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不罵不罰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2020-08-28 黃荊溝人

不管不罵不罰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陳慶華

中國很早便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訓,可見,在培養子女成才這個問題上,傳統上是贊成責罰甚至打罵的。不是還有一種說法叫「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要變壞」嗎?還是贊成教育子女時要有處罰措施。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一些所謂的教育「磚家」開始提倡什麼「尊重孩子的個性」,不準搞體罰教育。近幾年此風更是愈刮愈猛,發展到老師在學校竟然絲毫不敢管教學生了,你只要稍微不小心,就有可能進入雷區觸雷,付出沉重的身心和經濟代價。我的一位同事就因為上課時用課本輕輕拍打了一下一位上課睡覺的女生,結果被家長狀告老師讓他的孩子得了抑鬱症,除了在縣醫院治療外,還到省城西安去醫治,花費了一萬多元醫療費都要這位同事報銷。出事以後,教育主管部門不僅不替教師說話,反而給予這位同事記過處分。從此以後,所有的帶課老師都不再管學生,任其自由發展,到初三畢業時,一個班五十多個學生,僅有十幾個人考上普通高中,其它人都只能去讀職業高中。

事實證明,人都是有墮性的,大人尚且如此,更何嘗孩子?如果一個人從小就不知道敬畏為何物,他成才的可能性一定不大。我們兄妹七個,小時候都特別怕我母親。是我母親有什麼絕招嗎?是的,你犯了錯誤,她白天不理你,等晚上你睡熟了,她也把家務忙完了,這時她掀開你的被子,用事先準備好的細竹條對你一頓猛抽,直到你自己說出犯了什麼錯誤,打算怎麼改正,以後還是否再犯,反正要讓她滿意了才能放你繼續睡覺。你說,有了這樣的一頓打,你以後還敢輕易犯錯誤嗎?至少短期內你是會長點記性的。

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實行獨生子女政策後,大部分家庭裡的孩子少了,就顯得金貴了,捨不得罵更捨不得打了,加上學校裡不準體罰學生,讓孩子在家裡和學校都成了寶貝,他們絲毫受不得一點委屈,受點委屈動輒回家告狀甚至

以跳樓相威脅。而部分家長聽到孩子告狀後不問青紅皂白便要追究老師的責任,一些新聞媒體也大肆炒作,教育主管部門也不敢出而為教師伸張正義,最後吃虧的無疑是教師了。

今年6月的一天,陝西省旬陽縣某中學的一位十七歲的女生,因為談戀愛被老師叫去談話,中間老師要去查宿,讓她等一會兒,結果在此期間她卻跳樓自殺了。還好,這回教育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沒有一味追究老師的責任,而是實事求是地解決問題。如果按照以前的處理方式,那位找女生談話的老師又該倒黴了。

事實上,每一個有點出息的人小時候大多是經歷過挫折的。那些對子女要求嚴格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成功的概率更高。他們因為小時候被大人管得嚴,甚至挨罵挨揍,因而有了敬畏之心,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所以在進入社會後懂得為人處事的規則,可以少走許多彎路。

