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保險斷交了?我咋不知道?保險公司咋不通知我?那我之前交的4萬8千元該咋辦?」安康市民周先生有些懵。
說起這個保險斷交的烏龍還得從2013年存錢事件談起,2013年4月3日,周先生來到位於江北大道的中國建設銀行準備存貯一筆錢,看到銀行內有一櫃檯主理保險業務,經中國太平洋保險安康中心支公司業務員介紹,周先生覺得把錢投資在分紅保險裡總比存在銀行吃利息划算,於是他轉變了思路。
周先生說:「那天本來準備給兒子存一筆錢,在建設銀行內辦理業務呢,結果銀行內的太平洋保險代辦員汪雲芳告訴我,有一支名叫「紅福盈兩全保險」的分紅保險只需要每年交1萬2千元,持續交5年時間就能在10年後拿到分紅和本金,經過她給我算了一筆帳,我覺得這樣的形式比存銀行拿利息要多一些,反正兒子還小也不著急用錢,於是我同意了。」
合同內填上自己的基本信息姓名、電話、住址等,保險籤完字蓋了章合同就算生效了,該保險每年會在建行卡內直接扣款,周先生拿著合同回了家,便沒再過多詢問其他有關保險的細則。
這一年交這麼多錢,咋也沒個發票呢?2014年客戶回訪,周先生對他的客戶經理袁朝提出,想拿到每年的保險單發票。「袁朝2014年通過郵寄的方式把那年的發票給我寄了一張,從哪兒以後又沒音訊了,反正保險公司是從銀行卡直接扣款,所以一般也不會聯繫我。」周先生說。
直到2020年3月24日周先生帶著家人在西城閣吃飯時,順便在附近的建設銀行查詢保險存儲情況,這一查不要緊,他發現自己買的這支保險早在2017年已經斷保,發現不對勁他立馬來到中國太平洋保險安康中心支公司詢問,工作人員告訴他:你2017年建行卡裡就沒錢了,而且手機號碼也打不通了,我們沒辦法聯繫到你,最後就斷交了。
周先生對記者說:「我的確於2015年換了電話號碼,但是我既然與你籤訂合同,你即使斷保也應該通知到我,而且合同裡寫著我的住址,為什麼從來沒來找過我?他們現在這樣擅自單方面斷保,等於我那交過的4萬8千元也打水漂了唄?太平洋保險這些工作是不是有些不妥?」
周先生思來想去覺得這事不應該就這麼算了,於是他撥打了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的投訴電話,還收到了一份投訴轉辦單,這份轉辦單要求安康本部公司與客戶進行聯繫,但是事情並沒有因為這次投訴而有進展。
12月10日早10點,華商報-二三裡資訊記者來到位於育才西路的中國太平洋保險安康中心支公司,欲了解詳情,該公司辦公室主任王化明表示業務上的事情他並不清楚,調查後才能解釋,需要一點時間。
當天下午5點半,周先生聯繫到記者,稱已於保險公司達成協議,解決了此事。周先生說:「感謝你們的關注,今天保險公司一位周姓經理聯繫我,解釋說之前是因為企業內部出現一些問題,他們現在願意將本金及一年的利息退給我,一共退還48700元,並籤訂了協議。」
記者再次聯繫到該公司辦公室主任王化明,對方聲稱已與客戶協商解決,其他不便過多透露。
華商記者:閆文青 實習記者:李程
【來源:二三裡資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