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明差異:不合理的繼承制度,法蘭克王國始終未能統一

2021-01-08 騰訊網

封建王朝是中西方歷史發展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由於社會的發展使得生產力大大的提升,而就有的社會資源分配的模式不在適合新的社會發展形勢,因而使得奴隸制社會逐漸向封建社會過度,雖然封建制度具有一定歷史的局限性,但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中,對推動社會進步佔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東西方文明的差異造成二者歷史發展的不同步

中西方文明下的封建制度,有其相似的一面,但從根本上來說,也有很大的不同。西方封建制度每個朝代延續的時間都很短暫,最長也不過幾百年。究其根本原因,在於西方貴族與平民之間矛盾較深,貴族永遠是貴族,平民永遠是平民,二者無法相互轉化。而東方封建王朝卻十分善於貴族與平民之間的矛盾,使得出生於底層的人也可以通過努力躋身於貴族,這是西方封建制度所無法比擬的。

西方封建王朝除了貴族與平民之間的矛盾較為尖銳,最大的一個問題在於分封制度,中國封建王朝也採用過分封制度,相比於西方而言有很大的差異,中國各個封建時期的君主都會採用不同的方式加強中央集權,使得自身政權始終趨於穩定。

西方封建王朝

而一個較為典型的例子,是歐洲歷史上法蘭克王國時期,法蘭克王國繼承的是西羅馬帝國時期的輝煌。在羅馬帝國鼎盛時期,法蘭克人不過是生活在高盧地區的原始部落,趁著西羅馬帝國不斷衰弱的同時,法蘭克人不斷的發展壯大,攻城略地,成為歐洲歷史上盛極一時的時代。

法蘭克人的盛世

(1)墨洛溫王朝

公元486年,克洛維一世率領法蘭克人擊敗了羅馬帝國在高盧地區的統治者,並順利的建立起來由法蘭克人為主的國家,後世稱之為是法蘭克王國,而克洛維一世用自己父親的名字,命名了這個王朝。因此叫做墨洛溫王朝。克洛維一世率領著法蘭克人不斷的東徵西討,打下了一個大大的疆土,為建立強大的國家建立了根基。

羅馬帝國的衰落,使得位於高盧地區的法蘭克人不斷的崛起

早期的法蘭克王國內部,有很多的小國王,克洛維一世也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支,因此在法蘭克王國初期,一度還服從苟延殘喘的西羅馬帝國的管轄,克洛維一世不斷的徵戰,沒收了部分地主的土地,成為其後期不斷擴張的資本。

克洛維一世加冕

擁有土地的克洛維一世無法管理這些領土,他將這些領土交給其他貴族和手下來管理,並收取一定的租稅,一方面實現了對領土的間接管理,另外一方面還收買了人心。而克洛維一世這樣的行為,被後來歷史學家稱之為是歐洲早期封建制度。

(2)加洛林王朝

按照慣例,在法蘭克王國,國王去世以後,其所有的兒子都擁有平分領土的權利,因此法蘭克王國被分為了好幾塊,由於每個兒子都掌握一定的勢力,彼此誰都不服誰,釀成法蘭克王國內部的分崩離析,而另外一股宮廷勢力的抬頭,使得墨洛溫王朝最終宣告土崩瓦解。

分封制度下,封建主的影響力大大衰落,隨之而來的是另外一股宮廷勢力的抬頭,這就是宮相。在法蘭克王國每個小國王下面,都有一位宮相(類似於丞相),幫助處理國事,不斷的分封導致封建主衰落的同時,宮相掌握的權利越來越大,他們逐漸的取代了封建主,並慢慢了展開了一統的步伐。克洛維一世死後,法蘭克王國內部的紛爭幾乎都是有各個王國的宮相主導的。

直至751年丕平三世取代了墨洛溫王朝最後一任國王。這一時期不一樣之處在於,丕平三世還受到了教廷的認可,羅馬教皇派遣大主教親自為丕平三世加冕。丕平三世留下的是一個政治生態空前穩固的大王國,其子查理繼承帝位,由於其兄弟在其繼位前就已經去世,使得王國被避免了分封的可能。

