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飛,每天教你做菜。
說到廣東的傳統小吃,缽仔糕當然是不能缺少的啦。對於大部分80後、90後的廣東人來說,童年的美食記憶一定會有缽仔糕。缽仔糕甜甜的口感,以及多種多樣的口味,深受小朋友的喜愛。
缽仔糕實在是太好吃了,跟糖果一樣對於小朋友有著強大的吸引力。還記得小時候和爸媽一起出去逛街,在街邊一定會看到缽仔糕,然後嘴饞的我們都會央求爸媽給我們買上幾個,要不然就不肯走。
缽仔糕的口味多樣,有紅豆味、草莓味、水蜜桃味、葡萄乾味、香芋味、玉米味等,能天天變換著口味。
今天讓我們一起回味童年,教大家做缽仔糕,學會了再也不用出去買了,自己也能在家做。
【材料】:木薯粉、馬蹄粉、水、糖、水、植物油
【製作步驟】:
第一步,做缽仔糕最重要的就是粉漿,所以先調粉漿,在一個大的空碗中放入馬蹄粉和木薯粉並攪拌均勻,然後倒入130毫升水,攪拌至讓粉漿無乾粉即可。
第二步,缽仔糕是甜的,不甜的缽仔糕沒有靈魂,所以需要製作糖水,往鍋中放入195克毫升水和全部白糖,然後加熱燒滾,待到白糖全部溶解就可以關火啦。
第三步,馬上將剛剛關火的白糖水慢慢倒入粉漿中,一邊倒一邊攪拌,大約倒到一半糖水時,粉漿就會變成流動漿體。
第四步,將加了白糖的粉漿攪拌後倒入缽仔碗中,8分滿即可,放入蜜豆、葡萄乾等自己喜歡的材料,如果不喜歡加其他東西,不放也可以。
第五步,將全部的粉漿倒入缽仔碗中之後,就可以上蒸鍋啦,蒸15分鐘左右就可以了,等到稍涼再脫模。
記住脫的時候牙籤或者竹籤劃碗緣一圈,截進糕體中間挑出就可以了。
【小貼士】
1.如果想糕體更透明或者漂亮的話可以使用木薯粉,口感會更Q。
2.中途不可以揭蓋,要一直大火蒸15分鐘。
3.糖水只需加熱至糖融化,不用沸騰,切記,不能沸騰。
4.在倒入模具之前一定要把攪拌好的麵漿再次攪拌攪勻,因為會有沉澱。
5.剛出鍋的缽仔糕晾一邊不要脫模,等冷卻後脫模才不沾碗。
看完了是不是覺得缽仔糕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做呢,我們都能學會的。現在市場上很多的缽仔糕為了讓糕體更加晶瑩好看,原料加了化學色素,所以為了讓家裡的小朋友大朋友吃得更加放心,最好自己做啦。
好啦,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缽仔糕的做法,喜歡美食、喜歡做菜的朋友可以關注小編,每天都會分享不一樣的美食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