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片竟也「有毒」,孩子沉迷模仿說話「帶偏」,家長後悔已晚

2020-09-04 無憂貝兒

小孩子們的想像力比較豐富,他們喜歡各種天馬行空的事物,所以為了滿足兒童的需求,電視上就出現了動畫片,動畫上的人物有著他們自己的特色,因為畫面的質感,以及人物的性格,吸引了很多的小朋友。但是有的孩子卻沉溺於動畫片,分不清真實與虛擬,給他們的身心健康帶來危害。

現在的孩子最喜歡的動畫片莫過於《熊出沒》了,熊大的機靈,熊二的憨厚可愛,以及光頭強的不服輸,獲得了不少觀眾的喜愛,甚至有的孩子還學習動畫人物的說話風格,但是有一部分孩子卻深受動畫片的影響。有的孩子因為喜歡《熊出沒》,跟大人交流的時候,語氣都變成了「俺們……」「看俺光頭強……」。

像前幾年那個可火的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也是吸引了大批觀眾,可愛的羊羊們與灰太狼鬥智鬥勇,但是這個動畫片沒多久就受到了非議,被一位孩子家長給告了,原因就是孩子們喜歡看那個動畫片,所以幾個就去模仿裡邊人物,結果因為年齡小、無知,把一個孩子燒死了,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悲劇。

還有一個孩子,因為媽媽是高中老師,沒有足夠的時間照顧她,所以就讓她自己在家看動畫片,有一天她在地上看到了一個小縫隙,就一頭撞了上去,還說要去找功夫熊貓玩。

這樣類似的案例真的是比比皆是,孩子看動畫片分不清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什麼都相信就會釀成一些不可挽回的悲劇。

為了不釀成悲劇,家長應該怎麼樣去應對這樣的問題?

1、家長限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並陪同他們一起看

孩子會沉迷於電視,主要還是家長的監管方面出了問題,身為家長,應該對孩子的成長負起責任,不能放任孩子不管。家長應該限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每天讓他們看一到兩個小時,畢竟電視不是人生,況且如果他們長時間接觸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視力也有很大的危害。

孩子在看動畫片的時候,如果可以的話,家長儘量陪著他們一起看,不要讓他們自己觀看,畢竟他們什麼還不懂,不知道電視上的事是真還是假。家長陪同孩子孩子一起看電視,不但可以讓孩子更好的感知故事,還可以提升家人之間的關係。所以家長要監管好孩子,經常陪同孩子。

2、給孩子足夠的關愛

其實孩子需要的不是那些虛擬人物的陪伴,他們更需要的是家人的呵護,他們看電視的時候,接觸的只是冷冰冰的機器。家長在養育孩子的時候,要給足他們關愛。父母可以在空閒的時候,陪著孩子一起吃飯,帶她們一起參加親子活動,一家人經常在一起說說話,孩子傷心的時候,要多體貼他們,多向孩子了解他們的校園生活。

3、多帶孩子去外面玩

外面的世界也很美,不應該總讓孩子待在家裡,讓電子產品陪伴他們,電視上的情節都來源於生活,所以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外界體驗生活,讓他們了解比電視更有趣的事情。

家長可以帶孩子去遊泳、去爬山、去遊樂園玩,也可以每天晚上帶孩子去公園散散步,讓自己孩子去接觸其他的孩子,畢竟同齡人更有話題。家長也可以在天氣好的時候帶著孩子去野餐,野外的環境更空曠,大人和孩子都可以放鬆心情。

