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一句道歉,比金子更可貴

2020-08-27 新文達國際少兒英語

很多家長覺得給孩子沒有必要道歉,實際上真是這樣的嗎?

很多父母明明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卻遲遲不肯對孩子說出「對不起」三個字。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維護高高在上的家長地位,父母的身份就意味著正確,道歉自然是拉不下面子的事情。

然而事實是,道歉並不會削弱你的權威。它是一種自信、正直和有擔當的表現。真正有愛的家庭,也應該有坦誠的正面道歉,畢竟有些傷害,時間久了是無法彌補的。

其實大大方方跟孩子道歉,這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相反,一句道歉可以改變很多,它改變你和孩子的關係,改變孩子對你的認知,會道歉的父母,贏的是孩子的心。那家長道歉有什麼好處呢?

為孩子樹立榜樣

勇於向孩子道歉,體現了對孩子的尊重,因此更能維護父母的威信,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同時犯錯後勇於道歉,會讓孩子學會勇於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

當面向孩子認錯效果最好

當面向孩子認錯,態度一定要真誠,向孩子明確說出哪些地方做得不對,把錯誤一一羅列出來,可以讓孩子意識到這麼做是有問題的,以後自己也會有意識地避開這些錯誤。同時當面道歉,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誠意,心理上得到安慰,拉近親子關係。

從中得到啟發

很多孩子面對父母的道歉,會說一句「沒關係」,面對孩子的包容和理解,家長要及時給與肯定,讓孩子體會到包容他人的快樂,學會用包容的心與別人交往,同時也是提高情商的方法。

