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對孩子道歉是父母成長的必修課

2020-08-16 Bella親子成長圈

父母經常教育小孩犯了錯誤,要真誠及時地道歉,以贏得別人的原諒,做一個有禮貌的小孩。其實,父母也會有很多做的不太好的地方,會因為自己的情緒或者其他的問題,把脾氣發洩給小孩,很多人意識到錯誤之後,經常後悔,但是又礙於面子不肯道歉。

其實,說抱歉可以很好地修復你與孩子的關係。父母在發脾氣後之所以不想道歉,是因為擔心這會讓自己顯得軟弱並且喪失權威,擔心會因此增加管教的難度。其實恰恰相反,因為道歉需要力量與誠實,孩子會從內心珍視和尊重,並且孩子內心的創傷也可以及時地被修復,小孩會覺得你是真正理解她的感受,並給她道歉,這樣會讓你們的親子關係重新得到連結。

道歉之所以非常重要的另一個原因是,你是孩子的行為榜樣。當你說抱歉時,也是教給孩子道歉的價值以及如何道歉。相反,父母如果做錯了事情,只想著逃避、退縮、推卸責任或者找其他的藉口搪塞過去,孩子對於道歉的認知,就會出現偏差。她會混淆是非,不知道犯錯後的正確做法是什麼。如果孩子們從父母的言行中學會了同理心、責任感和寬容——這是真誠道歉的三個組成要素——他們今後與家人和朋友的關係也會更好。



父母應該學習的「正確道歉姿勢是什麼呢「,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第一,真誠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讓孩子感知到

要承認錯誤,首要的當然是意識到自己犯了錯。你可以用真誠的態度去對孩子說:」我很抱歉今天下班回家後對你發火了,你一定很難過,所以我向你真誠地道歉,希望你不要傷心了。「語氣誠懇,態度溫柔,讓孩子內心感受到你的後悔和對他的在乎和愛意。不敷衍,不勉強,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父母需要適當地控制自己發怒的行為和道歉的次數,這樣每次的道歉孩子才會重視。

第二,找到自己錯誤的根源,但不過分自責

吼叫之後,父母需要花費幾分鐘的時間讓自己冷靜下來,找到自己發火的根源,當然,這需要很長時間的有意識地記錄自己的情緒,並加練習。找到自己情緒發洩的根源後,就要勇於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你可以對孩子說:」媽媽不應該把今天工作中的不良情緒發洩給你,你可以理解並原諒我麼?「而不是對孩子說:「我是因為你今天作業還沒寫完就去玩遊戲而發火。」



每個父母都會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煩心事,向孩子發火也是很多父母都會犯的錯誤,父母不必過分地自責,因為內疚無助於事情的改進。只有你內心理解並接納了自己的錯誤,你才會去積極地改進,同時原諒自己,也會讓你對自己和孩子都充滿善意。


第三,和孩子商量可行的補救措施

當孩子接受了你的道歉,父母就需要採取一些可行的措施來彌補自己犯的錯誤。這樣做,也是為了讓孩子明白,要學會為自己做過的事情負責,犯錯了就要接受相應的懲罰或者採取一定的補救措施。你可以和孩子商量說:」媽媽今天朝你發火了,為了彌補這個錯誤,你看我們今天中午等你上完課,去你愛吃的那家披薩店吃飯怎麼樣?我保證,下次我一定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好麼?「


