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背書卻不認字?善用「語義啟動效應」,讓孩子告別死記硬背

2020-12-13 琳姐寶貝育兒

文|琳姐

編輯|琳姐

每當家長帶著孩子出門拜訪朋友的時候,總避免不了讓孩子秀上一段才藝,年齡小不是問題,背個古詩或者唱歌都是很好的選擇。孩子背完古詩後,家長難掩高興的神情,覺得我家孩子真是棒,但隨之浮上心頭的就是一個小小的遺憾,孩子雖然能背書,但他卻不識字!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難免出現一個疑問:為什麼我家的孩子背得滾瓜爛熟,可當我一指古詩裡的字詞,他幾乎一個都不認識?這是因為孩子在背古詩的時候是短期的機械記憶,在腦海中儲存記憶的時間太短,所以孩子總記不住字詞。

家長要想孩子能夠告別死記硬背,輕鬆識字的話,可以嘗試一下"語義啟動效應"。

"語義啟動效應"是心理學的一個啟動效應,它指的是由一些行為情境刺激人的認知系統,使其進入準備和啟動狀態,促進隨後的加工工作。例如老師和學生這兩個詞具有緊密的聯繫,由老師提及學生反應比由姐姐提及學生快。

這種語義啟動現象為長時記憶的激活擴散模型提供了有力的實驗證據。

家長利用"語義啟動效應"教孩子識字,這對孩子而言有什麼好處?

1、 讓孩子告別死記硬背

在"啟動效應"中,孩子能夠通過更具象的方式將難以接收的知識刻畫在腦海中,能夠有效地通過聯想擴散的方式將記憶點相連接。相比於傳統的死記硬背,更容易讓孩子接受,起到積極的助力作用。

孩子的思維是靈活的,是天馬行空的,傳統的方法會固化孩子的思維,"啟動效應"能讓孩子進入情境,用直接代入的方式將其記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能夠更好地讓孩子觀察生活

"啟動效應"的主要依靠情境帶入模式,讓孩子切身體會從而達到長期記憶的效果。比如,孩子在喝牛奶的時候,家長可以在瓶身上貼一張白紙條,上面寫著牛奶二字,每次喝牛奶,孩子都能想到這兩個字。這樣做能夠讓孩子通過對身邊一系列事物的觀察來學習文字,也便於父母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家長在教育孩子讀書習字的時候,不要過於急躁,也不要認為短期的教育能夠立刻得到成效。孩子能否學得好,關鍵還是在於父母教育的方式及父母的毅力。

家長想通過"語義啟動效應"來達到孩子輕鬆識字的目的,需要做到以下這幾點:

1、 抓住生活點滴,隨時隨地讓孩子學習

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讓孩子先接觸識字卡片或者繪本這種類型的圖畫書,讓孩子通過鮮豔的色彩來刺激他的神經。不僅在書中,生活中也處處是可以習字的好例子。比如說孩子愛吃的零食包裝上面的字,與玩具息息相關的字等等。

家長還可以通過帶孩子出去旅遊,看看風景,體會自然,來讓孩子切身體會現實。家長可以問問孩子:"海像不像你在圖畫本上看到的那樣?"還可以隨地取材,教孩子短短的詞句,比如說迎面吹來的叫做海風,水裡遊的叫做魚等等。

2、 注重識字質量,不要以為追求數量

很多家長在聽到誰家孩子幾歲能習得幾百首古詩,心動得不得了,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可以背誦這麼多詩,學會那麼多字。於是,家長就開始了對於孩子而言枯燥的教學之旅,天天逼著孩子背古詩,雖然孩子短期內是記住了,但沒過兩天就會忘了。

家長應該注重孩子的質量,孩子學得慢一點也沒有關係,不要逼迫孩子,照顧孩子的心情是最重要的。

3、 從孩子的興趣切入

任何事情當你有了興趣才會有動力去學習,如果強逼著孩子去學習一些他不想要學的東西,一旦他能夠自己做決定時,就會毫不猶豫地捨棄掉它。

所以,家長在生活中,要注意觀察孩子對哪些事物感興趣,以這些具體的事物來引發孩子對識字的興趣,每當孩子看著這些事物時,腦海內自然而然就會聯想到學過的詞句,讓孩子的識字之旅變得更加輕鬆,何樂而不為呢?

