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大碰撞:幼兒雙語教育到底行不行?

2020-12-15 極客公園

讓孩子學英語是越早越好,還是等孩子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後再決定?這個問題一直是不少家長的困惑。近日,史丹福大學教授、教育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負責人 Bruce McCandiss 給出了答案。雙語學習中一直存在競爭問題,比如當對人提到「麵包」這個詞時,只能想到母語中的「麵包」或第二語言的「麵包」中的一種。如果儘早接觸雙語環境,兒童將會開發了一種不同的方式來組合語言,減輕其中的競爭。

去年,在線少兒英語教育平臺 VIPKID 推出的一檔實景式教學節目《外教帶你看世界》來營造真正的雙語情景。站在自家的農場裡頭,穿橙色 T 恤的外教 Chandra 正用慢語速介紹自己是一名 VIPKID 北美外教。在自製的八分鐘視頻中,她教給小朋友們「lettuce」、「carrots」、「kale」等接近 20 種蔬果英文,「llama」、「horses」、「goats」等多種動物名詞。通過外教親自錄製不同場景,可以將課程中的重點單詞和句型融入其中來給孩子們提供沉浸式的場景教學。

TESOL 國際英語教師協會首任華人主席、國際漢語教師標準的總設計師劉駿則更是將這種形式看成是教材的創新,給真正的「個性化」教學提供了可能。

6 月 11 日,VIPKID 創始人及 CEO 米雯娟與 Bruce McCandiss 及劉峻對談,共同探討孩子應該從幾歲開始學習第二語言、如何學習、雙語環境在外語學習中有哪些重要作用等問題。此外,米雯娟暢想未來十年 VIPKID 將有千萬量級的小朋友和百萬量級的老師,她要將 VIPKID 打造成世界雲端大課堂。

以下是米雯娟與 Bruce McCandiss 對話實錄(經極客公園編輯整理):

米雯娟:與成人學習語言相比,兒童語言學習有什麼獨特優勢?

Bruce McCandiss:我們對在不同年齡移民到新國家的人進行研究,這些人中有大人、青少年、小孩還有嬰兒。事實證明,在典型的自然力量下,他們受第二語言的影響是非常不同的。成年之後到一個新國家的人,他們在接受語言的程序方面,結果大為迥異。拿口音來說,成年人很難做到沒有口音,語法上的細微差別也是其中一種表現,除此以外還有很多不同。從幼兒到青春期早期到成年人們身上會發生系統性變化,在此過程中語言學習的結果大不相同。但目前我們還不能準確說出為什麼會這樣。

米雯娟:為什麼早期的雙語環境對雙語學習來說很重要?

Bruce McCandiss:可能你的父母都使用雙語,或者其中一方能夠流利地使用一種語言而另一方則能夠流暢地使用另一種語言。這種家庭的孩子學起語言來似乎更順暢,他們似乎開發了一種不同的方式來組合語言。因此,大腦處理早期雙語學習的方式,與後來的二語習得方式是不一樣的。大量有關大腦的研究表明,這兩類語言學習者的大腦活動實際上是完全不同的。有證據表明,早期接觸雙語的人會整合詞彙和語義,並且雙語之間存在競爭關係。雙語使用者會一直遇到這個問題。我最喜歡舉的一個例子,如果你和一個雙語使用者一起去吃飯,在計算小費的時候他們總會轉回自己的第一語言。

米雯娟:對於孩子而言有沒有一個理想的年紀讓他們沉浸在雙語學習中?

Bruce McCandiss:我認為取決於孩子的情況。如果一個孩子在雙語家庭環境中長大,那麼對於他們來說立刻學起來就是理想的沉浸在雙語環境中。如果一個孩子在學習第一語言的時候就很掙扎,那麼他就不適合沉浸在雙語環境中。但是總體而言,這樣對孩子有很多好處他們可以自然地從父母那兒學習兩種語言。但當你還很小的時候,可能兩三歲的樣子,這時候父母很難提供一個完美的二語信號給孩子,很難讓他們從培養孩子的角色變為教師的角色。所以問題來了,怎樣才能讓孩子暴露在許多不同的語言環境下呢?給這些家庭提供幫助的最好辦法就是讓他們能夠接觸這些語言,讓孩子能夠適應一種新的語言甚至可以通過主動傾聽來進行一些內隱學習,這是一個真正需要探索的問題。

米雯娟:四、五歲的孩子最適合由專業教師主導學習專業的知識和內容嗎?