(3)法蘭克王國分裂

查理也由於在位時期不斷的徵伐,擴大了法蘭克王國的影響,因此被後世尊稱為查理大帝。由於查理大帝的傑出貢獻為後來神聖羅馬帝國奠定了基礎,因此後來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者都是以查理大帝繼承人自居的。

虔誠者路易

不幸的就是,查理大帝去世以後,加洛林王朝立刻陷入分裂。查理的遺囑中,將國家分為三個部分留給三個兒子義大利丕平、虔誠者路易和小查理,但隨著丕平和小查理相繼去世,這個分封計劃並未實現,其子路易繼承了帝位後,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計劃:不給兒子們分封。結果就是,路易和兒子們為了爭奪領地的權利大打出手,路易遭到了失敗,失敗的結果就是:他徹底成為一個光杆皇帝,兒子們在各自的領地裡面越來越有勢力。

凡爾登條約

公元843年,路易去世三年後,他的三個兒子洛泰爾一世、禿頭查理、路易三兄弟(同母同父)籤署了凡爾登條約,將法蘭克王國分成三個部分,每個人各自佔一部分,後來分別成為了東法蘭克王國、西法蘭克王國、中法蘭克王國。

中法蘭克王國的洛泰爾一世是三兄弟中去世最早的。按照慣例,他將領土也都平均分給兒子們。果由於國家越分越小,東法蘭克和西法蘭克的禿頭查理和路易瓜分了中法蘭克,從此以後法蘭克王國就再也沒有統一過。

查理曼帝國分裂為三個國家

事實上在查理大帝以後,法蘭克王國除了本身國王外,還長期世襲西羅馬帝國皇帝的稱號(這也是法蘭克王國被稱為法蘭克帝國的原因),在凡爾登條約以後,洛泰爾一世作為長子繼承了皇帝的稱號。隨著中法蘭克王國分崩離析,皇帝的稱號也在東、西兩個法蘭克王國傳承,直至加洛林王朝覆滅後,由原先東法蘭克王國所屬薩克森公國的奧託一世重新被教皇加冕,成為羅馬帝國的皇帝(這也是神聖羅馬帝國自詡是羅馬帝國繼承者的由來)

結束語

作為一個繼往開來的封建制度大國,法蘭克王國(或者說法蘭克帝國)一度十分強盛,尤其是到查理大帝時期,法蘭克王國的疆域一度擴展到很大的範圍,包括今天義大利大部分地區和西班牙部分地區。這個國家雖然建國時間很長,但是其內部紛爭一直以來都不曾中斷過,尤其是因為領地的紛爭。

法蘭克王國

之所以會出現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不合理的繼承制度,國王死後,國家的領土平分給兒子們。從而形成在一個完整國家內部有數個小型的王國。

