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的特使、樞機主教朱利安(Julian)親自來到軍中,祝福了他們。除此之外,匈雅提再也未能得到任何來自西方的支持。於是,十字軍只好在匈牙利和波蘭募集人手,瓦拉幾亞人後來也加入進來。巴爾幹地區的塞爾維亞人、保加利亞人、波士尼亞人和阿爾巴尼亞人也提供了一些援助。
儘管如此,十字軍的進攻還是取得了成功。1443年,他們渡過多瑙河,奪取了尼什,但奧斯曼守軍讓他們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佔領了尼什,塞爾維亞大公焦爾吉·布蘭科維奇得以恢復他的領地。接著,十字軍奪取了索非亞,然後又十分勇敢地翻越了冰封雪蓋的巴爾幹山脈,抵達了南部山腳下的色雷斯平原。 他們行軍的山路經常被土耳其人用落石封堵;還有一次,整夜的山洪在山的側面形成了一堵堵的冰牆和一條條的冰路。十字軍在這次遠徵中留下了史上罕見的英勇事跡。
但是,在聖誕節當天取得了一場勝利之後,他們還是被惡劣的天氣打敗了。考慮到越來越難以為繼的補給和來自土耳其人越來越大的壓力,匈雅提命令軍隊撤退。匈雅提的部隊饑寒交迫,皮包骨頭,最後抵達了布達城。在瓦迪斯拉夫國王的引導下,他們唱著基督教聖歌,揮舞著繳獲的奧斯曼旗幟,徒步進城,受到了匈牙利人民的夾道歡迎。他們在大教堂舉行儀式,感謝上帝在這極端危難的時刻給予他們的幫助。 愛好和平的穆拉德沒有跨過多瑙河去追擊十字軍。
他與匈牙利人在塞格德(Szeged)籤署了一項為期十年的和約。根據這份和約,塞爾維亞和瓦拉幾亞擺脫了奧斯曼帝國附庸國的地位;匈牙利人則同意不再越過多瑙河,或是在保加利亞問題上提出任何訴求。瓦迪斯拉夫和穆拉德分別向《福音書》和《古蘭經》起誓。 穆拉德在恢復了國內的統一之後,採取了一系列具有建設性的步驟以建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其中一項重要的舉措就是增加近衛軍的人數,並擴大他們的職責範圍。現在,他不僅從年輕的俘虜中挑選近衛軍的兵員,還從各個省份的基督徒人群中進行遴選。
在直接聽命於蘇丹的西帕希騎兵和同樣是奴隸出身的軍事行政人員的輔助之下,近衛軍的規模曾達到約7 000人,成了國家的重要支柱。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穆拉德二世都彌補了巴耶濟德留下的創傷,為奧斯曼帝國的未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於是,穆拉德第一次萌生了遠離政務、在亞洲的馬格尼西亞(Magnesia)的行宮裡過歸隱生活的想法。
作為準備,穆拉德把他12歲的兒子穆罕默德召到阿德裡安堡,讓他在大維齊爾錢達爾勒·哈利勒帕夏(Chandarli Halil Pasha)的監督下掌管帝國歐洲部分的事務。然而,此舉引發了哈利勒和其他維齊爾的顧慮。他們認為,儘管穆罕默德是一個機警而早熟的男孩,但還不足以擔此重責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