Bruce McCandiss:是的,這個年紀的孩子在二語習得方面表現很好。他們可以學會,而且參與度高。接近青少年,學習會出現細微的差別。因為青少年已經能夠自由掌握一門語言,那麼這門語言的影響會越來越大,會對新語言的學習造成幹擾。所以在你完全掌握和編譯世界上某一種聽力語言之前早點學習是有好處的。

米雯娟:雙語環境會給孩子造成困擾嗎?

Bruce McCandiss:大家仍然會有這方面的恐懼,如果你會兩種小孩正在學習的語言你可能會擔心孩子會混淆學習的拼音和英語語音。但大部分恐懼都是被過分誇大的,孩子同時學習兩種語言可能會有一點慢。這些微小的延遲對於一個孩子的影響可能是不同的。與學習一門語言相比,他們似乎沒有那麼堅持,似乎避開了,但孩子們會追上來的。所以真正最典型的這些孩子並沒有實例表明他們受到了災難性影響或者說他們遇到了大問題。

米雯娟:怎樣才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老師呢?您對 VIPKID 的老師有什麼建議嗎?

Bruce McCandiss:針對這個問題,已經有很多研究,一對一輔導真的很有用。是什麼讓這種額外的輔導對幫助孩子快速學習有好處呢?我們注意到一點,在語言學習中,當媽媽們在教孩子說話的時候,她們往往會誇大母語中的對比,讓孩子們能夠集中注意力去聽,然後這種誇張會隨著孩子開始學習這種技巧逐漸消失。另一方面,她們是高度適應的,她們一直使用學習者的語調改變她們的教學方法,讓學習者能夠保持高度積極參與的狀態。學第二語言會很容易洩氣,很容易有挫敗感,或者經常會忘記,如果這時候有一個老師能夠幫助你每天保持這種思維模式,那麼 你就可以每天學一點,一直嘗試,一直參與。一個好老師可以做到這一點。

米雯娟:在線平臺如何利用技術做到個性化教學?

Bruce McCandiss:當一個孩子在學習新技巧的時候,他們可能會有優點和缺點,我們可以通過研究整個學習軌跡來深入了解。如果你有他們每個學習階段的記錄,那麼你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他們的學習狀況以及他們的潛力,我們可以好好利用這一點,讓學習更加個性化、最優化,讓學生多參與。我覺得需要在早期階段進行探索,這不僅可以促進孩子的學習,而且甚至可以加快學習科學的發展。

以下是米雯娟與劉駿對話實錄(經極客公園編輯整理):

米雯娟:在很多國家,小朋友要學習第二語言比如英語、法語。這些孩子們的語言啟蒙學習對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劉駿:語言學習對於孩子們的成長起著很大的作用,因為語言對大腦的開發和認知功能結構成長都是有相當重要的作用。當孩子們從小學習語言是雙語或者是三種語言的時候,這能夠幫助他們接受新鮮的知識、提高對其他學科探索的能力。許多研究證明,雙語教學對學生們將來的學習是特別有效果的。

米雯娟:想聽聽看您對在線教育的看法,您覺得有效嗎?比起線下教育,在線教育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劉駿:傳統的線下教學是一個老師對著許多學生。在線教學的優勢就是能夠實現個性化教學,尤其是對孩子們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困難。針對學生的特點,在線教學可以解決他們的問題。我認為它是彌補線下教學很好的措施,也是未來教學發展的一個趨勢。尤其是在語言的學習當中,任何一個老師教學的內容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接受的,這樣的話對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老師可以對症下藥,採取非常有效的方式。

米雯娟:您覺得什麼樣的老師是一個好老師?

劉駿:一個好的老師可以啟發學生、鼓舞學生進行更好的學習。因為老師可以促進他的積極性,所以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了解學生學習的過程,對學生進行引導,不要急於糾正他的錯誤。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犯錯誤是自然的。有的孩子如果說糾錯太多,就不願意再繼續學下去,或者會感到不好意思。作為老師來說,應該多鼓勵他,培養學生的積極性。

米雯娟:除了好老師,還需要好的內容給老師作為工具去支撐他們的教學。您心目中未來的在線教材是什麼樣的?

