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靈餘白
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回頭看,不準偷偷想念,你要聽話,不是所有的魚兒都生活在同一片海裡。——村上春樹
一直不太喜歡日本文學,也許是大學時代讀的日本小說帶給我的負面影響,性文學是日本小說的特色之一,對於少女時代的有些唯美的我應該受到驚嚇,更喜歡英法小說,裡面有浪漫與唯美的愛情。但村上春樹這個日本作家我還是很欣賞,也許是他的情感名言與我的心靈產生共鳴,所以讀起了小說《舞舞舞》。
-01-
小說中的人物與故事梗概
從村上春樹的小說中能讀懂一份小資的浪漫與內心的憂傷,他一直在尋覓,恰如《舞舞舞》小說中,有著中年人內心深處的孤獨之舞,由青年激情到中年人生慢慢往下坡路走的過程,這正是每個人所需要經歷的歷程,得道者坦然,失去中淡然的別讓心境。
小說中的人物摯友雪,社會關係複雜的一面五反田,青春海豚旅館,完全投入的愛情喜喜,就是這些人物錯綜複雜的串聯在一起,構成了小說的框架,加上作者幽默式語言的表達,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有血有肉的日本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
小說主要描寫了我一個34歲的離婚男人與同學成為超級影視明星的五反田結識了兩名應召女郎,五反田出於心理上的扭曲殺死了她們,後來自己投海自殺。13歲的女孩雪,敏感漂亮,總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敏感的問題,其實這本身就是一個問題,與同齡人達成不了和解,這是一種父母嬌寵下的悲哀。
我發現村上春樹的小說中自殺的元素好多,從《挪威的森林》中木月與直子相繼自殺,到本篇小說五反田的自殺,反映出日本文學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對前途的迷茫和內心的孤獨。
-02-
小說中經典的對白映射出文章的主題
雪:「我該怎麼辦?」
我:「長大。」
雪:「不想長大」
我:「別無他法」
「誰都要長大,不想長大也要長大,而且都要在各種苦惱中年老體衰,不想死也要死去。古來如此,將來同樣如此。有苦惱的並非只有你一個人。」
感覺作者我與雪的對話,深刻剖析了年輕人在成長中的煩惱與苦悶。雪的成長煩惱在我少女時代同樣的經歷過。那是對我一直疼愛有佳的奶奶離開世界時和父親的一次對話,人為什麼會死?因為那時的我特別的傷心奶奶地離開。
父親的回答記憶猶新:這是大自然的生態平衡,每天都會有新生命的誕生,同時也會有年老的人離開世界,要不只有新生命的誕生,而沒有人離開,那麼地球是承受不住的,也違背了生態平衡的規律,在爸爸的開導下,慢慢地我能正確面對身邊老去的親人一個一個地離開。
-03-
每個人都是人生的舞者
人生就是一個舞臺,每個人都是人生的舞者,每天都在進行著沒有彩排的舞動,或激昂或悲壯。小說中的主人公看似做出了選擇,其實是沒有選擇的。不是在絕望中舞蹈,也不是即使命運坎坷也要快樂地跳舞,而是只能跳舞,並且要舞出高度,舞出不一樣的人生。
恰如譯者總結出的一段話:孤獨而又不失真誠和溫情,無奈而又不失豁達與幽默,厭倦而又從自怨自艾,身處社會邊緣而又擁有自成一統的價值觀與付諸行動的良知和勇氣,這就是我面對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採取的生存策略,又是一種自我救贖行為。
譯者對小說的內涵進行高度、精準的概括,人性的本與真,愛情的苦與瑟,成長的迷茫與煩憂,交織成無奈的人生。
-結語-
不論行文中怎樣抨擊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小說的結尾觸碰了內心深處的柔軟,作者關心更多的是個人的內心與價值,而非什麼主義,所以從小說結尾處看到了正能量的曙光,這才是小說要表達的主題。您怎樣認為呢?歡迎留言!
-END-
#村上春樹語錄#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