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懲腐敗犯罪 護航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以來職務犯罪審判工作回顧
回顧改革開放以來,人民法院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依法嚴懲腐敗犯罪、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的歷程,總結經驗教訓,對於確保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腐敗是社會毒瘤,是執政黨面臨的最大威脅。人民群眾最痛恨腐敗現象。如果任憑腐敗問題愈演愈烈,最終必然亡黨亡國。
-
對嚴重腐敗犯罪,死刑條款並未休眠
賴小民雖然不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因腐敗犯罪被判處死刑的首位貪官,卻是建國以來人民法院受理的職務犯罪案件中受賄數額最大的,其索取或非法收受相關單位和個人給予的財物高達17.88億元,實屬建國以來腐敗案件之最,加之犯罪情節及社會危害性,對其判處死刑充分顯示了黨中央的反腐政策與決心,以及適用死刑的理性司法。
-
法學專家解讀賴小民案:對嚴重腐敗犯罪 死刑條款並未休眠
賴小民雖然不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因腐敗犯罪被判處死刑的首位貪官,卻是建國以來人民法院受理的職務犯罪案件中受賄數額最大的,其索取或非法收受相關單位和個人給予的財物高達17.88億元,實屬建國以來腐敗案件之最,加之犯罪情節及社會危害性,對其判處死刑充分顯示了黨中央的反腐政策與決心,以及適用死刑的理性司法。
-
法學專家解讀賴小民案:對嚴重腐敗犯罪,死刑條款並未休眠
賴小民雖然不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因腐敗犯罪被判處死刑的首位貪官,卻是建國以來人民法院受理的職務犯罪案件中受賄數額最大的,其索取或非法收受相關單位和個人給予的財物高達17.88億元,實屬建國以來腐敗案件之最,加之犯罪情節及社會危害性,對其判處死刑充分顯示了黨中央的反腐政策與決心,以及適用死刑的理性司法。
-
株洲重點查處這三類腐敗案件
為講好株洲故事,展示七十年來我市發生的巨大變化、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策劃籌備了「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新聞發布會。昨日是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一場,發布主題為:全市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成就情況。
-
「80後腐敗現象」是簡單的治腐標籤化
「80後腐敗現象」是簡單的治腐標籤化王傳濤(山東 教師)一直以來,職務犯罪多集中在掌握較大權力、處在較高位置的中年人或臨近退休人員身上,多數單位把廉政教育工作的重點放在「59歲現象」、「45歲現象」上。
-
檢察機關:腐敗已滲透到工程建設中所有環節
2015年1月4日,江蘇省阜寧縣檢察院職務犯罪預防局局長陳剛在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通報職務犯罪預防工作時介紹說:「通過對2012年以來查辦的工程建設領域職務犯罪案件進行分析我們發現,幾乎工程建設的每個環節都存在腐敗『潛規則』,項目招投標、規劃審批、配套設施、檢查驗收、工程款結付五大環節尤為突出。」
-
於冬:軍隊反腐新語境 腐敗脫敏不再遮遮掩掩
中國政法大學軍事法專家叢文勝注意到,根據2007年1月頒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審計條例》,軍隊審計部門設在中央軍委的領導之下,日常工作則由總後勤部領導。此次在軍委層面設立專門的全軍審計工作領導小組,雖然人馬班底不動,但無疑意味著軍隊審計監督工作「將更上一層樓」。
-
觀察丨懲治家族式腐敗
原標題:觀察丨懲治家族式腐敗 近日,海南省委原常委、海口市委原書記張琦受賄一案在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檢察機關指控稱,2005年到2019年期間,張琦利用職務便利,在土地開發、項目承攬、工程推進等事項上為有關單位和個人提供幫助,單獨或通過其近親屬收受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1.07億餘元。
-
最高檢:2018至2019年受理各級監委移送職務犯罪40326人
此類犯罪主要發生在工程建設、徵地動遷、惠民資金、專項補貼等資金密集、監管薄弱領域,且農村基層組織工作人員職務犯罪增幅明顯,蠅貪、蟻貪類案件佔比較大,基層公職人員仍是腐敗犯罪高發群體。 個別案件犯罪數額特別巨大,影響十分惡劣。少數職務犯罪分子利慾薰心,瘋狂斂財,不計後果,涉案金額十分巨大,有的涉案金額高達幾千萬、上億元。其中既有小官大貪,也有高官巨貪。
-
書摘:物質主義與腐敗犯罪的相關性分析及啟示
但是,「戀財」與腐敗犯罪到底有沒有相關性、有多大的相關性,卻缺少相應的實證研究予以回答。本文從文化的視角,藉助數據和實例分析,對物質主義與腐敗犯罪之間的相關性問題加以研究,從中提出治理中國當前腐敗犯罪問題的幾點啟示。一、文獻綜述腐敗犯罪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歷史現象,且從它產生時起,人們就沒有停止過與它的鬥爭。
-
職務犯罪屬於什麼類型的犯罪?