結語:動畫片的人物不屬於現實世界,所以家長不能讓孩子們沉迷於虛幻的世界,孩子依賴於電視,往往是因為家人的陪伴不夠,所以父母要多陪陪自己的孩子,也可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起到一個監察的作用。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面對模仿動畫片的孩子,家長該如何做?
    近日有家長反映,寶寶沉迷於動畫片,常模仿其中的跳水坑動作,時不時跳床、跳沙發的,這就有點危險了。還不止,有一件讓家長很後怕的事是,寶寶在看動畫片,其中有一幕畫面是兩小孩在玩耍,突然其中一小孩跳起來,朝另一個小孩的頭上用力打下去;寶寶看到這一幕後哈哈大笑起來,接著趁大人沒注意,也學著動畫片裡打人的孩子那樣,猛地跳起來用力拍身旁另一寶寶的頭。
  • 這些「有毒」的動畫片,容易給孩子留下3個隱患,父母要把好關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動畫片可是他們必不可少的小夥伴,也是家長們頗為好用的「帶娃小助手」。孩子不聽話,可以用不讓他看動畫片當威脅;孩子做得好,可以用讓他看動畫片當獎勵;自己忙著沒空搭理孩子,那更是可以讓孩子看動畫片、別煩大人。
  • 孩子模仿動畫片,常把「俺」字掛嘴邊,帶孩子看動畫要謹慎選材
    張女士家的孩子今年6歲,最近張女士發現孩子的言行有些奇怪:而這些奇怪的言行,多數都是家長沒有教過的,在最近這種現象尤其嚴重,甚至孩子還經常把「俺」的自稱放在嘴邊上,可事實上張女士一家人都是祖祖輩輩的南方人,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外界的環境都沒有這麼說話的。
  • 孩子太沉迷於動畫片,家長該如何是好?
    愛動畫片似乎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的愛好,也似乎是孩子的天性一般,對於太過沉迷於動畫片又沒有自制力的孩子,家長們總是頭疼不已。其實家長不用太過擔心,既然是正常現象,那麼家長只需要進行正確的引導就行了,有句話說得好: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若引導得恰當的話,看動畫片反而會成為孩子成長有益的一點。
  • 男童模仿動畫片,撐傘跳下樓!動畫片帶這4個字,不要給孩子看
    看到一則新聞報導:6歲男童被反鎖在家中,急著和小夥伴玩耍,竟模仿動畫片,撐傘從5樓跳下!有些動畫片會有暴力情節,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久而久在實際生活中也喜歡使用暴力,並且不能分辨暴力行為的對錯。然而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在實際生活中也模仿動畫片的暴力行為,比如:玩耍時,想要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會暴力的搶奪。再者像新聞上報導的模仿的孩子一樣,發生了很多的悲劇!②影響孩子語言和社交能力的發展孩子被動畫片所吸引,看完一集又一集,根本停不下來。這時候,如果強行關掉電視,孩子就會大哭大鬧。
  • 「動畫片後遺症?」看了熊出沒後,我家娃說話整天俺來俺去的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模仿,是一個讓家長既開心又憂愁的詞。孩子會模仿,可以讓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省力不少,而恰恰也是因為模仿,有時候又讓家長哭笑不得,憂愁不已。因為孩子的模仿是沒有差別的,不管好壞,不管是否合適,都是憑他喜歡。
  • 這些「有毒」的動畫片不要再給孩子看了,容易教壞孩子的
    不過家長在給孩子看動畫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些「有毒」的動畫片不要給孩子看了,容易教壞孩子的。很多孩子喜歡看一些像是《小豬佩奇》《蠟筆小新》或者是《熊出沒》這樣的動畫片,一開始因為孩子都喜歡,所以這些動漫好評如潮。
  • 6歲女孩模仿動畫片撐傘跳樓,你還放心給娃看這些動畫片嗎?
    小朋友都喜歡看動畫片,有時候也會模仿動畫片裡的人物。但近日蕪湖一個6歲小女孩獨自在家,模仿動畫片過頭,竟撐著一把小花傘直接就從13樓跳下!小女孩掉落到6樓門面房陽臺上,幸好鄰居發現了異常,趕緊撥打了報警電話。民警到場後,發現小女孩躺在水泥地上,意識還有些清醒,身邊不遠處是一把撐開著的小花傘。萬幸的是,經過送醫檢查,小女孩僅受皮外傷。
  • 媽媽沉迷打麻將,讓孩子獨自在家,當意識到孩子不對勁時已經晚了
    導讀:媽媽沉迷打麻將,讓孩子獨自在家,當意識到孩子不對勁時已經晚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沉迷打麻將,讓孩子獨自在家,當意識到孩子不對勁時已經晚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沉迷動畫片怎麼辦?做好這3點,孩子不哭不鬧乖乖關掉動畫片
