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有問醫答:17歲的她診斷為宮頸癌中晚期!如何避免被「叫號」?

2020-12-20 瀟湘晨報

有問醫答:17歲的她診斷為宮頸癌中晚期!如何避免被「叫號」?

據媒體報導,從5月開始國產宮頸癌(HPV)疫苗陸續「登陸」各省、市,清遠清城區洲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城預防接種門診如今也可以接種了。

女性市民關注疫苗的背後,是出於對宮頸癌的擔憂。宮頸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我國每年有近10萬名女性被確診為宮頸癌,每年因宮頸癌死亡的人數超過3萬人。

清遠市人民醫院婦科主任醫師劉永珠表示,此前有名患者年僅17歲,就被診斷為宮頸癌中晚期,原因是過早的性行為,導致身體出現了月經紊亂、經量增多、周期延長等情況。但畢竟還小也怕羞,一直沒有到醫院進行診斷和治療,只是到藥店買點清洗液。所以,延誤了治療,非常可惜。

劉永珠說,宮頸癌好發年齡在30-55歲之間,高發年齡在45-55歲之間。近年來,年輕女性過早的性生活、多個性伴侶及性生活不衛生等情況的出現,導致宮頸癌的發病年齡逐步年輕化。

如何避免被宮頸癌「叫號」?對此,劉永珠進行了詳細講解。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宮頸癌發現一般是晚期,醫生:這2種小病要及時治療,避免傷身
    導語:宮頸癌是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症,多發於40歲左右的女性身長,特別是在絕經期間,所以說宮頸癌是女性最該預防的疾病。很多女性查出宮頸癌就是晚期,明明出現了症狀,立馬去醫院檢查,為什麼還是晚期呢?早期宮頸癌是沒有症狀的,等有明顯的症狀之後,已經是癌症晚期。
  • 疑似有宮頸癌?趕快到醫院做篩查,6種檢查方法可診斷!
    宮頸癌是女性中發病率最高的癌症,它通常發生在40歲或40歲以上的女性身上,尤其在更年期後,主要症狀為陰道不規則出血、陰道出血增多、白帶異常同時並伴有腥味。當宮頸癌發展到晚期的時候,會出現大量膿液或者帶有臭味的白帶,為了預防宮頸癌發生,宮頸癌的檢查就變得尤為重要。
  • 非經期總是出血,23歲患宮頸癌,她卻說慶幸
    其實,對於宮頸而言,不僅癌前病變可防治,即便是早期宮頸癌,一樣可以做媽媽。體弱的她,宮頸處發現了一個腫塊24歲的小秋(化名),是我的一名患者。她剛結婚1年,準備要寶寶,來我們醫院做孕前檢查。這個身高170cm的小姑娘體重100斤不到,而問了才知道這已經是她這1年來備孕「增肥」後的體重了。
  • 宮頸癌有什麼症狀?如何確診宮頸癌?姑娘們一定要知道
    宮頸癌是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症,好發於40歲左右的女性身上,特別是絕經期時,其主要症狀是陰道不規則流血、陰道排液增多、白帶呈現米湯樣且有腥臭味,達到晚期時因為癌組織破潰和壞死,會有大量膿性或米湯樣惡臭白帶排出,那如何確診是否患上了宮頸癌呢,需做以下檢查。
  • 視頻|有問醫答:不吃糖,就不會有妊娠期糖尿病嗎?
    而對於孕媽本身來說,大約30%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在5年至10年後轉變為慢性的2型糖尿病,最終發病率達到60%。 婚檢的時候沒有糖尿病,為什麼還要進行糖尿病篩查?是因為懷孕的時候糖吃多了嗎?懷孕期間不吃糖是不是就不會有妊娠期糖尿病……對於妊娠期糖尿病,不少孕婦仍是一知半解。 「各種各樣的提問,源於對妊娠期糖尿病的認知不夠。」
  • 視頻|宮頸癌知曉月:宮頸癌不可怕,對宮頸癌一無所知才可怕!
    很多朋友一聽聞 HPV 感染,就會直接聯想到宮頸癌,陷入巨大的恐懼中。那麼感染了 HPV 就一定會得宮頸癌嗎?HPV感染又要如何預防呢?2019年ICO中國HPV和相關疾病報告顯示在我國15~44歲女性中,宮頸癌是排名第三的常見惡性腫瘤,目前宮頸癌已成為中國15-44歲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2018年有超過47000名女性死於宮頸癌,可謂女性」第一殺手」。幾乎所有的宮頸癌(99.7%)都與生殖器官感染HPV有關,HPV感染是宮頸癌發生的必要條件。
  • 我國每年13萬女性被診斷出宮頸癌,預防宮頸癌從防HPV感染開始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中國宮頸癌的發病率已經居世界第二了。每年中國約有13萬女性被診斷出宮頸癌,超過3萬女性死於宮頸癌,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開始受到這個病的困擾。宮頸癌這個疾病有發病症狀不明顯,不易察覺的特點,往往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晚期了。
  • 23歲宮頸癌晚期,這個案例給過早性行為敲響警鐘