教育孩子,該罵的時候就應該罵,該打的時候就應該打。不管不罵不罰一定教育不出好孩子。

相關焦點

  • 錢文忠:不管不罵不罰是培養不出優秀孩子的!值得一看!
    「現在提倡快樂學習,別總是動不動就吼,對孩子成長不好!」近幾年,這些言論多不勝數,不能打孩子,會讓孩子厭學啦,不能罵孩子,對親子關係不好啦;像是只要不打不罵,就能教育出一個好孩子。今天國學君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在「第三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的演講。
  • 不打不罵不罰,就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這樣想你就完全錯了
    近些年我們國家一直倡導素質教育和快樂教育,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不能打罵孩子,這樣有損孩子的身心發展和親子關係的建立。那麼不打不罵不罰,就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這樣想你就完全錯了!以前我們所倡導的《弟子規》《三字經》裡面的優秀傳統思想放到現在都行不通了。為什麼?
  •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不管不罵不罰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他媽媽絕望地哭了,孩子一邊挨打一邊還委屈地說:「你總是埋怨我,從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是啊,媽媽每天都要在外面忙著賺錢養家,累死累活搬了幾萬份水泥才能掙些錢,可孩子只看到媽媽不管他、不陪他,只看到自己一犯錯就遭到埋怨和指責。
  •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不管不罵不罰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是啊,媽媽每天都要在外面忙著賺錢養家,累死累活搬了幾萬份水泥才能掙些錢,可孩子只看到媽媽不管他、不陪他,只看到自己一犯錯就遭到埋怨和指責。這世上誰都不容易,但最可悲的,是父母付出全部卻養出了一個白眼狼。
  •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不管不罵不罰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是啊,媽媽每天都要在外面忙著賺錢養家,累死累活搬了幾萬份水泥才能掙些錢,可孩子只看到媽媽不管他、不陪他,只看到自己一犯錯就遭到埋怨和指責。這世上誰都不容易,但最可悲的,是父母付出全部卻養出了一個白眼狼。
  • 復旦教授:不打不罵不罰是培養不出優秀孩子的
    近幾年,這些言論多不勝數,不能打孩子,會讓孩子厭學啦,不能罵孩子,對親子關係不好啦;像是只要不打不罵,就能教育出一個好孩子。一起來聽一聽錢文忠教授的演講,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示。今天我打算以一個學生、一個家長、一個老師的身份,來談一談我的看法。我們對教育所有的看法也許都起源於一種錯誤,就是我們沒有認真思考到底什麼是教育。
  • 復旦教授:不打不罵不罰是培養不出優秀孩子的!值得一看
    「為什麼要打孩子啊?他還小什麼都不懂,我們做大人的就不能多教幾遍嗎?」「別那麼兇,孩子上學已經很累了,你再兇他會厭學的!」「現在提倡快樂學習,別總是動不動就吼,對孩子成長不好!」.近幾年,這些言論多不勝數,不能打孩子,會讓孩子厭學啦,不能罵孩子,對親子關係不好啦;像是只要不打不罵,就能教育出一個好孩子。
  • 復旦教授錢文忠:不打不罵不罰是培養不出優秀孩子的!必看!
    近幾年,這些言論多不勝數,不能打孩子,會讓孩子厭學;不能罵孩子,對親子關係不好;像是只要不打不罵,就能教育出一個好孩子。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在「第三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的演講。面對動輒就強調快樂教育,體罰被教育禁絕的中國,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的這番演講,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
  • 復旦教授:不打不罵不罰是培養不出優秀孩子的!值得一看
    近幾年,這些言論多不勝數,不能打孩子,會讓孩子厭學啦,不能罵孩子,對親子關係不好啦;像是只要不打不罵,就能教育出一個好孩子。今天詩詞君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在「第三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的演講。
  • 教育專家提醒:孩子「該打就要打」,不管不罵不罰養不出優秀孩子
    是啊,媽媽每天都要在外面忙著賺錢養家,累死累活搬了幾萬份水泥才能掙些錢,可孩子只看到媽媽不管他、不陪他,只看到自己一犯錯就遭到埋怨和指責。這世上誰都不容易,但最可悲的,是父母付出全部卻養出了一個白眼狼。
  • 復旦教授:不打不罵不罰是培養不出優秀孩子的,值得一看
