29%,已經達到2.99億人,播客的用戶消費數量更是增加了1倍以上。而根據此前普華永道預測,美國播客廣告收入將在明年突破10億美元,並將在2023年超過美國數字報紙的廣告收入。

在國內,隨著喜馬拉雅等頭部平臺的推動,播客在2019年又重新獲得更多用戶的關注,同年也開始有頭部播客品牌獲得百萬元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

作為舶來品的中文播客行業,正在國內日益蓬勃的在線音頻市場「隱秘」而堅定地生長著。

復古的「廣播」潮流

「疫情期間相對增長很多。」

Zac(化名)是一名播客愛好者,同時也運營著一個分享優質中文播客的自媒體「獨立博客」。在他的分享名單中,今年上半年就出現了近230檔新節目,4月單月增加近70個新播客,與2019年相比,也有明顯的增長。

播客平臺MoonFM跟蹤的該平臺播客數量變化

(圖源:受訪者供圖)

藍皮鼠(化名)和大臉貓(化名)的播客就是其中之一。這兩位90後女生在6月初開始通過聲音來分享她們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

藍皮鼠與大臉貓目前已製作三期播客內容(圖源:網頁截圖)

兩位女生告訴筆者,她們都是播客的忠實聽眾,在偶然的機會下決定開始做播客。藍皮鼠覺得,播客的使用成本比較低,也不會要求聽眾的高關注度。「比如你在開車的時候,你在走路的時候,買個耳機就可以輕易聽播客了。」

根據中國播客社群PodFestChina對近千名播客愛好者的調研數據,在近三年內開始收聽播客的聽眾達56.6%,他們絕大多數在通勤路上、休閒時或做家務時使用手機收聽播客。

23歲的Brady(化名)從事廣告投放業務,她從今年初開始在通勤路上聽播客,每天都會聽2個小時。Brady偏愛聽訪談、故事、諮詢類播客。「聽播客能很好地利用碎片時間,並且能了解到一些新鮮有趣的信息,內心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而且,聽的同時不耽誤做其他事情,特別是在等待的時刻。」

除了滿足好奇心之外,聲音的陪伴感也是播客能夠走進聽眾內心的重要原因。25歲的阿鹽在電商領域工作,從去年5月開始聽播客,而她喜歡的播客一定是能感覺到交流的真誠,主播的聲音要符合她的頻段,「會有陪伴感」。

藍皮鼠覺得,播客像一個復古潮流。「因為我小時候聽廣播,後來聽有聲書。現在大家慢慢會覺得,聲音方面的內容是很值得做、很有創作潛力的。」

中文播客的商業嘗試

「就是付費,我們也願意。」

商業音頻製作公司「聲動活潑」的創始人徐濤告訴筆者,受疫情影響,公司製作的一檔討論中國企業出海的播客第二季遲遲未開啟,在此期間,很多聽眾催促他們上線新節目,甚至表現出付費意願。

「既然是一個比較小眾又剛需的內容,我們就嘗試一下付費。」徐濤透露,上周開啟的新節目內容付費目前結果「還不錯」。

播客與數字音頻企業JustPod營運長楊一,同時也是PodFestChina的發起人之一,描述了播客核心聽眾的用戶畫像:「集中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年紀在22到35歲之間的單身人士,月收入在5000元到1.5萬元是最集中的一檔,另外學歷都是本科及以上。」

在楊一看來,在整個國內的商業環境中,這是在購買力消費力上最活躍的一群人。

從調查結果來看,有58%的聽眾曾為內容付費,超半數受訪者的消費行為受到播客的影響,也並不排斥播客的商業化。

楊一透露,此前為一些品牌打造的播客節目獲得很好的反饋。「我們為一家汽車品牌做了兩期節目後,我們的聽眾在群裡說覺得自己種草了。」

今年,他們又與一家出版社合作打造了一檔文學類播客。「節目上線三個月,從後臺數據來看,成長非常快。」

在楊一看來,國內許多平臺將自己的用戶講成「唯一」的用戶。「但是,中國這麼大,人口這麼多,並不是說每天刷短視頻的人就是唯一的消費者,很多品牌有自己關注的一群很精準的消費人群,可是他們並沒有很好的途徑去接觸這群消費者,那我覺得播客就是一個很好的空間。」

