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校也不輕鬆 家長們究竟該如何取捨

2020-12-15 環球留學

家長們該如何依據自身條件為孩子量身選擇?是出國讀高中,還是在國內讀國際高中,家長該如何取捨?專家針對家長青睞國際學校的最大誤區指出:去國際學校讀書並不輕鬆,並不適合所有學生。

依據留學目標選國際課程

柳先生的孩子今年考取了本市某名牌高中的國際課程班。他說,就是希望孩子能受到最好的教育,尊重孩子個性,不讓孩子的靈性被機械的考試磨滅,長大後能夠與國際接軌,做個視野開闊的人。柳先生和妻子都是名牌大學畢業生,但70後的他們儘管如今都在事業上小有成績,收入、生活都很安逸,但總覺得原來接受的國內教育過於刻板,總希望孩子能接受更為先進、更國際化的教育,而不是只會做習題、只會考試。

「其實,國際學校擇校也得按需而來。」專家建議,對於年幼的孩子,家長仍要遵循就近入學的原則,保證孩子充足是睡眠,免於舟車勞頓之苦。而對於未來幾年就要面臨著大學升學的初高中學生而言,除了要考察國際學校的教學理念,更要以選擇國際課程為「主導」。「目前,上海的國際學校裡,IB課程、A-level課程和AP課程佔了主流。理論上,這三類課程都可以幫助學生申請全球名校,但依據留學目的國的不同可有所側重。比如,希望孩子將來去美國留學,或許選擇美國大學理事會舉辦的AP課程的學校更佳;如果有意前往英國深造,一般家長都會選擇由英國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舉辦的A-level課程。而IB課程則是國際文憑認證組織,在歐美等許多國家通行。」

不要「只選貴的不選對的」

確定了留學目標和目的國後,家長還可以從課程設置、師資、辦學硬體、收費等方面綜合比較。某校校長說,這包括了學校的教育理念、教學體系、社會實踐體系、德育體系等。「尤其是國外的課程是非常注重對孩子體育、藝術素質的培養,這些都對發展學生的智力和創新能力很有好處。」

專家建議,家長在擇校的過程中,不要「只選貴的」,而是要「只選對的」。「首先要看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尤其不能因為盲目追捧『貴族學校』而讓學費超過了你的承受區間,擠壓了其他教育資金的空間。國際學校的課程並不輕鬆,學生要學有所獲和全面發展,也是需要在課外有更多的拓展學習機會。沒有完美的學校,家長關鍵要和孩子一起討論和規劃,發現孩子的興趣和特長,找到真正適合的學校。」

打好語言基礎應對雙語教學

選擇國際課程後首先會面臨的一個「難點」就是雙語教學。從單純的漢語過度到以英語為主的學習環境,這對於那些年紀尚小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會不會成為障礙,甚至演變成一種心理負擔呢?學生又該如何去適應雙語教學呢?專家表示,打好語言基礎,才能應對雙語教學。

某雙語學校校長說,國際學校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開放」。「我們學校除了教學以外,家校互動是非常緊密的。學校設立了一個組織PTSA(Parent Teachers School Association,家委會),這是一個家長、老師和校長一起參與的組織。每個班都有PTSA的代表,他會把本班家長的建議、意見帶給學校,也會把學校信息向家長傳達。我們也會定期舉行例會,有關學校發展的情況,也會跟家長密切互動。一般來說,被我們錄取的孩子,中英文程度都有一定的基礎,所以每個孩子都是符合我們要求的。在日常英文學習當中,跟著老師的教學節奏走,並不需要家長額外進行輔導,也不需要額外做家庭作業。但是,我們非常鼓勵家長支持孩子的學習,永遠支持孩子向更高的方向發展。這點是我們非常期待的。」

專家還介紹說:「在小學階段,我們的中英文教學比例為各佔50%,所以在學校裡,用語對半開。如果中文老師和數學老師進教室,全部的教學用語都是中文。如果外籍老師進去,所有的語言全部是英文。我們不採用兩個老師(外教加翻譯)同時上課的方式。我們覺得這樣不可行,不能真正做到用兩種語言思維。所以,在英語的環境裡,孩子不說中文,一旦說中文,會受到適當『懲罰』。在中文的環境裡,孩子不能說英文。由於我們的班主任都是外教,全權負責班級管理,辦公室也在教室裡,所以下課時,我們希望孩子用英文交流。因為一旦出校門,絕大部分中國孩子都說中文,所以我們希望在學校,除了中文教學的科目外,其他時間說英文。」

