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輕鬆應對隔代教育對孩子的不良影響?【早班車797】

2020-10-10 四葉花開家庭教育

學習家庭教育幫我輕鬆處理隔代教育的問題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有過迷茫,有過彷徨,有過著急 委屈,有過心酸無奈。直到遇見四葉花開,就像烏雲遇見了太陽,幸福在向我招手,感恩各位老師的辛勤付出,老師帶領我在學習的路上一路奔跑,終於遇見了心花怒放的自己,帶領一家人走向幸福。

這個周末我帶著女兒和兒子一起回老家看爺爺奶奶。因為爺爺平時也上班,所以需要差不多一個多月才能見一次。這次恰巧爺爺在家,他看著孫子,孫女,帶著孩子去超市買肉買零食,笑到合不攏嘴,滿滿的喜歡和愛。在晚飯的時候,爺爺開始了語重心長的教導:你們要好好學習,大了好好勞動。爭取啊,幹活第1名,學習成績第1名。我的心咯噔一下。兒子從小有點兒想贏怕輸,一考的不好就躺在地上打滾,哭的不吃飯。這麼說兒子的心理壓力就更大了,我心裡特別不滿。在看兒子,在那裡一聲不語的吃飯。我該如何處理呢?是用一致性溝通來處理?還是怎麼辦?

我看著爺爺的快70歲的臉龐,實在不想打斷他對孫子的愛。老人小學都沒有畢業,我難道要用自己學過的知識來要求他否定他給孩子們講的道理嗎?家是講理的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理對了情就會沒了。一致性溝通對老人能有用嗎?我即使能阻止他一次,還能阻止他第2次嗎?這樣我們家的溫馨和諧的氛圍也就破壞了。這樣也達不到雙贏和多贏的目的,肯定還會有其他辦法的。有情緒不處理問題,我現在已經有著急不滿的情緒,所以也不適合溝通。

我吃過飯默默的走開了,回到自己的房間,靜下來思考。保全老師說過關係大於教育。我和孩子的關係比較好,又經常在孩子身邊是最具影響力的人。我腦子裡一下子有了靈感,對呀,我可以和兒子進行一致性溝通呀!

我們回到家以後去超市買了點必需品,在回家走的路上看到兒子特別高興,我就問兒子:在奶奶家,爺爺說讓你好好學習考第1名,你的感受是什麼?兒子沉默不語,想了一會兒說,我怕自己考不好,不知道怎麼面對爺爺,怕爺爺不高興。聽兒子這樣說,我有點心疼,我說:你是不是特別有壓力?兒子說:嗯!我抱了抱兒子說,其實只要你盡力就好了,爺爺說的目的是為了是讓你努力學習,以後生活過得幸福。爺爺沒有上過幾天學,所以表達的方式可能會有點不恰當。兒子特別認同的說:是有點不恰當,爺爺還說讓我一邊走路一邊在腿上練字。我對兒子說:是啊,如果走路寫字不看路會怎樣呢?兒子說:摔跤,摔跤可疼了。我說:對啊 ,所以爺爺可能想對你表達的就是廢寢忘食的意思吧。兒子對我說:嗯,還有鑿壁借光,頭懸梁錐刺股。我高興的說:兒子,你原來懂得這麼多呀!兒子特別自豪的笑了笑。我對兒子說:「我們每個人是獨一無二的獨立個體,有自己的思想,任何人,包括媽媽都不能控制,包辦你。所有人對我們的建議只是建議,要經過自己慎重的考慮,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凡事盡力就好,過程最重要,結果不重要。媽媽支持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兒子聽我說完,鬆了口氣,點了點頭。

在這件事情中,我即維護了家庭溫馨和諧的氛圍,讓爺爺充分表達了對孩子的愛。又讓孩子學會了尊重長輩,有自己獨立的思考,不受爺爺給的壓力影響,引導孩子健康積極向上成長,輕鬆解決隔代教育的問題。這讓我很興奮,甚至有點小得意!

幸福的家庭,不是不出問題的家庭,而是善於解決問題的家庭。我們要因時,因地,因人因事,不斷像水一樣靈活思考解決問題,最終達到雙贏多贏的目的。學習家庭教育幫我輕鬆解決隔代教育帶來的問題!

今天早班車的這些內容對您有啟發和觸動嗎?您學到了哪些知識?接下來您打算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和行動呢?

如果您喜歡今天的內容,我希望您把它分享給更多的人,和我們一起把愛傳出去,把幸福帶回家。歡迎您把自己的收穫和感受發表在留言區,我們明天再見!

