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日報客戶端消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的高考時間推遲了一個月。不一樣的高考,不一樣的少年,但那顆為夢想奮鬥的壯志雄心從未改變。學生、老師、家長,他們經過這次高考有什麼樣的收穫和感悟,7月8日,記者進行了採訪。
「孩子們長大了,懂得體諒老師、心疼人了」
7月7日上午,重慶渝高中學考點外,四川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高三班主任劉曉莉與同學們一一擁抱,並對每人送上一句祝福語,希望帶給同學們勇氣與信心。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備考、高考延期……今年的高考生可謂面臨多重考驗。」劉曉莉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初期,紛繁複雜的信息在網上流傳,讓不少同學產生恐懼心理。得知學生們的擔心後,劉曉莉專門安排了一堂以「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為主題的時評文寫作網課,以此提升學生對網上真真假假信息的明辨能力。
居家複習階段,學生面對更多的誘惑,劉曉莉又特地給他們上了一堂以「如何自律?」為主題的網上班會課,教給學生自律的方法。
這堂網絡班會課上,劉曉莉特意找出教過的高2011級學生陳彥竹的一篇作文。陳彥竹考入英國劍橋大學,她在作文中這樣寫道:「真正的大家,是屏蔽掉背景的種種雜音,在時代和社會的切切私語中專注於事業的人。」
「看得出來那堂課學生們特別有感觸,很多學生表示要以更飽滿的激情投入學習之中。」劉曉莉說。
談起她的學生,劉曉莉充滿自豪。「本屆考生所遇到的困難是以往學生不曾有過的,但他們以堅韌的意志力披荊斬棘。」劉曉莉稱,6月22日,班裡一位女同學突然身體不適,開始腹瀉並有發熱跡象。按照學校管理規定,劉曉莉將發熱學生立刻送往醫院。這位女同學進行了CT和兩次核酸檢測,並在醫院住院輸液三天。
「身體稍有好轉,她便回學校上課。雖然在醫院住院輸液對學習進度有一定影響,但返校後這位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把落下的功課全部趕上,並在模擬考試中名列前茅,她強大的意志力令人感佩。」劉曉莉說。
「經過疫情,學生們不僅自己的心理更強大了,而且學會了互助友愛、體諒他人。」劉曉莉還回憶說,高考送考期間,劉曉莉忙著給學生發準考證,三位男同學張宸、鮑高平、蔣雨桀就幫著老師給同學們測體溫, 「孩子們是真的長大了,懂得體諒老師、心疼人了!」劉曉莉感動地說。
對於本屆畢業生,劉曉莉寄語:「『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希望同學們能以堅韌不拔的毅力不斷前行,領略『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拓展自然生命之長,社會生命之寬,精神生命之高,擁有幸福而有意義的人生。」
我和「後浪」一起成長
7月8日下午,隨著英語考試結束鈴聲響起,延期一個月的2020高考終於落下帷幕,重慶市雲陽高級中學校高三班主任嚴安寧眼裡泛起了激動的淚花,「太不容易了。」這是嚴安寧第一次當高三班主任,此刻他既如釋重負。
對於嚴安寧來說,今年的高考備考之路充滿艱辛。疫情發生後,擺在嚴安寧面前的第一個困難便是如何保障高三學生網課學習效率。起初,網課對於學生來說較為新鮮,但很多同學並未認真對待,甚至有睡過頭忘記上課的情況。嚴安寧一方面電話聯繫家長共同監督,一方面給學生加油鼓勁。
「不過學生們都比較自覺,很快就適應了網課。」嚴安寧說,班裡也有雲陽偏遠山村因網絡不暢而無法正常上課的學生,學校的老師們就把電子版的講義發給這些學生,儘量減少因網絡而帶來的不便。
4月末,得知可以返校上課時,學生們十分開心,紛紛在班級群裡留言表達想儘早上課的願望,這讓嚴安寧備受鼓舞。回到學校後,老師們用兩周時間,對網課學習的重要內容進行了複習,學生們也非常認真,大家都希望把落下的進度儘快補回來。
從7月7日高考第一天開始,每場考試嚴安寧都守在考場外。
「前幾門還好,最後一門英語一開始考試我就特別激動。」嚴安寧說,這一年他第一次當高三班主任,和同學們一起經歷一起成長,高考結束後大家就要互相道別,心中充滿了不舍。
「今年的高考是對學生的一次大考,更是對我執教生涯的一次大考。」嚴安寧說,經歷了諸多挑戰的學生們,無論高考成績如何,他們已是不平凡的「後浪」,相信他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能夠乘風破浪,「而我很榮幸,可以跟這群『後浪』一起勇往直前。」
對孩子是一次難得的社會教育機會
莫玲(化名)就讀於楊家坪中學,父親是重慶工商職業學院的老師莫名立。
「孩子四月底到校複課的。」莫名立回憶,學校的防控措施很到位,比如教室、操場、食堂等地消毒區域的劃分,各種防疫物資的保證,還有學校每天會監測學生的軌跡、檢測學生的體溫,很細緻。讓家長們都比較放心,也緩解了考生們的緊張情緒。
平時 ,莫名立就經常對孩子進行社會教育。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莫名立也常跟孩子講國際國內的形勢、疫情對全球經濟和就業等方面的影響等。
「孩子比較成熟,也比較有愛心。」莫名立告訴記者,疫情早期的時候,莫玲就在網上進行捐款,十分關注社會時事。「相信這次疫情下的高考,會讓孩子們更成熟,更有全球視野、關注人類共同的命運。」
「新冠疫情發生後,對孩子的學習模式改變很大,對她的影響也很大。」 7月8日,在重慶市十八中門口,送考家長秦衛東說,女兒秦珊是學美術的藝術考生,一直進行文化和專業補習,但是今年疫情發生後,5月份之前都是在網絡上上網課。
在秦衛東看來,網課效果不如課堂現場學習,但孩子因此成熟了。「她每天起早貪黑地學習,很著急,很疲憊。」秦衛東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他和妻子只能默默地做好後勤保障工作,幫助孩子擬定學習計劃、幫助她完成每天的學習進度,也陪她進行體育鍛鍊等。
「新冠疫情改變了很多。這對人類是一場災難,對我們95後也是一次歷練和成長。」在昨天的語文作文中,秦珊這樣寫道,這次疫情讓自己和同學們更關注現實和生活、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對全球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考,「大家的思想比以前深刻、更關心人類的命運,我們都長大了!」
重慶日報全媒體記者 匡麗娜 王麗 李星婷
原標題:疫情下的高考 不一樣的老師、少年和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