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小諾貝爾獎參加諾獎典禮後,上海女生胡詩成已被麻省理工錄取

2020-12-25 大樹成長營

「大樹成長營」獲悉,剛參加完斯德哥爾摩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的上外附中的高三學生胡詩成,已經被麻省理工學院早申錄取。而她的錄取資格其實早在今年5月份獲得國際大獎時已基本確定。

胡詩成的諾貝爾獎觀禮資格來自她今年5月參與的一項比賽——第70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簡稱 ISEF)。

至今已有逾60年歷史的這項大賽常被譽為「小諾貝爾獎」與全球青少年科學競賽的「世界盃」 ,由美國科學與公眾學會與英特爾基金會合作舉辦,面向全球9至12年級學生。每年來自全球75個以上國家和地區的1800名左右學生匯師決賽。

當時尚在高二的胡詩成在比賽中不僅摘得能源化學學科一等獎及學科最佳獎,同時獲得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青年科學研討會獎,這是中國選手首次獲得該獎項,並受邀現場觀摩2019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

按照慣例,獲得該賽事二等獎及以上的選手,都可以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小行星發現機構),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一顆小行星。

也就是說,只要胡詩成申請麻省理工學院,她被錄取的可能性相當大。

今年上半年,來自上海華師大二附中的樊悅陽也被MIT錄取。2018年5月,在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ISEF第69屆)上,樊悅陽同學憑藉《山慈姑粗提物誘導肝癌細胞凋亡及相關研究》榮獲植物學一等獎和學科最佳獎,由此,宇宙中有一顆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2019年10月中旬,「大樹成長營」採訪遠在麻省的樊悅陽同學,他笑稱,來到MIT,現在周圍到處都是諾獎得主。在這裡,樊悅陽見到了很多以前非常崇拜的教授,並走進了頂尖實驗室。「變化最大的應該是覺得自己曾經的夢想離目標越來越近了吧。學會了更多的技能,也認識了更多的人。」

身處MIT的濃厚學術氛圍,讓樊悅陽對諾獎科學家作出了自己的觀察和判斷:他們的發現和成就,都是能夠深刻影響人類未來生活的。然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得獎後並沒有太大變化。這樣的淡定,也極大地鼓舞著自己繼續前進。科研本身就不可能一蹴而就,沒有長期的堅持和鑽研,很難做出有意義的成果。

有關胡詩成的報導已很多,我們簡單回顧一下她的求學之路:

2008年9月至2013年6月就讀於進才實驗學校。

2012年4月,四年級,參加第12屆中環杯決賽,獲得二等獎。

2012年12月,五年級,參加2013年亞太小學數學上海賽區比賽,入圍決賽。

2013年5月,小升初被華育、上外附中、張江集團、上海實驗多所名校同時錄取。後進入上外附中120雙語班學習。主修英語和西班牙語。

2017年4月,初三,參加2017年上海市初中學生化學競賽(第二十九屆天原杯),獲得三等獎。

目前就讀於上外附中高三(6)班,6班即雙語班。

從初三起,胡詩成就自學大學化學,高中師從大學教授做科研。

胡詩成對化學的興趣源於初二升初三的暑假,當時,她在母親的鼓勵下參加了美國的一個夏校。

學生需要在三周時間內學完高中化學,但是胡詩成覺得這個過程對她來說非常輕鬆,「學得越多,越覺得從分子角度看世界、研究這個變化的科學是非常有意思的。」

回國之後,她便開始接觸大學化學。由於所在的學校初中升高中是直升考,因而胡詩成也有充足的時間來培養自己的興趣。高一時,胡詩成已經基本學完了大一和大二的理論化學。

她經常在書上看到一些有意思的知識,也產生了一些研究想法,但一直沒有機會去實驗室進行嘗試。

這個時候,中國科協和教育部組織的中學生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計劃(簡稱「英才計劃」)進入她的視野,胡詩成便報了名,如願加入復旦大學教授鄭耿鋒課題組,踏上了科研之旅,ISEF的獲獎課題也是由此而來。

10月29日,胡詩成作為「英才計劃」學員,參加了在上海舉行的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並作為「桌長」代表發言。

在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胡詩成與2019年沃倫阿爾珀特獎得主、光遺傳學創始人之一吉羅麥森伯克交流。

