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nee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小麗今年年初生下了一個女兒,看著抱在懷裡軟軟的小寶寶,小麗從心底往外泛著甜蜜。儘管產後的身體還沒有恢復,她也謝絕了婆婆要來幫忙帶孩子的要求,因為在月子裡時她就發現婆婆很多育兒觀都太守舊了。
寶寶滿六個月了,終於長出了第一顆乳牙,小麗開始給女兒添加輔食了。從剛開始的米粉,米糊,蔬菜泥,果泥,看著女兒吃得香香的,身體茁壯成長,帶娃的辛苦也被抵消了。
可是家裡只靠寶寶爸爸一個人工作,負擔家裡有點吃力,所以小麗不得不外出工作了。儘管萬分的不放心把女兒交給婆婆,可是卻別無選擇。
終於,在寶寶8個月的時候,小麗把婆婆接了過來幫忙在白天的時候照看寶寶。
臨上班前,小麗對婆婆千叮嚀萬囑咐,儘管寶寶選擇開始添加輔食了,但是還是要以奶粉為主,而且輔食要保持其本來原有的味道,絕對不能添加任何調味品,尤其是鹽。
看著婆婆連連點頭,小麗這才放心地上班去了。最近幾天,婆婆老家有事回去了,小麗請了幾天假在家帶寶寶。
可是她發現以前寶寶愛吃的米粉,蔬菜泥之類的現在都不喜歡吃。她剛開始還以為寶寶病了沒有胃口,誰知道婆婆回來後給寶寶煮的粥女兒卻吃得特別香。
趁婆婆不注意的時候,小麗到廚房嘗了一口婆婆煮的粥,她才發現婆婆竟然在裡面加了鹽。小麗特別生氣地問婆婆難道不知道孩子一歲以前不能吃鹽嗎?
沒想到婆婆反而理直氣壯地說,「不放鹽的東西一點味道都沒有,大人都不愛吃,小孩又怎麼能吃得下去!再說小孩子不吃鹽就會沒有力氣的!」
聽完婆婆的謬論,小麗氣得直哭,她抱起寶寶帶著婆婆一起去醫院諮詢醫生。聽完醫生的訓斥,婆婆終於意識到自己犯的錯誤了。
孩子太小餵養孩子時要注意些什麼?
1. 保證孩子營養
若想孩子長大以後擁有強健的體魄,那麼孩子從小的飲食就要多加注意。當孩子兩三歲以前都要以奶為主。
等到開始添加輔食時,要從易消化,不易過敏的米粉開始,然後逐步添加蔬菜泥,果泥,肉泥,等到寶寶的磨牙長出來了,可以給寶寶煮一些軟爛好消化的麵條等。
但是一定要注意寶寶攝入的營養全面而均衡,碳水化合物,穀物類,蛋白質類等要營養都缺一不可,以防寶寶缺乏單一營養元素。
2. 不要讓孩子過早接觸味道比較重的食物
很多老一輩的人都覺得小孩子不吃鹽會身體沒力氣,其實這種說法是毫無科學依據的。
其實家長應該明白寶寶在一歲之前是不需要吃額外加鹽的食物的,因為平時攝入的水,以及食物當中的鈉含量就足夠了。
如果過早地吃添加重口味調味料比如鹽,醬油,糖之類的食物,會損傷寶寶的味蕾。小寶寶將來長大後也會品嘗不出一些清淡食物原本的味道。
而且鹽類攝入過多會損傷寶寶的腎臟功能,過早攝入糖類還會增加寶寶成年後患心腦血管疾病的可能。
3. 避免過早吃成人食物
有些家長帶孩子總是喜歡給孩子嘗一點大人吃的東西,時間長了,孩子成了習慣,就開始跟大人吃一樣的飯了。
可是家長不知道這樣做對寶寶有百害而無一利,因為大人吃的食物不僅鹽含量對於寶寶來說過高,而且質地也比較硬。
寶寶的輔食應該是清淡而軟爛的,這樣更容易寶寶對食物的吸收和消化,如果吃過硬的食物會增加寶寶的消化功能的負擔。
寶寶的健康決定著寶寶未來學習,工作以及生活的質量,而健康都是吃出來的。所以作為父母,更要細心呵護寶寶的健康。
父母要多學習科學的育兒知識,合理的膳食使寶寶的身體更健康。而且作為寶寶最應該信賴的直接監護人,要勇於對傷害寶寶的行為說「不」,不要為了顧及面子就做出傷害寶寶身體健康的事。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這就更需要寶爸寶媽們負起責任來,尤其是在寶寶小的時候,輔食之所以稱為「輔」,就是輔食起到的僅僅是輔助補充營養的作用,而輔食所補充的營養是母乳或者奶粉裡面提供不了的,所以家長不要添加輔食了就把寶寶的奶量減少。
我是Ainee媽咪,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2歲寶寶的媽媽,我們將會持續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兒母嬰的經驗和知識,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