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木子,熟悉我的人應該都知道,我是一位非常愛讀書,尤其愛讀優秀的童書的職場媽媽。
最近又收到了好多新書,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近期收到的,我覺得比較適合3-12歲孩子閱讀的優秀童書,話不多說,我們開始吧。
1、《你敢問、我敢答》
關鍵詞:科普 通識教育
適讀年齡: 3-8歲
孩子總是能給人驚喜,尤其是隨著孩子越來越大,稀奇古怪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多。
前幾天在給閨女洗澡時,她忽然問我,「媽媽,為什麼腿放在椅子上,皮膚上留下的印子是白色的,一會就消了;但是拔罐後皮膚上的印子是紅色的,而且一直不消。」
毫無防備的我,一下子就被問懵了,好在之前帶著孩子看了好多人體繪本,所以就從血液、壓強等角度進行解釋,暫時算是過關了。
不過還是很驚喜閨女能問出這樣比較有深度的問題,看來之前那些科普繪本沒白看。
孩子的好奇心比較重,什麼問題都會問,父母也得與時俱進,多更新自己的知識庫,才能不會被孩子問倒。
最近就又看到一套非常值得閱讀的科普繪本——未小讀的「你敢問我敢答」通識教育科普繪本。
這套繪本一共4冊,涵蓋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等知識。
內容非常有趣,同時又很硬核,比如,在《人為什麼要有頭髮》這本書中,從人為什麼要有頭髮、頭髮由哪些物質組成、頭髮形狀的由來,一直講到以前的人是怎麼染髮、燙髮,以及做出不同的髮型的。
我自己的頭髮是那種自來卷,每年都在燙直——頭髮長(zhang)長(長)——剪頭髮——新頭髮變卷——燙直間循環,因此非常羨慕有些人天生的直發,省了多少燙頭髮的錢啊。
直到前段時間看了《人為什麼要有頭髮》這本書後,才知道為什麼我的頭髮是卷的,原來跟毛囊有關,真是長知識了。
也不知道未來能不能發明出一種藥水或者藥物,可以直接改變毛囊的形狀,也算是廣大捲毛星人的福音了。
2、《瘋狂的想像》
關鍵詞:想像 色彩碰撞 博洛尼亞插畫展經典繪本
適讀年齡: 3-8歲
一開始看到這本書的封面時,其實我的內心是拒絕的,這畫的是啥?也太醜了吧。不過翻開仔細看了一遍內容後,就不由得讚嘆,這本書太妙了。
這是一本關於想像的書,封面上這個小女孩,每天都要乘坐地鐵去上學。
某一天,當她又和各位乘客一起待在密閉的車廂裡時,她看著各位乘客,腦海中展開了對各位乘客的瘋狂的想像,從他們的職業、理想,一直想到他們的興趣愛好、人際關係。
有趣的是,小女孩的想像並不是天馬行空、毫無根據的瞎想,而是與各位乘客的外貌、穿著等有所關聯。
比如,在小女孩想像中的這位女士長大後的樣子,衣服與現在的是類似的,盤子上的花紋則來自頭頂帶的帽子。
再比如,在小女孩想像中的這位男士散步時喜歡去的地方,樹上的葉子與頭髮神似,而樹幹的形狀則和脖子一模一樣。
