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指南|英國維多利亞奇形怪狀的餐具到底怎麼用?

2020-12-20 風笛藝術

風笛導言:

搜索一下「銀制餐具」,肯定會看到許多奇形怪狀的物件,漿果勺、草莓鏟、魚叉……顧名思義好像懂了,但是它們到底該怎麼用?

人們為什麼發明了這許多稀奇古怪的餐具?小編福爾摩斯上身,終於在維多利亞時期找到大部分答案……

維多利亞時候的啥和啥又是啥需要怎麼啥啥?

要說起在餐具上頭花的心思之所,維多利亞時期(1837年~1901年)敢稱上下五千年第二「作」,恐怕沒太多異議要爭第一的。

那個時代是倍受後世讚譽的「英式餐桌禮儀」逐漸成型的時期,餐具的種類和數量也隨之而來,有時候一場宴會動用幾十甚至上百個餐具都是灑灑碎。

但是,過了百多年之後,其中一些失去了「語境」的餐具,就變得越來越「匪夷所思」起來……

圖:這是啥,這又是啥?丨圖源於網絡

叉——更多場合更多選擇

圖:檸檬叉Lemon Fork(左)萵苣叉Lettuce Fork(右)丨圖源於網絡

它倆看起來差不多吧?但作用卻有很大分別:檸檬叉張開的尖齒設計用於刺穿檸檬皮,據說通常在喝茶的時候用(英國人的愛喝茶你聽說過了哈?);而萵苣叉則尺寸更大,可以用來刺那些難纏的萵苣葉。

圖:聯合叉Joint Fork(左)馬鈴薯叉Potato Fork (右)丨圖源於網絡

有些叉子主要起固定作用。

比如聯合叉,用於切片時將肉固定在適當的位置,淑女或紳士怎麼能夠忍受肉在盤子裡滑來滑去的尷尬呢?馬鈴薯叉上的漩渦狀尖齒,則讓馬鈴薯不那麼容易掉落,也就避免餐桌上濺菜汁的糟糕一刻(ohh……)

圖:黃油鎬(左)罐頭魚/沙丁魚叉Sardine Fork(右)丨圖源於網絡

有些叉子是為了取食方便。造型旋轉的黃油鎬能把保存在桶或缸裡的黃油,順利地擰出來,再隨手做個造型神馬的:據說擰出來的黃油好像美膩的捲髮,放在冰上,想想還挺好看;沙丁魚叉也一樣,讓人能更優雅地從罐頭裡取出油膩的魚……

圖:吐司叉Toast Fork(左)培根叉 Bacon Fork(右)丨圖源於網絡

如果說前面介紹的那些還都有些實用性,有些就「作」得有點莫名其妙——左圖這把叉出一片吐司麵包的叉子(和普通叉子的區別真沒看出來),而右圖跟沙丁魚叉長得基本上沒啥分別,但卻是個培根叉……

勺——更多食材更多舞臺

單叉子功能不同怎麼夠,太「簡單粗暴」了,講究的維多利亞er們告訴你——勺子也得有花樣!

圖:薄片西紅柿勺Tomato Server丨圖源於網絡

專來舀切成薄片的西紅柿,鏤空的花紋能讓多餘的汁液逸出,哦哇嗚,我不得不佩服得低下了貧窮的頭顱……

圖:漿果勺Berry Spoon丨圖源於網絡

這勺子專門舀藍莓之類的小水果的,當然通常勺子自身的顏值也必須高,精美的花紋必須安排上;因為小水果沒有汁液漏出,所以不用擔心不好洗……不過,秉持著「一種水果就需要配一種餐具」的維多利亞er之嚴謹精神,草莓也得有自己的「小跟班」——