相關焦點

  • 香港國際學校優勢何在?為何家長們寧願讓孩子赴港就讀,也不選擇內地國際學校?
    比如明星趙薇曾為了能讓自己的女兒到香港國際學校讀書,不惜豪擲1.2億人民幣(約1.5億港幣)在香港買房,就為了能讓女兒進香港國際學校。 面對動輒十幾萬,二十幾萬的高昂學費,很多家長還是願意送孩子去香港上學,他們到底看中香港學校的哪些方面?香港教育到底強在哪呢?
  • 雙語學校、國際學校傻傻分不清楚,家長究竟應該選哪個?
    特別是在深圳這座年輕化的大都市,國際學校數量的增長速度更是快得令人咋舌。擇校君此前就有寫過:《深圳國際學校32年建設超百所 哪所學校值得家長青睞?》,而與之相對應的,便是在面對這些數量眾多的國際學校時家長們所表現的焦慮與選擇恐懼。
  • 新學校不敢去,好學校進不去,上海的國際學校該如何選擇?
    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國際高中?萬一給孩子選錯了,再轉學難不難?擇校除了師資硬體,還要看什麼更全面?五大國際課程體系怎麼選?萬一課程體系銜接不上怎麼辦?......想必正在面臨擇校的家長們都有這樣的困惑:學校多,經驗少,新學校不敢進,好學校進不去!!!
  • 來新加坡讀國際學校的家長們,90%都遇到這些困惑!
    如何更好地幫助孩子提升成績? 如何適應國際學校的生活與新模式? 怎麼幫孩子為以後升學做準備? 眾多的問題,讓家長們頭疼不已~
  • 國內學費10幾萬的國際學校,竟給學生吃這種東西!家長們怒了…
    國內學費10幾萬的國際學校,竟給學生吃這種東西!家長們怒了…剛剛,在一所上海國際學校裡,家長們的意外發現令人窒息。在學校廚房內,準備給孩子們吃的番茄和洋蔥都已經腐爛變質,而食物的加工日期寫成了後一天:10月20日。
  • 中考家長必讀:如何選擇國際班或國際學校
    每年總有一些人因此後悔,後悔的原因是孩子沒做好充足的出國留學的心理準備,讀了一段時間後孩子不願意去留學了,於是就想選擇重回普通高中就讀參加國內高考,但因為之前選擇國際班就讀,所學的課程內容和普通高中是有很大區別的,再回普高讀的話,功課將被拉下一大截,追上去並不容易。勉強繼續讀國際班的話,孩子又不願意,相當的糾結。
  • 新冠變異體再襲海外,留學生該如何理性取捨尋求升學最優解
    年出國讀書的中國學子該如何取捨?如何尋求升學的最優解?一、留學與否的取捨關於要不要繼續留學,是許多學生和家長要面臨的首要難題。考慮到境外疫情反覆等安全因素,許多家長出於孩子健康的考慮,想要放棄出國留學。而不少學生還是認為,想要繼續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感受不一樣的文化氛圍,開拓更加寬闊的眼界,如果此刻放棄留學會非常後悔。
  • 洋娃娃鄭州入園哇聲一片 中外教育觀念如何取捨?
    大河報記者走訪發現,相比同齡人,西式教育培養的小姐妹們擁有更為自主的性格和超強的行動能力,引發家長們對於中外教育方式的熱議。面對中外教育的諸多不同,該如何取捨,如何學習?大河報記者對有關人士進行了走訪,為家長們尋找答案。
  • 天才與笨蛋是有兩面性的,當才能與理想發生碰撞,我們該如何取捨
    「對於學不來的人來說,學習很痛苦是理所當然的事,一直做不來還能開心是不可能的。就因為做不到才踏實地一點點積累,逐漸變得做得到,然後才能感受到快樂」——唯我成幸。作為一部擁有純正少年JUMP血統的王道青春戀愛喜劇,「我們無法一起學習」早在播出之前早在播出之前就吸引了無數好奇的目光。
  • 孩子大學退學,學生家長著急!高考志願填報,考生該做好取捨
    在大一第二個學期,就收到學校的警告,孩子存在僥倖心理,認為學校不會真正執行退學政策,誰知現在真的嚴格執行了。 ┈ 為什麼收到了警告後,還不改變呢?還有更為複雜的原因。 這位考生的高考報名過程我清楚,當時在高考志願填報過程中,孩子一心要報考到北京,而且一定要選擇一所985高校,可分數處於所填報高校錄取分數的邊緣。
  • 北京樂成國際學校幼兒園等多所國際學校在線教學質量遭吐槽 家長...
    家長認為,目前的網課質量實在無法與一年20萬的高昂學費匹配。除此之外,學校以PPT的形式向學生教授體育課,只負責講解理論知識。家長忍不住吐槽,老師也太輕鬆了。而與之相反的是,家長們在復工之後除了需要忙於工作,現在還要負責監督孩子的學業,定時打卡,家長叫苦連連。