相關焦點

  • 隔代教養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帶孩子對祖父母來說是輕車熟路,然而隔代教養也衍生了許多問題。有學者曾做過統計,在上千例青少年諮詢個案中,有超過70%的家長曾提到祖父母對孩子的早期管理和培養失當。隔代教養有何優缺點?祖父母與年輕父母可能產生哪些衝突?隔代教養是否會導致親子關係的生疏?年輕父母該如何與老一輩溝通不同的教養意見?
  • 隔代撫養對幼兒社會化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影響個體社會化的因素有很多,如家庭的撫養、學校的教育、社區的影響、同伴交往的發展等。幼兒的活動時間幾乎全部在家庭中,家庭教養方式是影響幼兒社會化的重要因素。家庭教養方式是撫養人在教育幼兒的日常活動中表現出的一種行為傾向,是撫養人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的綜合體現。
  • 隔代養育有利有弊,年輕父母如何應對隔代養育差異?
    有些年輕父母如果只顧及體諒老人,對孩子的教育得過且過,這對孩子成長極為不利;但如果年輕父母有關孩子的事都要管,不但會把自己氣死累死,還常會把家庭關係搞得一團糟。」暉暉媽說:「我小的時候,由奶奶帶大,我奶奶是個特別開明的人,也讀過書,受過教育,屬於特別會鼓勵孩子的那種人,我父母屬於不太會鼓勵,總是說哪兒不好,哪兒做的差勁,讓感覺很受傷。奶奶則不同,奶奶會把我誇成一朵花。
  • 隔代教育不是孩子問題的背鍋俠,只需這4步,隔代教育也很「香」
    子女的抱怨我們可以理解,畢竟孩子的教育是頭等大事。但如果我們能夠更為客觀和理性地看待這一問題,並想出更好的溝通策略,或許更有助於解決雙方的困惑。我們暫且不論老人帶孩子的辛苦,就說把孩子所有的問題都推給老人家、推給「隔代教育」,似乎也過了。客觀地說,隔代教育有利也有弊,因此,隔代教育不應成為孩子問題的「背鍋俠」。那麼,隔代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到底有著什麼樣的影響?
  • 隔代教育不是孩子問題的背鍋俠,只需這4步,隔代教育也很「香」
    作為孩子父母,又該如何正確看待隔代教育呢?01 隔代教育應該提倡「民主理解型」的教養方式首先,我們得承認,隔代教育是個普遍存在的現象,也是為數不少的父母要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既然是個普遍性存在的問題,我們對」隔代教育「的總的原則就是不迴避「隔代教育」的弊端,但要找出一條合理的途徑來消除潛在的弊端。
  • 隔代教育的利於弊 隔代教育對孩子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隔代教育的利於弊 利1、老人有較多的育兒經驗,有充裕的時間和足夠的耐心。2、由於祖孫的血緣關係,老人會本能地對孫輩產生慈愛之心,這就有了隔代育兒獲得成功的心理基礎。因此,為教育孩子創造了良好的機會和條件。4、老人豐富的生活知識和深厚的人生閱歷為教育孩子提供了資本和權威性。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影響1、霸道寶寶任性病:有了爺爺奶奶的保護傘,寶寶們總是提出「放肆」的要求。
  • 和長輩一起生活,面對隔代教育,家長如何巧妙應對
    記得有一次,所有的親戚都在家裡吃飯,兒子卻不顧及場合將桌子上的果盤打翻,還嚷嚷趕人家走,親戚滿臉尷尬,但是孩子的奶奶卻不以為然,一邊哄著孩子,一邊又多準備了兩盤果盤……」相信在隔代教育這個問題上,不少職場媽媽在帶孩子的問題上和婆婆總會有一些這樣或者那樣的矛盾,面對孩子的教育,又沒辦法放棄工作專心帶娃,選擇和長輩一起生活,共同撫養孩子,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巧妙應對帶娃路上遇到的矛盾呢
  • 隔代餵養和隔代教育容易對孩子產生哪些影響?家長一定要了解這些
    孩子在3歲之前,最好是寶爸寶媽自己帶孩子,因為孩子三歲前的親子關係和安全感的建立對孩子影響深遠。當然很多寶寶媽媽因為工作沒辦法自己帶孩子,不得不把孩子交給老人幫忙養育,有時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那今天我們來聊聊隔代餵養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 父母咆哮隔代教育!隔代撫養究竟是阻力還是助力?又該如何雙贏?
    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很大,老人溺愛孩子是很多中國家庭的現狀,這也是令很多父母咆哮隔代教育的原因。隨著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大,父母要忙於工作,不能很好的照顧孩子,對於孩子的日常生活爺爺奶奶無疑是給了年輕父母很大的助力。但是在育兒觀念上,隔代撫養卻有很大的弊端,對於孩子的成長又成了一種阻力。
  • 隔代教育,是養育路上最大的攔路虎 對孩子危害這麼多!