商品圖:19世紀草莓鏟丨圖源於風笛藝術電商平臺

有些勺子,專門用來對付硬東西,比如芝士勺兩側的流利走線有利於把芝士從硬奶酪裡挖出來;而冰淇淋勺鋸齒狀的造型,讓挖掘冷凍奶油更容易。

圖:芝士勺Cheese Scoop(左)冰淇淋勺 Ice Cream Forks(右)丨圖源於網絡

順便提一提哈,在1897年冰淇淋勺被發明出來前,人們是用冰淇淋切片刀(Ice Cream Slicer)搞定「冰淇淋」的(求1897年之前冰淇淋的心理陰影面積)。

圖:冰淇淋切片刀Ice Cream Slicer丨圖源於網絡

有的勺子,可謂英國人專用。彼時人們把明膠和肉、家禽、魚、雞蛋等食材混合一起,做成肉凍,讓明膠阻止食物接觸空氣。吃這種抖抖拉拉的東西的勺子,就得長得又像刀又像勺,能切割、能承裝,順便還能用勺尖戳挖肉凍中的固體食物……real方便。對了,純銀餐具據說還可以防個菌什麼的——科技不發達,就用餐具來彌補(怎麼想起了銀針試毒……)。

圖:肉凍勺Aspic Spoon丨圖源於網絡

匪夷所思的在這裡……

圖:蛋糕梳丨圖源於網絡

蛋糕也需要「梳頭」?仔細研究研究,發現這個非常實用呢——將尖齒插入需要切割的位置,然後前後輕輕搖擺將蛋糕分開,咦,好像的確比用蛋糕刀戳來戳去優雅多了!

圖:食物推Baby Food Pusher丨圖源於網絡

這個東西不是二師兄的,它是專為小孩子準備的「推食物器」——推桿和擋勺,能幫他們輕鬆把食物推到自己的餐盤裡……嗯,果然是維多利亞er,餐桌禮儀要從娃娃抓起!

圖:碎屑鏟和託盤Crumb Scoop And Tray丨圖源於網絡

這是披薩鏟?NONONO,這是碎屑鏟。19世紀50年代,僕人們用它把餐桌上的麵包渣和沙拉渣打掃乾淨,好像比用簸箕掃帚或者抹布優雅耶(僕人收拾個餐桌也得優雅也是絕了)

其實,這些還只是維多利亞時期銀制餐具的冰山一角,還有勺子加熱器、葡萄剪Grape Scissors、刀架Knife Rest、卡迪勺Caddy Spoons……限於篇幅(太作)實在沒機會出場。小編拿起手中的筷子,不禁陷入沉思,為什麼人們要吃飽了撐的發明這麼多繁瑣作上天但又的確精美好看到想買回家欣賞的餐具呢?

小朋友你是否有許多問號?我來告訴你……

其實,專門的又針對性的工具的確好用!

據古董餐具愛好者、CNN美食博客總編凱特·金斯曼(Kat Kinsman)的體驗,她那把匙底寬深、有一定弧度的匙子,每次喝湯時都可以傾斜撒湯,勺子上的缺口能濾掉多餘的油,對於講究吃相又要求多多的人來說,不要太美妙啊。

此外,有些餐具確實是現在看來卻可有可無,但在特殊的歷史時期卻是非常適用的。比如糖夾。維多利亞時期,糖是金貴之物,有糖的人家會用帶鎖的糖箱保存,鑰匙只能由女主人把持著。每當喝茶或其他用糖之際,女主人就用特別的小夾子,給客人們分發稀有的糖塊。如今糖塊常見,銀製糖夾卻成了「優雅女主人下午茶」的特殊style,帶著濃濃的復古味道。

圖:19世紀糖灑和糖夾兩件套丨圖源於風笛藝術電商平臺

再者,無論什麼時期什麼地方,餐桌都是社交場合的重中之重,餐桌上的器皿樣樣關乎餐桌主持者和受邀者的身份與地位。

路易十五的餐桌上,就一直有個純金的「寶船」,裡面裝著勺子、餐巾、鹽罐、試毒角……,路易十五自己並不用,它成了一種禮器。哪怕國王不在場,只要見到「寶船」,男士得脫帽、女人也得行禮。