其實在幫助孩子成長的同時,家長自己也是一種成長,不要覺得不好意思,這樣對孩子成長也會有很大的幫助,讓 孩子變得有責任,有擔當。

相關焦點

  • 憑什麼我要向孩子道歉?多少孩子,在等父母一句「對不起」
    很多父母都是這樣吧,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問題,很難真正考慮到孩子的感受。但是孩子還是會記掛在心裡的,TA只是在等父母的一句「對不起」罷了。博主看到媽媽的道歉信息也反省自我,認識到了自身的錯誤,承認「父母真的很好了」。
  • 中國式父母的道歉:比「我愛你」更難說出口的是「對不起」
    難道一句「對不起」,真的比「我愛你」還要難說嗎?好像,的確如此。生活裡,家長常常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即便明知道傷害到了孩子,也不會去好好道歉。中國式的父母,在道歉這個方面,一句「對不起」,比「我愛你」還更加難說出口。
  • 父母總是難以開口道歉,殊不知,一句對不起足以溫暖孩子的心
    其實,父母無意間的傷害,對孩子來說是可以理解和原諒的,但是父母不承認有這些事、不願意道歉的態度,確確實實是讓孩子受傷的舉動。一、孩子為什麼需要父母的道歉對於孩子來說,「對不起」這個三個不僅僅是父母的道歉,而是意味著,父母的理解、尊重、公平對待,會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在一個充滿愛、講原則的家庭中。
  • 父母的道歉方式:「出來吃飯了」
    最近有一句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出來吃飯了」,這是大部分的父母在和孩子道歉時會用到的話,他們並不會直接說「對不起」,父母說出「出來吃飯了」這一類話時,表示父母想要和子女和解。,比如,父母會常說「你達到我規定的某某目標之後,我就同意你去做某件事情」,父母在道歉時都還要討價還價。
  • 每日一句|A Heart of Gold 一顆金子般的心
    歡迎來到《每日一句》欄目!People who have "a heart of gold" are kind and caring.人們說某人有一顆金子般的心,是這個人很好,很會關心人的意思。金子非常珍貴。如果你有一顆金子般的心,你的行為也就具有很大的價值。This is a nice way to praise someone.這是一個很好的誇別人的方式。A:Who helped you clean up after the big party the other night?
  • 何炅發表道歉聲明:一句真誠的道歉可以「救」自己也可以治癒孩子
    這是蘋果創始人的女兒在《小人物》中,回憶父親賈伯斯向自己道歉時的情景。父母對兒女的一聲「對不起」到底有多少的治癒力?對不起、沒關係。有多少父母願意放下權威,放下至高無上,放下執著與傲慢,跟孩子真誠地道歉呢?答案是:極少。
  • 父母錯了也要勇敢向孩子道歉
    父母則認為自己一般能做對,即使做錯事了也不需要道歉,他們覺得自己處在一種比較高的地位。其實,這樣做的直接後果是,給孩子樹立了一個不負責任的負面形象。現代教育,最重要的改變就是要求家長將孩子和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而不是端著架子,即便做錯了,也不跟孩子道歉,事實上,很多家長認為,說一句「對不起」有礙面子還是硬撐著、扮強勢。
  • 家長做錯了事就可以不用道歉嗎?學會道歉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
    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亞洲父母道歉指南」,相信各位都經歷過吧!那就是父母只要犯了錯,誤會了子女,通常只會走到你的房間,悶聲說一句「吃飯了」,這就是他們道歉的方式。那句所謂的「對不起,媽媽做錯了」,是永遠不會從父母的口中說出來的。
  • 父母的道歉方式,究竟有多傷人?父母們都該看看
    文/小當家育兒經知名育兒專家蘭海曾在一檔節目中感慨地說道:「父母終其一生都在等孩子的一句感謝,但孩子卻一生都在等父母一句對不起。」但這並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只是一句簡簡單單的「對不起」。,父母的道歉方式,會影響孩子的是非觀。
  • 一句「對不起」並不能解決問題,父母如何教孩子正確地道歉?
    孩子總會犯錯,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如何引導教育孩子承認錯誤、吸取經驗、積極改正就顯得尤為重要。孩子不願意說對不起怎麼辦?孩子屢教屢犯怎麼辦?父母如何正確地教孩子道歉,讓孩子在小的時候就養成好的行為習慣?父母都會很注意孩子的教養,教導孩子懂禮貌,會道歉。
  • 有多少父母欠孩子一句「道歉」這可能是孩子一生的等待
    父母每一次失控的憤怒相對,孩子便將彼此間豎起的一道高牆再加厚一寸。更有甚者,有一位同事說,自己的爺爺和父親吵架,父親竟然一輩子都沒有再跟爺爺說過一句話,兩人到死都不相往來,真是可悲。可是,我們知道,這一切哪裡是孩子的錯,孩子不過是父母宣洩情緒的犧牲品。許多悲劇,本是一個真心的道歉就可以挽回的。
  • 張君宇的作文 | 一棵會長金子的樹
    一棵會長金子的樹 | 哦,你們應該知道, 全球沒有一棵樹上會長金子。
  • 閃光的東西並不一定是金子,但是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德國著名哲學家,語言學家,詩人,作曲家,文化評論家,思想家尼採有一句閃光的名言:閃光的東西並不一定是金子,但是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句話用金子比喻人的潛能,就是說只要自己具有才能,靠著自己的努力拼搏,就一定會被發掘,發出耀眼的光芒。一個年輕人自小父母離異,母親含辛茹苦把他養育成人。
  • 知愈心理:中國父母的道歉:這句「對不起」,真的這麼難說出口?
    曾經,有人在微博發起了一場投票,你的父母會和你道歉嗎?4.5萬人參與,但會道歉的父母卻只有五分之一,評論區更是滿滿的無奈和心酸:「我媽從不道歉,因為她知道,等我餓了的時候我就輸了。」「我爸媽覺得他們永遠都是對的。」「我媽道歉『吃嗎?』,我爸道歉『錢夠用嗎?』」「父母永遠學不會道歉,是我們長大了,學會了原諒。」
  • 深圳打罵父母公務員在父母面前下跪道歉
    幾天來,因為打罵父母而站在輿論風口浪尖的廖天野敞開心扉與大家交流了自己的想法,一個半小時的溝通之後,他情不自禁地跪倒在父母面前,淚流滿面,「我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向爸爸媽媽表達深深的歉意和深切的懺悔,希望你們原諒我。」10月24日,深圳市光明新區發展和財政局公務員廖天野與父親因爭吵產生肢體衝突,導致父親身體多處受傷。此事曝光後,引起了廣泛而強烈的關注。
  • 《你為什麼不道歉》從第三視角解讀「父母無錯論」成因及解決方案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深入人心,人們覺得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撫養長大,就算是做錯了什麼也是情有可原的。很多父母就算自己做錯了事,也不會給孩子道歉,這種現象在我們身邊普遍存在。我們在很多關係調節的節目中,看到很多人與父母的關係不好,甚至成了「仇人」,他們希望能聽到父母對自己曾經的傷害,說一句「對不起」,但很多人等了一輩子都沒有等到。
  • 爸媽向孩子道歉?高情商的父母,都懂得這樣向孩子服軟
    4萬多人參加的投票的調查,有將近三萬人表示父母從來沒有,或者偶爾才會跟他們道歉。將近75%的人,都在等待父母的一句道歉。其實我們的父母,不是不會道歉,相反,他們可能經常向我們道歉。很多學生說,父母明明知道自己錯了,不但不認錯,反而還強詞奪理來維護自己的權威。豆瓣中有一句話:父母在等待我們的一句「謝謝你」,而我們等待著父母的一句「對不起」。那些很少跟孩子道歉的父母,是把當時的情緒化成了一顆種子,永遠地埋在了孩子心裡。
  • 「父母等著孩子感恩,孩子等著父母道歉」
    在這些衝突中,父母情緒激動下,指責、威脅甚至打孩子,只是為了讓孩子「好好寫作業」。不過,這樣的方式往往事與願違。有些孩子感到害怕、無助,表面認了錯,但內心非常牴觸,一有機會還是恢復原樣。還有的孩子,被父母的情緒刺激後,甚至和父母爭吵,進一步激化矛盾。
  • 父母該不該向孩子道歉?父母別為了贏面子,卻輸了孩子的心
    但他們覺得沒有必要向孩子道歉,這讓身為父母的他們多沒面子,還說道:「球球,差不多得了啊,不就一道數學題嗎,現在都承認你的思路也正確了。」現實生活中,像球球爸爸媽媽這樣的父母數不勝數,總是拿著父母的頭銜壓制、否定孩子。但是當父母犯了錯,卻又不向孩子承認錯誤,礙於面子又或者覺得對孩子道歉沒有意義,就簡單地含糊過去。
  • 中國式父母的另類道歉:想說「對不起」不容易!
    最近在網上看到「中國式道歉」這個話題,先發幾條對話讓大家感受一下:1.我媽從不會跟我說對不起,她給我道歉的方式,就是喊一句「吃飯了」,要不然就是說「洗個手過來吃飯吧」。…… 甚至就「道歉」,大多數父母即使知道自己做錯了,有時候也很難張嘴去說一句「對不起」。在網上曾有個調查——「你的父母會向孩子道歉嗎?」80%的人都表示「絕對不會向孩子道歉」。今天跟大家聊聊,關於咱父母的「花式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