家長時常苦惱於孩子的教育問題,既想讓孩子能夠輕鬆學習,又想著孩子能夠不落於人後,在競爭激烈的學校也能夠排得上名,可謂是煞費苦心。從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就在為孩子進行早教,一步一步讓孩子懂得更多,了解更多,如果有合適的方式能讓孩子快樂一點,嘗試一下未嘗不好。

(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為啥孩子能背書卻不識字?"語義啟動效應":錯不在孩子,在辦法
    孩子只會背書卻不識字,這不是孩子的原因,而在於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上,父母錯誤的教育方法導致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父母要教孩子背書用的實質,還可以利用語義啟動效應對孩子進行教育。二:語義啟動效應對孩子的重要性1、讓孩子認識更多字父母在教孩子認書背書的過程中利用語義啟動效應能夠讓孩子對於詞語有更多的認識,能夠讓孩子從一個詞語去聯繫到另一個詞語,從而去增加孩子對於文字的認識,以及增加孩子認識文字的數量,也方便孩子去記憶,不會容易就會忘記。
  • 為什麼孩子能背書不識字?「語義啟動效應」告訴你:錯在方法
    後來通過多次的觀察,才發現孩子並不是真的閱讀,而只是因為同樣一本繪本看得多,聽了太多次周女士跟他講的故事,所以早已經牢記於心,與其說他在讀書,不如說孩子是在背書。當周女士打斷孩子,指著其中的一個字問他時,孩子會非常茫然,因為他根本就不認識。
  • 孩子能背書卻不認識字?是家長方法錯了,「語義啟動效應」來幫你
    我發現很多孩子都會有這樣的情況,就是能夠說出字的讀音和意思,但就是寫不出在這個字,甚至認都認不出來。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呢?這裡我們要說到一個名詞叫做:"語義啟動效應",這與孩子讀書認字具有極大的關係,它是孩子識記的基礎,它能使用語境式的方法來教孩子對識字形成長時記憶和思維,在生活、閱讀中自然地獲得識字的認知。
  • 不要再死記硬背,試試這9個背書方法,可以提高背書效率
    從讀書時代開始,我們就開啟了背書之路,古詩、文言文、各種公式,然後我們就像念佛一樣上下唇不斷觸碰,你是這樣的背書方式嗎?今天就想跟大家分享學霸的「背書」技巧。背書無非就是理解和技巧的結合,如果靠死記硬背,背的當然特別慢。
  • 過早認字破壞孩子想像力?別被忽悠,小學老師都鼓勵孩子早認字
    ,就能跟得上;而英語是需要語言環境的,光靠一周兩節課並不能有太大的效果。當然,認字也要講究方法,不是你每天拿幾張卡片,教孩子讀幾遍,讓孩子死記硬背記下這個字,這種在生活中,巧用幾招,讓孩子喜歡上認字和閱讀。1、在生活中隨時隨地的認字孩子的識字能力是自然發展出來的。你只要給他豐富的文字環境,他自然就會認字。而開始認字的關鍵不是孩子幾歲,而是孩子的興趣。
  • 孩子對批評左耳進右耳出,家長可用「語義效應」與孩子有效溝通
    但是大家發現了沒有,有的孩子不管家長怎麼教育,軟硬不吃,就是聽不進去,妥妥的「熊孩子」一枚。孩子對批評左耳進右耳出,無計可施的家長不妨了解一下「語義效應」,輕鬆化解和孩子的溝通問題,讓教育更有效。在家長和孩子之間也是這樣,溝通無效,孩子不聽話,往往是雙方都需要冷靜下來,好好思考的狀態,對此,家長不妨換個思路,「直言不諱」行不通,可以試試其他方法。一、什麼是「語義效應」?有一種表達技巧叫做「得失感」,也就是說,當我們用不同說話方式的時候,所傳遞的信息是不一樣的。
  • 孩子最佳「認字時間」,並非三歲或四歲,這個年齡段認字效果超好
    反對孩子認字的琳琳爸堅持:學齡前應該讓孩子好好玩,過早的認字、閱讀會扼殺孩子的想像力與興趣;看著別人家同齡的孩子,都能拿著童話故事書自主閱讀了,甚是焦慮的琳琳媽就堅持:孩子越早認字越好,等孩子上小學後,再來認字就來不及。學齡前的孩子,該不該認字呢?
  • 父母輕鬆教孩子認字的九種方法
    孩子三歲前的智力發展已經相當於成人的70%了,所以媽媽們不要錯誤地認為孩子還小,記不住漢字是正常的。其實很大的可能是你的方法不正確導致的。學立佳通過研究證明,3歲是自然記憶力和整體模式識別能力的高峰,兒童能夠像認識其他事物一樣自然地接觸和認識漢字;4~5歲的兒童一般都能學認字,識字速度也不比6~7歲的兒童慢。研究也表明,5歲以上的兒童能夠掌握漢字的大部分筆畫,並能夠用筆畫來分析形狀和書寫。一些專家認為,從孩子有圖案識別能力開始,就可以教他們識字了。也就是說,識字教育,在寶寶1歲左右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了。
  • 孩子調皮不愛聽管教?父母善用「暗示效應」,比打罵更有效
    同時他們還會用自己的方式來看待這個世界,如果孩子這時存在一些什麼缺陷,或者某個方面不是做得很好,孩子很容易就會對自己有偏見,陷入自卑的心態當中。父母的打罵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不完美的,不受父母喜歡,他們會把自己看成是一個沒人喜歡的小孩,內心就會變得自卑。