    生活中隔代教育已經是屢見不鮮的現象了,老年人帶孩子確實給年輕人幫了很多忙,使年輕人能夠擺脫具體的家務問題,有心思安心的去上班。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危害總結了六點,希望引起家長們的重視:1:孩子變得自私自利孩子長期被長輩溺愛
  • 隔代教育就一定對孩子成長不好嗎?
    隔代教育被多數孩子父母吐槽,最主要原因在於老一輩在孩子教育方面有一系列欠缺,例如溺愛孩子、思想落後、教育觀念落後,還有在衛生方面、生活習慣方面會讓孩子父母覺得接受不了。正是這一系列不好的地方,對孩子成長不利,隔代教育被多數孩子父母摒棄。
  • 隔代教育問題增加,如何打造完美的隔代教育?4個方法建議收藏
    但是由於隔代觀念的差距,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會發生很多分歧甚至衝突,其實問題的根源並不在於由誰來對孩子進行教育,而是在於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很多家長都明白孩子交給老人可能會對孩子的教育產生一些負面影響,但是為什麼家長還會選擇這樣做呢?
  • 晚上媽媽帶娃,白天奶奶帶娃,「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中國的隔代教育非常普遍,基本上70%左右的家庭都是這麼做的。隔代帶娃已成為大部分家庭的標配讓老人帶孩子的話,孩子的爸爸媽媽就會比較輕鬆,可以安心工作,將孩子放心交給家中老人,在經濟方面的壓力也小一點,比較夫妻兩個人都有收入。
  • 隔代教育有弊端,老人帶娃,家長應該如何溝通規避
    ,在選擇個隔代教育時,一定要注意與老人溝通交流,對這些不良現象進行規避。影響家庭關係不少家庭矛盾的產生,就是因為孩子父母與長輩之間教育觀念的不統一,孩子在由長輩照顧的過程中,難免會養成一些不良習慣,但是在父母想要糾正的時候,孩子往往會不聽管教,並尋求老人充當自己的保護傘,這樣的行為,往往會讓家長非常生氣,甚至會因為孩子的問題與長輩出現爭吵,對家庭關係的和諧非常不利。
  • 為什麼要避免「隔代教育」?老人的舊教育,會影響孩子的言行舉止
    各位父母還是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讓老人們幫忙看孩子,讓自己可以有時間去上班工作,照看孩子這件事其實沒問題,前提是一定要避免老人對孩子進行教育。還有就是要多出時間多陪陪孩子,親自抽出時間對孩子進行教育。為什麼儘量避免老人對孩子進行教育,也就是「隔代教育」呢?
  • 解鎖隔代教育,讓你輕鬆應對上有老,下有小
    ,所以基於國情,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會有隔代教育這種情況。對我們解決隔代教育的矛盾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擺正態度,擔當責任當我們能夠理解老人家的做法之後,我們需要意識到老人在家庭中的育兒角色都是輔助為主,真正負首要責任的人,還是父母。即使我們沒有太多時間和精力去帶養孩子,孩子也依然是會被父母深深影響的。重要他人的帶養對孩子的影響雖然很大,但真正教育孩子,根本上拼的還是父母的功底和修行。
  • 隔代教育,家長該如何趨利避害?試試做到這3點
    有次兒子犯錯小於剛想教育兒子,姥姥這個時候趕緊過來阻止,說什麼也不讓小於教育孩子。而且還對小於說孩子這麼小,他能懂什麼?要說你就說我吧!是我沒有看好他,姥姥每次都是這個樣子,搞得小於一點辦法也沒有。小於一方面不想傷害姥姥,但是孩子的問題自己又不能不管,但是每次姥姥都用這種方式來應對,小於真的有些左右為難。
  • 提起隔代教養,很頭疼?
    隔代教育已經成為家庭教育中一種非常普遍的教育現象,它深刻地改變著家庭教育的現狀,並衝擊著學校教育,隔代教育的現狀及水平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家庭教育的品質,父母、老師都應該對隔代教養問題給予足夠的關注。當今社會盛行的隔代教育主要有兩種類型,即完全隔代教養和非完全隔代教養。
  • 不良的隔代教育:把孩子教成了「熊孩子」?你是否也在為此頭疼
    我們不否認隔代教育對孩子而言的益處,比如奶奶帶出了三歲就會被「唐詩三百首」的孩子,爺爺奶奶的教育讓孩子更勇敢,有擔當,懂事些。但是,隔代教育往往是弊大於利的。一、「隔代教育」的尷尬有一新聞,說的是六旬老人跳河,起因竟是孩子的作業。
  • 隔代教養—對孩子的積極影響
    許多家庭往往都會將幼兒交給祖輩進行帶養,這種方法確實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家庭中的子女照管矛盾,但是,與之同時還需要認識到,祖輩的教養方式對幼兒的發展存在著雙面影響。1 隔代教養的現狀分析中國家庭的隔代教養自古就已見端倪,祖輩年老時期的「含飴弄孫」昭示著晚年的一種理想生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