類似這樣有趣的小細節,書中還有很多,帶著孩子一起看這本書,既可以讓孩子自己嘗試回答書中的問題,也可以讓孩子思考女孩的想像與實際間的關係,啟發孩子的想像力。
權威研究顯示,孩童在一兩歲時想像力、創造力高達96%,七歲上學以後急劇下降,到10歲時就只剩下4%了。
曾經的填鴨式教育磨滅了孩子的想像力,把大家都塑造了一模一樣的考試機器。
而現在,飛速發展的社會需要各種有想像力、創造力的人才,作為一名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多開發、保護孩子的想像力,是我們亟需要做的事情。
3、《探秘細菌王國》
關鍵詞:博士媽媽 細菌世界
適讀年齡: 3-8歲
說實話,在有孩子之前,我對細菌的了解就僅限於課本上的那些知識,並且這些知識還大多都還給老師了。
但有了孩子後,隨著孩子一點點長大,那些早已遺落在腦海某個角落的知識又都被迫一點點地撿了回來。
孩子長到2歲左右時,出於自我意識的覺醒,以及對外界世界的好奇,就會在家裡爬上爬下,摸東摸西,把任何自己能接觸到的東西都翻出來,然後不管不顧地往嘴裡塞。
每當這時我總是會大聲喝止,然後趕緊把孩子塞進嘴裡的物品拿出來,等孩子大一點後,我就開始給孩子介紹關於微生物,尤其是細菌、病毒方面的知識,但苦於自己水平有限,只能說個大概。
這套《探秘細菌王國》就很好地彌補了我這方面的缺陷,這是一位醫學博士媽媽寫給孩子的細菌科普繪本,從兒童視角出發,以「細菌」為第一人稱向讀者介紹「自己」及「家族」成員的情況。
從細菌的基本概念、來源、演化方式、種類、作用等,進行了相當全面的介紹。
帶閨女看了這套書後,閨女刷牙都比以前勤快多了,說是不想長蛀牙,不想細菌在自己嘴裡安家,老母親表示很欣慰~
4、《四季時光》
關鍵詞:無字書 能力培養 情境認知繪本巔峰之作
適讀年齡:3-12歲
浪花朵朵家的童書一向很棒,閉著眼挑也不會出錯。
而這套《四季時光》可以說是一套一級棒的童書,買了的家長小朋友幾乎沒有不喜歡的。
一開始剛拿到這套書時,還以為只是類似《英語單詞大書》一樣的單詞書,後來仔細看了下內容,才發現並沒有這麼簡單。
這套書一共5本,以第一本為例,在第一頁的內容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幢房子,一輛公交車,還有一個站臺。
翻到第2頁,我們可以看到公交車上似乎多了幾個人,誒?這些人好像有點眼熟誒,仔細一看,這不就是第一頁內容中在公交車站臺附近的那些人嗎?
難道這本書中的內容是一個連續的故事,主角就是書中的人物嗎?
沒錯,以這對父子為例,我們來看下他們在第1本書中都有哪些活動吧。
接下來,這對父子下車了,去了文化中心。
翻到第5頁,父親一個人走在街上,孩子呢?看來是被留在文化中心了哈哈哈。
你看這爸爸開心的,嘴角的笑都藏不住了,和我們丟下孩子去看電影時的表情一模一樣。
第6頁,父親手中拿了個滑雪板。
第7頁,父親懷裡抱著只貓,在滑雪呢。
誒誒誒?這貓是哪來的啊?
