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農民工子弟學校的學生,後來怎麼樣了?

2020-12-13 中國經濟網

 20年前成立的杭州天成小學,是國內較早招收流動人口子女的學校,早年入學的青澀少年如今多已成家

農民工子弟學校的學生後來怎麼樣?

在杭州市第一所專門招收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公辦民助小學——杭州市天成小學就讀的孩子們如今已經長大。曾經懵懂青澀的少年已脫去稚氣,成熟穩重、為家人在社會中打拼是他們的現狀。

1999年1月11日,杭州市天成小學成立,這也是國內第一所專門招收流動人口子女的公辦民助、自收自支的小學。

知識改變命運

「天成讓我沒有心理壓力,它讓我感覺到了平等。」這是周亮在回憶時經常提到的。

周亮在六年級的時候插班到天成小學,對學校印象最深的就是兩三張桌球桌和沒有足球場大的教學樓。據周爸爸說,當時報名排了很長的隊伍,因為「那時杭州招收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學校不多,只有一兩所。」

一開始進入學校時周亮有點不習慣,加上性格很內向,話不多,而且生活和學習都與之前有差別,成績又不是很好,是班裡的普通學生。但是對比現在的自己,周亮表示:「改變還挺大的!」老師和同學都給予了很多幫助,雖然初中畢業之後就不住在杭州了,但是還和大家有聯繫。

小時候的周亮早早地規劃好了自己的人生。因為家裡的經濟問題,長大後可能會和父母一樣,做點小生意或者打工,也許這就是自己的一輩子了。但來到杭州之後,周亮表示自己的性格和價值觀都有了極大改變。

如今的周亮,自己管理著一家印刷廠,對目前的生活感到滿意,「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至少吃穿不愁,經濟自由,不會有太大的經濟壓力。」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他依舊會選擇天成小學。

當提到如今的天成小學和在裡面學習的孩子們,周亮也送上了自己的祝福:祝學弟學妹們學業有成。不管怎樣,知識是真的可以改變命運的,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努力。

讀書與經歷必不可少

如果用一個短語形容徐文濤,莫過於「別人家的孩子」。從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到研究生都一直名列前茅,現在的他是一名國防大學的老師。

小時候的徐文濤很內向,但漸漸地,天成小學的氛圍讓他敞開了心扉,還交到了一幫不錯的朋友。「雖然學校的電腦配置很低,連廁所也只有一個。」但是徐文濤回過好多次母校,「我是一個比較念舊的人。」

儘管已經過去了20年,但每當午夜夢回,母校依舊清晰如故,包括年少時的情竇初開。徐文濤表示,雖然很多細節都記不大清了,但還是印象深刻。其中,印象最深的莫過於人生中第一次上電視。

徐文濤在杭州讀小學時特別愛看書,「印象中杭州的新華書店特別大,我會經常跑到那裡去看書。」有一年兒童節,幼小的徐文濤問媽媽要了幾元錢坐著公交車到新華書店看了一整天的書。也是得益於這種廢寢忘食的精神,徐文濤的知識面非常廣。小學有門課叫《常識》,童言無忌的徐文濤經常能發現老師講課錯誤的地方,老師也經常借他課外書拓展知識。

此外徐文濤以校內選拔第一名的成績參加了浙江衛視少兒智力問答的綜藝節目——《一個頭,兩個大》的錄製,並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他表示,這都是小學時老師殷勤的教導以及熱愛閱讀的優良習慣,讓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現在的徐文濤很滿意目前的生活狀態,也很感謝曾經的老師教授的道理以及對自己的啟蒙,這些都對他世界觀的樹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做人,三觀一定要正!」

「做人,三觀一定要正!」20年前,這是天成小學教給葉峰最深刻的道理;20年後,這是葉峰教給自己的孩子最重要的一句話。

曾經的輕狂少年如今已成家立業,還有了一個兩歲半的寶寶。記者採訪當天,正逢葉峰和太太的結婚3周年紀念日。葉峰目前在麗水經營一家連鎖超市,忙碌的他特地趕回來陪妻子吃飯,他也毫不吝嗇地分享了屬於他們的愛情故事,雖然沒有轟轟烈烈的劇情,卻也是細水長流的陪伴一生。所以葉峰希望自己事業穩定,可以有閒暇的時間多陪陪妻子和孩子。

葉峰在四年級時轉到天成小學,雖然校區搬了,但記憶還在:小學進校門的左手邊是兩層樓,中間的操場十分小,沒有現在的塑膠跑道那麼大。當時地是水泥澆築的,右手邊是傳達室,正前方是三層的教學樓。當時的六(1)班位於二層左手邊的第一個教室。