劉駿:教材確實是一個最重要的一個部分,怎麼教是一個方法,教什麼就是教材。我認為在線教學有他的特殊性:第一,個體性的教學,這也是網上的教學,教材應該體現他的靈活性、多樣性、多面性。第二,現在的教材應該是立體化的教材,也就是說,同樣教一個內容,詞彙、語法、聽說讀寫的能力,應該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達到目的。所以,未來在線的教材應該是一種新的形式,是立體性、多樣性、多面性的。

米雯娟:您希望 VIPKID 或者是在線教育的平臺未來能夠給孩子們帶來什麼樣的學習課堂?

劉駿:我認為目前從規模和形式上 VIPKID 都做得非常圓滿,但是孩子學習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一對一的學習,學會的東西再和教師進行互動,關鍵是使用。在實際的場合下,應該有孩子之間交流的平臺。第二方面,對今後教材的發展,剛才我們提到了立體式的教材和教師的培訓,這方面可能要更規範化。

劉駿:你當時做 VIPKID 時怎麼看待資源整合的趨勢?又是怎麼做的呢?

米雯娟:我做少兒英語的教育這件事情,做了很多年,到現在差不多 20 年了。全球教育資源最重要的是幾個核心的關鍵要素:老師們在哪兒、內容、怎麼樣通過體驗及技術的驅動搭建教育平臺。從用戶價值來講,全球資源意味著我們能不能找到最好的老師和最適合的老師,給到我們世界上每一個小朋友。再加上技術不管是 AI 還是大數據,我們都能夠讓孩子們的學習變得更加科技化,老師的教學更加有效果。所以,全球資源的整合是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擁有更高質量的教育。

劉駿:對於未來十年 VIPKID 的戰略目標是什麼?

米雯娟:我覺得一家中國的教育企業在今天有非常大的機會,去幫助全世界的孩子們更好地成長。所以,我們的目標是要成為全球最好的 K12 教育平臺。不管教中文還是英文,不管是在英語的啟蒙上還是在孩子們學習英語專業的路徑上,我們都能夠提供一個好的教育產品。這個好的教育產品是一個世界雲端大課堂,到時候會有千萬量級的小朋友和百萬量級的老師,他們每天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啟發。當世界變成一個大課堂的時候,我們就有機會讓一個俄羅斯的小朋友、美國小朋友、中國小朋友、巴西小朋友成為同學,讓老師幫助他們更好地認知世界、了解自己,有機會讓 VIPKID 啟迪和賦能未來的孩子。