不過,徐濤也指出,如何認知到播客、如何衡量投放播客後的數據,是廣告商方面的難點。另一方面,「廣告商可選擇的頭部、質量高的也就那麼幾家,覆蓋量也是有限的」。

徐濤表示,也許播客沒有形成像電視廣告或微信這樣完整的生態系統,也是一件好事。「因為所有的生態系統都需要經歷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那我們現在做的就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

易觀互娛分析師於豔娣認為,網際網路巨頭騰訊TME、字節跳動紛紛在今年推出酷我暢聽、番茄暢聽等長音頻產品,表明包括播客在內的在線音頻行業「已經被看到了」,並且成為一種趨勢。

「我覺得現在大家對於短視頻這種類型已經有一些視覺疲勞,它非常耗費時間,而且它裡面的知識、信息的覆蓋能力並沒有播客強。」於豔娣說。

播客能破圈嗎?

當下,中文播客仍處在漫長的「萌芽期」。從播客數量來看,無論是按語言還是按國別考量,都與我們的網民人數不相匹配。

網站Listen Notes統計數據(圖源:受訪者供圖)

在國內,播客依然貼著「文青」「白領」等標籤。想要「出圈」成為主流,也許為時尚早。

徐濤認為,播客市場發展的關鍵在於平臺與內容創作者的共同努力。「平臺需要思考音頻真正能夠帶來價值的商業模式是什麼樣的,他們可以從流量變現之外去想一些事情,並且更加積極地去推動這個生態系統的發展,而不是以掠奪式的快速變現為目的。」

從內容端來說,徐濤認為,國內將播客的概念狹義化了,似乎只有泛文化的內容才更像「播客」,同時與視頻相比,播客的品類也的確較少。但是在美國,播客有各種各樣的內容,「包括獵奇故事,或者下沉市場的內容都是有的」。

不過,由於播客是通過RSS技術進行分發,因此,像國內的有聲書、音頻課通常都不被認為是播客範疇。

楊一也表示,目前中文播客內容、調性和形式還是比較單一,不利於擴大受眾。「如果持續保持這樣的節目佔大多數,甚至說未來中國聽眾對於播客的認知都被框死在這個定義上的話,那它的市場的確就沒有多少想像空間了。」

因此,許多機構化的播客團隊開始在形式、內容上做了更多的開拓和探索,例如以口述方式講故事,挖掘以往中文播客中甚少被提及的垂直話題,或者打造與文字類IP廣播劇不同的播客劇。

楊一判斷,未來播客或許將有更多娛樂性的內容,也許播客的受眾並非是從目前的核心圈層向外擴張,而是「另起一鍋爐灶」,挖掘出另外一批新的聽眾。

在技術層面,於豔娣分析,隨著智能音頻設備、AIoT的不斷升級,5G技術的不斷衍生,播客的音頻使用場景將變得非常豐富,用戶可以在更加多元的場景下去收聽播客。

IPN播客網絡創始人李如一最早用「溼貨」來形容那些無用的、主觀的,但同時是熱烈的、有力的、有情感的內容。

藍皮鼠說,她對國外一期播客印象很深,為了解決聽眾打電話告知的問題,主播專門飛去印度,從下飛機開始,用聲音記錄下了在當地發生的故事。「國內的話,即使是專業的那一類,感覺也不會花很多預算去某地做採訪。」