在葉峰的人生中,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人就是班主任蔣老師。據他介紹,蔣老師是一個特別溫柔、細心,像「媽媽」一樣的老師。農民工子弟學校的學生家裡的條件都不是很好,但是蔣老師在各個方面給予學生關心,一視同仁的態度讓他們覺得自己可以融入這個城市。踏入社會之後的葉峰,認為天成小學幫他樹立了良好的價值觀,避免以後走彎路。

葉峰最後說:「在這麼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下,要好好學習,三觀要正。作為學生首要任務是學習,也要學會做人。」

如今,葉峰也是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

鄒倜然

來源:工人日報

相關焦點

  • 農民工子弟:教育歧視或導致「階層再生產」
    那些來自農民工家庭的孩子們,一個個彬彬有禮、口齒伶俐、談吐大方,言行舉止一點不亞於那些有教養的城市家庭的子女,與他們在大上海最底層從事著各種艱苦勞動的父輩們看起來更是差別巨大。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受困於父輩的戶籍不能進入上海較好的公立學校讀書,卻又都不甘於被命運推進技校、職高等等培養勞工的機構,他們和他們的家庭有著超越自身階層的生活理想。
  • 湖南山鄉農民工子弟學校有位臺灣女校長
    李視芳在臺灣有30多年執教經驗,事業穩定、收入豐厚的她從未預料到自己會來到一個「從沒聽過」的大陸山鄉,成為一所農民工子弟學校的校長,一晃已是第八個年頭。左:校長室裡掛著李視芳和師生的許多合照;右:李視芳辦公桌的一角擺著她下鄉家訪的照片。
  • 愛心人士為正陽農民工子弟學校師生免費做體檢
    9月9日上午,正陽農民工子弟學校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們是正陽華康醫院6名醫護人員聯合正陽利民眼鏡店7名專業人員,準備給學校七百多名師生免費進行體溫、血壓、視力等健康檢查。今天我們華康醫院醫務工作者來到農民工子弟學校,免費為師生進行體檢,是想為為全民健康盡點義務。」
  • 喜迎教師節 正陽農民工子弟學校師生收到特別的愛
    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9月9日上午,正陽農民工子弟學校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們是正陽華康醫院6名醫護人員聯合正陽利民眼鏡店7名專業人員,準備給學校七百多名師生免費進行體溫、血壓、視力等健康檢查。
  • 北京打工子弟學校學生考上哈佛:不幸運的我們除了努力,別無選擇
    【原創】導語:近日一段視頻在網絡上熱搜榜,北京的一個打工子弟學生段孟宇在農民工子弟學校收到了哈佛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在女生的自述中,她講到了北京的一家打工子弟學校:蒲公英中學。在這裡,她實現了自己人生的飛躍,她是那中國起碼1億流動兒童中,最幸運的那個人。
  • 姚林輝教師節走進農民工子弟學校獻愛心(圖)
    被譽為國內民歌原創歌手第一人、民歌壇詞曲唱三合一的創作才女姚林輝在9月10日教師節這一天來到北京市農民工子弟學校北京同心實驗學校,為老師和孩子們獻唱並送上了精心準備的禮物,受到了學校師生們的熱烈歡迎。  姚林輝是從雲南紅河州建水縣飛出來的彝族金鳳凰。
  • 農民工子弟 手繪八冊七巧板教材
    最輝煌的一年,9人次獲得「七巧科技」系列活動全國總決賽一、二、三等獎,學校更獲得全國總決賽團體賽冠軍……這對於大部分來自農民工家庭的孩子們來說,是怎樣的興奮與驕傲!  「全國大賽的評委們常常不相信,那些動人的創意都是出自孩子之手。」王南自豪地告訴記者。「比如,用七巧板拼出大大、圓圓的荷葉、拼出河邊景物的倒影……他們的小腦袋瓜裡怎麼會有那麼多的奇思妙想!」
  • 武漢一農民工子弟小學試行不背書包回家
    武漢一農民工子弟小學試行不背書包回家 >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為給學生減負,武漢一小學試行不背書包回家新規。
  • 那些月入過萬的農民工,後來怎麼樣了……
    最近幾年農民工的工資金額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特別是在網上經常流傳的「3000塊錢你請不來一個農民工,更是讓很多人真的開始相信當農民工能賺大錢的傳言了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讓小編帶你一起分析分析吧!其實現在種地的人少了,一些年紀稍大一點,寧願去工地打工也不種地,農民工只要有技術,能吃苦耐勞,下力氣幹活,每個月也可能有萬元的收益。
  • 北京第一位駐校社工:為農民工子弟洗腳
    香港中文大學畢業的碩士研究生薑慧雨,已經完全走進北京市行知新公民學校每一位同學的心靈。孩子們會把心中的苦悶、不如意和老師父母說的話講給她聽。作為北京市第一位駐校社工,姜慧雨努力想讓這些農民工子弟健康快樂地成長。她也希望,「一校一社工」在我國內地能早日實現。