  • 荷蘭學校,還是國際學校?新移民家長該如何選擇?
    就讀這類國際學校的好處是:如果家長只是短居荷蘭,那在三五年後遷到其他國家也能很容易地為孩子在當地學校入讀對應等級的課程,孩子的教育在哪兒都能銜接的上;私立國際學校在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等大城市都能找到。
  • 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此時的家長們該如何處理?
    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此時的家長們該如何處理?校園霸凌是近幾年來非常普遍的一個問題,在很久之前我對於校園霸凌的了解只限於各種電影,電視劇中的情節,但是沒想到在現實生活中竟然真的有校園霸凌的存在,而且從性質上來說還非常的惡劣。
  • 2019國際學校擇校展:國際學校的學生究竟在學什麼?
    為了幫助家長更好地掌握國際教育新形勢和國際學校新動態,滿足家長和學生的擇校所需,2019年10月27日由環球網和知更鳥網聯合舉辦的2019環球網國際學校冬季擇校展在金茂北京威斯汀大飯店圓滿收官落幕。 擇校展現場的演講廳熱鬧非常。
  • 「服從調劑」這把雙刃劍,在填報志願的時候究竟該如何取捨?
    關於志願填報,很多同學和家長的認識就是,只要分數達到了,上什麼學校還不隨便挑,專業隨便選?當然,有這種想法不能說是錯的,如果你的成績秒殺國內所有學子,那清華北大等名校都會為你敞開大門,如果不是,那還真得好好思量。
  • 國際學校成「必需品」?你的孩子究竟適不適合讀?!
    國際學校通常採用小班制教學,班級學生最多不超過25人,老師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每一位同學的學習情況和心理變化,並且定期反饋給學生家長。老師與家長頻繁的互動,可以讓雙方更多的關注到孩子的點滴變化與成長,遇到問題及時解決。國際學校會有幾十各種不同種類的興趣班可供學生自由選擇,每個學期開學之初,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更換。
  • 留學為你來 | 給家長們的國際學校「入門課」
    留學為你來 | 給家長們的國際學校「入門課」 2021-01-09 19: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家長也要參加國際學校入學面試?要如何應對才好
    學校通過與家長的面試交流,了解家庭背景、學生的家庭成員構成、父母對孩子未來的規劃、家庭教育理念等,從而考察學生是否與學校的教育模式匹配。 這個是家長們一定要提前知曉的。一般,報考的學校都會提前進行通知,讓家長們有準備的時間,很多家長反映,剛聽到自己也要面試時是一頭霧水的,不知道該在面試中如何作答,下面就為大家匯總介紹下入學面試考察的幾個方面以及應答方法。
  • 疫情導致學校上網課,年收費逾12萬元的國際學校該不該退學費?
    學費12萬-20萬元的國際學校是否應退還網課期間的學費差價,成為家長們關注的焦點。近日,北京王府外國語學校(下稱「王府學校」)多位家長向《財經》記者反映,他們希望學校退還疫情期間的部分學費,並對下學年可能遇到的疫情反彈、回歸網課等情況作出學費收取標準的預案。家長們多次與校方溝通,但至今未達成一致。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適應國際學校的寄宿制生活
    這個時候家長們與孩子的溝通就很重要了,對於剛剛寄宿的孩子可能心理上多少會有些排斥和不適應,這就需要家長出面解決,那孩子在開始寄宿生活前,家長要為孩子做好哪些溝通和準備。【做好心理疏導】國際高中的寄宿制度很是嚴格,無論是規章制度還是時間管理上都要求學生們有著極高的自理能力,這時候孩子的心理建設就很重要了,家長們可以提前給孩子做心理疏導,確保孩子的心理對寄宿制沒有過分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