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我已將各類主體的生長發展規律做了相應的闡述,在此做個總結,以幫助各位更好理解,並期待對大家今後的發展能有所啟發。
生命主體的生長過程具有共性和特性。任何植物、動物、人類的生長發育,都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不成熟到成熟的歷程。植物基本是靜態發育,動物基本是動態發育,而人類基本是立體發育。生命主體的生長過程分為八個階段,分別是孕育(歷史基因)、播種(種子)、認知(感知和記錄環境)、突破(獨立)、伸展(可見發展)、表現(榮譽、標籤、被認知)、結果(成熟和達成)、複製(繁殖或重生)。
根據生長規律,樹的生長過程有八個階段,分別是:老樹基因、種子、記錄環境、破土、枝葉、開花、結果、繁殖。老樹基因,可類比人類的歷代基因;種子可以類比人類的嬰孩階段;樹的記錄環境等同人類的少年;破土對應人類的青年時期(包含青少年);枝葉對應著人類的中年;開花相當於人類的少老年;結果就是人生的老年;繁殖可以類比為人類的重生。這是植物的生長規律,也是人類的生長規律,由於社會節奏的加快,或許很多人的某些生長階段與上述有所偏差,但是不影響整體的規律性。
團體的發展過程也分為八個階段:決策者思想基因、團體意識、感受和記錄環境、成型、發展、被標籤、成果、複製。一個家庭、一個企業、一個協會、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是由人類組成的團體,所有團體組織的發展過程,都有內在共性。正確認識這些共性,也就能把握團體發展的脈動。這個過程可作為任何人類組織的發展參考依據。
人們的行為分為兩種,一種是無意識,一種是有意識,無意識來源於習慣性的有意識,或基因內儲存的前人的有意識人類日常行為也分為八個階段:思想體系、立志、感受記錄環境、行動、行為影響、環境反饋、記憶錄入、循環。值得一提的還是思想體系,建議各位時刻保持正能量,建立自己獨立和完善的思想體系,以尋求更好的發展。
發展由兩部分組成:基礎和發揮。基礎是量的積累,發揮是質的展示。關於基礎,有三點:1、基礎包含了基因、信息吸收和不被輕易察覺的活動;2、重視隱性的自我積累;3、基礎決定了發揮。關於發揮,有三點:1、發揮是被客觀自然認知的活動;2、發揮應結合現有的基礎;3、發揮在於環境需要,而不是自己需要。基礎分為身內基礎(生命、思想體系、身體狀況)和身外基礎(物質、人脈、權限),身內基礎決定身外基礎,身內基礎越深厚,可承載的身外基礎越多。發揮都是自我的外在展現,應建立在基礎之上,根據環境的需要,適當發揮。
世界是由時間和空間組成的坐標,坐標內的運動主體就是生命。能量是一種關係影響,產生了一切,也連接了一切。生命與能量都是奧秘的存在,雖然充滿天地,但卻難以知曉。關於生命有三點:1、生命的本質在於有自主反應;2、生命的偉大在於有自主意識;3、生命的追求在於永恆和正義。關於能量有三點:1、世界的本質是能量;2、能量依附於能量場;3、能量場和能量有正有負、有大有小。人生之所以這麼多苦難,是由於負能量場及負能量的存在。戰勝負能量就會成為光明,屈服負能量就會成為黑暗。而屈服正能量,不應以此為恥,反應以此為榮。
我們往往容易拔苗助長或貽誤時機,應掌握正確的成長思維。成長思維的本質是順應趨勢。主要有三點:1、充分認識成長規律;2、保持良好心態,節奏應與成長過程同步;3、尊重規律,做好每個階段應該做的事情。我們不應單單以結果為導向,更應以過程為導向。所謂工匠精神,就是尊重過程,注重基礎的厚重,而不求結果到來的快慢。
拔苗助長來源於急功近利,急功近利來源於過度貪婪,貪婪會蒙蔽我們的雙眼,以至看不清形勢,最終做錯決定,前功盡棄。安於現狀源於惰性,而惰性來源於習得性無助。在一個舒適的環境裡待太久,或者受打擊次數過多而產生自我降維,都會導致習得性無助。貪心的人或許會抓住本不屬於自己的機會,但是懶惰的人一定會失去本屬於自己的機會。
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哪怕才華橫溢,也無法三心二意,只有聚焦在正確的事情上,才能讓自己的價值充分展現。每個人的時間也是有限的,過了年少無知的年紀,就應該明白,人生重頭再來的機會,其實並不多,只有珍惜時光,才是對生命的尊重。樹立成長思維,認識並尊重成長發展規律,保持良好的心態,做好不同階段該做的事情,相信大家的未來都能更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