  • 江蘇省蘇州市:積極推動民工子弟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發展
    2013年,隨遷子女74.4%在公辦學校入學,城區達95%以上。由於外來子女急劇增長,2013年隨遷小學生35.9萬,佔47.7%;9.3萬人在外來農民工子弟學校。2015年,外來小學新生將超過本地人口,80%在公辦就讀的目標難以實現。公辦學校大班額突出,本地學生不願就讀這類學校,外出擇校。74所合格的外來農民工子女學校,還有40多所不合格學校,需要清理整頓。
  • 答疑解惑|那些因抑鬱症而休學的學生,後來怎麼樣了?
    文/心之愛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授權來訪者問:那些因抑鬱症而休學的學生,後來怎麼樣了?(2)通常抑鬱症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學業和人際關係時,學生休學並配合藥物和心理治療可能是最佳選擇。這個時候父母可能比孩子更加的焦慮,故而有時不考慮孩子在學校的壓力和精神痛苦,要他依然強打硬撐,孩子就會更加的矛盾,他們想調整休息而又因休學對父母感到內疚 ,再加上對未來學業的擔憂,會令他們更加猶豫不決。
  • 北京按公立校標準免除民辦學校農民工子女學雜費
    北京按公立校標準免除民辦學校農民工子女學雜費 2008年12月02日 08:59 來源:新京報
  • 那些「專科畢業選擇了專升本的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對於專科生來說,畢業之際擺在面前的就兩條路,一條是直接參加工作,一條是選擇專升本繼續深造,顯然選擇前者的學生要佔大多數,選擇後者的只佔很小一部分,那麼當時那些專科畢業選擇了專升本的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呢?我以我舅舅家表弟的事例來給大家講一講。
  • 成都百年農工子弟職業學校怎麼樣、好不好
    成都百年農工子弟職業學校怎麼樣、好不好 2021-01-06 | 來源:網絡 https://www.eol.cn/ceici/ 四川省委領導為貫徹胡錦濤總書記關於在四川災後重建中大力加強職業教育的指示精神
  • 清華MBA學生陽光愛心社向文華打工子弟學校捐贈體育器材
    5月29日上午,北京市海澱區韓家川文華打工子弟學校徐立新校長收到來自清華大學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捐贈並由清華MBA學生陽光愛心社負責跟進捐贈事宜的體育運動器材時如是說。  清華大學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和北京清控體育發展有限公司共同舉辦了為期兩天的第一屆清華大學體育產業創業營,並將創業營的報名費交由清華MBA學生陽光愛心社負責購買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桌球、跳繩等體育器材,捐獻給了北京市海澱區韓家川文華打工子弟學校的小學生和幼兒園孩子們。
  • 那些被撤併的農村學校的教學樓,後來怎麼樣了?老師:正常現象
    如果你的老家在農村,如果你經常呆在農村地區,你會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些學生人數非常「精緻」的農村學校,沒過幾年就被教育主管部門「撤併」了。所謂「撤併」,就是指這所學校剩餘的一些學生必須前往其他學校就讀,教學樓閒置下來。那麼,那些被撤併的農村學校教學樓,後來怎麼樣了呢?
  • 那些被撤併的農村學校的教學樓,後來怎麼樣了?老師:正常現象
    如果你的老家在農村,如果你經常呆在農村地區,你會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些學生人數非常「精緻」的農村學校,沒過幾年就被教育主管部門「撤併」了。所謂「撤併」,就是指這所學校剩餘的一些學生必須前往其他學校就讀,教學樓閒置下來。那麼,那些被撤併的農村學校教學樓,後來怎麼樣了呢?
  • 入學難生源荒 上海農民工子女學校進入「門禁時代」
    身為上海一所農民工子弟學校的校長,鮑遠寶知道,自己的學校「離關門不遠了」。  3年來,招生成了他最頭疼的事情。一邊是日益空蕩的校園,學生數量從1200人直線跌至700人,一邊是在辦公室落淚的家長,懇求他想想辦法收留孩子入學。  將這些孩子擋在門外的,並非是緊張的學位,而是一張卡片大小的《上海市居住證》。
  • 鄭州一民工子弟學校半年搬兩次 開學第一天遭拆
    半年裡經歷兩次學校地址變更的事兒,穩定上學,成了很多孩子的心願。這心願,鄭州一所農民工子弟學校的孩子們能實現嗎?  開學第一天,不是談論趣聞,送祝福,和一月未見的好朋友「侃大山」,而是接到通知,學校搬遷,放假兩天再上學,這樣的場景,半年時間裡,在鄭州一民辦學校上學的樂樂(化名)已經歷了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