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長|孩子的表現都寫在他的作業本和書本裡

2020-10-15 啟達初中


家長們總是很關心孩子的在校狀態,不知道孩子不在自己身邊時是怎樣的:他上課認真嗎?他會積極舉手發言嗎?他會不會跟同學講悄悄話?他聽課的時候是不是都聽進去了,知識掌握還好嗎?


因為看不到,家長們的心中夾雜著一份擔憂也夾雜著一份好奇,老師自然就成了學校現場的重要「目擊證人」。


於是老師便少不了跟家長匯報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有些家長倒還好,了解一兩次就差不多知道孩子的情況了,自己會根據老師的反饋回家進一步跟進,而有些家長則不然,雖然了解了孩子的情況,但在之後與老師的溝通中,第一反應便是:老師,我們家孩子最近表現怎麼樣啊?


其實有時候做老師挺不容易的,上班非常忙,那麼多孩子都要照顧到,還需要生動形象地跟家長解釋孩子在校的情況,最令老師們感到絕望的是,孩子的表現其實並不一定需要老師的反饋,一個有心的家長從孩子的日常表現中就能掌握個八九不離十。


怎麼掌握?


最好的方法便是認真翻一翻孩子的作業本和書本,他的表現全都寫在作業本裡。


老師們太不願意看到這樣的家長了:口頭上忙著詢問老師孩子的在校表現,似乎對孩子的學習特別上心,但回過頭翻翻孩子的回家作業,空白的、沒做完的、亂做一氣的,打電話問問家長究竟怎麼回事,家長一臉茫然地說:孩子告訴我他作業都做完了。


一個盡職盡責的家長一定是能夠走入孩子的點滴生活中的:他知道孩子每天的作業任務大概是什麼,他也知道孩子最近這段時間在學習哪方面的知識,他知道孩子這個單元的習作寫了什麼,也知道孩子這個單元的數學哪個地方是弱點,他知道孩子最近的哪些作業有困難,也知道孩子對哪門課的興趣比較濃厚。


總之,他不是漂浮在半空中,幽幽地問一句「作業都做完了嗎?」,而是腳踏實地,指導孩子「你今天的口算比昨天有進步」。

誠然,很多家長很忙,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大部分家長都很忙,每個成年人都有事業有家庭,上有老下有小,但是教育孩子是每個父母的天然職責,而教育也絕不是簡單地問問老師孩子最近怎麼樣,而是親自翻開孩子的書本、作業本,去看一看:孩子的書寫端正嗎?孩子作業的正確率高嗎?孩子的作業拖拉嗎?


大多數老師會在孩子的作業出現一些問題的時候寫上評語,這些評語看一看就知道問題在哪裡。


一個有心的家長,絕對不會動不動就問「老師我的孩子表現怎麼樣」,因為他早就通過孩子的作業本、書本了解到了孩子的知識的掌握情況和課堂聽講情況。


當你翻開孩子的書本,發現書本上空白一片或者塗塗畫畫各種惡搞,那麼可以斷定這個孩子課堂是不會認真聽講的。


當你翻開孩子的作業本,看到作業本上鮮紅的叉叉以及潦草的字跡,就會知道孩子這段時間的學習態度比較敷衍。

曾經遇到過一個非常不靠譜的家長,當我跟他談孩子的學習比較糟糕需要家長引起重視的時候,他竟然反問:孩子不是能考90分的嗎?


他記得的90分事件,可能是兩年前的事兒了。


很多家長看起來特別重視孩子的學習,卻連孩子的書本和作業本都沒有親手打開看過,很多家長看著急切地詢問孩子在校表現,卻連孩子每天大概要做些什麼作業都不清楚,很多家長說起來對孩子的情況非常重視,卻連孩子學校的課表都沒有保存。