相關焦點

  • 學會向孩子道歉,中國式家長的必修課
    >,如果孩子違背行為準則,會遭到父母專制且嚴厲的處罰,他們對孩子相對冷漠和缺乏溫暖。權威型父母,注重孩子的個性,同時也會對孩子施加社會性的限制;有信心控制孩子,也尊重孩子的決定、興趣、想法和個性。這樣的父母對孩子有關愛,但也要求孩子品行端正。如果施加體罰,也是在充滿溫暖和支持的環境中,對孩子不對的行為加以限制,採用明智的懲罰方式。
  • 家長做錯了事就可以不用道歉嗎?學會道歉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
    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亞洲父母道歉指南」,相信各位都經歷過吧!那就是父母只要犯了錯,誤會了子女,通常只會走到你的房間,悶聲說一句「吃飯了」,這就是他們道歉的方式。那句所謂的「對不起,媽媽做錯了」,是永遠不會從父母的口中說出來的。
  • 生活隨筆《對於父母來說,學會對孩子放手是人生的必修課》
    對於每一對父母來說,學會放手是人生的必修課。只有父母懂得得體退出,孩子才能愈加獨立擔當。這是個強調獨立的社會,有的人認為,離開了父母,自己就是獨立的。但真正的獨立是保持思想和人格上的獨立。是當你離開了父母以後,發現自己對事物的看法仍然保持一致,是不變的。而非父母在的時候就很容易被他們影響。父母的控制欲對孩子的整個人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最好的教育依舊來自於可以跟孩子做朋友的父母,最好的教育依舊是趨於民主,平等,獨立,相互尊重的教育。
  • 學會應對孩子叛逆,是父母自我提升的必修課
    在劇中一對父母的教育方式一度成為熱點,而夏東海爸爸是一個優秀的教育者。作為爸爸,他以身作則、包容孩子的缺點、挖掘孩子的優點、尊重孩子的意願與想法。他說: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自己的小秘密有時候,他不願被別人知道,往大了說,尊重隱私權,往小了說,一個孩子得不到尊重,她怎麼能學會尊重別人呢?
  • 父母該不該向孩子道歉?父母別為了贏面子,卻輸了孩子的心
    但他們覺得沒有必要向孩子道歉,這讓身為父母的他們多沒面子,還說道:「球球,差不多得了啊,不就一道數學題嗎,現在都承認你的思路也正確了。」現實生活中,像球球爸爸媽媽這樣的父母數不勝數,總是拿著父母的頭銜壓制、否定孩子。但是當父母犯了錯,卻又不向孩子承認錯誤,礙於面子又或者覺得對孩子道歉沒有意義,就簡單地含糊過去。
  • 學會跟孩子說對不起,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課
    學會跟孩子說對不起,為自己錯誤的行為和話語道歉,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課。「父母永遠學不會道歉,是我們長大了,學會了原諒。」在很多父母眼裡,一句「對不起」,比「我愛你」更難說出口。記得小時候,過節爺爺給了我一塊錢,讓我去買蘋果吃。小店的老闆滿臉笑盈盈,給了我一個看起來很大很紅的蘋果。
  • 袁詠儀被兒子討厭叫「壞媽媽」,學會傾聽,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課
    孩子和自己漸行漸遠的距離讓袁詠儀不得不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她學著放慢自己的語速、對孩子有更多的耐心。慢慢地,兒子也願意和袁詠儀親近了起來。每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都希望父母能夠傾聽自己的心聲。袁詠儀在之前不喜歡傾聽孩子心聲,導致孩子對她有了距離感。袁詠儀的行為也是很多父母的真實寫照。對待孩子,父母應該做一個認真的聽眾,明白孩子心裡所想,才能發現問題所在。
  • 人民日報:優秀父母的必修課——學會如何正確表揚和批評孩子
    良好的家庭教育對每個孩子的成長都至關重要,學會如何科學教育孩子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課,孩子表現好時應該及時表揚,孩子犯錯時也需要合理懲罰。家長要如何表揚孩子呢?現在很多家長對賞識教育有一個誤區,認為賞識孩子就要對孩子猛誇,哪怕是孩子真做錯了事也不敢嚴厲批評,大多數時候都會選擇先忍耐,實在忍不了就打孩子一頓,回到老路上去。
  • 父母的一句道歉,比金子更可貴
    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維護高高在上的家長地位,父母的身份就意味著正確,道歉自然是拉不下面子的事情。然而事實是,道歉並不會削弱你的權威。它是一種自信、正直和有擔當的表現。真正有愛的家庭,也應該有坦誠的正面道歉,畢竟有些傷害,時間久了是無法彌補的。
  • 成熟的爸爸媽媽們,應該學會向孩子道歉了
    父母做錯事,該不該向孩子道歉?這個問題可謂是困擾了太多父母。道歉吧,放不下面子,不道歉吧,對不起孩子。 權威的捍衛感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和孩子的衝突和矛盾已經逐漸升級,這種衝突,讓家長覺得自己的權威受到挑戰,為了能夠繼續在孩子的人生中扮演重要的指導角色,他們往往會拒絕向孩子道歉。而且父母往往也是在祖輩這樣的教育方式下成長的,他們也很難輕易對孩子妥協。
