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對嬰兒有多重實用意義。感到飢餓或不適時,他用哭泣來尋求幫助。哭泣可以幫他舒緩過強烈的視覺、聲音和其他感官刺激,還可以幫他減壓。
你可能發現孩子每天有一些煩躁階段,既不是因為肚子餓,也不像是身體不舒服或疲倦。這期間不管你做什麼都無法讓他安靜下來,但煩躁階段過後,孩子可能看起來更加精神,而且之後很快會進入比平時更深沉的熟睡中。這種哭鬧現象似乎是在幫助嬰兒消耗過剩的精力,好讓他們恢復安逸的狀態。
仔細體會嬰兒不同的哭聲,你很快可以分辨出他什麼時候想要人抱、想要人哄、什麼時候需要照顧、什麼時候最好不要理他。你甚至可以從他的哭泣方式判斷出各種特殊需求。
舉例來說,嬰兒飢餓時的哭聲通常短促而低沉,音時高時低;生氣時哭得更激烈;疼痛或難受時會突然大哭,聲音非常尖銳,先是長長的一聲尖叫,然後是長時間的停頓,接著是較平緩的悲鳴;「別理我」這種哭聲通常與飢餓時的哭泣很像。其實用不了很長時間你就可以大致掌握孩子想用哭聲告訴你什麼。
在嬰兒剛出生的幾個月內,解決他哭鬧問題的最好辦法是迅速回應。這麼小的孩子是不會被寵壞的,應該給予足夠的關注。如果你對求助信號及時回應孩子就不會哭那麼久。
回應嬰兒的哭泣時,首先應解決他最迫切的需求。如果他又冷又餓,尿片也溼透了,應該先幫他保暖,再換尿片,然後餵奶。假如哭聲聽起來有點尖利或驚恐,應考慮有可能衣物或其他東西讓他感覺不舒服——或許有頭髮纏住了他的手指或腳趾。如果嬰兒不冷、尿片乾爽、肚子不餓,但還是哭個不停,可以嘗試下列安撫手段並找出孩子最喜歡的那些。
■搖動,用搖椅或把他抱在懷裡輕輕來回搖擺。
■輕輕撫摸他的頭或拍打他的後背、前胸。
■打個襁褓(用嬰兒抱毯將他舒舒服服地裹起來)
■唱歌或跟他講話。
■放輕柔的音樂。
■抱著他走動,或用嬰兒手推車、傘車等推著他四處走走。
■有節奏的聲音和振動。
■給他拍嗝,排出肚子裡的氣。
■洗熱水澡(大部分嬰兒喜歡,但不是都喜歡)
假如這些全都不管用,有時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讓嬰兒自己獨處一會兒。很多嬰兒不哭一下就睡不著,讓他們哭會兒反而可以更快入睡。如果嬰兒真是因為疲勞很想睡才哭鬧,通常不會持續很久。假如不管做什麼孩子都無法安靜下來,那他可能生病了,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