相關焦點

  • 對幼兒進行雙語教育初探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對幼兒進行雙語教育初探   21世紀已經到來,以加強外語和計算機為新世紀人才特徵的新一輪教育教學改革方興未艾,「探究型學習」、「雙語教學
  • 雙語幼兒園雙語教育標準缺失
    外教缺乏  宣傳名不副實高收費低質量「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幼兒時期孩子的雙語教育很重要,紛紛把孩子送進雙語幼兒園。收費高昂的雙語幼兒園成為了市場上的「香餑餑」。
  • 寶寶雙語教育的4大誤區
    針對目前流行的幼兒雙語教育,提醒家長莫走入以下誤區:1、把雙語學習當成知識性學習。很多家長生搬硬套學校式教學模式:讓孩子「正襟危坐」地拿著字母表或者單詞表,自己則用中文做中介教孩子學習,這種將語言學習當成了知識性學習的方式並不適合孩子真正地掌握雙語。最終他還是脫離了不了母語的思維方式。2、自己發音不標準,教壞孩子。
  • 科學生活:幼兒早期雙語教學是否可行?
    不過,也有不少專家指出,幼兒過早接觸雙語教學,不僅對學習外語起不到幫助作用,還會影響兒童對於母語的接受。那麼,幼兒早期雙語教學到底是否可行?    家長: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近日,筆者走訪了北京海澱區人大附幼的幾位家長,幾乎所有的家長都表示願意好好培養孩子的外語能力,讓自己的孩子贏在人生第一起跑線上。
  • 中國教育到底行不行?
    很多人都吐槽我們的教育不行,那為什麼還能出這麼牛逼學生?總不能說都是後來在美國深造的吧?!
  • 中美混血兒怎樣從小進行雙語教育?
    我現在在美國學校教書,班裡就有學生,父母都講國語。他聽沒問題,說基本上都是說英文,中文課的時候我讓他講中文他才會講,只是講得比一般學生好一些而已。我班裡還有一個中美混血,但是他媽媽是ABC,所以也不講國語,他中文卻是我們班最好的(不僅中文,所有學科都是最好的)。為什麼?因為他媽媽是大學教授,有PHD,教老師如何教閱讀的。。。
  • 新疆雙語教育體系基本形成 惠及200萬名少數民族幼兒及中小學生
    新疆雙語教育體系基本形成 惠及200萬名少數民族幼兒及中小學生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9-09 11:15 來源: 新華社自中央民族工作座談會後的5年來,國家不斷加大投資力度,面向基層,尤其是處於教育「窪地」的南疆農村地區實施「農村學前教育推進工程建設計劃」、南疆四地州14年免費義務教育,並在全疆範圍內投入260億元連續5年實施37項重點教育民生工程等舉措,使雙語教育質量穩步提升,國家通用語言教學和少數民族語言教學同步加強。
  • 千億級別的市場:教育機器人到底行不行?
    在教育機器人崛起的準備階段,其市場更獲得了資本的關注。但在商業上炒得火熱的教育機器人卻很少有家庭了解教育機器人究竟為何物。面對B端與C端普及的差異化,我想問一句:千億級別的教育機器人市場到底行不行?01教育機器人誰來定義?提起教育機器人這個詞,大多數家長仍感到迷茫,似乎近在咫尺,但又說不清道不明。
  • 家長學堂 | 許雅寧:前進美國大學—藤校教授及家長的建議,幼兒雙語教育——由美國的閱讀教育談起
    許雅寧博士清瀾山專場家長學堂(幼兒園)幼兒雙語教育——由美國的閱讀教育談起中國和美國都非常重視學生的閱讀教育。美式教育的特點之一就是從小重視閱讀。然而,美國K-12階段的閱讀教育究竟是怎樣做的?在清瀾山幼兒園雙語教育環境下,怎樣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在幼兒階段的閱讀得到有效提升?
  • 帶著溫度做好南疆雙語幼教事業——南疆學前雙語教育幹部支教培訓...
    11月1日,參加南疆學前雙語教育幹部支教工作的3000名幹部開始崗前培訓。從幹部到幼兒教師,角色如何轉變?日前,記者走進新疆師範大學溫泉校區南疆學前雙語教育支教幹部培訓現場,探訪他們的學習、生活。幾天來,面對多數「零基礎」的支教幹部們,周曉紅的評價是:「他們的認真勁讓人感動,吸收能力強,潛力大。」  「每個人都擁有一顆童心,藏著童趣。」周曉紅說。周曉紅常將理論結合自己的教學事例講給大家聽。在兒歌教授環節,為了照顧到一些年齡偏大的學員,她專門精選了一些幼兒紅歌,比如《紅星閃閃》《祖國祖國多美麗》等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
  • 全面解讀如何對幼兒進行雙語教育(圖)
    問:幼兒在幾歲時適合進行雙語教學?  答:關鍵是條件和環境,如果有條件的話,母語和第二語言可以同步進行,但是必須在我們的家庭環境當中,有一個人專門是母語的對象,有一位是承擔第二語言的對象。所以幾歲學雙語更合適,關鍵是條件和環境。  問:在家庭中要創造什麼樣的環境才能幫助孩子學好外語?  答:家庭幫助孩子學習第二語言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途徑,關鍵是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作為家長,首先要懂教育,知道用什麼樣的方式方法對孩子開展第二語言的學習。其次家長要有良好的口語能力,才能對孩子進行教育。