職務犯罪編輯:楊琴一說到犯罪,很多人可能比較熟知的是財產犯罪、黑社會性質犯罪等,有時候也會在新聞上聽到國家要大力打擊職務犯罪的講話,那什麼是職務犯罪呢,職務犯罪屬於什麼類型的犯罪呢,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介紹。
-
一涉黑案件挖出腐敗及「保護傘」93人
騙取、貪汙土地開發補償款高達5億餘元;安排其父親、妻子、兄弟及親信入選村「兩委」,把持基層政權達30多年;無惡不作,實施搶劫致1人死亡……12月25日,全國掃黑辦召開掛牌督辦案件新聞發布會,發布北京高福新案、河北賀金山案、吉林張永福案、廣西「李氏三兄弟」案等4起掛牌督辦案件,披露的一些案情令人觸目驚心。
-
最高檢網絡訪談:懲治和預防職務犯罪
當前,滋生腐敗的土壤依然存在,人民群眾對腐敗問題特別是發生在群眾身邊、侵害群眾切身利益的腐敗反映強烈,要求依法嚴懲腐敗的呼聲很高。為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呼聲要求,2013年初,高檢院部署開展為期兩年的查辦和預防發生在群眾身邊、損害群眾利益職務犯罪專項工作。
-
懲治腐敗的強大科技支撐
畫面裡,兩名檢察官正在訊問一名犯罪嫌疑人,在檢察官出示的一系列證據面前,犯罪嫌疑人從開始的狡辯、搪塞,到最後不得不供認不諱、認罪服法。你以為這是在看電影?錯了,這是8月16日,河南省三門峽市檢察院在辦理一起貪汙案件時,對犯罪嫌疑人訊問過程進行全程同步錄音錄像的一個畫面。這也是該院運用科技支撐,加大懲治腐敗力度的一個縮影。
-
「一帶一路」投資腐敗風險之馬菲老文篇
根據菲律賓法律,腐敗犯罪的刑事量刑主要取決於公職人員貪腐行為的輕重,具體有三種情形:公職人員利用職務行為幫助行賄人實施犯罪行為的:處以8年至12年的有期徒刑以及不少於受賄價值三倍的罰金,如果同時觸犯其他犯罪的兩罪並罰;公職人員的職務行為並未幫助行賄人員實施犯罪,但是該職務行為是不公正的:公職人員已作出偏袒行賄人的職務行為的
-
2020年職務犯罪國際追逃追贓專項行動啟動
貫徹全會工作部署,作為「天網2020」行動的一部分,職務犯罪國際追逃追贓專項行動從今年4月持續到12月,將集中力量開展個案攻堅,推動一批重點追逃追贓案件取得突破。這是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第二次組織全國紀檢監察機關開展專項行動。此次專項行動在繼承以往經驗的基礎上,責任更明確、目標更精準、打法再升級。
-
中紀委深度觀察:多名年輕幹部被查,腐敗形式五花八門
錯用「才智」斂財謀利,青年英才走上腐敗歧途「身為新提拔的年輕幹部,我沒能抵擋住社會上的各種誘惑,錯把企業老闆圍獵領導幹部的『糖衣炮彈』當真情,放鬆了思想警惕,在金錢欲望的唆使下,理所當然地收受財物,一步步墮落到職務犯罪的漩渦裡。」金英麗在懺悔書中寫道。
-
海南華僑中學:一所名校的腐敗樣本
繼任校長接過腐敗「接力棒」 曾紀寧調走後,王繼源接任海南華僑中學校長。 王繼源是江蘇蘇州人,2003年8月被任命為海口市實驗中學總務處主任,2009年8月被海口市政府聘任為海南華僑中學副校長,2012年11月任命為校長。 海口市檢察院根據紀檢部門提供的王繼源涉嫌受賄犯罪的線索,對其立案偵查。
-
「象牙塔」腐敗緣何難禁?
「象牙塔」內「小微」腐敗受到嚴懲,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據粗略統計,十八大以來,僅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公布的高校腐敗案件,就有50多起。有關人士表示,社會對高校的要求和標準更高,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象牙塔內和科學殿堂中的違法亂紀、貪汙腐敗行為。打造風清氣正的教育政治生態,要真正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築牢高校反腐的第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