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軍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戰爭,終因路途遙遠無功而返

2020-12-20 無名狂客

教皇的特使、樞機主教朱利安(Julian)親自來到軍中,祝福了他們。除此之外,匈雅提再也未能得到任何來自西方的支持。於是,十字軍只好在匈牙利和波蘭募集人手,瓦拉幾亞人後來也加入進來。巴爾幹地區的塞爾維亞人、保加利亞人、波士尼亞人和阿爾巴尼亞人也提供了一些援助。

儘管如此,十字軍的進攻還是取得了成功。1443年,他們渡過多瑙河,奪取了尼什,但奧斯曼守軍讓他們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佔領了尼什,塞爾維亞大公焦爾吉·布蘭科維奇得以恢復他的領地。接著,十字軍奪取了索非亞,然後又十分勇敢地翻越了冰封雪蓋的巴爾幹山脈,抵達了南部山腳下的色雷斯平原。 他們行軍的山路經常被土耳其人用落石封堵;還有一次,整夜的山洪在山的側面形成了一堵堵的冰牆和一條條的冰路。十字軍在這次遠徵中留下了史上罕見的英勇事跡。

但是,在聖誕節當天取得了一場勝利之後,他們還是被惡劣的天氣打敗了。考慮到越來越難以為繼的補給和來自土耳其人越來越大的壓力,匈雅提命令軍隊撤退。匈雅提的部隊饑寒交迫,皮包骨頭,最後抵達了布達城。在瓦迪斯拉夫國王的引導下,他們唱著基督教聖歌,揮舞著繳獲的奧斯曼旗幟,徒步進城,受到了匈牙利人民的夾道歡迎。他們在大教堂舉行儀式,感謝上帝在這極端危難的時刻給予他們的幫助。 愛好和平的穆拉德沒有跨過多瑙河去追擊十字軍。

他與匈牙利人在塞格德(Szeged)籤署了一項為期十年的和約。根據這份和約,塞爾維亞和瓦拉幾亞擺脫了奧斯曼帝國附庸國的地位;匈牙利人則同意不再越過多瑙河,或是在保加利亞問題上提出任何訴求。瓦迪斯拉夫和穆拉德分別向《福音書》和《古蘭經》起誓。 穆拉德在恢復了國內的統一之後,採取了一系列具有建設性的步驟以建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其中一項重要的舉措就是增加近衛軍的人數,並擴大他們的職責範圍。現在,他不僅從年輕的俘虜中挑選近衛軍的兵員,還從各個省份的基督徒人群中進行遴選。

在直接聽命於蘇丹的西帕希騎兵和同樣是奴隸出身的軍事行政人員的輔助之下,近衛軍的規模曾達到約7 000人,成了國家的重要支柱。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穆拉德二世都彌補了巴耶濟德留下的創傷,為奧斯曼帝國的未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於是,穆拉德第一次萌生了遠離政務、在亞洲的馬格尼西亞(Magnesia)的行宮裡過歸隱生活的想法。

作為準備,穆拉德把他12歲的兒子穆罕默德召到阿德裡安堡,讓他在大維齊爾錢達爾勒·哈利勒帕夏(Chandarli Halil Pasha)的監督下掌管帝國歐洲部分的事務。然而,此舉引發了哈利勒和其他維齊爾的顧慮。他們認為,儘管穆罕默德是一個機警而早熟的男孩,但還不足以擔此重責大任。