相關焦點

  • 哈佛、麻省理工錄取的3名中國女生,都是怎樣的「神仙妹妹」?
    這是一名叫胡詩成的女同學。我們先來瀏覽下她的履歷:小學就讀於進才實驗學校;四年級,參加第12屆中環杯決賽,獲得二等獎;五年級,參加2013年亞太小學數學上海賽區比賽,入圍決賽;小升初被華育、上外附中、張江集團、上海實驗多所名校同時錄取,後進入上外附中120雙語班學習。
  • 女生胡詩成的科學之路:受邀觀摩諾獎典禮前,連獲國際大獎
    胡詩成。本文圖片均為上外附中 供圖在太空中,有一顆小行星以一名17歲上海女生命名。2019年,這名女生受邀觀摩諾貝爾獎頒獎典禮,此前她奪得了被譽為全球青少年科學競賽「小諾貝爾獎」和「世界盃」的第70屆Intel ISEF能源化學學科一等獎、學科最佳獎,還獲得了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青年科學研討會獎,這是中國選手首次獲得該獎項。初中時,這名女生用不到三周時間,學完了高中化學,高中時又自學大學化學。
  • 丘成桐看好的上海高三女生,觀摩諾獎頒獎,可能成為下一個顏寧嗎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以及經濟學獎頒獎儀式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中國的一位高三女生應邀觀摩諾獎頒獎典禮。誰這麼幸運,年紀輕輕就獲得這個難得的機會?她就是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的高三學生胡詩成同學。胡詩成同學出現在公眾面前並引起人們關注,主要有兩次。
  • 17歲上海女孩觀摩諾貝爾獎典禮,曾3周學高中化學,獲小行星命名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以及經濟學獎頒獎儀式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在頒獎典禮上,一個年輕的身影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她就是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的高三學生胡詩成。
  • 兄妹倆都被麻省理工錄取,父母做對了什麼?
    本文授權轉載自:魯稚的陽臺(ID:luzhi66),作者:魯稚剛得到消息,表妹的女兒華顏也被麻省理工錄取了
  • 媒體揭秘諾獎晚宴:參加需3000元 莫言跳交際舞
    為了諾獎頒獎典禮這個莊重的時刻,諾獎基金會的會場布置可謂獨具匠心,除了引人注目的授獎詞和獲獎演說,頒獎典禮背後的故事和細節也值得品味,記者一一揭秘此次隆重典禮的現場盛況。8日,諾獎音樂會在這裡舉行時,小廣場上的集市還如期舉行,人頭攢動。而到了10日上午,音樂廳廣場為了迎接頒獎典禮已經重新打掃一新,並圍起了警戒線,警戒線內除了一字排開的諾獎得主的專座寶馬車,再無其他雜物。  瑞典時間下午4時,音樂廳廣場已經是人群蜂擁,不時有不怕遊客的灰色鴿子來廣場和音樂廳前的女神鵰塑上棲息。
  • 2020麻省理工錄取的唯一中國學生:這樣的孩子,都是怎樣煉成的
    2020年麻省理工錄取唯一一名中國學生:這樣的孩子,都是怎樣煉成的要說國內的好學校,很多人都會說清華北大等一些985和211學校,但是要說國外的學校,無異於牛津、哈佛和麻省理工了。雖然說疫情影響嚴重,但是今年有一位來自北京人大附中的16歲少年鄧明楊,收到了一份不同尋常的禮物,那就是麻省理工大學的通知書,更驚喜的還在後頭,他可是2020年中國唯一一名考上麻省理工的學生,這可比高考狀元還感到有榮幸。
  • 2020唯一被麻省理工錄取的中國孩子,年僅16歲的他,是怎麼培養的
    最近幾年,國外高校錄取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少,當然這不是什麼"歧視",專家分析說中國孩子的科研能力變差了導致的,但是就在今年,一位16歲的中國學子被麻省理工錄取了,可謂是一匹黑馬。也是2020年麻省理工錄取的唯一名中國學生。他的名字叫鄧明揚。很多人都好奇,這麼優秀的孩子是怎麼培養出來的?小小年紀就這麼優秀,想想自己15/6歲的時候都在幹嘛,還在初中混日子,而人家已經進入麻省理工深造了。
