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種語言,在中國已經傳承了至少6000年的歷史,由象形文字開始發展到甲骨文,最終歷經數千年中國人的完善,歷經多朝多代的更改變形,最終形成了中國漢語體系。甚至到了今天,這個資歷古老的文字依舊沒有喪失它的作用,即便應對思想發展變化,也總能夠準確地表達出意思。可以肯定的是,我們的漢語就是一個成熟的文字體系,能夠適應任何時候的發展和變化。
不過雖然漢字如今看起來很發達,但在一段時間中其實是被看成是落後的標籤,甚至最後還被廢除過的,這樣的情況自然不是發生在我國,而是發生在那些古代中原王朝的藩屬國,就比如這兩個國家就都廢止過漢字。
古代中原王朝繁榮巔盛,建立了一種朝貢制度,來管理周邊的國家,其中包括如今的越南和韓國兩國國家。首先向來說說越南吧,越南古代北部屬於中國的領土,五代十國後開始獨立成為一個國家,加入中原王朝的藩屬國行列,所以古代越南長久以來都接觸的是中國文化,就比如科舉制度,就比如漢字。在那段時間中,越南人也需要學習漢字,然後在科舉考試中發揮,才能獲得通往上層結構的機會。也因為和漢字太熟悉,當地人更是根據當地特色發明了「字喃」出來。
不過最後越南還是廢止了漢字,法國傳教士為越南創造了一種越南語,其實它是拉丁文字製成的一個文字,和越南本身沒有什麼文化掛鈎,後續在法國殖民期間,越南推行了這個文字,就是到獨立之後,也不願重拾漢字,而是將它作為了國語一直保留到現在。
而韓國其實也差不多,韓國古代是中國的藩屬國,歷代都深受中原王朝的影響,因此漢字也成為了韓國古代的官方書面語言。不過古代漢字太難學,大多數的韓國民眾都學不會,為了讓民眾懂得交流,韓國世宗大王提出了訓民正音,並且發展成為了如今的韓文。並在上世紀後半葉的時候,韓國開始廢止漢字,推行韓文,到了現在韓國年輕人一代已經不怎麼熟悉漢字了。
然而雖然這個兩個國家都廢止了漢字,但漢字的影響力卻在如今得到了解放,目前有著很多越南和韓國民眾對於當時廢止漢字的行為有著微詞,原因是伴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中文的影響力逐漸在世界上傳播,目前全球已經形成了一股可見的「漢語熱」,很多歐洲國家的人都在學漢字,就比如英國和美國,如今漢字輔導是最受歡迎的兒童培訓輔導。西班牙和義大利等國的小學已經納入了漢語教學課程,俄羅斯和愛爾蘭已經將漢字納入國考體系,這些都是「漢語熱」在全國範圍內的體現。
因此有著很多民眾開始抱怨,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如果當初沒有廢止,如今他們也能擁有熟練的一口漢語。其實之所以會這麼說的緣故還是因為中國的經濟影響力,中國和全球很多國家都有經濟交流,尤其是越南和韓國,因此學好漢語可以更好地獲得訂單和合作。不得不說,曾經的漢語被視為落後的象徵,但如今的漢語卻成為了發達的代表,這側面體現的無疑就是我們如今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