相關焦點

  • 土耳其博覽 | 李秉忠: 轉型時期奧斯曼土耳其和英帝國在中東的角力...
    英國和土耳其關係在此階段更多地表現為英國對奧斯曼土耳其戰略性領土的吞食,而奧斯曼土耳其被迫吞咽這些惡果。土耳其獨立戰爭時期,文明和種族的優劣一度成為英國主導的話語並深刻作用於其對土耳其政策,集中體現為西方試圖將土耳其人永遠逐出君士坦丁堡。凱末爾主義者以民族主義為主,輔之以伊斯蘭主義完成了政治動員,確定了建立邊界明晰和領土有限的共和國這一目標,完成了救亡圖存的使命。
  • 奧斯曼蘇丹巴耶濟德聲稱要在聖彼得大教堂餵馬,然後十字軍就來了
    於是,他開始遊說西方的基督教國家,希望得到它們的支持,發起一次新的十字軍東徵,以「擊敗並毀滅土耳其人」。先皇穆拉德很清楚基督教國家的實力有多強大,因此他總是謹慎小心,避免在戰役之間的休整期招惹基督教國家。而巴耶濟德對待基督教國家則沒有那麼謹慎。喜歡誇誇其談的巴耶濟德在他即位的初期就曾經對來自義大利的使節誇下海口。
  • 土耳其通史:奧斯曼國家的興起
    十字軍東徵( Crusades)時期,敘利亞成為穆斯林與基督徒交鋒的主要區域,穆斯林與基督徒在安納託利亞的宗教對抗有所緩解。十字軍東徵結東後,安納託利亞的戰事再度進入高潮。穆斯林與基督徒之間的激烈廝殺,吸引來自伊斯蘭世界的聖戰者不斷湧人安納託利亞。以捍衛信仰的名義劫掠異教徒的土地和戰利品,則是驅使穆斯林加入聖戰者行列的直接誘因。在穆斯林看來,聖戰的勝利既是物質財富的來源,更是權力合法性的根基。
  • 走訪奧斯曼末期的遺蹟,看帝國的餘暉與掙扎
    但它們同樣滄桑,其古典與近現代相結合的建築風格,將伊斯蘭的藝術傳統與與歐洲近代工藝完美結合在一起,向世人展現著帝國最後的輝煌,以及背後的掙扎與艱難。法蒂赫是土耳其伊斯坦堡最大的地區,是市內的中心區域,即1453年5月29日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取的伊斯坦堡,故法蒂赫至今被稱為「真正的伊斯坦堡」或「原始的伊斯坦堡」。
  • 一個帝國的終結
    十字軍的入侵,把西歐的封建割據傳統強加給了拜佔庭,整個國家因為十字軍四分五裂,元氣大傷。之後一二百年裡,拜佔庭全部精力都用在收拾西歐十字軍的殘局。這個時候奧斯曼土耳其人崛起,並且不斷蠶食帝國領土,到1453年前後,拜佔庭已經只剩下君士坦丁堡周圍一點土地。
  • 關於土耳其,你所不知道的那些歷史
    1096 年,十幾萬人的十字軍第一次浩浩蕩蕩地從君士坦丁堡殺進土耳其,突厥人在當地畢竟時間太短,立足不穩,結果羅姆蘇丹國把首都也丟了,四下潰散。好在十字軍的目標是耶路撒冷,並沒有在土耳其戀戰,而是南下敘利亞,攻克了耶路撒冷。 為什麼敘利亞、伊拉克的突厥軍隊沒能擋住十字軍呢?因為當時的塞爾柱突厥帝國已經衰落了。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蘇丹不識字,因此每次籤字都是摁手印
    奧斯曼土耳其蘇丹穆拉德要想鞏固他在巴爾幹地區的地位,還需要三座城市。首先是索非亞。得到這座城市就可以讓他的帝國版圖擴張到保加利亞北部,直抵多瑙河河畔;其次是尼什(Nish),這座城市是打開塞爾維亞的鑰匙;第三座城市是莫納斯提爾(Monastir),得到這裡就可以確立奧斯曼帝國在瓦爾達爾河以西的統治,到目前為止還只有一些劫掠者曾經深入這一區域。在穆拉德把目光從亞洲的戰場挪回到歐洲之後的短短六年裡,他的將領們就達成了上述全部目標。
  • 宗奇奧海戰:奧斯曼艦隊崛起與威尼斯共和國的海權衰敗
    至此,威尼斯人已基本完善了自己的海上帝國版圖,並度過了時長20年的歲月靜好。 然而,世界大局在世紀末卻遭遇風雲突變。先是法國軍隊入侵義大利半島,然後又有神聖羅馬帝國向南擴張引發同瑞士聯邦的戰爭。威尼斯也不可避免的牽涉其中,並異常擔憂自己位于波河流域的大陸領地。
  • 近鄰不如陌路:亞美尼亞與土耳其如何結下世代血仇?
    他們滅亡了薩珊王朝,並與拜佔庭帝國激烈地爭奪亞美尼亞的控制權。這是土耳其人先祖第一次與亞美尼亞人發生交集,也是雙方仇怨的開始。公元十一至十三世紀,著名的「十字軍東徵」爆發,西方世界的基督徒大舉進攻阿拉伯世界。而居於戰爭前線的亞美尼亞人,卻將擁有共同信仰的基督教騎士當作了救世主。