更別說那些花樣百出的什錦食盒、餐巾、燭臺、花籃、琉璃吊燈……都是為炫耀國王的威儀而服務的。

英國「用餐的排場」比較晚熟,但這種把餐具上升為身份地位象徵的手法卻運用自如。在大英帝國稱雄全球的維多利亞時期,這股歪風自然越刮越烈。

據考證,當時的晚宴經常包括最少十二道以上的菜餚。

試想像一下:每個人的奶酪、魚、水果、牛排、雞扒、燉羊肉……都得配上不同的餐具,每套餐具還有各自的奶油刀、鹽罐鹽碟和依據季節單配的野味器具……餐桌表示,可還行?

更有趣的是,這種「餐桌ZZ的潛規則」,其實在哪種文化裡都有存在。

葡萄酒講師齊紹仁說,比起十幾年前的法國,今天的餐桌可簡約多了,就連法國傳統的貴族家庭,也不再以餐具炫富,「取而代之的是宴席上主理名廚響亮的名字和各地空運過來的稀少時令食材」。

在酒店界服務多年的尼古拉斯·德弗雷蒙特Nicolas Defrémont則換了一種方式,他讓員工根據客人所點的菜,適時替換相應的專用餐具(餐具選擇恐懼症的人可以鬆口氣)。畢竟,比起所謂的用餐禮儀,周到的服務才是餐廳的核心競爭力。

而電影《高斯福莊園》的顧問Arthu rInchInch則說:「從朱古力匙羮到八種不同款式的椰菜專用叉,這麼過分的維多利亞式餐桌陳設,是中產階級才有的現象。」——據傳皇家很少用,這個問號小編也回答不了……

風笛說

你肯定會說,餐具不是為食物服務的嗎?好不好吃才是關鍵吧!

拋開那些在社交場合炫耀的成分,或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在某種特定的語境裡,豐富的食材=有足夠的消費力;為每個食材搭配精緻的餐具=講究兼具品位;為每個客人準備齊備的餐具=認可和尊重。

順便說一句,這些繁複的餐具有時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相傳法國的黎塞留主教曾在宴會桌上揭穿了一個騙子的真面目,因為他在吃橄欖時用了餐叉,鬧了半天會不會用繁複的餐具還有這樣的功效……