其實啊,這貓一直就在這位父親身邊,並且在前面每一頁中都有出現哦。具體在哪我就不說了,各位有興趣的家長可以自己買套書,然後去書中找找看哈哈哈。
這樣的故事書中還有很多,從5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出100多個故事,所以我帶著閨女第一次看這書時,閨女就看入迷了,一口氣看了一個小時,連洗澡都不看去洗,想再看一遍。
翻了導讀手冊才知道,這類書叫做「wimmelbuch」(英譯為wimmelbook),特點就是沒有字,密密麻麻的圖畫佔滿一個跨頁。
繪畫的內容,一般與生活息息相關,有著讓人目瞪口呆的信息量,對孩子的觀察能力、專注力、邏輯推理、想像、表達、甚至動手能力都會有所幫助。
而這套《四季時光》系列(共5本),則是這個品類中一個bug般的存在。
這套書其實講的是一個小鎮在一年間發生的故事,整套書涵蓋四季、晝夜、多種生活情境和上千種事物。
在裝幀方面也是沒的說,可以180°平攤開,方便閱讀;書頁厚實,翻閱多次也不會壞;油墨清晰、細節逼真,可以說是一套幾乎完美的繪本,家中有孩子的家長,可千萬別錯過。
5、《MOVE圖鑑·昆蟲 》
關鍵詞:昆蟲世界 科普圖鑑
適讀年齡:7-12歲
《MOVE圖鑑·昆蟲》是由日本最大出版社講談社製作的一本面向兒童及青少年讀者的科普圖鑑,全書共收錄了1200多種昆蟲,有的是身邊常見的,有的是世界聞名的。
書中不但講解了昆蟲生活中各個方面的,比如捕食、育兒、築巢等,還用文字和圖片介紹了昆蟲的趣聞軼事、獨特的習性和小知識等,最值得一看的就是書中那些栩栩如生的精美全彩標本圖了,細緻展現了各種昆蟲的獨特之處。
書本最開頭的使用手冊也非常實用,打開這本書,按照目錄和使用手冊的提示,一起帶孩子在昆蟲世界遨遊吧。
6、《MOVE圖鑑·宇宙》
關鍵詞:宇宙 圖鑑 天文
適讀年齡:7-12歲
作為與《MOVE圖鑑·昆蟲》同一系列的作品,《MOVE圖鑑·宇宙》是由日本最大出版社講談社製作的一本主要面向兒童及青少年讀者的科普圖鑑,以新穎的設計理念和一目了然的系統性編排呈現浩瀚無垠的宇宙空間,書中內容既回望歷史,又展望未來,以全新的視角對宇宙進行全面的闡述。
這本書系統地介紹了天文學的基礎知識,從太陽系、恆星、星系、宇宙的起源等天文學核心內容講起,讓讀者了解宇宙從無到有的歷程和人類從古至今的探索;此後還特別涵蓋了緊跟科技發展的新內容,包括世界上的尖端天文望遠鏡、人造衛星、航天工程新發展和未來展望等。
書中的插圖也很精彩,既有由大型天文望遠鏡(如哈勃空間望遠鏡、斯皮策空間望遠鏡)或探測器拍攝到的真實照片,還有一些則是由專業天文CG插畫師繪製。
這本書適合小學階段或者更大一點的孩子,小學生可以通過書中圖片,領略宇宙空間的浩瀚迷人;年齡更大一些的孩子可以仔細研讀書中知識點,藉助宇宙照片和插圖展開想像,探索宇宙的奧秘和未來;成年人則可以通過這本書探索有關天文學各方面的入門知識。
家中如果有孩子對天文學感興趣,或是家長想把孩子往天文學方向培養,可千萬不要錯過這本寶藏書哦。
7、《我發現一隻死鳥》
關鍵詞:生物 生命啟蒙
適讀年齡:3-7歲
不要被名字嚇到了,這其實是一本專門為兒童所寫的生命啟蒙書,介紹了大自然中各種生物的知識以及它們的生命周期,曾獲加拿大諾瑪弗萊克獎。
作者簡·桑希爾是加拿大著名兒童科普作家插畫家,多項國際大獎獲得者,在這本書中,她將帶你發現世間萬物的生命規律,引領孩子觀察生命的全過程。
這本書從什麼是生命、生物的生命周期為何長短不一、生物為什麼會死、哪些原因會導致生物死,一直講到生物死後會發生什麼變化、遺體會經歷哪些階段。
從我們出生那天開始,就必然會面對死亡,死亡是一個我們都不想面對,卻又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成年人想要做到平靜地面對死亡,尚且有很大的難度。
而這本《我發現一隻死鳥》卻用真實而直觀的照片,富有童趣的文字,在潛移默化中介紹了生物的整個生命周期,讓孩子們感受大自然的生生不息,認識生命的意義。
這個世界是殘酷的,也是美好的,與其讓孩子一直生活在童話故事裡,長大後被迫面對生活的殘酷,倒不如從小就讓他了解生活真實的一面,長大後能更坦然地面對生活。
《我發現一隻死鳥》,就是一本非常好的讓孩子認識真實世界的科普童書,讓孩子了解真實而殘酷的大自然,通過觀察和思考培養孩子的科學精神,讓孩子了解生命,體味生命的多彩,正視死亡,理解生命的意義。
8、《祖母的動物故事集》
關鍵詞:動物科普 故事 溫暖
適讀年齡:3-7歲
一本非常溫暖的動物故事書,同時也是一本優秀的動物知識科普書。
主要講述了生活在全球8塊陸地上的8個可愛的動物寶寶(生活在北極的北極熊、南極的企鵝、亞洲的老虎、歐洲的小狼、非洲的小象、大洋洲的袋鼠、北美洲的河狸,以及南美洲的食蟻獸)的故事。
畫風暖萌可愛。
細節豐富,穿插了不少與動物有關的科普知識。
故事也很有教育意義。
河狸奔奔不聽爸媽的話,執意要跟著爸爸和哥哥姐姐們出去探險,不料家卻被大雨淹沒,獨自留在家中的媽媽和小寶寶們怎麼樣了?
