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社區團購」成為了全民熱議的熱點話題。在購物、打車、外賣這些熱點之後,賣菜幾乎成了網際網路的又一個風口。在大眾輿論都在爭論誰是誰非的時候,作為新個體創業者的我們應該理性地看待這件事情,應該從專業的事業經營,商業營銷等方面挖掘出對我們有意義有價值的商業機會,並認真研究,好好把握。那社區團購為我們新個體創業者帶來哪些機會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
首先作為創業者我們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就是說我們一定要明確自己是以什麼樣的角色身份參與到這件事情當中的,是成為團購平臺的打工仔,還是與團購平臺合作的合伙人,是以節點思維來經營,還是以平臺思維來經營等等這些方面一定要有清晰的認知和明確的定位,選擇不同,結果就不同。如果是以打工仔的角色參與到團購活動中的話,那我們關注的就是平臺給與佣金比例的多少和一些扶持政策的扶持力度大小。可以說,是將自己的命運都寄於團購平臺未來是否能夠更好發展的未知預期上,很顯然這是一種風險很高的商業行為。
其實作為新個體創業者,我們更應該以合伙人的身份參與到社區團購的這場商業活動中,以平臺的思維來經營我們的事業。就是說,我們要利用團購平臺給予我們的各種扶持資源和優惠條件,發展我們自己的事業。借用平臺給予的流量支持,產品支持,物流支持,品牌支持等有利條件,構建與實體店和社區居民間的社交關係,用優質的服務打造個人良好口碑和品牌IP,構建自己的社交資產,尋找自己的目標族群即商業入口,為日後自己能夠的獨立運營打好堅實的事業基礎。
作為實體店的創業者更應該以系統化的商業思維,運用全新的社交化商業理論來指導自己的事業經營,以實體店+本地化自媒體+個人自媒體(個人品牌)+關係經營等組合的系統化方式參與到社區團購的商業運營當中,獲得經營的主動權和主導權。
作為新個體創業者來說,無論是有實體店的或是沒有實體店的人來說,我們都應該明確自身的獨立自主的地位和身份,要始終佔有戰略上的主動權和事業經營的主導權。無論是以團長身份還是什麼其他什麼身份參與社區團購的經營運作,始終要清楚這是為將來能夠經營自己的事業而做的準備。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我們經營的核心內容不是產品而是關係,是我們最為重要的社交資產,是我們與目標族群建立起來的穩固的社交關係,是社交化商業最為重要的資產和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