部分資料整理自網絡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文:閱閱 | 編輯:富貴兒

相關焦點

  • 生活| 用這種材質的餐具吃飯會致癌?到底該怎麼選?...
    生活 | 用這種材質的餐具吃飯會致癌?到底該怎麼選?......不同的材質的餐具不僅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還會對人的健康帶來不同的影響一般來說餐具可以分為:陶瓷碗、玻璃碗、不鏽鋼碗、搪瓷碗、仿瓷碗以及塑料碗等等在這中間兩種相對更年輕的材質——
  • 用這種材質的餐具吃飯對身體有害?到底該怎麼選?
    用這種材質的餐具吃飯對身體有害?到底該怎麼選?我們用什麼材質的餐具最好呢?今天就來系統地聊一聊!仿瓷餐具含甲醛和三聚氰胺?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仿瓷其實也是一種塑料。它的主要成分是密胺樹脂,而密胺樹脂的原料是三聚氰胺和甲醛。
  • 寶寶的餐具到底應該怎麼挑?
    >寶寶的餐具到底應該怎麼挑?2020-03-09 11:15:5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寶寶的餐具到底應該怎麼挑?兒童餐具結合了寶寶的生長發育特點,專為寶寶設計,選擇適合的兒童餐具,可以促進寶寶自主吃飯能力的培養,激發寶寶吃飯的興趣。  那麼寶寶的餐具應該怎麼挑選呢?  一、款式與功能  市面上餐具的款式雖然多,但還是以方便實用、外形渾圓為好。  餐具的功能各異,選擇有底座帶吸盤的碗,吸附在桌面上不會移動,不容易被寶寶打翻。
  • 有關於西餐禮儀——我們的餐具到底應該怎麼放?
    有關於西餐禮儀——我們的餐具到底應該怎麼放?今天我們來跟大家說一說,有關於西餐的一些禮儀。比如說我們的餐具到底應該怎麼放。很多朋友在一個人出去吃西餐的時候,都會很害怕自己在中途上衛生間的時候服務員會把我們的餐具收走。其實如果知道了西餐禮儀,那麼我們就完全不用擔心這一點了。
  • 英劇《維多利亞》在美國先上映 英國粉絲怒了!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影視英語>影視資訊>正文英劇《維多利亞》在美國先上映 英國粉絲怒了!   因為美國將比英國先播出英劇《維多利亞》的消息,ITV電視劇的英國粉絲而感覺「被羞辱」了。   The Jenna Coleman drama is set to return to PBS on Sunday, but no air date has yet been announced for when it will hit British screen.
  • 90%英國人都用過的廚房餐具
    上圖中的杯子實在太像我們小時候奶奶家裡用的生了鏽的搪瓷杯。小編曾在英國留學的時候就非常喜歡這個英國的老牌搪瓷餐具FalconEnamelware,製作工藝與外形跟中國的搪瓷杯無差,但是粗邊的設計加上復古的用色,卻顯得格外亮眼舒適,再加上充滿英式味道的環境烘託,更加顯得高貴優雅,美的不可方物。
  •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黑色絲襪將被拍賣(組圖)
    女王的黑色絲襪維多利亞女王  最近,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維多利亞女王的貼身衣物接連被拍賣,拍價因世界各地收藏家們的狂熱搶拍而不斷飆升。9月初,維多利亞女王的一雙黑色長統絲襪將被拍賣,起拍價目前就連專家都無法估計。
  • 歐洲一線陶瓷餐具品牌
    歐洲一線陶瓷餐具品牌 2006-07-20 來源:中國建材網 責任編輯:白秀芬
  • 網友嫌我總關注英國女王,用句歌詞告訴你「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前兩天關於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文章有很多很多,有網友就說「你怎麼總是關注英國女王」,可是關於伊莉莎白二世,我只能用一句歌詞告訴你,「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你不知道我為什麼關注她,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幾件大家都不知道的事。
  • 使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蒙羞的變裝審判
    在1871年轟動一時的審判中,英國政府以雞姦罪起訴帕克和博爾頓,這是一項死刑。他們被判無罪,但這一案件震驚了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因為它迫使高度保守的社會首次公開承認同性戀。一張弗雷德裡克公園和歐內斯特·博爾頓的復原照片,由弗雷德裡克·斯波爾丁於1869年在英國維基媒體公會埃塞克斯檔案館拍攝在維多利亞時代,與性和性別有關的嚴格道德規範觸及社會的各個角落。任何在異性結合範圍之外的性取向或性行為,如同性戀,都是非法的。對同性戀群體成員的迫害有所增加,到本世紀末,同性戀作為一種身份的觀念出現了。
  • 設計理論基礎知識點(2)-維多利亞風格
    英國的漢諾瓦王朝轉入了維多利亞女皇時代,設計上也走上煩瑣奢華的方向,時間長達70多年。而另一方面,同時也出現了各種挑戰這種煩瑣趨勢的新設計運動,為現代設計奠定了基礎 因此,19世紀下半葉是一個充滿了變化的時代。維多利亞風格一詞,常用來形容19世紀在歐洲和北美、澳洲等地,尤其是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相當盛行的建築和裝飾風格。