  • 父母錯了也要勇敢向孩子道歉
    錯怪了孩子,就要主動道歉,而且態度要誠懇,不敷衍。有些家長認為這樣做會有失尊嚴,其實不然,孩子是明理的。父母向孩子認錯,給孩子樹立了有錯必改的榜樣,會使孩子由衷地敬佩父母的見識和修養,並學會勇敢地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讓孩子從小形成一種責任意識。同時,孩子也會更加信任父母,使一家人和睦相處,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家長的威信不但不會降低,反而更高了。
  • 寫給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您一生的必修課
    01做父母的,很煩。自己很多缺點,卻容不下孩子的缺點;自己一身的毛病,卻想不通為什麼孩子有這個缺陷;自己對孩子所有的事都包辦,卻又訓斥孩子為什麼這麼懶;自己做父母達不到90分,卻想要孩子做孩子能達到100分。
  • 成長非孩子的專利,想要育好孩子,父母就得把教育這門必修課學好
    文/爸媽快來看成長,是這個世界最難駕馭的變幻莫測,每一個新生命從孕育那一刻開始,很多準爸媽就開始對未來各種幻想,正所謂"想像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可謂是問題重重,從小玻璃心、懶性格的依賴、各種忤逆和反抗父母,每一種困難下都有父母急切尋找"解藥"的焦躁心。
  • 父母學會了退出,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長
    但別忘了,我們可以為孩子做事,卻不能代替他們成長。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終究 是要自己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父母要學會放手,學會退出。放手不等於不愛,不等於不關心,不等於不幫忙。放手 不是快刀斬亂麻,而是循序漸進與孩子成長相伴的過程。
  • 父母情緒對孩子的影響,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是育兒的必修課
    我們經常說,要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非常重要,因為這關乎孩子之後的成長。但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卻總是忘記「教育」自己。父母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也非常大,有些父母工作在外,回到家之後脾氣就變得陰晴不定。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折磨。
  • 父母們,請學會向子女道歉!
    總之,就是不承認自己錯了,更不可能道歉……2016年,一位18歲少年因無法忍受與父母的矛盾,投江自盡。生前,他寫了篇2800字的文章,控訴父母的強勢和暴力。,讓父母學會道歉,究竟有多難?父母也許永遠不會意識到他們的問題,但至少,我們可以;父母也許永遠不會改變他們的教育方式,但至少,我們可以;父母也許永遠不會向他們的子女道歉,但至少,我們可以!傷害教育也許代代相傳到我們,但我們,卻可以讓它止步於自己!
  • 父母做錯了,卻不知如何道歉?向孩子道歉的「正確」步驟
    永遠不要試圖用暴力的手段使孩子服從你,這樣你贏得了一時的勝利,卻輸了父母和孩子之間最珍貴的感情,輸了孩子對父母的信任。這種信任一旦失去,很難再回來。做錯事的爸爸媽媽們,如果孩子失去了對你的信任,你應該真誠地反省、道歉,現在開始改變,一切還來得及。
  • 「深度好文」學會對孩子說「不」,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課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提出一些不合情理的要求,作為父母,是否應該滿足孩子所有的需求呢?也許你會說:「孩子還小,先滿足他,以後他長大了就會懂事了。」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不懂得拒絕孩子,沒人和孩子說「不」,他是長不大的......
  • 學會跟孩子道歉的勇氣
    作為家長的我們,總是教育孩子在犯錯時要及時道歉,是人就會犯錯,那我們對孩子犯錯時,有多少家長能向孩子真誠的道歉呢?相信很多家長都會礙於面子,對自己的錯誤不承認或是一筆帶過。然而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會認錯、不敢認錯。其實有效的認錯方式很簡單,言傳身教勝於口頭教育。
  • 孫雲曉:學會和叛逆期的孩子對話,是父母的必修課
    常常聽到一些父母抱怨孩子越來越不好管,你說東他往西,整天和自己頂嘴。對此,筆者有一個基本觀點:面對孩子的問題,我們首先要看到其合理性,只有這樣,才可能較為理性和妥善地處理。為什麼叛逆現象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此突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