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權威媒體消息,深圳明年將新增公辦幼兒園900所以上,教師工資全部翻倍。作為特區,作為土地緊張的高科技之城,深圳轉向大舉發力幼兒教育,具有先導意義,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
他山之石:幼兒教育需要極度重視
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這是日本對教育的態度或者叫理念。
去年底,日本政府針對幼兒教育與高等教育做出重要決策。正式決定2019年10月起實施兒童教育免費化,3至5歲兒童原則上為所有家庭,0至2歲幼兒以免除居民稅的低收入家庭為對象。
在北歐富裕國家挪威,他們看重照料和教育這兩件事。他們加大投入保證師資數量。挪威幼兒園的教師分配通常是,3歲以下孩子所在幼兒園的師生配比是1:4,7歲以下的是1:7(中國的數據是,除北京、上海等個別地區,大部分省份幼兒園教職工與學生的比例都在1:10以上)。
再如紐西蘭,紐西蘭會向3-5歲幼兒提供每天不超過6小時、每周不超過20小時免費的幼兒園補貼!
再說師資,學前教育師資隊伍的水平直接關係到學前教育的質量。比如美國,學前教育師資的力量非常雄厚,起點高。通過培訓,獲得博士、碩士、學士學位等資格,取得州政府、兒童發展協會等機構辦法的證書,之後再具有知識、能力和素養。不同的學前教育機構對教師的資格有不同的要求,學前教育師資的不同層次,滿足了各種學前教育機構對師資的需求。
而在我國,以發達的深圳為例,據公開數據,深圳在園教師專業素質偏低,從學業水平來看,大專以上教師僅佔57%,距離省裡要求的到2020年大專學歷達到85%的目標還有距離。
長遠意義:幼兒教育強在起跑線,強國需要
「我們的成功不該歸功於史丹福大學,而應歸功於蒙特梭利學校!」GOOGLE搜尋引擎的創始人謝爾蓋布林和拉裡佩奇這樣高度評價自己的幼兒教育對他的影響。
如果你來到美國,你會發現這個國家在光鮮的科技外表背後,包裹著一顆非常崇尚傳統的心。而美國最值得稱頌的傳統習慣,是整個國家和社會對閱讀的重視!每個圖書館都會配備一個兒童閱讀區域。
最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的幼兒園基本上不教授知識,而是讓孩子們自由玩耍。但幾乎每個幼兒園的班級,都會設置專門的讀書角,讓孩子可以隨意閱讀。而老師每天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不斷地給孩子講故事讀繪本。老師甚至鼓勵孩子在家裡讀到好的故事後,把書帶到學校來分享,老師會認真地把孩子們帶來的故事整理閱讀,並感謝帶書來的孩子為大家挑選了好書。
美國靠什麼來實現他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成為一個科技強國?答案就是——從小閱讀,幼兒園教育強,培育他們的思維,比培育他們的「認字、學加減」更重要。
再如創新強國瑞典(譽為「全球教育典範」),拉鏈、滑鼠、扳手、汽車安全帶、心臟起搏器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發明都源自瑞典,培育創新人才是瑞典國家創新機制的重要環節。學校不僅注重學生的學業成績,更重視學生全面素養的提升,學校提供豐富的選修課程供學生選擇。
瑞典的孩子幾乎就是在玩耍中(老師帶隊每周進行大自然與戶外場地認知與玩耍,以及提供極為豐富的玩具)成長,甚至有的幼兒學校連教科書都沒有,瑞典學校的理念是讓孩子在幼兒階段就學會思維,培養最懂得思考的學生來應對日益增加的社會競爭。
我們很多父母送孩子去幼兒園,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往往是「孩子學到了什麼?」問孩子最多的就是「今天在幼兒園學了什麼東西呀?」如果孩子會唱一首新歌,多認幾個字,或說了一個新知識,家長就會心花怒放,覺得學費沒白交。殊不知,這些只是最易於量化、看得見摸得著的知識。幼兒能夠記住這些被灌輸的知識,並不代表這些機械記憶就是最有價值的。
關於孩子的發展,我們要關心的不應只是「孩子能做什麼?」,更應該是「孩子應該做些什麼才是對他們長遠發展最有好處的?」——孩子生活習慣、思維習慣還是學習習慣!這才中國家長最要考慮的。
城市競爭:幼兒教育可以吸納人才
回到國內的深圳。深圳是特區,是科技創新之城,它的崛起與天南地北的人才輸入分不開,所以深圳2018年新增人口也是全國最多的——達到了48萬,而且學歷高。
深圳在工業、商業(經濟部分)和科技等成為亞洲乃至全球強市後,如何延續這一優勢,核心當然還是人才。深圳的教育和醫療與廣州是不能比的,甚至水平還不如其他一些中西部省會。深圳本身面積小,用地緊張。
這就形成了矛盾,年輕的人才在深圳成家成為父母后,子女教育將是個大難題。如果不破解,深圳僅靠事業去吸引人才,是難以為繼的。殊不知,武漢、長沙、鄭州這些年都在降低人才門檻,大量搶高校畢業生——這是又一次的城市競爭。
GDP厲害,財政收入厲害,教育也要補課發力!深圳開始大舉發力幼兒教育,不僅惠及普通百姓,還可以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競爭力。在師資、幼兒園硬體方面加大投入,如果未來能在課程、教育方式上創新,那就更了不起了。因為對於特區,對於科技引擎之城的深圳來說,我們也希望深圳不僅在科技上,還能在教育上探索創新,成為新的標杆。
展望未來十年,中國幼兒教育行業有著人口基數、城鎮化、消費升級、家庭結構、教育傳統五大因素的強力支撐,中國市場有足夠的縱深,需求旺盛與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有限的行業矛盾將使得未來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性產生高額溢價。
中國幼兒教育市場保持較快發展,分析資料顯示,2012年我國學前教育的市場規模為820億元,2013年達到990億元,預計2014-2019年我國幼兒教育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將超過15%。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一、二線城市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的年均花費約為1.8萬元。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投入,也在逐年的增長。
以前,世界上一些科技創新類的大賽,從來不會出現中國孩子的身影,而如今,我們驚喜的發現,越來越多的中國青少年站在了世界大賽的領獎臺。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10年前,科技創新看美國,10年後,科技創新看中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兼容並蓄,不斷的學習、突破,從小培養我們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才可能讓我們的孩子贏在起點,成為世界未來的閃耀新星。
這麼大的需求,這麼多父母們的高期待,各大城市如果能辦好公立幼兒教育,相信既是城市之福,也是國家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