    「為什麼要打孩子啊?他還小什麼都不懂,我們做大人的就不能多教幾遍嗎?」「別那麼兇,孩子上學已經很累了,你再兇他會厭學的!」「現在提倡快樂學習,別總是動不動就吼,對孩子成長不好!」......近幾年,這些言論多不勝數,不能打孩子,會讓孩子厭學啦,不能罵孩子,對親子關係不好啦;像是只要不打不罵,就能教育出一個好孩子。
  • 孩子「該打就要打」,不管不罵不罰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打孩子不是目的,是讓孩子有所怕,有所敬畏,才是最重要的。 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在《圓桌派》中說的一席話,正好能解釋這個觀點。 她說:「人的成長過程中,要形成一些東西,除了愛之外,還要有敬畏。如果孩子違法了,懲罰實際上是一種保護,讓他知道怕,知道後悔,以後再也不敢了,真的讓他不敢了才是保護他。」 如果孩子犯了錯,唯有懲罰能讓孩子清醒時,作為教育者,我們不能姑息。 一則新聞:孩子沉迷網遊充值4萬元,而這錢卻是他媽媽背了4萬袋水泥辛辛苦苦賺來的!這孩子還把轉帳記錄都刪除,生怕家長發現了挨罵。
  • 復旦教授:不打不罵不罰是培養不出優秀孩子的!(老師轉給家長
    我們小時候也有不少作業,我們小時候還吃不飽飯,有時候還被老師揍兩下、罵兩句。憑什麼教育是快樂的?我實在想不通,教育怎麼一定是快樂的?恐怕被國外教育搞暈了吧!教育裡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這是不言而喻的。我們憑什麼對註定將要接替我們的子孫讓步,我想不明白。
  • 【家教學苑】復旦教授:不打不罵不罰是培養不出優秀孩子的!值得一看
    我不相信。現在的孩子罵不得、說不得、批評不得,一點挫折就接受不了!小時候,我的老師懲戒過我,但我們的感情到今天都很好。現在對孩子一味表揚,恐怕還要看家長是什麼樣的人吧。據說,孩子表現不好,按規定打三下,只許打手心,不許打手背,必須兩個老師在場的時候才允許執行。但是如果說過去的教育都不對,那俞敏洪校長是怎麼培養出來的?徐小平、王強是怎麼培養出來的?
  • 復旦教授:不打不罵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家長們及時醒悟還不晚
    復旦教授:不打不罵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至少我一點都不快樂。回憶一般都是虛幻的、快樂的,「好了傷疤忘了疼」。在座的我們,只要上過大學的,誰不是一路考試拼上來的?我們小時候也有不少作業,我們小時候還吃不飽飯,有時候還被老師揍兩下、罵兩句。……教育裡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這是不言而喻的。
  • 不獎不罰:讓難管的孩子擁有自控力
    朋友家的孩子剛上一年級,每天都回家抱怨,「後排同學上課總是用腳踢他,用筆戳後背,還趁老師不注意用紙團扔別人腦袋」。朋友的孩子反擊,被不知情的老師批評,現在每天都不願意上學。顯然,調皮同學比新環境本身帶來了更大的困擾。朋友和同學媽媽溝通,對方回復心很累:「打也打了,罵也罵了,該懲罰的都試過了,但就是管不住啊!」
  • 不打不罵的教育,為何培養不出堅強的孩子?「挫折教育」必不可少
    自己不打不罵的孩子,還不如那些常常挨揍的孩子更容易適應新環境,抵抗壓力。當時的媽媽充分理解了孩子的想法,覺得有一個老師太兇,學校的環境也不適應,在給孩子轉了園以後,孩子的問題也的確解決了,並愉快地度過了幼兒園時期。
  • 孩子優不優秀與媽媽有關,這4種性格的媽媽,培養出的孩子很出色
    兒童心理學家尹建莉寫過一本書叫《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媽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一個性格良好絕對是孩子一生的幸運,媽媽的性格影響孩子的未來,那麼什麼樣性格的媽媽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呢?首先是性情溫和的的媽媽。
  • 不優秀的父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嗎?
    不優秀的父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嗎?在開始論述這個問題前,我們先說說為什麼在教育孩子這個事情上,會有截然相悖的兩種觀點,一方認為家長必須要做好自己,提升自己,才有資格教好孩子;另一方則認為應該尊重孩子的個體獨立性,不過多幹涉孩子的天性。
  • 孩子不努力,媽媽用蠻力,爸爸不出力的家庭,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消息一出,不禁有網友說:「我上輩子不知道做了什麼壞事,這輩子要懲罰我陪孩子寫作業。」更有人反思:高學歷的父母也教育不了讀小學的孩子,這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當孩子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不知道要去努力學習,父母再怎麼逼迫孩子學習,也是「對牛彈琴」,效果微乎其微。所以,正確的教育方式就是:一定要從根本上讓孩子認識到努力學習的重要性,孩子才會主動的去學習。我妯娌的小兒子,小學二年級的時候迷上了玩手機遊戲。父母給他講道理,他都是「左耳進右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