口頭說的再好聽,比不上坐在孩子身邊靜靜地翻一翻他的作業,好好地陪一陪他做作業。

相關焦點

  • 孩子的表現都寫在他的作業本和書本裡
    最好的方法便是認真翻一翻孩子的作業本和書本,他的表現全都寫在作業本裡。:口頭上忙著詢問老師孩子的在校表現,似乎對孩子的學習特別上心,但回過頭翻翻孩子的回家作業,空白的、沒做完的、亂做一氣的,打電話問問家長究竟怎麼回事,家長一臉茫然地說:孩子告訴我他作業都做完了。
  • 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態都寫在他的作業本和書本裡!
    其實有時候做老師挺不容易的,上班非常忙,那麼多孩子都要照顧到,還需要生動形象地跟家長解釋孩子在校的情況,最令老師們感到絕望的是,孩子的表現其實並不一定需要老師的反饋,一個有心的家長從孩子的日常表現中就能掌握個八九不離十。怎麼掌握?最好的方法便是認真翻一翻孩子的作業本和書本,他的表現全都寫在作業本裡。
  • 孩子在校表現怎麼樣?不用問老師,翻翻作業本就知道!(家長必看)
    他聽課的時候是不是都聽進去了,知識掌握還好嗎?因為看不到,家長們的心中夾雜著一份擔憂也夾雜著一份好奇,老師自然就成了學校現場的重要「目擊證人」。家長見到老師的第一句話往往是:老師,我們家孩子最近表現怎麼樣啊?其實呀,要想知道孩子在學校裡的表現,不一定非要問老師,只要家長平時留個心,認真翻一翻孩子的作業本和書本,他的表現全都寫在裡面呢。
  • 想知道孩子在校表現怎麼樣?不用問老師,翻翻作業本就知道
    家長們總是很關心孩子的在校狀態:他上課認真嗎?他會積極舉手發言嗎?他會不會跟同學講悄悄話?他聽課的時候是不是都聽進去了,知識掌握還好嗎?因為看不到,家長們的心中夾雜著一份擔憂也夾雜著一份好奇,老師自然就成了學校現場的重要「目擊證人」。家長見到老師的第一句話往往是:老師,我們家孩子最近表現怎麼樣啊?
  • 想知道孩子在校表現?不用問老師,翻作業本就知道!
    家長見到老師的第一句話往往是:老師,我們家孩子最近表現怎麼樣啊?其實呀,要想知道孩子在學校裡的表現,不一定非要問老師,只要家長平時留個心,認真翻一翻孩子的作業本和書本,他的表現全都寫在裡面。孩子的表現都寫在作業本裡這幾天,一位老師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他在文章中寫道:
  • 解碼孩子的作業本:想要知道娃的學習狀態,看他的作業就夠了
    家長就跟上班打卡一樣,每天進家長群都要問一句:「老師,我家XXX今天在學校裡表現的怎麼樣?沒有和同學吵架吧?學習還認真吧?」若干問題×四十幾倍,把老師問的不堪其擾。 實際上,想要知道孩子的學習狀態,家長不用纏著老師問也可以知道。怎麼知道呢?一本作業本就夠了!沒錯,僅僅需要一本作業本就能知道他的學習狀態。
  • 想知道孩子在校表現怎麼樣?不用問老師,翻翻作業本就知道啦 | 特別...
    因為看不到,家長們的心中夾雜著一份擔憂也夾雜著一份好奇,老師自然就成了學校現場的重要「目擊證人」。家長見到老師的第一句話往往是:老師,我們家孩子最近表現怎麼樣啊?其實呀,要想知道孩子在學校裡的表現,不一定非要問老師,只要家長平時留個心,認真翻一翻孩子的作業本和書本,他的表現全都寫在裡面呢。
  • 爸爸陪寫作業生氣動手,致孩子耳鼓膜穿孔!家長陪寫作業,到底是陪什麼?
    最近,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發了一個朋友圈,是接診時遇到的事情 :一位爸爸在督促輔導兒子做作業時,脾氣上來,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致孩子耳鼓膜穿孔。所幸傷病較輕,沒造成嚴重後果。無獨有偶,再早些天,許惠明還接診了一位鼓膜穿孔小男孩(輕症),從其家長言語中得知,孩子受傷也與做作業表現不好家長發脾氣有關。
  • 如何對待作業或許決定未來人生,街中學子開啟規範作業模式
    家長們總是很關心孩子的在校狀態:他上課認真嗎?他會積極舉手發言嗎?他會不會跟同學講悄悄話?他聽課的時候是不是都聽進去了,知識掌握還好嗎?因為看不到,家長們的心中夾雜著一份擔憂也夾雜著一份好奇,老師自然就成了學校現場的重要「目擊證人」。家長見到老師的第一句話往往是:老師,我們家孩子最近表現怎麼樣啊?其實呀,要想知道孩子在學校裡的表現,不一定非要問老師,只要家長平時留個心,認真翻一翻孩子的作業本和書本,他的表現全都寫在裡面。
  • 翻翻作業本,了解孩子在校表現!
    家長見到老師的第一句話往往是:「老師,我們家孩子最近表現怎麼樣啊?"其實呀,要想知道孩子在學校裡的表現,不一定非要問老師,只要家長平時留個心,認真翻一翻孩子的作業本和書本,他的表現全都寫在裡面呢。這幾天,一位老師的文章刷爆了小編的朋友圈,他在文章中寫道:老師們太不願意看到這樣的家長了:口頭上忙著詢問老師孩子的在校表現,似乎對孩子的學習特別上心,但回過頭翻翻孩子的回家作業,空白的、沒做完的、亂做一氣的,打電話問問家長究竟怎麼回事,家長一臉茫然地說:孩子告訴我他作業都做完了。
  • 孩子寫作業時,家長該幹什麼?
