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亞洲父母道歉指南」,相信各位都經歷過吧!那就是父母只要犯了錯,誤會了子女,通常只會走到你的房間,悶聲說一句「吃飯了」,這就是他們道歉的方式。那句所謂的「對不起,媽媽做錯了」,是永遠不會從父母的口中說出來的。
日常生活中,家長一直覺得孩子應該聽他們的,他們可以輕易判斷孩子是不是犯了錯,可一旦他們自己犯了錯,有的家長就不一定會主動承認了。
人無完人,是個人都會犯錯,但犯錯簡單認錯難。尤其對家長來說,讓他們低下頭來給一個小朋友道歉,很多家長都放不下架子,不願意。
1. 以承諾代替道歉
這類家長在現實生活中很普遍,他們知道自己錯怪了孩子,內心是有歉意的,但就是拉不下臉來給孩子道歉。這類家長道歉的方式通常就是用物質來彌補孩子,給孩子買個新玩具,許諾孩子去遊樂園玩,為孩子做他喜歡吃的飯菜等等。
2. 轉移視線岔開話題
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一般很快就會忘記發生過的事情,所以當他們發現自己錯怪孩子後,就會岔開話題,用別的孩子感興趣的玩具或者遊戲來吸引孩子,讓孩子忘記父母責怪他的事情,自己也就不用道歉了。
3. 找孩子別的錯來掩飾窘迫
有些家長發現自己錯怪孩子後,為了自己不丟臉面,心理和道德上站在制高點,就會拿出孩子以前的錯誤當藉口,維護自己的尊嚴。
家長殊不知這樣會深深傷害孩子,一次次把孩子以前的錯誤拿出來「鞭屍」,真的會磨滅掉孩子對你的信任,讓孩子不再親近你,甚至想要遠離你。
4. 認為道不道歉都無所謂
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年齡小,不懂事也不記仇,所以他們發現自己錯怪了孩子時就不會當回事。他們根本不在乎孩子被誤解後的心理感受,依舊像個沒事人一樣,該吃吃,該喝喝,該命令孩子照舊命令,不把孩子的感情當回事。
上述這些做法都是一定的缺點,都是不可取的。時間一長,孩子只會從父母的態度和行為中學到懦弱和逃避責任,經過多次失望和委屈積攢後,會更加輕視父母,甚至恨父母,產生許多消極想法,影響孩子的一生。
一、端正態度,意識到道歉的重要性
家長一定要意識到道歉的重要性,平等對待孩子,是自己的錯誤一定要敢於承擔。不要在乎所謂的面子,挽留面子只會丟失掉孩子對你的信任,消磨孩子對你的愛。而且給孩子道歉也沒什麼,丟不了多少面子,沒有人會覺得給自己的孩子道歉很丟臉,家長突破不了的往往是自己的內心。
二、放下架子,主動向孩子道歉
家長要主動向孩子道歉,為孩子樹立一個對自己言行負責、知錯能改的好形象,增加孩子對父母的敬重。是家長自己的錯誤就要主動道歉,不要忽略這件事情,要重視孩子的情緒和心理問題,做一個值得孩子尊敬的好家長。
三、道歉要及時,不要等積怨久了再行動
家長意識到自己錯誤後一定要及時給孩子道歉,千萬不要拖拖拉拉,拐彎抹角,讓事情發酵得更嚴重。家長向孩子表示歉意時一定要直截了當,當著孩子的面承認自己的錯誤,請求孩子的原諒,這樣道歉取得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四、要清楚地向孩子表達歉意,不要含糊
家長給孩子道歉時一定要明確說出自己的錯誤,不要含含糊糊,或者選擇用禮物和承諾來彌補孩子。孩子被誤解時最需要的往往是父母的理解和尊重,而不是外在這些東西,家長經常用物質來道歉,會讓孩子形成不正確的價值觀。
五、態度中肯,真心向孩子表示歉意,不要說教
道歉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讓孩子感受到你的誠意,請求孩子的諒解。向孩子道歉時,不是說一句「對不起」就足夠了,一定要用認真的態度,向孩子描述你的錯誤,講明你犯錯的原因,請求孩子的原諒。
道歉需要就事論事,實事求是,既不要誇大自己的錯以取寵孩子,也不要縮小自己的錯以原諒自己。記住給孩子道歉時不要說教,不要老是挑孩子的毛病,只有尊重孩子,發自內心向孩子道歉,才能深刻化解與孩子之間的矛盾。
六、道歉後要給孩子留下「消化信息」的時間,不要急躁
家長給孩子道歉後不要期望孩子立刻接受自己,要給孩子留下思考和消化的時間。只要你真誠的表達出你的歉意,等孩子想明白了自然就會主動找你了。切不可在道歉後立刻發難,這樣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七、巧用小技巧,不要讓道歉僅停留在口頭上
如果口頭上的道歉沒用,孩子不願意接受,家長可以給孩子寫封信來表示對孩子的歉意,或者準備個禮物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家長需要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很愛他,只是有些方式不正確,但是會慢慢改正,並且告訴孩子如果爸爸媽媽哪裡做的不對你也可以大膽指出。家長要善於表達自己,在了解孩子的同時讓孩子了解自己。
父母學會向孩子道歉有助於加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解除雙方心中的不適和矛盾。孩子也能從家長的態度中學會如何承擔錯誤,雙方以誠相見,更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道歉不僅不會失掉或降低家長的權威形象,相反會大大增加孩子對父母的敬重。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歡迎關注艾兒寶貝,和艾兒一起學習科學育兒的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