袋鼠巴斯特的媽媽要生二胎了,巴斯特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他會遭遇哪些事情呢?
鮑勃是一隻非常害羞的企鵝,不敢和別人交朋友。一場暴風雪來臨,鮑勃終於交到了一些朋友,之後卻不小心掉下了懸崖,鮑勃能脫離危險嗎?
一起到這本書中尋找答案吧。
9、《科學家如何思考:達爾文與物種起源》
關鍵詞:達爾文
適讀年齡:6-11歲
這是一部展現真正科學思維方式的達爾文傳記,在介紹達爾文生平事跡以外,尤其重點講述達爾文是如何運用思維的力量突破當時科學界普遍認定的錯誤觀念,一步一步推理出物種起源的真相。
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達爾文的一些研究,如種子的傳播方式、花朵的傳粉機制、植物的運動機制、人和動物的表情、蚯蚓的行為等。
更重要的是本書將告訴我們,達爾文是如何思考和研究一些我們常見卻視而不見的問題,以及他是如何成為一名有名的科學家的。
達爾文對外界事物旺盛的好奇心,科學的研究方法,以及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都非常值得那些從小立志成為科學家的小朋友們學習!
10、《童年》
關鍵詞:童年 選擇
適讀年齡:6-11歲
這本書的封面非常有意思,一個小孩站在岔路口,在他面前,不同的道路向遠處延伸,預示著他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
童年生活總是讓人羨慕,不僅是因為暫時不用考慮生活的壓力,可以無憂無慮地享受生活,更是因為童年的孩子有著大把自由選擇的機會,有無限的可能。
當你漸漸長大,來到人生的岔路口,你就必須得做出選擇,而每一個選擇,都將改變你之後的生活。
就像有句話說的那樣,年少時許多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你以為簡單選擇的岔路口,其實多年以後張望,都會發現,不經意間,它竟然改變你往後的人生。
書中一共介紹了56個孩子的童年以及他們生命中的高光時刻,這56個孩子有愛因斯坦、居裡夫人、孔子這樣的巨人,也有像巴爾扎克、卓別林、安徒生這樣的名人,還有像赫拉克勒斯、聖誕老人、伽內什這樣的神話人物,以及不為人知的普通老百姓。
有的孩子年紀輕輕就改變了世界,有的孩子則經歷了許多艱難困苦,大器晚成,但大部分人都在成年後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用自己或偉大或微小,但卻獨特的方式,影響著人們現在與將來的生活。
但不管是偉人還是普通人,在書中都只佔了兩頁的篇幅,一頁文字,一頁插圖。
作者試圖通過這樣的編排方式告訴我們:不管你是富人或是窮人,名人還是普通人,你們的人生從本質上來說都是一樣的。
所謂成功,並不以財富、名望作為衡量標準,而是找到適合你的路,成為你想要成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