  • 阿卡——十字軍,和其他的故事
    馬可波羅曾在此地停留過些許日子,然後動身前往遙遠的中國。阿卡的歷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在數千年的歷史中,數不清的帝國或民族來到此地,或佔領統治或停留生活。迦南人、腓尼基人、猶太人、亞述人、馬其頓人、埃及人、波斯人、羅馬人、拜佔庭人、奧斯曼人都曾統治過阿卡。統治者來來往往,阿卡依然是阿卡,屹立在東地中海,海水依舊湛藍。古城內的模樣,跟彼時馬可波羅所見到的並無差別多少。
  • 土耳其人到底是哪裡來的?突厥和土耳其有什麼關係嗎?
    西羅馬帝國最終亡於哥特人,東羅馬帝國則在帝國的東部站穩了陣腳,因東羅馬帝國定都拜佔庭(今土耳其伊斯坦堡)又稱拜佔庭帝國。拜佔庭帝國疆域主體位於今土耳其境內,其統治一直延續到1453年,統治小亞細亞地區長達1000多年,最後被興起的奧斯曼帝國攻滅。在這個時間段現今的土耳其地區被希臘化,帝國的語言是希臘語,文化也是希臘文化,宗教信仰則是基督教。
  • 羅馬帝國滅亡前10年,剩兩座城也要打,東歐十字軍和君士坦丁反攻
    阿拉伯帝國崛起後它也就還剩倆半島。為了抵禦突厥人的西進而向西歐求救,引來了十字軍。前三波還看不出是"引狼入室",直到威尼斯人帶著第四波十字軍攻破了君士坦丁堡,帝國滅亡,僅剩一個流亡拜佔庭——尼西亞帝國。短暫的亡國後拜佔庭成功復闢,就進入了最後一個王朝巴列奧略。
  • 1453年,一座千年來從未落入異教徒之手的城市,因背叛烈焰當頭
    在公元1453年之前的1123年裡,君士坦丁堡被圍攻了大約23次,但它只被攻破過一次:被第四次十字軍東徵時期的基督教騎士佔領,這是基督教歷史上最詭異的事件之一。君士坦丁堡是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在漫長距離上進行鬥爭的最前線,在這裡,不同版本的宗教信仰在戰爭和和平中對抗了800年。
  • 塞爾維亞發展史:一個歐洲帝國的誕生與瓦解
    土耳其人一馬當先,他們甩開了對手,並將拜佔庭徹底滅亡,隨後將勢力延伸到巴幹半島,早就外強中乾的塞爾維亞王國遭到滅頂之災,此後塞爾維亞帝國被終結,變成了奧斯曼土耳其統治下的一個行省。大部分塞爾維亞人信奉的是天主教,而奧斯曼帝國信奉伊斯蘭教,前面提到宗教信仰對國家的影響力,在這種宗教信仰的衝突下,塞爾維亞與奧斯曼是很難和平相處的,因此塞爾維亞與土耳其人進行了此起彼伏的鬥爭,這種鬥爭起初只是小打小鬧,試圖通過輿論來換來官方對宗教信仰的寬容,但是奧斯曼讓他們失望了。
  • 土耳其番紅花城—奧斯曼建築博物館
    原標題:土耳其番紅花城—奧斯曼建築博物館  新華網安卡拉10月23日電(記者鄒樂鄭金髮)入秋的安納託利亞高原陽光明媚,位於高原中北部的薩夫蘭博盧(番紅花城)城中,大量保存完好的奧斯曼帝國時期的民居與古建築在綠蔭中散發著古老而靜謐的氣息。從高處俯瞰小城,近一千棟古典精巧的土木結構小樓在山谷中錯落有致,堪稱奧斯曼風格建築博物館。
  • 紀實劇《帝國的崛起:奧斯曼》開播
    日前,優酷網在北京舉行線下看片會,宣布11月16日起獨家推出正版的劇情式紀錄片《帝國的崛起:奧斯曼》,每周一零點更新。區別於傳統紀錄片的形式,《帝國的崛起:奧斯曼》是一部高品質紀實劇,採用了電視劇劇情的敘述方式,高度還原歷史並解析劇情。整個故事圍繞著穆罕默德二世和奧斯曼帝國的崛起而展開,講述了君士坦丁堡數次陷落和王權更迭的故事。
  • 土耳其史上損失極慘一戰,導致皇帝被俘、帝國分裂,還差一點亡國
    文/格瓦拉同志作為西亞大國,土耳其最為輝煌的時刻,無疑還是奧斯曼帝國時期。其實土耳其人原本並不是西亞土著居民,而是居住於中亞阿姆河流域的中等部落,在13世紀時因受蒙古西徵的影響,被迫西遷至今天的小亞細亞半島。
  • 威尼斯帝國興衰記 | 成也律師,敗也律師
    你要知道,如果槳帆船不能按時從遙遠的東方載回貨物,毀掉就是整個威尼斯的貿易信用。 他們的立法毫不動搖地維護整個威尼斯的經濟利益,威尼斯將它堅定不移的法律制度貫徹到海洋帝國的每個角落,不偏不倚,以極強的邏輯運作著他們的體制。(甚至,西方現代的法律文書體系,都來源於威尼斯人當年的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