    經常聽到家長抱怨自己孩子離不開動畫片,手機、pad、電視輪番上陣,晚一會伺候都不行……吃飯也要看,睡前要看,平時一分鐘都安靜不了,居然能一動不動一看就是個把小時,儼然就是動畫迷。對於孩子沉迷動畫片這個問題,有幾句話想和家長聊聊。首先,家長們不要一聽孩子們說「要看動畫片」就焦慮,如果能合理安排好孩子看動畫片的頻率和時間,看動畫片也會在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道路上起到良好的作用。
  • 說話晚更聰明?別傻了,家長務必要重視孩子語言發展
    古時候就有一句話表示說話晚的孩子崇明——貴人語遲,覺得孩子說話晚代表將來孩子更聰明,而現代人都熱衷於早教,甚至胎教,覺得就應該儘早培養小孩的語言能力,那麼到底那種說法更可信呢?表姐家有一個四歲男寶寶(晨晨),二表姐家也有一個四歲男寶寶(軒軒),倆小孩只有兩個月差距。
  • 別給孩子看這些「有毒」的動畫片,2個隱患隨時爆發,家長要注意
    說起動畫片,真是讓不少家長又愛又恨。當娃鬧騰不聽話時,動畫片簡直就是【哄娃神器】;但當孩子愛上動畫片時,又容易入迷,造成視力下降,成為【傷娃利器】。對於孩子來說,沒有動畫片的童年是不完整的,沒有選對動畫片的童年也是可惜的。
  • 孩子很少主動表達,只會模仿大人說話,這還不是語言發育遲緩?
    「老師,我家孩子仿說挺好,就是不會主動說話,這是怎麼回事啊?」「老師,我家孩子成天叨叨動畫片裡的臺詞,但問他問題時又跟小啞巴一樣,這不是得上課矯正啊?」可是,偏有頭鐵的家長不承認孩子的症狀是語言發育遲緩,耽誤孩子的矯正不說,居然還振振有詞。嬌嬌(音譯)是個3歲半的漂亮小女孩,從外表看和其他孩子沒有什麼不同。嬌嬌的爸爸媽媽都是上班族,她白天時就和姥姥一起生活。從半年以前,媽媽就感覺嬌嬌說話的樣子不對勁。
  • 孩子看"有毒"動畫片成癮,家長整天抱怨,孩子學壞了
    基本所有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歡看動畫片,甚至有的孩子過於沉迷於動畫片。當然孩子的成長,也是離不開動畫片的,動畫片已經成為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飯睡覺一樣重要。現在也出現了許多好看的動畫片,甚至有些大人也非常喜歡看。但孩子在看影片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從而影響到孩子,令家長很是困擾。
  • 8歲女孩和小夥伴在家玩耍,模仿動畫片,做了這事,爸爸後悔終身
    導語:8歲女孩和小夥伴在家玩耍,模仿動畫片,做了這事,爸爸後悔終身動畫片已經成為孩子們不可缺少的一個娛樂了,很多時候家長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就讓動畫片來陪伴。但是各種動畫片質量參差不齊,不僅如此,有的動畫片甚至有暴力傾向。
  • 孩子說話晚,父母別當「馬大哈」,別等付出代價再後悔
    孩子的第一次會翻身、第一次會互動、第一次對著大人笑,很多這種小小的「第一次」都能讓父母感動不已。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早點學會說話,萌萌的小童音讓人心生喜愛,如果時不時再爆出金句,那可謂是一件令家長非常自豪的事情。
  • 孩子說話晚的原因 幫助孩子說話的小妙招
    現在的小孩子,在同一年齡段裡,有的寶寶已經會說話了,有的寶寶還不會說話,這讓很多的爸爸媽媽們都很著急。那麼孩子說話晚的原因是什麼呢?孩子晚說話怎麼辦?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孩子說話晚的原因寶寶語言發育遲緩的生理原因主要有遺傳因素,此外,通常還有以下生理因素1、聽力障礙:由於聽不到周圍的聲響。
  • 老人說方言,孩子說話晚?原來真相是這樣!
    因此,孩子學說話,最主要的模仿對象,就是操著各種方言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許多家長擔心:方言對孩子學說話有不良影響。果真如此?心理學家告訴您真相。兒子末末說話比較晚,能說的幾個詞兒還帶著濃烈的湖南味。一位朋友善意提醒我:末末的姥姥姥爺帶孩子時間長,讓他們跟末末講普通話,孩子學說話會快一點,將來適應幼兒園也容易些。
  • 孩子說話晚 家長怎麼辦?
    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很多,通常影響孩子說話的有聽力障礙、發音器官不正常、智力低下、孤獨症(自閉症)、語言環境(隔輩人帶孩子或保姆不愛和寶寶說話)、心理問題等。如果寶寶的上述幾個方面都沒有問題,如果孩子到了該說話的年齡還是不會說話,那麼,建議媽媽可以帶孩子到專業機構進行兒童語言測查。通過這些測試,可得出孩子的語言發展年齡與實際年齡是否相符。
  • 動畫片對孩子沒「危害」?看了《熊出沒》,孩子說話整天俺來俺去
    眾所周知孩子在小時候模仿能力是極強的,這也是為什麼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同時也是言傳身教一詞的來源,不過對於孩子的模仿能力有的家長喜、有的家長愁。看了《熊出沒》,孩子說話整天俺來俺去動畫片可以說是每一個孩子小時候都非常喜歡的電視節目,不過因為動畫片是促進孩子語言發展的有效工具,因此大部分家長對於孩子看動畫片並不會太過在意,頂多就是規定好時間罷了,但是動畫片真的就沒有危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