  • 英國歷史人物介紹:維多利亞女王(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美文化>正文英國歷史人物介紹:維多利亞女王(雙語) 2013-08-09 22:53 來源:滬江英語 作者:
  • 晚清的慈禧與同時代英國維多利亞女王,你猜誰更有權力?
    要論慈禧和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誰更有權力,那我們要看看二個國家的體制是如何的。中國依然是封建專制社會,最高統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可以說生殺予奪只是君主一句話的事情,但是英國就不一樣了,在和慈禧同時代的維多利亞女王的英國,已經進入了君主立憲制的政治體制,女王作為國家名義上的元首,有一定的權力,但是大部分權力還是歸議會所有。
  • 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與慕尼黑大學怎麼選擇
    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與慕尼黑大學怎麼選擇?具體請諮詢立思辰留學360,諮詢熱線4008-941-360。  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介紹  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教育學院由惠靈頓教育學院與維多利亞大學原教育學院於2005年1月1日合併而成。
  • 維多利亞時代下午茶的基本禮儀
    維多利亞時代下午茶的基本禮儀在維多利亞時代,喝下午茶時,男士是著燕尾服,女士則著長袍。現在每年在白金漢宮的正式下午茶會,男性來賓則仍著燕尾服,戴高帽及手持雨傘;女性則穿白色洋裝,且一定要戴帽子。下午茶的點心是用三層點心瓷盤裝盛,由下往上吃。特別注意的是,鬆餅的吃法是先塗果醬、再塗奶油,吃完一口、再塗下一口。這是一種紳士淑女風範的禮儀,最重要的是當時因茶几乎仰賴中國的輸入,英國人對茶品有著無與倫比的熱愛與尊重,因此在喝下午茶過程中難免流露出嚴謹的態度。甚至,為了預防茶葉被偷,還有一種上了鎖的茶櫃,每當下午茶時間到了,才吩咐由女傭取鑰匙開櫃取茶。
  • 古董銀器具 銀餐具
    古代中國瓷夠精美,可是沒有人會捨得用它來裝菜盛飯;天價的畫作真跡,不會隨隨便便地掛在客廳,而是小心翼翼地收藏在保險柜裡。唯有銀制的餐具,不必擔心使用的耗損,哪怕經歷幾個世紀的滄桑,亦會彌用彌新,當它從紅木的盒子裡被取出擺上餐桌時,不僅僅能讓用餐者擁有好的心情和食慾,更能帶來一種華貴的味道。
  • 路面上奇形怪狀的標識到底什麼意思?走錯了要怎麼罰?
    路面上奇形怪狀的標識到底什麼意思?走錯了要怎麼罰?萬一違法了規定,又會被怎麼處罰呢?三角形標誌兩條白色的平行虛線和一個倒立的三角形,這是減速讓行標誌。看到「倒三角」注意避讓。標線含義:一般設置在沒有交警指揮的交叉路口,表示車輛在此處必須減速,讓主幹道車輛或過街行人先行。怎麼罰:如果在過這個路口時未減速禮讓主幹道上的車輛或行人而發生交通事故,那就得負主責或全責了。
  • 世界上有多少地理事物,以英國女王維多利亞來命名?
    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及殖民地在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應該是命名地理事物最多的國王了,維多利亞女王是英國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國王,她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和愛爾蘭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女王,她的在位時間為1837
  • 兩位在位時間最長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與維多利亞女王是什麼...
    1840年英國佔領了紐西蘭,這標誌著英國在全世界的殖民體系形成。英國對中國的野心由來已久。英國與中國的貿易最早始於茶葉、絲綢的貿易,但是這些商品是英國市場上的奢侈品,而中國自給自足的經濟體制使得英國的工業革命的產品毫無用武之地。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英國商人開始在英國政府的支持下傾銷鴉片。
  • 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時尚:下午茶裙開始流行,宮廷禮服極盡奢靡
    那個以「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女王幾乎已經成了英國的一個文化符號,那麼,維多利亞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她所創立的維多利亞時代究竟留下了怎樣的輝煌呢?為何世人要將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時期被稱為世界時尚的開端呢?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