    她十幾歲就開始性生活,23歲查出宮頸癌晚期,腫瘤太大侵犯直腸,大便從陰道排出,最終放棄治療。我們今天就告訴您,過早進行性生活,這項檢查必須做!「十年前一個23歲的年輕姑娘來到李楠大夫的門診求診,因為這是她見過的最年輕的患者,所以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3歲,這麼年輕卻跑來看腫瘤婦科,這背後有什麼隱情呢?
  • 如何儘早發現宮頸癌的早期信號?
    每周一的門診都會有不少老病人前來複診,其中就宮頸癌患者佔了一部分,從術後一個月到術後1、2、3、4、5年甚至更長時間。同時也會有前來就診,診斷為宮頸癌的患者。通常我會詢問病史,發現陰道出血多久了。一發現就來就診的往往是早期,而拖了半年以上的常常已經是中晚期了。
  • 宮頸癌怎麼檢查出來 如何自我檢查宮頸癌
    宮頸癌的出現讓很多女性都花容失色,這樣的婦科疾病給女性朋友們帶來了很多的生活困擾,那麼在生活中我們如何預防宮頸癌的到來呢,宮頸癌怎麼檢查出來呢,宮頸癌的自我檢查方法有哪些呢,文章中已經給出了相應的答案,一起來看看文章內容吧。
  • 宮頸癌、腹盆部腫瘤診斷,應如何正確讀片?
    腹部腫瘤的規範化掃描和診斷一直以來都是影像檢查中的重點和難點,由於腹部解剖結構複雜,讀片的診斷和鑑別診斷以及分級診斷難度係數也為最高。為了推動腹部腫瘤的掃描規範,提升放射醫師腹部腫瘤診斷能力,在「中國醫師協會第十四次放射醫師年會」舉行的同期,GE 藥業特別召開「歐乃影閃耀中國行」衛星會。
  • 宮頸癌一發現就是中晚期?身體會發出4個「求救信號」,要注意!
    宮頸癌是婦科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發病率僅次於乳腺癌。幸運的是,宮頸癌也是唯一一種已知病因、可預防的腫瘤,所以只要避開病因,就不怕宮頸癌上身。宮頸癌一發現就是中晚期?身體會發出4個「求救信號」,要注意!
  • 40歲高齡產婦懷了二胎後確診宮頸癌,她如何走過「生門」?
    華克勤教授團隊為患有宮頸癌的二胎媽媽實施手術。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 供圖一名40歲高齡產婦徐夏(化名),在懷上了二胎後被確診為宮頸癌。她和寶寶的最終命運如何?徐夏透露,2018年她和丈夫計劃再要一個孩子,於2020年初等來了這個孩子。
  • 可能是宮頸癌晚期
    核心提示:「全世界每年新發宮頸癌病例50萬左右,其中有50%發生在亞洲,而亞洲的一半發生在中國,相當於中國每年有12.6萬新發病例。」專家介紹,統計顯示,宮頸癌發病率居婦科惡性腫瘤第一位,每年全世界約有20萬女性被宮頸癌奪去生命。   據統計,中國每年約3萬婦女死於宮頸癌,而每年新發病例高達13.2萬。
  • 老人絕經10年再來大姨媽 一查竟是宮頸癌晚期
    半島記者 王鑫鑫絕經10年,4個月前陰道流血淋漓不盡,一查已是宮頸癌晚期,這事發生在島城一位64歲女性身上。日前,64歲的黃女士(化名)憂心忡忡地來到青島市市立醫院西院區婦產科就診,"醫生,我都已經絕經十年了,怎麼現在又來'大姨媽'了?婦產科主任孫航詳細詢問了黃女士的情況。
  • 剛滿20歲她怎麼就患了宮頸癌
    核心提示:幾天前,曾出演海巖劇演員的宋汶霏因宮頸癌去世,年僅27歲。今天,是三八國際婦女節,重慶晚報記者昨日從市腫瘤防治辦公室獲悉,宮頸癌已成為僅次於乳腺癌的女性健康第二大殺手。據了解,我市宮頸癌發病率已達到萬分之三,其中20%患者不到30歲。   幾天前,曾出演海巖劇演員的宋汶霏因宮頸癌去世,年僅27歲。
  • 腹膜癌很「狡猾」早發現早診斷是關鍵
    腹膜癌(腫瘤)病人中少部分是原發癌,大部分是胃癌、結直腸癌、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等癌症的轉移性惡性腫瘤,這種轉移性腹膜癌非常多見,有臨床研究數據,中國大約50%的胃癌和20%的大腸癌患者最終死於腹膜轉移,IIB期以上的卵巢癌均可發生腹膜轉移。 問:腹膜癌(腫瘤)早期會有哪些明顯症狀?
  • 衡陽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健康教育知識百問百答
    76.問:從優生優育上講,婦女最佳生育年齡是多少? 答:研究表明,中國婦女的最佳生育年齡是24-29周歲,不能超過34歲。 77.問:如何生一個健康寶寶?
  • 『名醫訪談』宮頸癌常見問題|子宮切除術|宮頸癌|陰道鏡|篩查|病灶...
    本期名醫訪談,我們有幸邀請到同濟大學東方醫院婦產科李芳教授一起探討宮頸癌常見問題。1、什麼是宮頸癌?宮頸癌也稱為子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發生在子宮頸部位。原位癌高發年齡為30~35歲,浸潤癌為45~55歲,近年來其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
  • 宮頸癌多半是「拖」出來的,女人出現3個異常,病情或已中晚期
    經過檢查最終確診為宮頸癌還是晚期,這也讓慧慧父母崩潰了,年僅22歲的慧慧為何就患上宮頸癌了呢?宮頸癌是困擾許多女性的癌症之一,根據近年研究表明,如今我國宮頸癌發病年齡已呈年輕化,像早些年只會出現在中年婦女,尤其是絕經後的婦女身上,但如今像一些年輕人就已經出現了。宮頸癌為何越來越年輕化?