相關焦點

  • 快手值500億美元嗎?
    據悉,快手已聘請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華興資本(China Renaissance)和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負責IPO,最早將在10月底提交赴港上市申請,估值500億美元。拼多多的市值是958.58億美元,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估值超千億美元。靠「鐵鍋燉自己,雙擊666」等下沉內容起家的快手,值500億美金嗎?
  • 超10億美元!外媒:拜登競選總投入超美歷屆總統候選人
    據俄衛星通訊社9日報導,拜登團隊以超10億美元的競選總支出超過億萬富翁麥可·布隆伯格,成為2019至2020年支出最高美國總統競選人。不出意外,拜登競選團隊總支出也將大大超過美國歷屆總統候選人。俄衛星通訊社:FEC統計顯示,拜登競選團隊在平均每張選票上投入超13美元文章依據美國聯邦選舉委員會(FEC)於本月3日發布的統計報告,計算出了拜登在2020年大選上投入的成本,每張選票可用略高於13美元的「投入」來衡量。這一數字是怎麼得來的呢?俄衛星社簡單算了筆帳。
  • 短視頻創作走向全民化,抖音豪言要讓創作者收入超800億!
    近日,在抖音第二屆創作者大會上,抖音宣布,至2020年8月,包含抖音火山版在內,抖音的日活躍用戶已經超過了6億,這意味著每天有一半的中國網民都在使用抖音。從公開數據看,半年多時間,抖音日活新增了2億。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已有超過2200萬人在抖音合計收入超過417億元。疫情讓直播和視頻行業流量猛漲,抖音上也新增了不少創作者。
  • 「玩快手6個月,賺了一套房」,6億人都在玩的短視頻暴露了多少賺錢...
    而我身邊很多處在「等公交、熬夜加班、還花唄」狀態的人,根本就和他沒法比。  小林最開始只是把短視頻當成一個記錄小貓小狗日常的工具,後來隨著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各種廣告商接連找上門來,他接的第一條廣告就有2萬元收入。
  • 最會玩短視頻的10位女博主,靠什麼賺錢?
    抖音快手上的達人如何變現,想必大家已經見過不少案例,今天我們決定將視角移向海外,看看YouTube上粉絲數最多的10個女博主,都是靠什麼賺錢的。相信她們的故事會給我們一些新鮮的啟發。Wengie的視頻內容多為時尚和DIY動手技巧一類,也另外創建了自己的Vlog頻道Wengie Vlog。2014年她辭去了自己收入為六位數的市場總監的工作。目前,Nailbuzz網站預計她的年收入為400萬美元,平均每天獲得的廣告收入為4500美元,每年廣告收入為160萬美元。
  • 超10億美元!外媒:拜登競選總投入史上最高,每張選票「值」這個價
    據俄衛星通訊社9日報導,拜登團隊以超10億美元的競選總支出超過億萬富翁麥可·布隆伯格,成為2019至2020年支出最高美國總統競選人。不出意外,拜登競選團隊總支出也將大大超過美國歷屆總統候選人。俄衛星通訊社:FEC統計顯示,拜登競選團隊在平均每張選票上投入超13美元文章依據美國聯邦選舉委員會(FEC)於本月3日發布的統計報告,計算出了拜登在2020年大選上投入的成本,每張選票可用略高於13美元的「投入」來衡量。這一數字是怎麼得來的呢?俄衛星社簡單算了筆帳。
  • 全球第一視頻網站Youtube首次公布營收 2019年廣告收入150億美元
    谷歌母公司Alphabet今早發布2019財年第四季度財報,總營收為460.7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392.76億美元增長17%,值得注意的是,這次Alphabet還首次公布了Youtube部門的營收情況,以往是秘而不宣的。
  • 字節跳動今年廣告流水收入或超1700億 抖音貢獻大
    日前一份字節跳動專家會資料顯示,字節跳動預計今年巨量引擎媒體廣告會達到1500-1550億流水收入,其中:抖音預期1000-1050億 ,今日頭條在350億上下,西瓜在50億左右,懂車帝會實現約30億以上收入。今年抖音和懂車帝是廣告收入增長最快的產品。
  • 歐巴馬家的傳記值6500萬美元,這錢出版社能賺回來嗎?
    它前身是企鵝出版社和蘭登書屋,兩者於 2013 年合併。合併之後,它擁有了圖書行業內超過 25%的業務,公司則有超過 1 萬名員工、250 家獨立出版公司以及約 39 億美元的年收入。在美國,從 1866 年開始,就有多位卸任總統出書回憶自己擔任總統時的經歷。後來,出書也成為美國總統卸任後的一大傳統。
  • 解讀微博Q3季度財報:調整廣告業務,發力視頻號、電商