  • 6歲會編程,14歲就被麻省理工錄取,神童謊言是如何誕生的?
    在最近的一周內, 相信大家 都被一篇 《6歲編程8歲建網站,萊陽14歲男孩被美國麻省理工錄取》的報導刷屏了。我不知道大家在看到這篇文章時第一反應是什麼,就我自身而言,真實的內心是:「哇,我 6 歲時候能知道些什麼?應該還在吃吃喝喝玩著泥巴,而他卻當上了程式設計師,果然是別人家的小孩。」
  • 比起19年狂攬19次諾獎,這才是日本可怕之處|諾獎|柴昌俊|諾貝爾獎|...
    拿諾獎仿佛開了掛的日本人,危機感還是很重。1得諾獎的,都有點「不正常」斬獲諾獎的每位得主,都不簡單。畢業後他一直在一家儀器製造會社擔任電氣工程師,在獲獎前,他甚至連一篇像樣的論文也沒有發表過。人到中年,他卻從電氣轉到化學領域,研究出對生物大分子的質譜分析法,拿下了諾獎。低學歷、跨專業,從來不是科研者自暴自棄的藉口。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主中村修二,身份背景同樣平淡無奇。
  • 夏普利斯:他將「第二顆諾獎的種子」埋在了上海
    對一名科學家而言,有生之年能得到一次諾貝爾獎,已是莫大的榮耀。可今年78歲的巴裡·夏普利斯卻被很多同行認為有希望再次被諾獎垂青。而這一次,他把「第二顆諾獎的種子」埋在了上海。2016年,他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籤約設立實驗室,每年至少有一個月都會在上海工作。每次來上海,夏普利斯總是盡力避開一切應酬,享受在辦公室、實驗室裡與學生交流的時光。對於連續兩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邀約,他卻從不拒絕,因為沒有什麼比沉浸於學術更美妙的事了。
  • 14歲考上中科大少年班,麻省理工的天才,中國最年輕的諾獎潛力股
    1年時間上完小學課程,2年時間上完中學課程,14歲參加高考理科成績669分,被中科大少年班錄取,還被中科大選入最好的班「嚴濟慈物理英才班」,獲得郭沫若獎學金。本科階段,先後去過密西根大學和牛津大學交流學習,目前在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 打敗全球1580人 重慶學霸姐被麻省理工錄取
    (原標題:打敗全球1580人 重慶學霸姐被麻省理工錄取) 1700
  • 他,含著金鑰匙出生,卻是麻省理工最年輕的金融碩士,超級學霸!
    由於在數學方面的天賦驚人,他多次被邀請參加「世界數學競賽」,連續兩屆拿下全港數學比賽的冠軍!連續五年獲英國數學奧林匹克金牌!17歲那年,他同時被劍橋、耶魯、斯坦福、麻省理工錄取,最後他選擇了麻省理工。也成為了當年全香港唯一被麻省理工錄取的學生。最終他花了3年的時間就修完了4年的課程。「為什麼我會能夠三年畢業?一個普通的MIT學生每個學期平均讀4門課。
  • 唯一華人,「四院院士」戴宏傑入選諾獎指標「引文桂冠」獎
    9 月 23 日,擁有 Web of Science、InCites 等著名論文及期刊索引平臺的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宣布了 2020 年「引文桂冠獎」得主,預測在今年或未來可能獲得諾獎的科學家。共有 24 位科學家入選,其中包含知名華人學者戴宏傑。
  • 新餘外孫女獲「小諾貝爾獎」 受其父母耳濡目染
    號稱「小諾貝爾獎」的美國「英特爾科學獎」3月15日晚在華盛頓決出本年度前10名。其中有3位華裔女生,她們分別是加利福尼亞州薩克拉門託的女生李詩瑤,以生化治療肝癌項目獲得第5名,贏得3萬美元獎金;加州聖地牙哥的女生曹瀟雨,以化學合成項目獲得第8名;康乃狄克州伍德布裡奇的女生劉嘉琪,以機器人項目獲得第9名。14日,記者獨家採訪了李詩瑤的外婆高福先,了解到其鮮為人知的故事。
  • 至今未回應是否會出席頒獎典禮 諾獎評委批鮑勃·迪倫狂妄
    【觀察者網綜合】據聯合早報網10月22日報導,美國著名音樂人兼作家鮑勃·迪倫(Bob Dylan)獲頒諾貝爾文學獎,但至今仍未回應瑞典學院是否會出席頒獎典禮,讓重量級的諾獎評委非常不滿,批迪倫「狂妄」。 據報導,對於瑞典學院屢次來電詢問,以及獲獎後的相關新聞報導,迪倫至今一概不回復,也不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