    新解孩子做作業的時候,離得遠一點,還能稍微交流交流,離得近了,想不攻擊他都難。有網友對這個成語進行了「新釋」:孩子做作業的時候,離得遠一點,還能稍微交流,離得近了,想不攻擊他都很難。如之前一綜藝節目《變形記》裡的一位媽媽,當孩子做作業時,這位媽媽就陪在一邊。剛開始的時候還能耐心指導孩子,但當孩子在一些簡單題上出錯時,這位媽媽就不淡定了,開始吼孩子了「這麼簡單的題你都不會」「你以為我天天跟你開玩笑的」......孩子在一邊默不出聲、流著眼淚。
  • 其實不用去學校問老師:孩子表現如何?
    因為看不到,家長們的心中夾雜著一份擔憂也夾雜著一份好奇,老師自然就成了學校現場的重要「目擊證人」。家長見到老師的第一句話往往是:老師,我們家孩子最近表現怎麼樣啊?其實呀,要想知道孩子在學校裡的表現,不一定非要問老師,只要家長平時留個心,認真翻一翻孩子的作業本和書本,他的表現全都寫在裡面呢。
  • 陪孩子寫作業家長急到心梗?我做錯了什麼要陪你寫作業?
    今日一則陪孩子寫作業家長急到心梗的新聞可是刷爆了朋友圈,家長們可是炸開了鍋。,一陪寫作業獅吼虎嘯啊!其實,陪孩子寫作業不必急到心梗,做到以下幾條,陪寫作業也能母慈子孝。做作業之前:一、把各種雜亂事情做了。做作業的時候孩子總是說要尿尿,喝水,肚子餓……這些小動作讓我們抓狂。家長可以在作業之前告訴孩子把這些小動作做完,做作業的時候不準再做這些動作,不然會有懲罰。我家孩子做作業之前我留20分鐘給她自由行動,前提是做作業必須老老實實的,孩子每天做作業都挺規矩的。
  • 孩子寫作業睡著了圖片炸了家長朋友圈
    寫著寫著作業,孩子睡著了   一張圖片炸了家長朋友圈   近日,杭州一位媽媽餘女士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這樣的情況是該叫醒他寫作業還是讓他繼續睡?   對開開來說,最頭疼的作業是語文作文。「他寫作文要寫到十一二點,放假的時候經常一寫就是一天。」周女士說,老師布置了作文的日子裡,開開總要寫到深夜才能睡覺。「他在自己的房間寫作業,有時候很晚了,他還沒寫完作業,我就進去看看他,結果就發現他趴在桌子上睡著了。」周女士說。   碰到這種情況,會叫醒他繼續寫作業嗎?
  • 孩子寫作業得靠盯著?家長可以試試這些方法,讓孩子愛上寫作業
    導讀:孩子寫作業得靠盯著?家長可以試試這些方法,讓孩子愛上寫作業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寫作業得靠盯著?家長可以試試這些方法,讓孩子愛上寫作業!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沒完成作業,老師在群裡點名批評並@家長,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老師往往會在群裡表揚作業做得好的同學,但是也會點出一些不好的現象,這一環節最容易引起家長的不適,被表揚的孩子家長當然喜笑顏開,連忙在群裡回復謝謝老師,然而並點名批評的孩子家長就覺得顏面掃地了。所以,這就十分考驗老師在拿捏語言方面的技術與藝術了。
  • 孩子寫作業,家長的六種錯誤做法:你犯過幾種錯誤
    1、孩子寫作業時,家長的行為各異看手機的多,看書閱讀的少;在一旁指揮的多,有計劃指導的少;更有家長白天上班沒時間整理家務,晚上邊做家務邊分心觀察孩子。當然,也有家長會給孩子關上房門,「互不幹擾」,希望孩子能夠心態平和,靜心學習。對低年級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此時,一定要坐在孩子不遠處,邊閱讀邊觀察孩子的表現,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 杭州一小學生寫作業拖拉,家長脾氣上來甩手一巴掌,孩子:聾了
    近日,有一位浙江某醫院的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在朋友圈裡發了一件關於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時脾氣上來時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致孩子耳鼓膜穿孔的事,幸運的是耳膜傷病較輕,沒造成嚴重後果。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麼樣呢?
  • 如何高效輔導孩子做作業?這個方法很管用
    孩子上小學了,每天都是各種群消息,除了家長交流表現的一系列焦慮之外,還有老師布置的作業題。每次放學後,老師布置的作業就會被消息淹沒了。有沒有家長是下班回到家後,各種翻手機然後一邊指揮著孩子做作業尼?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還在翻手機?
  • 家長到底要不要督促孩子寫作業?
    無論那個心急如焚、焦慮疲憊的母親此刻出於愛的目的咆哮和毆打孩子,都難以有效果,在那一刻,小男孩和我一樣,應該只感受到了令人難受的暴力和咆哮,還有心思去寫作業嗎?時間久了,當他聯想起學習,可能就是暴力和咆哮,也許會產生嚴重的厭學心理。也許他怎麼也不懂,平時溫和的母親為什麼一下子變的像老虎一樣兇。這樣的母親有多少?這個以愛的名義被傷害的孩子又有多少呢?到底要不要輔導孩子寫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