    同時,日活數據也顯露了相同的特徵,截至2020年9月30日,微博平均日活用戶(DAUs)為2.24億,較上年同期淨增800萬,較上一季度減少500萬。來源:鈦媒體App結合今年的大趨勢,這一下降幅度並不奇怪。由於今年疫情的影響,網際網路行業整體都迎來了一波明顯的用戶增長,其中以B站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尤為明顯,微博也不例外。
  • 字節跳動數字廣告收入約500億 數字媒體佔比23%僅次於阿里巴巴
    根據騰訊二季度財報顯示,二季度累計營收888.12億元,廣告收入主要來源於社交廣告的拉動,該部分收入為120億元,同比增長28個百分點。    放在以前,如此強大的廣告營收能力是眾多網際網路企業望塵莫及的。有意思的是,近日一份新報告指出,在諸多網際網路巨頭中,字節跳動後來居上,在數字廣告領域已經變成行業領先者。
  • 「短視頻第一股」來了?每天3億人在用,這家公司被傳上市
    10月22日,有媒體報導,國內短視頻平臺快手公司確定赴港上市,並已經確定了美銀以及摩根史坦利為保薦人。對於上市的時間,快手公司上市團隊的目標是趕在2021年第一季度掛牌。截至記者發稿前,快手官方未回應該傳聞。
  • 8億短視頻用戶的下一站是什麼
    」宣布完成了近千萬元人民幣Pre-A輪融資;8月,短視頻整合營銷服務平臺「星榜互動」宣布完成了1000萬美元A輪融資;10月,支持一鍵發布至B站的視頻剪輯軟體「不咕剪輯」獲得來自B站千萬美元B輪融資;11月,以移動端視頻創作軟體為主要產品的「小影科技」籤署上市輔導協議;12月,「短視頻營銷第一股」「雲想科技」於港股上市;……
  • 半年收入超7億,隨機視頻社交鼻祖Azar憑什麼?
    據媒體報導,8月26日,HYPERCONNECT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業績數據,其收入增長了80%,達1,235億韓元(約7.18億人民幣);利潤增長了265%,達177.6億韓元(約1.03億人民幣)。
  • 媒體:字節跳動今年國內廣告收入有望達到270億美元 抖音貢獻60%
    媒體報導稱,字節跳動今年在國內的廣告收入有望達到272億美元(1800億人民幣),這將鞏固公司在中國數字廣告市場的亞軍寶座。 路透援引消息人士稱,抖音為字節跳動貢獻近60%的廣告收入,緊隨其後的是今日頭條(20%)和長視頻平臺西瓜視頻(不到3%)。
  • 先聲周報:2030年全球音樂收入將達1310億美元
    SoundCloud Go+以無廣告的服務方式,為聽眾提供了超過2億首歌曲和原創歌曲、超過2000萬創作者的DJ集、混音作品、離線同步和高質量流媒體服務。 在這些國家,使用SoundCloud Pro Unlimited的創作者可以半價訂閱SoundCloud Go+服務,平臺還為創作者提供變現功能。
  • ...字節跳動今年國內廣告收入或達1800億;深圳天使母基金曬成績單
    本周的一周創投市場我們將目光聚焦於軟銀或考慮將願景基金部門遷至阿布達比、字節跳動今年國內廣告收入或達1800億元等。此外,深圳天使母基金深管理公司董事長姚小雄曬出運營成績單:已承諾出資70億,投資近200個項目。本周,投中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10月的VC/PE市場報告》。數據顯示,10月新成立基金467隻,為年內首超同期成立數據。而投資市場相對疲軟,機構投資案例數量全線下跌。其中,騰訊投資、紅杉中國分別參與17筆股權投資交易,最為活躍。
  • Andrea Stroppa:Facebook 一年垃圾信息收入達2億美元
    義大利的一些安全研究員發現,在Facebook用戶頁面上發布第三方連接等垃圾信息的人每年可以獲得2億美元的收入。
  • 健身巨頭Keep「預警」:售賣商品被曝不達標 估值超10億美元
    其中,2億用戶和10億消費品收入貢獻突出。Keep合伙人、副總裁劉冬曾對外表示,「收入最大規模來自消費品銷售,按近期往前推12個月口徑計算,銷售額達到10億元,利潤率最高的是線上課程,用戶規模超已超2億。」但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0月,Keep 曾傳出裁員傳聞,後公司解釋稱是正常人員優化和業務回調,涉及Keep總員工數800人的10-15%。
  • 「視界」在下沉,短視頻會是內容創業者的「高潮」嗎?
    文|B12 蝶野短視頻的風吹了兩年,先行「入池」者已經有了「化鯨」跡象。今年7月,一條完成一億人民幣B+輪融資,上線不到兩年,圈了2000 萬用戶,日活 100 萬目前日收入近100萬,公司現金儲備近2億。12月,二更召開兩周年發布會,宣布每月全網播放量達10億次,今年3月以來月均增福達到30%,沉澱粉絲超過18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