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百姓們需要借貸的方面越來越多,例如買房需要借房貸,買車也有車貸等,俗話說得好,有借有還再借不難,誠信是對借貸人最基本的要求。而在網際網路的發展下,一些網絡貸款和校園貸也引發了社會的不少關注。
由於一些網絡借貸機構的不斷發展,百姓們開始對一些借貸機構產生質疑,它們的存在到底是否合法?要知道在我國借錢難免是一件不好開口的事情,無論是對親戚或者朋友,借錢總會覺得面子上過不太去,因此大多數人還是找各種借貸機構或者網絡上進行貸款。
雖說一些網上的借貸機構是合法合理的,但一不小心就難免會遇到利息相當高的借貸公司,或者在一些合同上做手腳的公司,給借貸人造成了很大的經濟壓力和精神壓力,更有甚者被貸款逼迫到結束自己的生命。
就在今年,國家針對這些不公平的借貸行為出臺了規定,以下的5種債務借貸人可以不必償還,保護了百姓們的權益。
1.「砍頭」息
提到砍頭息這個詞,可能有一部分百姓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其實砍頭息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在放款的時候,利用一些所謂的手續費等不知名費用,來直接砍掉貸款人到手的貸款。也就是說,假如貸款人開始借了100萬,但貸款機構告知稱由於公司手續的原因,要從中扣除10萬作為手續費,這樣一來開始到手的貸款就少了10%。如果遇到這種情況,貸款是完全不用償還的。
2.高利貸
說到高利貸大家一定不陌生,那麼到底多少的借貸利率屬於高利貸呢?據了解,有最新的規定稱只要貸款的利率超過了同期LPR利率,也就是貸款市場報價利率4倍以上就屬於高利貸的範疇。最新的LPR數據為5年期4.65%,也就是說超過15.4%的借貸利率就是高利貸。
那麼對於規定出臺之前的借款如何計算呢?關於這個問題相關機構並沒有給出準確的答覆,不過按照近期的一些貸款糾紛來看,現在法院更傾向於按照新規來判定貸款是否為高利貸。
3.非法網貸機構的貸款
顧名思義,就是在網絡上一些魚龍混雜,沒有法律效應的網貸平臺發放的貸款是不用還的。要知道近年來網貸平臺已經走上了風口浪尖,很多家借貸平臺都因為非法運營而被關停。而查詢網貸機構是否合法的方式,就是查詢其是否在國家的徵信系統裡,只要查不到名字那就是非法網貸機構。
4.信息被冒充後的借款
相信大家聽說過不少銀行卡被盜刷的案例,個人的信息資料也不例外,近年來個人信息洩露的事件已經見怪不怪,個人信息不注意也同樣會被「盜刷」。因此,假如個人信息被他人盜取後,在網上借了大量的貸款,只要是能夠證明是自己的信息被盜引起的貸款,也是不用償還的,這個時候就要趕快採取措施找回洩露的信息。
5.違法的借款
借錢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如果借給你的錢是一筆違法的資金,例如詐騙來的錢等,那麼情況調查清楚以後是不用償還貸款的。但是如果借錢的一方用這筆資金去做違法的勾當,那麼也一定會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總之,任何百姓都會有急用錢或者缺錢的時候,而在借貸的過程中一定要擦亮雙眼,避免一些貸款陷阱,真正做到有借有還,才是避免財產損失的最好方法。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下您的寶貴留言!
看完別忘了點讚、收藏、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