不少法蘭克國王致力於解決這種不合理,但始終沒有能夠徹底的解決,甚至還影響了後來神聖羅馬帝國時期。歐洲始終無法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時代,極大的影響了社會的發展,不過作為歐洲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封建王朝,其存在始終影響了歐洲文明的發展進程,對研究歐洲古代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西歐在法蘭克王國滅亡以後,為何再也沒有走向統一?
    在世界文明當中,西歐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存在,它曾是野蠻落後的地區,最終卻在近代引領著文明進步;它曾有輝煌的統一王國,最終卻走向分裂,直到如今,在西歐的大地上,依舊零零散散的存在著眾多的國家。二、為分裂「量身定做」的繼承制度法蘭克王國的封建制度本就為西歐的分裂埋下隱患,而它的繼承制度,則更是直接導致西歐走向分裂。查理皇帝去世以前,留下遺囑,將帝國分給他的三個兒子,但由於其中兩位兒子提前去世,導致執行遺囑時,事實上的繼承人只剩下路易,三分帝國的遺囑實際上無效。可是,查理確立的諸子繼承制度,還是給法蘭克王國乃至整個西歐留下隱患。
  • 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教學分析
    2011版新課標●以法蘭克王國為例,初步理解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逐漸產生新的文明。●知道基督教的傳播,了解基督教在歐洲中世紀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課標解讀:新課標相對舊課標,要求更為深入,從「了解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的特點」上升到「初步理解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逐漸產生新的文明」。如何理解這個新文明呢?
  • 淺談,縱觀整個法蘭克王國,還是要以法蘭西繼承其歷史為主
    非我族類的是本國的百姓一堆人形金幣而已,你敢想像某和親公主帶著匈奴兒子來漢朝繼承皇位嗎,海因裡希親王那種當然沒有。歐美那一眾國家之間的關係,感覺跟周天子時期的各國之間的關係,本質上還是植根於西方基督教文明。如果放到現在,就跟內陸窮省想請個沿海發達省份的領導來就任的感覺差不多。馬可波羅時候把東方把中國宣傳的那麼好,但是如果讓中國人來做他們的國王,顯然不可能的。波蘭立陶宛聯邦是貴族共和制,國王是選舉的,貴族們怕國王威脅他們的權力,說到底來個外國國王更容易控制。
  • 九上第7課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
    2.法蘭克王國(1)建國:西羅馬帝國滅亡前後,__________人建立的許多王國中最強大的是__________王國。(2)統治:__________皈依了基督教,承認羅馬教會在歐洲的重要地位。保留了原來羅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屬羅馬國有的土地和無主土地賜給教會和部下。(3)版圖:延伸至高盧南部地區以及萊茵河以東至多瑙河之間的大部分地區。
  • 西羅馬帝國解體後,新興的法蘭克王國,為何能稱霸西歐?
    西羅馬帝國解體後,新興的法蘭克王國,為何能稱霸西歐? 宗教與世俗統治者的合作果然十分順利。教會獲得了封地與政治權力,而法蘭克人的統治也得到了高盧和西班牙地區人民的擁護。法蘭克王國成為日耳曼人王國中最遼闊的國家。
  • 【教學設計】《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於婷婷
    教學                   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  授課  教師知道基督教的傳播,了解基督教在歐洲中世紀歷史發展中的作用。以法蘭克王國為例,初步理解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逐漸產生新的文明。
  • 九年級上冊歷史《法蘭克王國》知識點+練習題
    2.了解法蘭克王國的建立和發展及分裂的基本史實。3.了解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知道封君和封臣的關係,能準確簡述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的特點。4.通過基督教在法蘭克王國的發展壯大,初步認識西歐封建王權與教權的關係。
  • 《凡爾登條約》的締結,法蘭克王國如何一分為三,成就西歐各國
    然而不久後,國王路易重新復位,與三個兒子達成暫時的和解,但對於幼子查理更為疼愛,查理隨後也得到了更多的封地,這更引起洛泰爾兄弟的不滿,不久又發生反叛,但此次反叛並沒有成功,反而使得國王路易將法蘭克的大片土地都分給了查理,這也奠定了查理在加洛林家族中的地位和未來西法蘭克王國的基礎。
