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居高位的人,想要駕馭部屬,一般來說是以自身的威望、資歷或者地位讓部下服氣。如果聲望、資歷不能服眾,用金錢、利益拉攏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然而二戰前的希特勒從軍資歷僅是下士,他的資歷和威望在軍方大佬面前約等於零;論錢拉攏就更不行了,初期納粹黨的發展,還靠著德國國防軍接濟了一下。那麼德國國防軍為什麼後來會聽命於他,並且被他牢牢地抓在手心裡了呢?
1
希特勒火中取慄,與國防軍成功握手
正如前文所說,希特勒退伍下士的身份,並不能為他結識軍方高層提供便利,而且驕傲的德國軍官團壓根也看不起咋咋呼呼的狂熱納粹黨。1927年的時候,德國軍方甚至都不允許納粹黨成員加入軍隊。因為軍方認為納粹分子過於狂熱,進入軍隊容易造成危機,為此還逮捕了3名在軍隊裡面宣揚納粹理論的尉官。
如果這三名軍官被裁定有罪,那麼納粹黨將再也沒有機會進入軍隊。納粹黨生死存亡在此一役,於是希特勒主動申請成為3名被告的證人。在審判期間,希特勒慷慨陳詞。這位剛剛率領納粹黨在中期選舉中大放異彩的演說家,將法庭的證人席變成了向軍方保守派進攻的陣地。
希特勒大肆誇讚軍方的重要性,承諾納粹黨無意取代軍方,並且暗示將廢除一些「奴役德意志民族」的條約。這一表態和暗示讓軍方大為受用,因為軍方一直認為自己是凡爾賽和約的受害者。希特勒暗示廢除條約,讓軍方認為自己找到了共同利益的合作夥伴。於是這次逮捕事件,讓希特勒成功握手德國軍方。
2
討好與苦肉計,換取德國軍方的徹底支持
在獲得軍方支持後,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終於成功獲任德國總理。然而此時的納粹黨其實仍未取得國會的大多數席位,如果納粹仍舊無法取得大多數席位的話,他後期執政就有被推翻的危險。儘管希特勒利用國會縱火案清洗了德國共產黨,但其最終的選舉票數仍未達到2/3。於是希特勒做了兩件大事,這兩件事讓德國軍方牢牢地站在了他身後。
第一件事,希特勒把3月的國會開幕式安排在波茨坦衛戍部隊教堂。這個教堂對於德國軍方有著極其特殊的意義,因為腓特烈大帝的安葬在那裡,德國霍亨佐倫王朝的歷代君主都曾在這座教堂做過禮拜,這座教堂在德國民眾心中的地位大概就相當於中國古代太廟對於民眾影響力。
希特勒這樣的安排,讓德國軍方高層大為感動。對於當日國會開幕式的場景,納粹的宣傳部長戈培爾,是這樣記錄的:「興登堡元帥(時任德國總統)熱淚盈眶,他身著灰色軍服,一手捧著尖頂頭盔,一手執著元帥節杖,行至中途老元帥還停下來向空著的皇室席敬禮…….」。德國的總統,軍方的老元帥興登堡,大受感動之下在國會開幕式上表達了對希特勒及其政府的強烈支持。
第二件事,苦肉計之自斷臂膀。納粹黨在獲取執政權後,黨內部分高層認為應該徹底掌控軍隊,清除軍隊的保守派,甚至用納粹黨的衝鋒隊取代德國國防軍。這瘋狂的提議,來源於納粹衝鋒隊首腦羅姆。因為此時的納粹衝鋒隊,已經是擁有250萬人的龐大武裝力量。自大的羅姆認為應該將衝鋒隊改組為人民軍,並且擴大國防部,將人民軍、黨衛隊和國防軍納入國防部管轄,而羅姆就應該是這個國防部的部長。
羅姆的這個想法,給剛剛喜悅沒多久的德國軍方兜頭澆了一盆冷水。加上此時興登堡總統已然病重(不久後離世),軍方的保守派態度一下就變得模稜兩可。前有羅姆逼宮,後有軍方保守派隨時遞出來的暗箭,稍有不慎,納粹黨將萬劫不復。於是希特勒利用與國防部長勃洛姆堡、海軍總司令雷德爾和陸軍總司令弗裡切一起參加春季演習的機會,火速與軍方重臣達成了和解:以壓制羅姆來換取軍方支持,支持其繼任興登堡的總統職務。
6月,希特勒授意希姆萊(黨衛隊首領)和戈林在黨內大肆清洗異己分子,在希姆萊和戈林的主導的清洗中,納粹的衝鋒隊長一天之內就被槍斃了150個。7月,希特勒發表全國講話,向全德國人民表態,德國國防軍仍將是德國唯一的武器持有者。德軍高層終於徹底放心了:他們認為軍方與納粹黨的合作關係正式達成了,軍方負責軍事力量,納粹黨負責動員人民組織生產,德國平衡的態勢已經建成。
不過僅僅兩周後,希特勒以黨衛隊清洗有功為由,把黨衛隊從衝鋒隊中獨立出來,並且讓希姆萊成為了這支部隊的新首腦。這支只聽命於希特勒的黨衛隊,其規模迅速超過了衝鋒隊,並且在後期代替衝鋒隊形成了對德國軍方的徹底壓制,而德國軍方對此只能是徒呼奈何了。
你點的每個好看,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