  • 中美教育差別到底有多大?
    這樣一位在中外教育屆深耕多年且成績斐然的著名教授,對中美教育、英語教育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陳春安教授用其在中國以及美國五十餘年的教學經歷,為家長們直觀的展示了中美教育的差異化及學校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不少家長關注的英式發音與美式發音問題。中美教育的差異在哪裡?
  • 麥田裡幼兒雙語教育的成功啟示:注重聽力能促進學生對英語的掌握
    最近在網上看到麥田裡幼兒雙語教育,了解了他的創始人賈晨飛的學英語經歷,以及他之後從教,以及從教後對英語教學的思考之後,創立了麥田裡幼兒雙語教育。從而想到了我們的英語教學,麥田裡幼兒雙語教育的理論支持是二語習得,而二語習得的理論核心則是:只有可理解性的聽力輸入是人類掌握語言的唯一途徑。在現實的英語教學中,我們北方的這座縣城的聽力教育幾乎為零。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的最重要的期末考試不考聽力,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不考聽力。
  • 私享會,一場與國際化雙語教育大咖的思想碰撞
    正文共4800字;閱讀時長13分鐘文章來源:南京赫賢寫在前面說起蒙臺梭利教育,可能大多數幼兒園家長都不會陌生,或多或少都有過接觸和了解。但是,對於蒙臺梭利教育到底是如何實踐的?它對孩子成長的價值體現在哪裡?
  • ——新疆加強雙語教育推進民族教育跨越式發展紀實
    「早學一天比晚學一天好,孩子早學雙語,能夠為將來的發展打好基礎。」買買提·尼亞孜雖然說不出什麼大道理,但他知道學好雙語是「硬道理」。  塔孜洪鄉克什拉克村雙語幼兒園園長牛芳告訴記者,在村裡,像買買提·尼亞孜這樣的家長還有很多。作為南疆地區第一所雙語幼兒園,2006年建園的時候,只有34個幼兒入園,如今,在園幼兒數已經翻了一倍多。
  • 祈福英語實驗學校:實施中英文雙語教育
    學校特色:學校實施「中英文雙語教育」,幾乎所有核心課程由中外教師分別使用中/英文授課,用英語教授社會、科學等非語言類學科,讓學生在雙語教學的薰陶和東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培養優勢互補的思維方式,為培養「精通雙語、學貫中西」的能夠有效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國際人才奠定基礎。
  • 新疆雙語教育體系基本形成
    新華網烏魯木齊9月7日電(記者阿依努爾)在中國最西部的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吉根鄉,當地唯一一所鄉小學的167名柯爾克孜族學生,得益於雙語教育政策較好地接受了基礎教育。自中央民族工作座談會後的五年來,國家不斷加大投資力度,面向基層,尤其是處於教育「窪地」的南疆農村地區實施「農村學前教育推進工程建設計劃」、南疆四地州14年免費義務教育,並在全疆範圍內投入260億元連續5年實施37項重點教育民生工程等舉措,使雙語教育質量穩步提升,國家通用語言教學和少數民族語言教學同步加強。
  • 新疆雙語教育按下「快進鍵」
    原標題:新疆雙語教育按下「快進鍵」  □本報記者張雪紅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召開以來,自治區雙語教育按下「快進鍵」——農村雙語幼兒園入園孩子從2015年的48萬人增加到了現在的115.52萬人;少數民族中小學生接受雙語教育的人數從2012年的121.88萬人增加到現在的191.38萬人;雙語教師從2016年的11.99萬人增加到了現在的近
  • 新疆教育政策解讀:讓更多孩子享受良好雙語教育
    雙語教育事關中華民族整體利益,事關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進步,一直是新疆自治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自治區在總結近年實踐的基礎上,提出雙語教育發展目標:到2012年,基本普及少數民族學前兩年雙語教育,接受學前兩年雙語教育的少數民族幼兒達85%以上。  在今年實施的22項重點民生實事工程中,學前雙語教育工程單獨列項,引人矚目。
  • 來自新疆的全國人大代表關注雙語教育
    從國家到自治區都十分重視雙語教育發展,將雙語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來抓,目前在和田等南疆地區,雙語教育尤其是學前雙語教育已經基本覆蓋了所有的農區、牧區。     在為雙語教育發展規模感到欣喜的同時,巨艾提·依明也為教學質量感到擔憂,因為「滿足雙語教學要求、能把孩子教好的合格雙語教師還很缺,從長遠發展來看,雙語教師缺口佔到現有老師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