  • 九年級上冊歷史第6課《法蘭克王國》知識點+練習題
    2.了解法蘭克王國的建立和發展及分裂的基本史實。3.了解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知道封君和封臣的關係,能準確簡述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的特點。4.通過基督教在法蘭克王國的發展壯大,初步認識西歐封建王權與教權的關係。
  • 【微課+知識梳理+思維導圖+知識擴展】九年級上冊第7課《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
    二、法蘭克王國1.建立:481年法蘭克王國建立。 法蘭克王國的建立者:克洛維。2.3.領土擴張:法蘭克王國的版圖已經延伸至高盧南部地區以及萊茵河以東至多瑙河之間的大部分地區,實力強大。三、封君與封臣1.形成: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了改革。
  • 部編版九上歷史第7課《法蘭克王國》微課知識點精講+練習
    第7課 法蘭克王國一、單項選擇1.基督教宣揚忍受苦難的教義有利於統治,羅馬皇帝定基督教為國教的時間為 (  )A.2世紀初 B.4世紀初C.4世紀末 D.5世紀末2.法蘭克王國是481年在西歐建立的封建王國。
  • 法國、德國、義大利共同的祖先,克洛維與他的法蘭克王國!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正式滅亡以後,法蘭克人建立的法蘭克王國是日耳曼人在羅馬廢墟上建立的最強大的王國,同時它也是今天德國 法國和義大利的前身,所以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法蘭克王國與它的首任國王克洛維。「法蘭克」在日耳曼語中是『大膽』的意思,法蘭克人都是不怕死的勇士,他們打起仗來個個奮不顧身。克洛維所在的墨洛溫家族是法蘭克人中最尊貴的家族他們長髮披肩,已顯示自己的高貴。公元5世紀前期,當時高盧中北部包括巴黎在內廣大區域,由羅馬帝國將軍斯雅格裡烏斯統治著。
  • 軍事採邑制——法蘭克王國如何對所屬封臣行使封賞
    法蘭克墨洛溫王朝是在打擊舊部落貴族勢力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君主制統治,但作為一個貴族及地方勢力強大的王國,其中央王權十分孱弱,中央無力控制地方,且沒有建立起健全的行政機構,中央對地方勢力鞭長莫及,因此法蘭克王國面臨著不斷的分裂割據。
  • 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第7課《法蘭克王國》微課視頻|知識點|同步練習
    第7課 法蘭克王國一、單項選擇1.基督教宣揚忍受苦難的教義有利於統治,羅馬皇帝定基督教為國教的時間為 (  )A.2世紀初 B.4世紀初C.4世紀末 D.5世紀末2.法蘭克王國是481年在西歐建立的封建王國。
  • 雙獅翼護下的玫瑰,徵服者威廉的擴張對英格蘭王國發展的影響
    威塞克斯王國國王阿爾弗雷德曾數次擊敗不過相鄰的法國就沒有那麼幸運,法蘭克王國在加洛林王朝時期國家一分為三,當時位於西面的西法蘭克王國時常遭到諾曼人(維京人的後裔)的襲擊,由於禿頭查理本身並不是一個善於治理國家的君主
  • 為什麼歐洲沒有統一的國家,法蘭克福為何持續分裂?
    486年擊潰了西羅馬帝國的殘存勢力,統一了整個高盧地區,建立起法蘭克王國,並將王國命名為莫羅溫王朝,定都巴黎。新的統治者帶來了新的文化。雖然法蘭克人一定程度上接觸了羅馬拉丁文化,使用羅曼語族語言,信仰也從阿里烏斯教轉為羅馬天主教,但他們的精神內核卻始終是以扈從隊為代表的騎士精神。
  • 九年級上冊第7課《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教案
    2.了解法蘭克王國的建立和發展及分裂的基本史實。3.了解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知道封君和封臣的關係,能準確簡述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的特點。4.通過基督教在法蘭克王國的發展壯大,初步認識西歐封建王權與教權的關係。
  • 法蘭克時期,莊園不僅是種經濟制度,還是社會生產活動的組織機制
    本期故事:法蘭克時期,莊園不僅是種經濟制度,還是社會生產活動的組織機制大家都知道嗎?非自由人源自日耳曼人軍事民主制社會結構中的「親兵」,日耳曼人在羅馬帝國境內建立部落王國之後,軍事民主制逐步解體,親兵的軍事職能也逐漸消失,這些親兵轉而投入到農業生產活動中,成為領主的依附農民他們的職能改變了。但依附身份沒有改變,聽從於邁爾的指派,每周不少於3天、多則5天強制性地在領主的自營地上勞作,領主則給予他們胡符地以維持生計。
  • 法蘭克王國解體後分為歐洲的哪三個國家?
    法蘭克王國的國王查理公元800年加冕稱帝成為「羅馬人的皇帝」之後,法蘭克王國一度成為新的「羅馬帝國」。然而814年查理曼的去世,帝國再次陷入分裂的狀態。根據法蘭克人的慣例,國王死後,王國就會平均分給國王的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