  • 孩子對批評左耳進右耳出?父母巧用「語義效應」,將教育落到實處
    而不是讓自尊心作祟,使得孩子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當家長批評孩子時,特別是在公共場合批評孩子時,孩子總是拉不下面子道歉,家長此時千萬不要過於激烈地批評孩子,而是要讓孩子意識到錯誤本身,從而去改正錯誤,下次才能不犯錯誤。
  • 背書背得累都不對,學霸從來不會死記硬背
    >梳理又分為三部分:分塊、串線、關鍵詞分塊這個很簡單,就是把需要記憶的材料理解清楚分為幾塊去記憶;串線:把需要記憶材料,點與點之間的聯繫組織起來,這樣即可以背會,還可以把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關鍵詞:我們把要記憶的每一個知識點濃縮為關鍵詞,用筆單獨標註出來
  • 楓林書苑讀書吧感恩顧客開展《告別死記硬背,還孩子一個快樂童年》親子交流公益課.
    告別死記硬背,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 孩子總是自我否定?家長要善用「羅森塔爾效應」,讓孩子重拾自信
    有些家長比較急躁,在看到孩子畏畏縮縮、不自信的表現時,就只會發火,責備孩子沒出息。這些父母沒注意到的是,你越責備孩子,越說他差勁,孩子就會陷入自我否定的怪圈,就更加不行。有研究表明:經常自我否定的孩子相對於其他樂於表現自己的孩子而言,既沒有後者廣泛的社交圈,也沒有後者取得的成就高。
  • 孩子學習容易分心?善用「雞尾酒效應」,教你培養孩子高度專注力
    文/小熊育兒日記一提起孩子的學習,大多數家長都免不了長籲短嘆。尤其是在幼兒時期,如何讓孩子能夠有效的投入到學習之中,坐在書桌前面不要分心,成了許多家長難以解決的問題。其實想讓孩子學習不分心並不難,只要我們善用雞尾酒效應,就可以培養孩子的高度專注力。
  • 教孩子認字別「死記硬背」,嘗試這5個方法,養成識字小達人
    教孩子識字是很多家長都會做的事情,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教孩子識字上也是如此。但是多數家長在讓孩子識字,採取的都是「死記硬背」的方式,孩子既不願意學,還容易對識字產生了「厭煩心理」。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識字能力好一點從寶寶不到一歲,剛開口說話就開始教孩子識字,這種方法用來哄孩子,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還可以,但是要達到真正讓孩子識字的效果其實是微乎其微的。3-4歲的孩子是對圖形直覺最敏感的時期,這時候開始教孩子識字其實是最好的。
  • 教孩子認字別「死記硬背」,嘗試這5個方法,養成識字小達人
    教孩子識字是很多家長都會做的事情,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教孩子識字上也是如此。但是多數家長在讓孩子識字,採取的都是「死記硬背」的方式,孩子既不願意學,還容易對識字產生了「厭煩心理」。3歲的孩子基本理解能力和說話表達能力都有了一個基本的雛形,這時家長教孩子識字,孩子的吸收能力會很強。因此,如果你家孩子到了3歲,就可以正式的教孩子識字了。
  • 「學齡前孩子認字1000+」了解這個秘密,你的孩子也可以
    在看到不熟悉物體的時候,Zosh會教孩子這些物體的名字,但是教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直接告訴孩子名字,另外一種是引導孩子通過推理的方法去發現名字。實驗結束後,Zosh測試了那些孩子們對於新單詞的記憶能力,結果發現通過引導方式學習單詞的,比通過死記硬背學習單詞的效果要好得多!
  • 要不要提前教孩子認字?
    因為我家孩子之前沒有認字,所以他經常會出錯2個-5個,他們班四十多個同學,基本上每天都有四十個左右全對,所以我也很著急,但是越急越容易錯。不認字的壞處挺多,就我觀察我家孩子,他默寫經常錯誤,他會不情願交默寫本,單元測試最後一道題是簡單的幾句話詩歌,他不會讀,也不願意讀,測試分數幾次是B,有時更低 。
  • 讀書不要死記硬背啦!有效背書方法晉升考神之路
    說起背書,大家肯定是捧著-本書,對著大段文字知識點死磕,恨不得大腦就像-個掃描機,看- -遍知識就能全部錄進腦子裡。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看- -遍記一遍背一遍, 轉過頭又忘了七七八八,是個人都會裂開,忍不住摔書不幹。
  • 孩子最佳「認字時間」,並非3-4歲,家長需尊重孩子成長規律
    這也是很多家長面臨的問題:學齡前如果不教孩子認字讀書,會怕他"輸在起跑線上",上小學跟不上課程,成績不好,產生自卑情緒;可如果早早教孩子認字,又怕"揠苗助長",扼殺孩子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